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2324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文档格式.doc

3基床夯实 29

4基床整平 30

5方块、卸荷板、扭王字块预制及安装 32

6堤心、棱体抛石 40

7镶面石砌筑、现浇胸墙及挡浪墙 42

8二片石倒滤层及后方回填 44

9浮码头海上平台施工 44

10浮码头海上灌注桩 45

11工程附属设施 52

12冬季、雨季混凝土施工 53

七、工程施工计划及其说明 54

1施工进度计划 54

2关键工序的进度控制点 54

3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55

4材料设备需用计划 57

5劳动力需用计划 60

八、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61

1质量目标 61

2质量保证措施 63

九、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65

1工期目标 65

2工期保证措施 65

十、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66

1安全目标 66

2安全保证措施 67

3项目安全保证措施实施 71

十一、现场文明施工及标准化工地管理 73

1文明施工目标 73

2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73

3文明施工及标准化管理保证措施 73

十二、环保与环卫管理 74

1环保目标 74

2环境保护措施 75

十三、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 76

1防治措施 76

2防疫应急预案 77

十四、工程质量回访及保修措施 78

1工程完工回访制度 78

2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具体计划安排 78

十五、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80

十六、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2

附图1总平面布置 82

附图2项目部平面图 83

附图3预制场平面图 84

-w-

一、编制依据

《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新校区航海训练基地工程》招标文件;

《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新校区航海训练基地工程施工图》;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J257—2008);

《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JTS205-1-2008);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JTS167—2—2009);

《港口工程地基规》(JTS147—1—2010);

《港口工程荷载规》(JTS144—1—2010);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JTS154-1-2011);

《水运工程施工通则》(JTS201-2011);

《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JTS153-3-2007);

《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JTJ297-2001);

《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JTS204-2008);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JTS202-2011);

《水运工程测量规》(JTS131—2012);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JTS146-201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

交通运输部及其它相关行业规及规程;

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水、电、交通等现状和资源供应条件。

二、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黄岛区大珠侧科教园区,距黄岛区政府约8.0km,西靠大珠山,东临黄海,与灵山岛隔海相望。

行政区划属市黄岛区滨海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为:

120°

01'

E,35°

48'

N。

2工程围

工程容为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新校区大学园东路以东区域红线以水工工程,主要设计容包括训练艇浮泊位、工作船临时停靠平台、防波堤、护岸,以及陆域形成、港池疏浚、给排水、供电照明等配套设施。

详见设计容一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训练艇泊位

98

2

工作船临时停靠平台长度

m

100

3

东(南)防波堤长度

367.6

4

北防波堤长度

199

5

护岸长度

273.83

6

北护岸长度

327.56

7

南护岸长度

245.8

8

形成水域面积

万m2

3.86

3总平面布置

3.1船型主尺度

本项目以8m长游艇、10m长游艇、12m长游艇、500吨级工作船为设计船型。

设计船型主尺度见下表。

设计船型一览表

船型

全长(m)

型宽(m)

吃水

(m)

船重

8米长训练艇

2.6

0.9

2300KG

设计船型

10米长训练艇

10

3.2

1.0

5300KG

12米长训练艇

12

4.0

10200KG

500吨级工作船

66

9.0

2.73

3.2泊位作业标准

本工程地处黄海灵山湾西岸,影响船舶训练主要受风、降水、雾、波浪等要素影响,训练标准按以下标准计算:

波浪:

H4%≤0.3m;

风:

不大于6级;

雨:

日降水量不大于50mm;

雾:

水平能见度大于1000m。

3.3平面布置

3.3.1水域布置

在陆域东南端向海建设南防波堤128.7m,然后折向北偏西建设东防波堤150.8m对港池东南向形成环抱,南、东两段防波堤夹角为90°

,之间圆弧衔接段长58.1m,东防波堤端头为30m*30m平台,东防波堤侧布置100m长工作船平台以临时靠泊500吨级工作船,平台宽度20m,在陆域东北端向海建设北防波堤,长度199m,形成港池面积约为3.86hm2,口门向北偏东向开敞,口门宽度50m,南防波堤侧设置训练艇(帆船、舢板等)浮码头泊位98个,陆域边线在原海参养殖池外侧,建设护岸总长度830.69m。

3.3.2陆域布置

护岸侧回填形成陆域,新形成陆域面积约为5.23hm2。

陆域布置纳入校区建设中,不在本次施工围,本项目陆域回填围仅为护岸前沿区域。

本工程防波堤通道与校区主干道相连接,港池西侧建设护岸,护岸长度273.83m。

4工程结构

4.1浮码头

浮码头泊位共设置四个分区,8m长训练艇浮码头共计泊位32个,10m长训练艇浮码头共计泊位32个,12m长训练艇浮码头泊位34个,浮码头泊位共计98个。

浮码头结构组成:

玻璃钢浮箱、钢框架、木面板。

浮箱用螺栓与钢框架连成整体,框架两侧安装护木和橡胶护舷,框架顶铺木面板。

泊位与泊位之间联接方式采用铰接构件。

浮码头固定方式为采用Φ600嵌岩灌注桩固定,桩顶标高7.0m。

4.2东(南)防波堤

堤心抛填10~300kg开山块石,堤顶高程为7.5m,防波堤侧通道宽7.0m,外侧护面采用安放一层5t扭王字块体,坡度为1:

