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949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

《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docx

制浆造纸企业仪表管理制度汇编

 

仪表管理制度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XXXX有限公司

 

仪表管理制度目录

一、仪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

二、仪表设备检修管理制度------------------------------------------------(3)

三、仪表设备事故管理制度------------------------------------------------(5)

四、仪表安全生产制度----------------------------------------------------(11)

五、仪表设备基础资料管理制度----------------------------------------(12)

六、自动化仪表管理职责-------------------------------------------------(14)

七、仪表设备技术管理----------------------------------------------------(16)

八、仪表备品配件管理----------------------------------------------------(17)

九、DCS、QCS、MCS控制系统管理规定----------------------------------(19)

 

一、仪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第一条车间各工段应根据“谁使用,谁维护保养”的原则,建立和健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仪表工段也应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设备巡检、维修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第二条仪表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实行专职制,做到每台仪表设备有专人负责。

制定设备包机牌。

第三条各工段应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做好仪表设备的防冻、防凝、保温、防台、防汛、防暑降温和防雷接地等工作。

第四条仪表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依据国家轻工业标准执行。

第五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对所使用的仪表设备应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和“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操作人员应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1、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工艺纪律,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严禁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2、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精心维护设备,巡检人员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运用巡回检查“五字操作法”法(听、摸、擦、看、比),手持“三件宝”(扳手、听诊器、抹布),定时按巡检路线和巡检内容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主动消除脏、松、缺、乱、漏等缺陷,认真填写操作记录和设备运行记录。

第六条仪表工段应将仪表设备的维修保养落实到个人;专业维修人员应认真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1、维修人员应按指定的路线(见值班室巡检路线)定时进行巡检,主动向工艺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发现缺陷应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应详细记录,及时上报。

2、仪表维修、运行人员应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掌握常用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加强仪表设备的状态监测,对发现的设备故障和隐患,及时处理。

3、维修人员应按维修规程的要求做好维修工作,提高维修质量,确保设备安、稳、长、优运行。

维修设备时应做到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第七条要加强关键设备的维修保养,对于关键机组的仪表设备(DCS系统、QCS系统、MCS系统、PLC系统等),应建立健全维修、维护保养、参数设定及更改的管理制度。

第八条仪表维护、运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仪表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做到认真观察,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好记录。

保证仪表零部件、附件完整无缺。

车间应每月对仪表设备进行检查评比与考核。

第九条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巡检记录,做到内容清楚、正确。

第十条仪表接线端子的标号必须保持清晰。

对联锁仪表、主要仪表设备必须进行明显的标识。

第十一条车间组织对仪表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定时进行检查,动力保全部负责评比和考核。

 

二、仪表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第一条仪表设备检修是保持仪表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仪表设备缺陷,防止仪表设备事故,延长仪表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生产计划完成的主要手段。

搞好检修是车间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要严格遵守执行检修质量标准,缩短检修时间,做到优质、高效、安全、文明、节约。

第二条检修计划由仪表工段提交车间,车间根据仪表的实际技术状况,结合生产安排编制检修计划,。

车间负责检修质量的检查考核。

第三条仪表工段提交检修计划时,要同时提出配件、备品、材料、器具计划(一定要核实库存,备注中要标明需购、库存等),车间对检修计划进行审核。

第四条车间应按程序将检修计划,报请动力保全部及主管领导审批后下达执行。

第五条装置(系统)停工大检修要做到

1、由公司主管领导全面负责大检修工作,要成立大检修领导小组。

2、装置(系统)停工检修前,检修准备工作要达到“八落实”(即思想组织工作落实,计划项目落实,图纸资料落实,器材物资供应落实,施工力量落实,施工机具落实,质量安全落实,生活后勤落实)。

3、在检修中必须严格质量检查,成立质量验收小组,负责质量监督和检修竣工验收工作,达到一次开车成功。

4、所有检修项目都要坚持“三不交工”即不符合质量标准不交工、没有检修记录不交工、卫生不合格不交工)。

5、检修完毕后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验收,主要仪表设备由车间相关专业共同验收,一般设备由各专业会同使用工段验收。

第六条车间配合动力保全部负责对检修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三、仪表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一、仪表设备事故的等级划分

(一)凡仪表设备因非正常损坏而造成性能下降,停机修理影响生产,其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设备事故标准的,均构成设备事故。

(二)仪表设备事故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一般事故:

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小于或等于2万元的;间接或直接影响停产8小时以下。

2、重大事故:

一次事故造成仪表损坏但可以修复,或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于2万元,小于或等于30万元的;间接或直接影响停产12小时以上。

3、特大事故:

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的;间接或直接影响停产24小时以上。

二、仪表设备事故的上报

(一)一般事故:

