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479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Word文档格式.docx

①物料衡算:

反应物A流入速度-反应物A流出速度-反应物A反应消失速度-反应物A积累速度=0(简作:

流入量-流出量-消失量-积累量=0) 

②热量衡算:

随物料流入热量-随物料流出热量-反应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反应过程的热效应-积累热量=0 

5. 

何谓容积效率?

影响容积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工业上,衡量单位反应器体积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称之为容积效率,它等于在同一反应,相同速度、产量、转化率条件下,平推流反应器与理论混合反应器所需总体积比:

η=Vp/Vm=τp/τm。

影响因素:

反应器类型,反应级数,生产过程中转化率有关 

6. 

何为平推流和理想混合流?

①反应物料在长径比很大的反应器中流动时,反应器内每一微元体积中流体均以同样速度向前移动,此种流动形态称平推流;

②由于反应器强烈搅拌作用,使刚进入反应器物料微元与器内原有物料元瞬时达到充分混合,使各点浓度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出口流体组成与器内相等此流动形态称理想混合流。

7. 

实现反应器的热稳定操作需满足哪些条件?

①Qr=Qc,Qr体系放出热量;

②dQc/dT>

dQr/dT,Qc 

除热量;

③△T=T-Tw<

RT2

/E,E 

反应活化能,T 

反应器温度,Tw 

冷却液温度 

8. 

何为返混?

形成返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返混:

指反应器中不同年龄的流体微元间的混合;

原因:

①由于物料与流向相反运动所造成,②由于不均匀的速度分布所引起的,③由于反应器结构所引起死角、短路、沟流、旁路等。

9. 

停留时间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具体情况?

阶跃示踪法→试验装置 

脉冲示踪法→工业反应器 

10. 

停留时间分布和返混之间有什么关系?

研究流动模型有何意义?

返混造成停留时间分布,二者有密切关系,可用停留时间分布定量描述;

同类反应器中返混程度,而同一停留时间分布可由不同情况返混与之相适应。

意义:

流动模型是为了研究反应器内流体的实际流动形态,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对其加以适当的理想化,这种适当理想化的流动形态称为流动模型,所以流动模型是反应器中液体流动形态的近似概括,是设计和放大反应器的基础。

第五章 

搅拌聚合釜内流体的流动与混合 

1.搅拌器一般具有哪些功能?

混合、搅动、悬浮、分散等 

2.搅拌釜内的流体的流动分为哪两个层次 

宏观:

循环流动;

微观:

剪切流动。

3.循环流动的三个典型流动分别是什么?

哪些流动对混合有利?

哪些需克服?

径向流动、轴向流动、切线流动;

径向和轴向对混合有利,起混合搅动及悬浮作用;

切线流动对混合不利。

4.何为打旋现象?

如何消除打旋现象 

当η不大,搅拌转速较高时,桨叶放在釜中心线时,液体将随桨叶旋转的方向沿着釜壁滑动,釜内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涌向釜壁,使液面沿壁上升,中心部分液面下降,形成一个旋窝,通常称打旋现象。

消除打旋现象:

偏心安装可减弱漩涡,安装挡板、加导流筒可有效消除。

5.试说出几种搅拌器的构型,特点和应用?

①桨式搅拌器:

桨叶构型为平桨、斜桨、锚形或框形桨者。

特点:

结构简单,转速低、桨叶面积大、平桨、斜桨适用于η

为0.1-102

Pa·

s液体搅拌;

锚式、框式对高η液体。

②推进式搅拌器:

三瓣叶片;

适合湍流程度不高,循环量大。

优点: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液体η低,液量大液体搅拌。

剪切作用不大,循环性能好。

③涡轮式搅拌器:

桨叶形式很多,有开式和闭式两类。

应用较广并处理程度范围广液体。

适用于低粘到中等程度液体混合,液液分散,液固悬浮及促进良好传热,传质,或化学反应。

④螺杆及螺带式搅拌器:

适用于高粘度液体。

6.搅拌器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选择搅拌器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满足:

保证物料混合,消耗最小功率,所需费用最低,操作方便,易于维修。

选择方法:

A.生产上对搅拌无特殊要求,可参照生产时所用类似搅拌经验地选择。

B.对搅拌有严格要求,且又无类似过程搅拌型式,应对设备工艺过程的操作类别,搅拌要求及经济性全面分析评价,找到主要控制因素进行选择适应型式 

C.对于过程开发或生产规模很大工程,在一定试验基础上,研究出最佳搅拌器桨叶形式,尺寸及操作条件,再相似模拟放大进行设计计算。

选择搅拌器原则:

(1)均相液体混合:

主要控制因素容积循环速率。

(2)非均相液体混合:

使互不相溶液体能良好分散。

(3)固体悬浮:

容积循环速率和湍流强度。

(4)气体吸收及液相反应:

保证气体进入液体后被打散,被气泡均匀的分散。

控制因素:

局部剪切作用、容积循环速率及高转速。

(5)高粘度体系 

容积循环速率及低转速 

7.搅拌器的功率消耗主要用于那些方面?

计算搅拌器功率有何重要意义 

搅拌器所消耗的能量;

搅拌轴封所消耗;

机械传动所消耗 

(1)搅拌功率是衡量搅拌强度的主要物理量;

(2)是搅拌机械设计的基本数据;

(3)根据搅拌功率的选用搅拌电机

8.从搅拌器的功率曲线可以得到哪些重要信息?