1.5,其下设置1.0m厚300~400kg块石垫层,坡底为1.0~1.5t大块石棱体(护底),宽度为8m,其下抛设300厚碎石垫层以及500厚10~50kg块石垫层。

堤顶外侧设C30F250砼挡浪墙,堤顶放置一层5t扭王字块体三排,挡浪墙顶高程及堤顶扭王字块体顶高程均为9.0m。

堤侧干砌条石护面,坡底设蹬脚方块,蹬脚方块底标高-2.0m。

4.3工作船临时停靠平台

平台结构型式为重力式方块结构,平台前沿顶标高为7.5m。

开挖(爆破)基槽至-3.5,持力层为强风化基岩,抛填10~50kg块石基床至-3.0m,预制安装C30F250砼方块共2层,方块重量按200t控制,其上预制安装C35F300钢筋砼卸荷板至3.5m,平台上部结构采用现浇C30F250砼胸墙,平台主体后方回填10~100kg块石棱体,平台前沿设钢筋砼护轮槛及250kN系船柱,护舷采用DA-A400H橡胶护舷。

胸墙上设置踏步三处,踏步两侧设系船环以方便小型船艇系缆,平台的施工与防波堤施工结合同时进行。

平台处对应的防波堤挡浪墙宽度为3m,兼作观景平台,墙外侧放置一层5t扭王字块体两排。

4.4北防波堤

北防波堤两侧主体结构为方块结构,堤顶高程为7.5m,基槽开挖至强风化基岩,安放C30麻袋砼基础(护底),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

预制安装C30F250砼方块,方块重量按200t控制,上部结构侧为现浇C30F250毛石砼胸墙,外侧为现浇C30F250毛石砼挡浪墙,两侧临水面浆砌镶面石。

堤抛填开山石,面层为机刨花岗岩面板。

北防波堤上部设踏步,5.5m至7.5m标高之间3处,台阶为条石结构,7.5m至9.0m设连续踏步,台阶外侧为贴面板。

4.5南(北)护岸

南护岸挡浪墙顶标高8.7m,北护岸顶标高8.7m,基槽开挖(找平),安放C30麻袋砼基础(护底),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

墙身采用预制安装方块并现浇C30F250毛石砼挡土墙结构,外侧镶镶面石,基床顶面标高高于2.5m分段直接现浇C30F250毛石混凝土挡土墙。

墙后回填10~100kg块石棱体、二片石垫层和5~100mm混合碎石倒滤层。

后方回填开山土石形成陆域。

4.6护岸

护岸为直立岸壁结构,前沿标高分别为5.5m、7.5m,平台之间通过踏步连接。

下部为预制安装C30F250砼方块,上部采用现浇毛石砼挡土墙。

4.7斜坡道

港池西南角、护岸外侧建设斜坡道1座,斜坡道主体采用预制安装方块结构,斜坡道连陆端顶面标高7.5m,水下端顶面标高-1.5m,斜坡坡比为1:

10,斜坡道长度为90m。

基槽爆岩至-2.5m,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基床顶标高-2.0m。

墙身采用安装C30F250砼方块、现浇C30F250砼胸墙。

斜坡道面层采用钢筋砼面板,水位3.5m以上采用现浇300厚C35F300钢筋砼面板,水位3.5m以下采用预制安装400厚C35F300钢筋砼面板。

4.8港池疏浚

训练港池设计底高程为-2.0m,训练艇停泊水域设计底高程为-3.0m,工作船前沿停泊水设计底高程为-3.0m。

港池边线距离护岸前沿线以及北防波堤侧前沿线5m。

5自然条件

5.1气象

5.1.1气温

根据1971~2000年的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多年平均气温为12.5℃,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3.6℃(1994年和1999年),最低为11.5℃(1976年)。

1959~2005年间,原胶南市极端最高气温为41.0℃,出现于2002年7月15日;

1959~2005年间,原胶南市极端最低气温为-16.3℃,出现于1967年12月30日。

5.1.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830.2mm,每年的1月份至5月份,月降水量逐渐增加,6月份至9月份为汛期,其中7月份最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9.8mm,8月份次之,为176.9mm。

进入9月份以后,降水量逐月减少,至12月份和翌年的1月份降至最小,分别为10.3mm和9.4mm。

多年月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62年的7月份,为439.2mm;

多年月最小降水量仅为0mm。

5.1.3风况

根据原胶南市气象局1971~2000年连续30年的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多年常风向为NNW向,其出现频率为15%。

其中,春季常风向为NNW向,出现频率为11%;

夏季常风向为SE向,出现频率为13%;

秋季常风向为NNW向,出现频率为18%;

冬季常风向为NNW向,出现频率为24%。

累年各月最大风速值出现在1971年3月份,风速为22m/s,风向为NNW;

1971年3月份次之,为19m/s,NW向。

历年最大风速以7月份最小,在统计的31年中,为NNW向,11m/s。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