发生事故的使用单位应立即报告本单位主管领导,24小时内将书面报告上报公司领导,公司责成安全部门会同动力保全部负责处理,同时由动力保全部备案。

(二)重大事故:

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公司,公司在24小时内将书面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特大事故:

1、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严格保护现场;

2、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要立即将所发生的特大事故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四)重、特大事故的书面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对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五)车间使用单位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特大事故调查和事故现场勘查工作。

(六)各车间必须按月向动力保全部上报仪表设备事故报表,并按要求上报相关书面材料。

三、仪表设备事故的调查

(一)对每起重、特大设备事故的调查都应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组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对该起设备事故调查所具备的专业特长;

2、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3、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实事求是。

(二)设备事故调查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经济损失情况;

2、查明事故的责任人;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防范措施和建议;

4、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三)事故的涉及者及目击者,在事故发生后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保护现场,如实反映情况,不得隐瞒实情或制造假象。

四、仪表设备事故的处理

(一)发生设备事故所在单位应按要求立即上报,并按分级管理的要求及时组织调查组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和鉴定,找出原因,查明真相,分清责任,提出防范措施。

(二)对于发生的设备事故,不论事故大小,情节轻重,均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处理,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处理及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没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三)对于发生的设备事故隐瞒、虚报或故意拖延不报的,除责成补报外,对责任者将按相关规定给予从重处罚,同时追究其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下列情况必须进行严肃处理:

1、对于工作不负责任,不执行操作、保养规程,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2、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设备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3、设备长期带病运转,长期失修造成设备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4、事故发生后不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不认真吸取教训,不采取整改措施,造成设备事故重复发生的主要责任者。

五、仪表设备事故的性质

1、责任事故:

由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为责任事故。

符合下列情况即为责任事故:

1)擅自脱离工作岗位而造成的仪表设备事故。

2)违反仪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工艺规程以及安装、试验规程和误操作等引起的仪表设备事故

3)不合理使用仪表设备,超负荷运转、超温运行及保养、维护不当、润滑不良等引起的仪表设备事故。

4)因维修不当、检修质量不佳或达不到检修标准而造成的仪表设备事故。

5)新增或改装设备的质量差,交接试验、工艺操作要求不符合技术规范,忽视安全措施,加工工艺不合理等造成的仪表设备事故

6)不定期进行仪表设备的普查、巡检、测试或检查不细、漏检、误检以及缺陷、隐患处理不及时而发生的仪表设备事故。

7)未经机电仪部门动力保全部允许擅自改装、改造而出现的仪表设备事故。

8)事故管理中措施、指导不按技术规范要求执行而出现的仪表设备事故。

2、质量事故:

因仪表设备的设计、制造或安装调试不当引起的事故属于质量事故。

3、自然事故(非责任事故):

六、事故责任划分:

1、下列仪表设备事故由当班值班人员负主要责任:

1)由于当班值班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电气、仪表装置发生短路、烧损、跳闸、停机等事故。

2)由于当班值班人员工作失职,不进行设备巡检或漏检、漏项、误检,未按规程操作而引起的事故。

3)仪表设备绝缘电阻不合格却开机,使仪表设备接地短路,造成烧损事故。

4)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好,因手续不严、检查不细、漏检、无记录等所发生的仪表设备事故。

2、下列仪表设备事故有在班检修人员(包括段长、班长)负主要责任:

1)已经发现仪表设备装置不配套、施工安装质量不佳、安全可靠性差或设备缺陷严重,但不改进、不处理、也不报告、以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使仪表设备发生事故。

2)检修的仪表设备经验收投入运行48小时内,确实由于检修质量不佳引起的仪表设备事故及停产事故。

3)在抢修急电仪表设备中,事故缺陷处理不当或留有隐患而造成的事故

4)新增后改装仪表设备有缺陷,不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在运行中发生的事故。

5)由于检修仪表工操作不当引起的各种仪表设备事故。

6)运行中的主要仪表设备有缺陷,当班值班人员无能力处理并经多次记载反映和要求检修人员处理,但检修人员没有及时处理而发生的事故。

7)由于工段长、班组长工作失误,本应检修的项目没有安排计划检修或检修项目缺项、使仪表设备在运行中发生事故。

由单位主管机电仪人员的领导负主要责任。

3、下列仪表设备事故由所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或主管领导负主要责任。

1)运行中的主要仪表设备的缺陷有记载、有报告,而不采取措施去避免事故的发生(但重大设备缺陷无法采取可靠措施并已经上报公司的除外)。

2)仪表设备运行技术管理或贯彻仪表设备有关规程中,因技术指导或决策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