功率函数 

功率准数;

雷诺数 

Nre=1-10:

曲线斜率为-1,搅拌层流区;

Nre=10-1000:

搅拌过滤区;

Nre》1000:

搅拌湍流区,为一水平直线 

9.气液体系的搅拌功率与均相体系相比有哪些特点?

液体中通入气体,降低了被搅拌液体的有效密度,因此也就降低了搅拌功率,搅拌功率可采用均相液体搅拌功率分析计算方法并加以修正。

而大量通入气体时,开始出现大气泡,功率消耗不再明显变化,称“液泛”。

10.何为泵送指数/排出流量数?

其对搅拌器计算有何重要作用 

qd=Nqd 

×

ND3,Nqd为泵送准数,包含了流体的流速和搅拌的泵送能力,反映了搅拌的剧烈程度 

11.聚合反应的搅拌级别一般分为几个等级 

P164 

10个等级 

12.常用的搅拌桨叶直径的大致范围如何 

选定桨叶直径与釜径比值 

D/T=0.2~~0.8 

平桨 

0.5~~0.83 

涡轮 

0.33~~0.4 

推进式 

0.1~~0.33 

13.悬浮程度与那些因素密切相关?

桨叶转速越高,直径越大,颗粒沉粒沉降速度愈小,所得悬浮程度越高。

14.层流和湍流时的搅拌功率如何计算?

为什么?

因次分析:

P=f(N、D、ρ、μ、g) 

搅拌功率准数:

Np=P/(ρN3p5 

), 

NFr=DN2/g:

搅拌弗鲁德准数 

功率函数φ=Np/NFr 

=f(NRe) 

层流区:

P=KMN2D3 

重力影响可忽略,即不考虑NFr 

影响 

Np=K 

NRe-1 

湍流区:

P=KρN3D5 

湍流区功率曲线呈一水平直线与Re无关,Np为常数。

第六章 

搅拌聚合釜的传热与性质 

1聚合速率在聚合过程中一般有三种类型,其中那些对反应控制比较有利?

可采用那些措施实现这种过程?

减速型、加速型、匀速型 

匀速型对反应控制有利,引发剂半衰期使用得当,也可逐渐或分批加入单体或催化剂使Rp保持均衡。

2传热装置有哪些类型?

夹套、内冷件、回流冷凝器、体外循环冷凝器 

3哪些反应不宜采用釜外循环热交换?

a对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温度的一类聚合反应不宜采用 

液相外循环热交换装置应用于polymer,使物料下降5~10 

℃ 

b悬浮聚合造成结块也不宜 

而对剪切敏感胶乳体系应慎用,因为循环泵r很大,易破坏胶乳稳定性 

d本体聚合,体系黏度过大,泵送困难,也不宜 

4试概括传热速率方程和总传热系数方程/讨论提高反应釜传热能力有效措施?

Q=KA(ti—t0 

) 

Q:

传热速率 

A传热面积 

Ti流体温度 

To截热体温度 

K传热系数 

1/K= 

1/αi+1/α0+ξδ/λ,αi、α0 

釜内外壁传热同类系数 

ξδ/λ:

导热部分总热阻 

δ:

厚度 

λ:

导热系数 

增大传热面积,降低冷却水温度以扩大温差、提高总传热系数可提高传热速率 

降低体系黏度、改善搅拌效果提高αi和K 

重要途径 

夹套中冷却水流 

提高K重要途径 

例夹套内安装挡板、扰流喷嘴、多点切向进水使水处于剧烈流动状态,提高α0 

ξδ/λ减小:

λ较高材质、设法降低黏釜物和挂胶现象及时进行清釜,改善冷却水水质以及水垢沉积 

5.实现聚合釜安全操作应采取哪些基本措施?

P191 

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 

1.何为放大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放大效应?

何为冷模试验?

反应器放大后,一般会引起大小反应器间的热量、质量传递及流体流动状况等物理过程变化,造成两者速度、温度、浓度分布及停留时间分布的差异,影响反映结果效应称之为放大效应 

掌握设备的几何尺寸及操作条件对搅拌釜内动量、热量、质量、停留时间分布和微观混合的定量关系的试验称冷模试验 

2.在工程上有哪几种放大方法?

简述各种放大方法基本原理?

放大方法有;

数模放大法 

相似放大法 

数模放大法:

通过动力学研究和模式确定催化剂种类、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剪切等对反应速率、产物质量和收率的关系,并综合以一数学模型来描述 

相似放大 

在配方不变的前提下,不论反应机理如何,若工业反应器中速度分布、浓度分布,温度分布和停留时间分布均与反应器相同,两者反应后果也必然相同 

四种分布并非独立,相互呈复杂制约关系,找出对反应后果影响最大的关键混合参数及其适应的范围,并以此混合物参数作为放大准则 

3.如何理解和应用相似放大?

相似放大着眼于如何在工业反应器中复现模拟反应器结果。

相似放大应用于搅拌聚合釜. 

1.搅拌设备传热放大可分为 

按动力相似放大,按传热系数相等放大、按单位体积传热速率不变放大、按搅拌聚合釜搅拌放大。

4.搅拌釜传热可采用哪几种方法放大 

动力相似,叶端速度相等,给热系数相等,单位体积输入搅拌功相等,单位体积传热速率不变,总传热系数K放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