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健康。
与开朗活泼的教师朝夕相处,学生必然会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也会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绪状态。
反之,如果老师经常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或经常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受到压抑与沉闷。
积极的心境来源于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胸怀开阔,兴趣广泛,为人友善,心态自然就会平和。
二、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过错。
所谓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能容纳。
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就会产生相应的改变。
一旦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学生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学生就会信任教师,这就为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础。
而宽容能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
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只要我们多一点宽容,我想我们收获的也许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三、及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教师感觉到自己怒从心头起时,最好先不要说话,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有时间冷静下来。
当然,教师要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同时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素质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研究的新课题。
当前在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蓬勃开展,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但对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讨、解决,否则学校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真正实效。
1 目标:
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主长发育的条件;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智育)促进;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学校德育和社会教化的任务。
心理素质作为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呢?
结合我国教育的实情,在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其心理健康的内在根本条件。
健全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年龄特征,心理素质结构与心理素质功能相匹配,同时。
动理素质系统具有开放发展性特征。
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全健康的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由于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更不例外,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个体和群体,甚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形式或任务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的具体操作上又是有差异的。
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不能简单照搬根本目标,而应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统摄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育目标,这是实现根本目标的基本要求。
2
原则:
活动性、情境性、主体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与达成。
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的主要教育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促进主体将内外活动协调整合,进而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实施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外部的行为操作、感性的实践活动,它表现为人的行为系列和行为模型,而不是单一的具体的行为动作。
二是内部的心智操作活动,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认知,对一些心理和行为情境的体验与反思,对一些心理事件和心理现象的领悟等。
心理健康教育中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而且是区别于学科教学的主要特征。
情境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创设互动式情境,以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诱发行动愿望,使其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心理环境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情境具有移情与感染作用,各种形式的情境能够以自然、直观、形象等特点吸引学生感受事物,获得体验。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认知矛盾与冲突,领悟事物或人生真谛。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情境作用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创设或利用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活动,领悟主题,对活动真实的感受与情感体验;
二是通过提供真实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达到入境入情。
情境创设尤其是互动式情境的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色。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必须作用于主体才能产生效果;
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它不能用强制手段去逼迫学生,它要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保证各种教育措施产生整合效应。
因此在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3
内容:
认知、个性、能力
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与否是以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完善程度为指标的,因此确定和选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完善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出发,根据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主要包括如下基本心理素质:
认知品质培养。
认知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基本维,从实证研究结果看,认知品质的教育内容包括:
监控性、表现力、深刻性、意识性、目的性、开放性、精致性、应变力和好奇性等主要认知品质的培养。
学校对学生认知品质的培养也应从这些因素出发确定教育内容。
个性品质培养。
个性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核心部分,从实证研究结果看,个性品质主要包括:
进取心、乐观倾向、成就动机、自制、自我统合、责任感、情绪调控、坚韧性、独立性和自信心等因素。
学校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也应从这些因素出发,确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适应能力培养。
适应能力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在行为中的综合表现。
从实证研究结果看,适应能力主要包括:
社会环境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应激情境适应和生理适应等。
学校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应从这些因素出发,确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4 模式:
学生—家庭—学校—社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目标定向,促进其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或范型。
从学科划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可以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等。
在信息时代,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以某一学科理论为依据的单一模式很难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经过理论探索和实验验证,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模式不应是单一的模式,而应是一个模式系统。
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出发,针对全面心理素质培养,可以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概括为整合模式。
整合模式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出发,构建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基本模式。
整合是指多方面的整合,如“学生—家庭—学校—社区”的整合;
“生理—心理—个体经验”的整合;
“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的整合。
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
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基本目标;
遵循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两条基本原则;
综合运用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等基本教育途径;
有效发挥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基本教育要素的作用;
着眼于“自我认知——晓理动情——行为导向——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内部过程的基本环节;
重点突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该模式能综合个学科模式的优点,克服单一模式的不足,明确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的两条原则,并对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要素、环节及内容作了较清晰的规定。
5 途径:
专题训练、学科渗透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的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心理咨询辅导和学科教学渗透等三钟基本途径。
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培养)。
心理素质专题训练过程一般由“判断鉴别——训练策略——反思体验”三个彼此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
判断鉴别。
判断鉴别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检测和评估,让学生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自己是否具有该方面健全的心理素质,以此引起学生的认同感或缺失感,唤起情感共鸣或震撼,激活心理能量,思考问题根源,进而体会、感受该种心理素质对自己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意义,激发接受训练的积极动机。
判断鉴别强调情境化、生活化,即鉴别一定要把学生置于具体、生动的情境之中,鉴别的内容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策略训练。
策略训练就是针对该课主题和在判断鉴别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该问题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操作活动来感受、理解,进而选择。
反思体验。
反思体验就是对训练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活动过程及效果等进行反思、强化、内化。
强化训练效果,促进自我认知与评价。
反思环节一定要强调“三自”,即自觉、自发、自控。
其目的是对训练过程、方式进行反思,将训练中掌握的方法、步骤延伸到类似的其他情境;
对训练结果进行总结。
反思体验内容以训练目标、内容为依据,考察训练目标的达成度。
在形式上主要有
(1)针对问题,前后对比,发现变化,增强信心;
(2)设计情境,实际操作,发现问题,掌握策略;
(3)分析案例,由此及彼,归纳总结,促进迁移;
(4)言语暗示,箴言提醒,自我感悟,形成观念。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一种心理上的助人活动,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心理上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处理他所面临的问题局面,发展其未能充分利用的潜能与机遇,进而获得自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