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99450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1骨科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分为四类:

1颈肋短小,刚超过横突;

2超过横突较多,末端游离或与第1胸肋相连;

3颈肋几乎完整,并以纤维带与第1胸肋的肋软骨相连;

4颈肋完整,并以肋软骨与第一胸肋的肋软骨相连接。

根据病因,胸廓出口综合症可分为 

P39骨性畸形(如颈肋、C7横突过长、第1肋骨或锁骨畸形)或软组织因素(如斜角肌先天性束带、斜角肌挛缩、锁骨下肌或颈部迷走神经压迫、肋锁间隙或斜角肌间隙狭窄等)

5胸出口综合症在胸出口处可引起骨性压迫的结构有(颈肋)、(C7横突过长)、(第1肋骨或锁骨畸形);

构成肌性压迫的结构有(斜角肌先天性束带)、(斜角肌挛缩)、(锁骨下肌或迷走神经压迫)、(肋锁间隙或斜角肌间隙狭窄),等

horner综合症 

 

颈部交感神经链损伤,颈下交感神经节受损的表现,临床上症状有四方面:

眼裂变小、眼球凹陷充血、同侧面部出汗减少、瞳孔变小。

前三种情况时间长后可以代偿,瞳孔变小会遗留下来。

提示近椎孔臂丛神经损伤。

诊断节前损伤的可靠率85%以上。

斜角肌间隙的境界 

前斜角肌的后缘,中斜角肌的前缘,第一肋骨的上缘构成斜角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 

P32副神经支配C2-4,前缘自乳突尖至胸骨头起点内侧,后缘自乳头尖至锁骨头起点外侧,浅层为颈筋膜和颈阔肌覆盖。

胸骨头呈腱性较窄,所骨头呈肌性较宽,止于乳突和上项线内侧。

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收缩,使颈后伸仰头,上端固定时能提起胸前壁,如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则屈头至同侧,面部转向对侧。

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可引起斜颈。

二腹肌 

P44 

二腹肌有前后二腹和一中间腱,为颈部重要的肌性标志。

后腹起于颞骨乳突部的乳突切迹,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向前下内行经颈内静脉、副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枕神经、上颌动脉及颌外动脉的浅面,最后终于中间腱,此腱被一由深筋膜发出之悬带系于舌骨大角上,由中间腱发出之纤维即为前腹,向上内在正中线止于下颌骨下缘之二腹肌窝内。

前腹位于下颌舌骨肌之浅面,一部分为颌下腺所被覆。

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由面神经支配,前腹和下颌舌骨肌由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之下牙槽神经分出的下颌舌骨肌神经支配,赅舌骨肌由舌下神经支配。

特殊颈椎 

P5 

1)寰椎 

由前弓、后弓和侧块组成,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前弓后面正中处有齿突凹,后弓上面有椎动脉沟。

侧块上面有椭圆形关节面,下面有圆形关节面。

2)枢椎 

椎体有向上伸出的齿突。

3)第7颈椎又称隆椎 

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

颈椎的共同特点:

1椎体侧方有钩突;

2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3关节突方向近似水平位;

4横突有孔,椎动脉通过;

5棘突分叉。

颈椎生物力学Q544颈椎的生物力学功能是:

载荷的传递,三维空间的胜利活动和保护颈脊髓。

P82 

颈椎运动可分为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旋转运动。

寰枕间的椭圆关节&寰枢间的枢轴关节联合产生三轴运动,成为一个“球与凹”型的关节,并因有翼状韧带&十字韧带加强,显得特别坚固。

旋转运动为寰椎连同头骨在齿突上的运动,屈伸运动多在寰枕关节,深鞠躬时颈椎、胸椎和腰椎都加入运动。

颈椎关节突关节面方向接近水平,使颈椎可做较大幅度的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

椎动脉 

P51 

起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部,正对前斜角肌和颈长肌外缘之间的间隙,上行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出寰椎横突孔后呈锐角向后,围绕寰椎上关节面的后外侧向内,经寰椎侧块后方的椎动脉沟进入椎管。

