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2716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

《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Word下载.docx

起源于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

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容。

4,线装——线装书为纸书的一种装式,在前后各加一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

线装克服了以前各种装帧的缺点,因而最终成为古代图书装帧的主流。

线装书约出现于宋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5,索引——索引,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

最先出现于明代。

“索引”一词,原从日语引进,一度依据英文index译为“引得”。

现通行和规术语为“索引”。

三,文献标点(本题计20分)1,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8分):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而故于燕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取(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

语曰: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

知与不知也。

故樊於期逃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

王奢去齐之,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而故于燕、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

是以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

白圭战亡六城,为取。

四、文献翻译(每题10分,计20分)1,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则日不足,力不给。

且上用目,则下饰观;

上用耳,则下饰声;

上用虑,则下繁辞。

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

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

独制四海之,聪智不得用其诈,险躁不得关其佞,奸邪无所依。

远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辞;

势在郎中,不敢蔽善饰非;

朝廷群下,直凑单微,不敢相逾越。

故治不足而日有馀,上之任势使然之。

(《非子·

有度》)

译:

做君主的亲自考察百官,就会时间不够,精力不足。

而且君主用眼睛看,臣子就修饰外表;

君主用耳朵听,臣子就修饰言辞;

君主用脑子想,臣子就夸夸其谈。

先王认为这三种器官不够,所以放弃自己的才能而依赖法术,严明赏罚。

先王掌握着关键,所以法令简明而君权不受侵害。

独自控制四海之,聪明多智的人不能使用欺诈手段,阴险浮躁的人不能使用花言巧语,奸邪的人就没有什么可依赖。

臣子远在千里之外,不敢改变说辞;

地位处在郎中,不敢隐善饰非;

朝廷的群臣,集中的或单独的,不敢相互逾越职守。

所以政事不多而时间有余,是君主运用权势所得来的。

2,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

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

惜哉,惜哉!

独有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

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传曰“法后王”,何也?

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

(《史记·

六国年表序》)

国已经统一天下,就焚烧《诗》、《书》,而各国国史被烧得更厉害,因为书中有讽刺讥笑国的地方。

《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是因为收藏的人家很多,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

可惜呀!

如今只有《纪》传下来,又不写明日月,容简略也不完整。

但是战国关于变通和应急的对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

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建树的功业非常巨大。

传世的典籍强调说:

“效法后王。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

试题二

1,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文献”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2,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对先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3,东汉晚期,经学大家玄遍注群经,对文献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4,明代官方编纂了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即永乐大典。

5,清代考据学的鼎盛时期为乾嘉时期,有惠栋为代表的吴派,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和汪中、焦循为代表的学派等。

6,近现代学者中,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是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和董作宾。

7,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由甲骨时代到金石时代、竹木(简牍)时代、缣帛时代、纸(纸质)时代再到当今电子时代。

8,古代集部文献的主要类型可分为总集和别集两大类。

9,我国古代目录分类主要有四分法和六分法,《汉书·

艺文志》继承《七略》,采用的是六分法,四分式确立的标志是《隋书·

经籍志》。

10,严复于《天演论》“译例言”中称译事有三难:

信、达、雅。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

1,类书——类书为古代分类式资料汇编的工具书,多采辑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可分若干子目,供读书写作时查阅、征引。

类书搜集资料广泛,容丰富,被成为中国古代之百科全书。

古代类书还可为科举考试之参考资料。

2,善本——善本即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

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属于善本,经过名家精校的版本均可视为善本。

3,讹、脱、衍、倒——讹也称误,为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

文献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脱漏一字或数字称为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

原稿所无而传抄或出版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亦称衍字、羡字。

倒指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产生文字前后次序颠倒错乱的现象。

4,伪书——文献学上的伪书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以及容造假的古典文献。

5,理校——即推理式校勘,是校勘的重要的补充方法。

当文献材料存在明显错误,而又缺乏足够资料可供比勘时,可采用推理之法加以合理改正。

三、文献标点(每题10分,计20分)1,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左传·

隐公十一年》)

答: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薛侯曰:

“我先封。

”滕侯曰:

“我,周之卜正也。

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

“君与滕君辱在寡人。

周谚有之曰:

?

山有木,工则度之;

宾有礼,主则择之。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

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2,洪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煣

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汉书·

食货志》)

《洪》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

“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

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

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四、文献翻译(每题10分,计20分)1,孟子曰:

“规矩,方员之至也;

圣人,人伦之至也。

欲为君,尽君道;

欲为臣,尽臣道。

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孔子曰: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

幽?

、?

厉?

,虽孝子慈,百世不能改也。

”(《孟子·

离娄上》)

孟子说:

“圆规和曲尺是方圆的标准,圣人则是做人的标准。

作为君主,就要尽君主之道;

作为臣子,就要尽臣子之道。

二者只要效法尧和舜便行了。

不用舜服事尧的态度来服事君主,便是对君主不恭敬;

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便是残害百姓。

孔子说:

治理国家方法只有两种:

行仁政与不行仁政罢了。

暴虐百姓太过,就会身死国灭;

不太过,也会身危国弱,死后被谥为?

即便他有孝子慈,经过一百代也是更改不了的。

2,十三年,晋惠公病,有数子。

太子圉曰:

“吾母家在梁,梁今灭之,我外轻于而无援于国。

君即不起,病大夫轻,更立他公子。

”乃谋与其妻俱亡归。

女曰:

“子一国太子,辱在此。

使婢子侍,以固子之心。

子亡矣,我不从子,亦不敢言。

”子圉遂亡归晋。

十四年九月,惠公卒,太子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