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02479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1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docx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

中医瑰宝xx

(3)

结核性胸膜炎

1.胶于悬饮,泥于结核,久久不效

xx××,女,成。

胸满胸痛7个多月。

医诊结核性胸膜炎。

先以抽水、抗痨药、激素治之,胸水已明显改善,但至今仍不见全部吸收。

为此曾反复穿刺以抽水,但只能抽出少量胸水。

后又邀中医以攻逐水饮法治之,然10天后,诸证非但不减,且出现恶心泄泻。

细审其证,右侧胸痛,气短,舌苔白,脉沉弦涩。

综合脉证,思之:

此久病已人血分也,不可但从气治。

拟疏肝理气,活血化痰。

处方:

柴胡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0克,降香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

服药2剂,胸满胸痛,气短均减,继服10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云:

包裹性胸水竞如此之速效,其故何也?

答曰:

其久治不效者乃病在血分但治气分之故也,今从血分论治,故速愈也。

2.胶于悬饮,不思辨证,久治不效

高××,男,22岁。

持续高热,汗出,胸满,气短50多天。

医诊结核性胸膜炎。

先以西药治疗30天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攻逐水饮等治疗20多天亦不效。

细审其证,寒热往来,体温

39.9℃,胸满气短,恶心欲吐,舌苔白,脉弦数。

因思寒热往来者,少阳之证也,宜予和解少阳。

处方:

柴胡28克,厚朴10克,草果10克,摈榔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菖蒲10克,苏叶10克,甘草6克。

服药4剂,诸证大减,体温

37.5cc,继服4剂,体温正常,饮食增加,胸水明显减少。

审其脉弦紧小数。

处方:

柴胡10克,赤芍10克,白芥子6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服药30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问:

何不用攻逐水饮法?

答曰:

本病证见少阳,当以和解。

仲景在《伤寒论》中列述少阳有三禁,其中即有禁下一条,今所以不用攻逐者即宗仲圣之训也。

3.三阳合病,反与清解,表里不和,其病难愈

于××,男,2l岁。

持续高热胸痛40多天。

医始终未确诊,与西药抗生素等治疗20多天,体温一直持续在39℃左右。

又于某院住院检查治疗,发现大量胸水,诊为结核性胸膜炎。

继续应用西药,并配合中药大剂清热解毒之药治之,20多天后,体温仍然不见下降。

细审其证,除胸痛胸满,咳嗽气短之外,并见寒热往来,头身疼痛,口苦咽干,恶心欲吐,脘腹胀满而痛,按之更甚,大便不畅,小便微黄,舌苔黄白,脉弦紧而数。

综合脉证,乃太阳、少阳、阳明俱见之证。

急予达原饮加减,外散风寒,中调肝胆,里攻实滞。

处方:

厚朴10克,草果10克,槟榔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菖蒲10克,柴胡10克,桂枝10克,白芷10克,大黄3克。

服药4剂,头痛身痛,寒热往来,胸满胸痛、脘腹胀痛等证俱减,体温降至

37.8qC,饮食稍进,精神好转。

某医问:

结核性胸膜炎,中医称为悬饮,悬饮当予攻逐,如仲景《金匮要略》云: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而先生却不用何也?

答曰:

邪结少阳者必予和解,此仲景之意也。

且《中医内科学》亦主张“邪犯胸肺,证状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治法和解宣利。

方药:

柴枳半夏汤加减。

”而本证复有太阳、阳明之证,故不用十枣汤而用达原饮加减。

继服16剂,诸证消失。

停药1个月后,又因感冒而复发,经胸透又出现少量胸水。

细审其证,除胸水胸痛而外,并见寒热往来,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

予柴枳半夏汤加减。

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0克,瓜蒌15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赤芍10克,白芥子6克,桑皮10克。

服药4剂,其效不著。

再审其脉弦紧,胃脘有压痛。

因思证见阳明腑实。

改予达原饮加减为方:

厚朴10克,草果10克,槟榔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菖蒲10克,大黄4克,枳实10克,桂枝10克,柴胡10克,白芷10克。

服药2剂,诸证果减,继服16剂,愈。

4.久病入络,但予祛饮,血络瘀滞,病邪不除

xx××,男,成。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7个多月。

医用抽胸水、抗痨药,氢化可的松等进行治疗后,虽然胸水已明显减少,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全部吸收,为此曾反复进行胸穿,但只能抽出少量胸水。

不得已,又以中药逐水之剂治疗,一周之后,诸证仍不减轻。

细审其证,除包裹性胸水外,并见右侧胸痛,气微短,舌苔白,脉沉弦涩。

综合脉证,诊为肝肺气郁,痰瘀共存。

治拟疏肝理气,活血化痰。

处方:

柴胡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0克,降香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

服药2剂,胸满胸痛,气短等症好转,继服10剂,诸证消失,胸水消失,愈。

某医问:

包裹性胸水反复治疗而不愈,而采用理气、化痰、活血即很快治愈者,其故何也?

