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的初步探索文档格式.docx
《[课题论文]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的初步探索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论文]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的初步探索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老师在这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低年级的老师更需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
下面是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就一年级新生诸多学习、生活习惯培养的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习惯培养之一:
让孩子懂得同学之间需要友爱互助
现在的孩子集诸多宠爱于一身,到了学校,反映出的自私、任性十分明显,进入小学后,我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
比如同学走路时不小心碰他一下,有的会马上告诉老师,说别人打他,有的则回家会告诉父母有同学欺负他,还有的甚至马上还击,把事态扩大。
当然其中不乏现在某些家长的不能吃亏鼓励反击的助威。
因此,当新生一入学,我便注意营造一种“我们现在是个大家庭”、“大家都是班级小主人”的氛围,让小朋友知道大家要在一起生活六年时间,所以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长大后会有一份十分珍贵的友谊。
平时不小心碰到撞到谁了,要马上道歉,因为“一声对不起会消了心中气”,被撞的人也不要太计较,说声“没关系”,大家还是好朋友;
有孩子忘带文具了,边上小朋友借给他了,马上及时表扬,有时还师生、生生同演借文具、还文具的礼貌对话,让孩子在简单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有同学身体不舒服了,让另一个孩子陪同去医务室,有同学呕吐了,帮他一起清理垃圾,并顺势教育孩子有爱心,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的是你,是不是很需要人帮忙?
”孩子从中懂得了从小就要关爱别人、感激别人。
总之,抓住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老师多给予重视,让孩子分清是非,从小与人友好地相处。
习惯培养之二:
教育孩子学会倾听
课堂教学时,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有的学生时常开小差、出神或做小动作,甚至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他想说就说;
老师指名学生回答时,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
也有的要回答时手举得高高,可老师没请到他回答后,就不再听别人的回答……因为他们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
而且经常会出现没请到后就无精打采甚至埋怨,回去还会告状说“老师总是不叫我”。
老师在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告诉他们学会倾听,是尊重同学的表现,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倾听对学习会大有帮助。
为此我还编了一首儿歌来经常提醒他们:
“要发言先举手,同学回答手放下,端端正正仔细听”,平时上课发现做得好的同学马上进行肯定和表扬。
提醒他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后,还应该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
只有学生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认真听。
比如有的孩子只听老师讲的,我就告诉他们,听老师讲和听同学答一样重要,如果同学说得对,你就可以学到知识,如果同学答错,你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再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堂上我经常刻意表扬几个听得认真的同学,树立榜样,孩子的从众、模仿心理重,很容易跟上。
有时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复述同学的意见或答案,判断同学的见解。
再结合开展一些如“小小评论员”、“文明小听众”之类的活动,学生就会有较长时间的兴趣和耐性去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的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既然是一种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除了有意识地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还要坚持,坚持到每一堂课,坚持到每一个活动。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在培养学生表达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应多加强学生“听”的意识和能力训练。
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求知的金钥匙!
习惯培养之三:
让孩子学会和好书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