答曰:

脉沉弦涩乃气滞、血瘀、寒凝之脉,气滞、血瘀、寒凝者,必予理气、活血、温经、化饮同施方解,因此应用理气、活血、温经、化饮而速效。

充血性心力衰竭

1.少火当益,反助壮火,耗气损正,水气不化

xx××,女,36岁。

2l岁结婚,结婚后不久发现心悸气短,偶而咳血。

某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

经过治疗后,症状逐渐改善。

3年多以前,怀第二胎后,病情突然加重,至产后病情更加严重,反复咳血,乃急至北京某院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之后,虽然咳血已经停止,但却出现心房纤颤,心力衰竭,气短,心悸,浮肿,腹水,尿少。

医以强心苷、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以及抗生素等进行治疗,约两年不见减轻。

乃嘱患者转请中医进行治疗。

察其证见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心悸心烦,全身浮肿,胸腹积水,发绀,口干口渴,舌质紫暗,苔少,脉细数促,手足心烦热而指趾反见厥冷。

某医诊后认为系心肾阴虚,急予滋阴清热。

处方:

生地20克,麦冬10克,元参15克,石斛15克,龟甲20克,茯苓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五味子10克。

上药服1次后不久患者即感腹部坠胀,气短难续,并时见神昏谵语。

为此又急邀李翰卿先生诊治。

云:

此病阴阳大衰,病重而剧,正虚邪实,攻补两难,若不急救心肾之阳,则病者不久于人世也。

急处:

附子

0.3xx,茯苓1xx,白术

0.3克,白芍3克,人参1克,杏仁1克,桂枝1克。

服药2个小时后,气短心悸好转,1个小时后开始排尿,其后又连续排尿4次。

次日再诊,患者已可以平卧睡眠,呼吸困难明显好转,全身浮肿、腹水亦明显减轻。

宗效不更方,继进3剂,浮肿全消,饮食增进,并能下地活动。

一医云:

如此危重之疾,竞用如此之剂,病重药轻,岂能顶事。

急处下方:

附子15克,人参15克,白芍15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

服药1剂,病情又剧,尿少浮肿,呼吸难续。

再邀李翰卿先生诊治。

云:

《内经》曰: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壮火散气。

附子等药少则生气,多则散气,此病如此之重,只可生气,不可散气,再散其气则阴阳离绝也。

再处:

附子

0.1克,茯苓1克,白术1克,白芍1克,生姜l小片,人参1克,杏仁1克。

次日再诊,病情大见好转。

2.胶着固涩,不知随证,治焉不错

xx××,男,30岁。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经过某院治疗后,虽然心悸气短,难于平卧之状已明显改善,但腹胀腹水、浮肿尿少仍不见好转。

乃邀某医以中药理气行水,温阳利水等治之,数剂后腹胀浮肿明显减轻,精神增加,但服至第10剂后,诸证不但不减,反见日趋加重,其后虽用药达200剂,症状不再改善。

细审其证,除腹大青筋脐突,下肢浮肿,气短心悸之外,并见其口渴喜饮,体瘦而皮干,全身紫黯,尤以舌、唇、指为甚,稍一活动即气短难于接续,舌苔黄白而腻,脉沉滑数促结。

因思脉沉者,气郁也;滑者,痰热也;促者,阳气大衰也;结者,气滞血瘀也。

合之于证,乃气血大衰为本,气滞血瘀,水湿不化为标。

治拟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利水除湿以治标。

处方:

黄芪30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黄精10克,生地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莱菔子10克,砂仁10克,防己15克,大腹皮10克。

某医云:

老师在xx的临床应用一文中曾介绍说:

真武汤温阳利水,用于心力衰竭有卓越的疗效,余临床用之亦确实如此,而此患者却不用此方何为也?

余治此患者始见有效,其后不但不效,反见加重又何也?

答曰:

真武汤用于心肾阳虚,水饮内停的心力衰竭确有卓越疗效,这是众多医家都承认的。

但是,它并不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唯一良药。

至若其他原因的心力衰竭,因其不是心肾阳虚,水饮内停,所以当然也不会有效。

至于为什么开始用真武汤有效而后没效果,那可能是先时是心肾阳虚,水饮内停,而后又变成其他证候的缘故。

本证从目前的脉证看是气血大衰为本,气滞血瘀,水饮内停为标,所以采用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黄精、生地的大补气血,柴胡、三棱、莪术、薄荷、青皮、陈皮、丹参的理气活血,苍术、白术、陈皮、砂仁、莱菔子、防己、大腹皮的利水化饮进行治疗。

服药1剂,腹胀浮肿,心悸气短均减;继服10剂,诸证大减,饮食、精神大增;又服上方30剂,腹水全消,精神倍增,并可到户外作一般的活动。

前医云:

仲景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确是诸病证治大法也。

吾所不能取效者在于此耳。

xx心律失常

1.病邪在肝,但从心治,病位不同,取效尤难

xx××,男,45岁。

胸胁满闷,心烦心悸2年多。

医诊窦性心律不齐。

医者先用西药治疗一年多不效,继又配合中药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等法治疗7~8个月仍无功。

细审其证,除胸胁苦满,心烦心悸外,并见其头晕头痛,纳呆食减,夏季则手心烦热,冬季不热,舌苔白,脉弦细结涩。

因思:

脉弦者肝脉也,细者血虚也,结者瘀也滞也;涩者寒也滞也。

合之于症,乃肝郁血虚之证耳。

因拟养血疏肝。

处方:

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薄荷30克,茯苓10克,青皮10克。

服药2剂,诸证大减,继服20剂,诸证俱失,愈。

某医云:

心脏病为何治肝而不治心?

答曰:

脉、证俱为肝病所以从肝论治。

其心证乃肝之所为,故从肝治而心病得愈。

且前医已屡用治心之方而不效,事实证明从心治不可从也。

2.病邪在肝,反与清心泻火,病位不同,焉能取效

xx××,女,28岁。

心烦心悸,有时突然感到心跳的厉害,有时突然有心跳暂停之状3年多。

医诊窦性心动过速。

先用西药治疗1年不效,继又配合中药养心安神泻火等治疗1年多亦无功。

细审其证,除心烦心悸之外,并见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胸胁苦满,或时窜痛,月经失调,经前心烦心悸加剧,舌苔白,脉弦细数。

思之:

脉弦细者肝郁血虚也;数者热也。

综合脉证,乃肝郁血虚,郁而化火也。

前用养心安神泻火之不愈者乃肝病治心本末倒置之故也。

拟用养血疏肝泻火。

处方:

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薄荷3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丹参10克。

在停用其他任何药物的情况下,开始服用以上药物4剂。

1个月之后,再诊云:

原来每天都心悸心烦,服用上药4剂后,心悸心烦一直没有发作,为此没有再服任何药物,昨日心烦心悸又作,但不如以前的严重。

继服上药20剂,果愈。

过早搏动

1.重复用药,相互抵触,难明正误

xx××,女,45岁。

失眠健忘,胸满心烦,时而汗出3年多。

医诊神经官能症,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

先用西药治疗一年多效果不著,继又配合中药疏肝理气,养血疏肝,养心安神等,以及按摩、气功、针灸等治疗7~8个月亦无明显改善,特别是近8~9个月以来,胸满胸痛,心烦心悸更加严重,经常感到一股热气突然上冲,冲至心胸即心悸不宁,冲至咽喉则感窒塞不通,呼吸极度困难,冲至头则头晕脑胀,全身汗出,继而全身软弱难于行动,为此长期不能坚持工作。

细审其脉见濡缓而时滑时涩时结,舌苔薄白。

思之:

久病脉见濡缓者为气阴两虚,痰郁气结,滑、涩、结俱见者,为痰、郁并见。

合之于症,乃气阴两虚,痰郁气结。

治拟补气养阴,理气化痰同施。

处方:

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菖蒲10克,生地10克,远志10克。

服药6剂,诸证不减。

因思病药根据经验是相符的,然其无效者何也?

又思当今公费医疗者大多用药甚杂,中、西共用,丸、汤同施,中药配方尚且注重配伍之相须相使相反相畏,此用药如此之繁,难道无相反相畏者?

因嘱患者暂停其他任何中、西药饵,仅仅服用上方4剂,以观效果。

连续服药4剂,诸证均减。

患者xx:

朱老嘱我停用其他药物,我当时非常想不通,所以吃了汤药,又接服西药、丸药,但是因为爱人、父母阻挡而停用两天,真想不到停用西药、丸药以后,病情反而大见好转,为此又服药2剂,效果果然大增。

继服40剂,诸证全部消失,并恢复工作。

2.胶于复脉,不辨兼证,久治不效

xx××,女,50岁。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期前收缩,心房纤颤2年多。

医先予西药治之1年多效果不明显,又改请中医以炙甘草汤加减治之约半年多仍不见改善,又易医以养心安神,补气养血加苦参治之仍无功。

细审其证,除心前区憋,心悸之外,并见头晕心烦,时时叹气,舌苔白,脉弦滑结代而微沉。

因思弦脉者肝胆之脉也,滑脉者痰热也,结者郁结之证也,代者脏气衰也。

综合脉证论之,乃肝郁气结,痰热不化,脏气衰败也。

治拟疏肝理气,益气化痰。

处方:

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5个,瓜蒌18克。

眼药5剂,诸证俱减,继服上方50剂,诸证消失,心电图正常,愈。

阵发性心动过速

1.痰火郁结,反安心神,肝病心治,痰火反补,终非其治

xx××,女,35岁。

阵发性心动过速4年多。

医先用西药治疗2年多不效,后又改用中药养心安神之剂500余付,始终不够理想。

询其脉证,云:

心悸呈阵发性,先开始时每月发作2~3次,最近发作尤其频繁,几乎每天发作1次。

发作之始,先感心烦,继而逆气上冲,冲至心胸则心跳难忍,冲至咽喉、颈部则憋闷难于出气,冲至头则头晕汗出,汗出遍身之后即心悸好转,而全身却疲乏软弱;每次心跳发作,心率达100一120次/分,很少超过130次/分,发作以后即迅速转为80次/分左右。

这种发作与情绪有很大关系,舌苔薄白,脉弦滑。

综合脉证,思之:

弦滑之脉有痰火郁结在肝胆也。

又思前用诸方之不效者,一以实作虚治,二以肝作心治之故也。

乃拟疏肝解郁,化痰泻火为方。

处方:

川芎10克,当归1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葛根15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桑皮15克。

服药10剂,诸证果减,继服20剂,瘥。

2.肝郁气结,上热下寒,水饮上冲,不去温下,但予泻火,寒饮反郁,病证不愈王××,女,40岁

阵发性心跳难忍3—4年。

医诊阵发性心动过速。

医先以西药治疗2年多不效,继又配合中药养心安神,疏肝泻火等治疗1年多仍不效。

细审其证:

心跳每呈阵发性,每次发病,先感脘腹悸动,继而热气上冲,冲至胸则胸满心悸不已,冲至咽喉则发憋而呼吸困难,冲至头则头胀头痛,烦乱不安,继而全身汗出,汗出之后,心悸,胸满,呼吸困难消失。

开始发病时1个月发作仅1—2次,其后逐渐频繁,现在平均1日发作1~2次,每次少则几秒钟,多则1分钟。

即使不发作,也经常感到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白带多或阴痒,舌苔黄白,脉弦紧而涩。

因思:

弦脉者肝脉也,紧者寒湿互结也,涩者寒也滞也。

综合脉证,乃肝郁气结,痰湿阻滞,上热下寒,水气上冲之证。

拟用疏肝解郁,温阳化饮,清上温下,化饮降冲。

处方:

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桂枝12克,茯苓15克,熟军3克,白术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

服药6剂,诸证消减近半。

又服10剂,诸证消失。

某医云:

既为肝郁、痰滞之证,何用奔豚汤、柴胡枳桔汤等不效,今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反效也?

答曰:

柴胡枳桔汤、奔豚汤用于痰热脉滑者固为效方,然本证为上热下寒证,若但用疏肝化痰泻火则下寒不温,故今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且本方含芩桂术甘汤,苓桂甘枣、茯苓甘草汤意,故治之得效也。

3.病在肾,治在心,本末未明,故治有误

xx××,女,30岁。

阵发性心跳过速,每日2—3次,3年多。

医诊阵发性心动过速。

医以西药治疗1年多不效,又以中药养心安神、平肝泻心火之法治疗近2年仍不效。

邀余诊视,予柴胡加龙牡、奔豚、桂枝加桂汤约1月,俱不效。

细询其证,除阵发性心悸每日1~2次,每次约1分钟外,并见其脉弦细而尺大,发病时脉弱而数尺脉弦。

因思脉弦细者阴阳俱虚也,尺脉大者肾虚也,尺脉大而弦者肾阳不足寒水搏击也。

前方之用柴胡加龙骨牡蛎、奔豚汤皆从肝治而未及病之所在也。

因拟温-肾阳,化寒水。

处方:

山药10克,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

服药2剂,心悸1月未发,继服10剂,愈。

心房颤动

1.胶于活血,泥于补气,拘于瓜蒌,终归不解

xx××,男,6l岁。

胸满心悸1年多。

医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房纤颤。

先用西药治疗半年多无效,后又以中药活血逐瘀、复脉、,补气养血、宽胸通阳等法治疗7个多月无效。

尤其是近2个月来,心悸胸满特别严重,虽多次采用同步直流电转复亦未解决问题。

细审其证,胸满心悸,时时逆气上冲,冲则心悸惊恐更甚,且时时汗出,脘腹悸动,舌苔白,脉弦细涩时见结促而紧。

综合脉证,思之:

脉沉弦细涩者,阳虚水饮上冲也。

结促而紧者,亦寒甚阳气不足也。

且脉见沉,沉者郁也。

合之于证,乃阳虚气郁,逆气上冲,治宜理气通阳降冲。

处方:

人参10克,乌药10克,焦槟榔10克,沉香10克。

服药4剂,逆气上冲,心悸胸满俱大减,加肉桂4克,服药10剂,果愈。

某医云:

此严氏治七情气逆之四磨汤也,为何用其治冠心病、心房纤颤?

答曰:

中医治病在辨证论治,此证逆气上冲,冲则心悸汗出乃中医所述之郁证、奔豚也。

郁证者,自然当予理气,故予四磨汤治之。

2.泥于活血,滞于通阳,不予辨证,难于奏效

芦××,女,50岁。

,3个月前,突患左侧面神经炎,虽用针灸、理疗、中药牵正之类不见好转。

1个月前,又突感腹部悸动,逆气上冲,心悸气短,自汗时出,疲乏无力。

经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检查,诊为冠心病、心房纤颤、心室颤动。

用西药、中药、同步直流电转复均无效。

细审其证,既惊且恐,心悸频作,腹部悸动,逆气上冲,冲至胸则胸满心悸,冲至咽喉则憋闷气短,冲至头则头晕汗出,舌苔白,脉沉细弦涩。

综合脉证,诊为阳虚为本,痰郁气结为标。

治拟补气温阳以培本,温阳化饮降冲以治标。

处方:

人参10克,肉桂10克,半夏10克,炙草10克,茯苓10克。

服药2剂,诸证均减,继服20剂,诸证消失,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均正常。

某医云:

此乃局方四七汤也。

四七汤者,治七情所致之病方也,今心房颤动竟亦用之,吾不解也?

答曰:

xx《xx歌诀》xx:

“人参补气,官桂平肝,半夏祛痰,甘草和中,并不用利气之药,汤名四七者,以四味治七情也。

”本证素有气虚,痰饮,今复因气郁,故病作,所以用人参补气、肉桂平肝、半夏祛痰,甘草和中以治之也。

3.胶于养心安神,拘于宽胸通阳,不审脉证,不别兼证,其病不治

xx××,男,67岁

冠心病、心房纤颤7年多。

先用西药治疗不效,后又配合中药养心安神、活血通脉、宽胸通阳等治疗3年多亦无明显效果。

细审其证,心悸心烦,时时心跳有暂停之感,胸满,心前区时时刺痛,舌苔薄白,舌质微暗,脉虚弦涩结或结促兼见。

综合脉证,诊为气血俱虚为本,气滞血瘀,湿郁不化为标。

治拟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燥湿健脾以治标。

处方:

黄芪3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党参10克,黄精10克,生地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

服药6剂,心悸胸满明显好转,继服18剂,诸证消失,为巩固疗效,又服18剂,诸证未作,心电图复查3次正常。

某医问:

心悸为心病自当从心治,然用补心之药却无效何也?

答曰:

心悸一证,有心中悸、心下悸、脐下悸之别,本证之悸为胸部偏左之悸,为肝邪犯心之悸,故治之宜从肝,而不从心,前方之治心不愈者,即在此也。

4.胶于治心,泥于病名,不从辨证,其证难效

似××,男,40岁。

心悸心烦2年多。

医诊心肌炎、心房纤颤。

前后住院1年多,除西药外,仅只应用复脉汤、补心丹加减方即达400余剂,然始终不见效果。

细审其证,胸满胸痛,头晕心烦,心悸乏力,手心热,舌苔白,脉弦细结涩或促结并见。

综合脉证,思之:

此肝郁血虚证也。

治宜养血疏肝。

处方:

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薄荷3克,丹参15克。

服药4剂,胸满心悸好转,但却发现胃脘痞满不适,于是加檀香10克、砂仁10克。

服药30剂,诸证消失,心电图连查3次,俱正常。

某医问:

此逍遥散方也,何用于心脏病反效也?

答曰:

本证之脉、症均系肝郁血虚证,故以此方治之。

至于为什么不用心药、心方,乃其脉为肝脉、心悸之部位为肝位,而非心位,故不用心药、心方也。

5.不审气血,不审寒热,不审本末,徒治其心,其病难治

程××,女,62岁。

心悸心烦3年多。

医诊冠心病、心房纤颤、左束支传导阻滞。

先用西药治疗2年不效,继又配合中药活血通阳、益气养阴等剂治疗1年多亦不效。

细审其证,胸满胸痛,心悸气短,时时逆气上冲,身热汗出,失眠纳呆,舌苔薄白,脉弦紧结涩。

综合脉证,诊为肝郁气结,心阳不振,水饮上冲之证。

拟用疏肝理气,温阳化水,降冲定悸。

处方:

柴胡10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茯苓10克,桂枝15克,生姜3片,大枣5个,龙骨15克,牡蛎15克,大黄3克。

服药6剂,心烦心悸,胸满胸痛,失眠等证均减,继服18剂,诸证消失,心电图复查4次均正常。

某医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仲景方也,其用于心烦易惊尚可,何用于心脏病?

答曰: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者,一疏肝,二温阳,三化水,四镇惊,故用之效也。

房室传导阻滞

不知本末,但知治心,不从脉辨,但从症分,难于奏效

xx××,男,29岁。

心烦心悸时作时止1年多。

医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律不齐。

先用西药治疗3—4个月不效,继又配合中药养心安神之剂治疗半年仍无功。

细审其证,心悸心烦呈发作性,有时一天发作3~4次,有时数天才发作1次,每次发作之前,先突然心跳加快,数秒钟后,心跳突然暂停,其后才逐渐恢复正常,且平时经常感到胸胁苦满,头晕目眩,小腹不适,按之则悸动不已,口苦口干,舌苔白,脉弦涩不调。

思之:

脉弦者肝脉也;涩脉者寒也滞也。

综合脉证,乃肝郁气结,心阳不振,水饮上冲也。

证非病在心,乃肝邪犯心,水气冲心,不可治心,宜疏肝理气,温阳降冲。

处方:

柴胡10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干姜3克,生姜3片,大枣5个,桂枝10克,茯苓10克。

在排除其他药物的情况下,服药2剂,诸证大减,宗效不更方之旨,又服上药20剂,诸证消失,果愈。

心室内传导阻滞胶于经验,因循守旧,不知随证,延误病期李××,男,45岁。

1年前,因心肌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予中药清暑益气汤10剂,心电图恢复正常,症状完全消失。

今年感冒后,又突发心肌炎、Ⅱ度左束支传导阻滞。

急予清暑益气汤3剂,不效,又与4剂,仍不效,且有加重之势,心电图发现有Ⅲ度左束支传导阻滞,并日渐感到烦躁易怒,头晕脑胀,失眠,胸满胸痛,身烦热。

细察其脉弦大而数,舌质红,苔黄。

因思清暑益气汤者补气养阴,解表除湿,清热之方也,其用于脉弦大紧数者固为有效,其用于肝胆实火者则不可,肝胆实火者应予龙胆泻肝、当归龙荟、泻青丸之属,清暑益气汤实误也。

又思龙胆泻肝汤用于兼有尿黄赤者尤良,当归龙荟、泻青丸适用于兼有便秘者,而本证大便不干而小便反赤,乃处龙胆泻肝汤。

处方:

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