随后经枕骨大孔,穿蛛网膜,在桥脑下缘左右汇合形成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形成的大脑动脉环供应脑后部及脊髓血运。

椎动脉供应脑的血供占心输出量的1/6,占脑血流总量的11.5%。

锁骨下动脉根据与前斜角肌之间关系分为三段,

(1)前斜角肌内侧,分出椎动脉、甲状颈干和胸廓内动脉。

齿突发育不良P19 

dysplasiaofodontoid齿突高度有不同程度减低,顶端顿圆,其后方的寰椎横韧带常不足以维持寰齿关节稳定,而引起自发性寰椎脱位。

寰枢关节 

P73 

寰枢之间有四个关节,包括两个中间的车轴关节及两个侧方的摩动关节,前者及寰椎前弓齿突凹与齿突前关节面之间的关节,以及寰椎横韧带前面与齿突后关节面之间的关节;

后者即两侧寰枢椎关节突之间的关节突关节。

临床上寰齿间距(ADI)大于6mm或两侧块外移距离之和大于6.9mm,说明寰椎横韧带断裂。

luschka关节 

P77 

钩突关节由颈椎侧方的钩突与相邻上一椎体下面侧方的斜行凹面形成。

有限制颈椎侧屈、防止上位椎体向后外脱位以及阻挡椎间盘髓核脱出均有明显栅兰作用。

窦椎神经 

P325称脊神经脊膜支或Luschka神经。

在脊神经分为前后支之前发出,有细支与最临近的椎旁神经节连接,或连于灰交通支。

与主干反向走行。

它有交感神经的分支加入,经椎间孔进入椎管。

在椎管内,窦椎神经分成较大的升支和较小的降支,各相邻的升支与降支相互吻合,形成脊膜前丛和脊膜后丛,遍布于脊膜全长,并伸入颅内。

窦椎神经分布于脊膜、椎管、椎骨的韧带、纤维环的边缘(不进入纤维环内部)及脊髓的血管,亦从椎管内分布于椎间关节的关节囊。

hangman骨折 

Q555 

枢椎椎弓骨折,较少见,最早发现于被施绞刑这,故又称hangman骨折。

可同时伴有枢椎椎体脱位,又称为“创伤性枢椎滑脱”(traumaticspondylolisthesisoftheaxis)。

指枢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在暴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常伴周围韧带和椎间盘损伤,继而出现枢椎椎体不稳或脱位.如果暴力很大,则可导致严重的枢椎脱位,上颈髓受压,甚至造成死亡.

jefferson骨折 

Q551 

寰椎骨折,是较少见的上颈椎损伤,发生率占2%~4%。

常引起骨折块分离移位如爆裂状,故称寰椎爆裂性骨折。

多为头顶直接遭到自上而下的暴力作用而造成。

特点为寰椎四处骨折并形成四块骨折段,为两个侧块和前后两弓,骨折移位呈离心分布。

7.颈椎间孔挤压(spurling 

征)P64 

患者头转向患侧并略屈曲,检查者左手置于头顶,右手轻叩之,肢体出现放射状麻木或疼痛为阳性。

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常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Fenz征前屈旋颈试验-颈椎小关节退变;

Eaten(orLasequard)征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颈椎病根性压迫,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

Addison征-血管受压-前斜角肌综合征

下位颈椎前路手术(左侧)层次 

Q214 

(一般采用右侧,可以避开下位颈椎邻近,位于左侧的乳糜导管)自胸锁乳突肌前缘至颈前中线,沿颈皮纹做横切口长为5~6cm,切口水平高体依病变部位而定。

层次为:

皮肤、皮下、覆盖深部结构的颈阔肌横行切断,在其深面潜行剥离上下各3cm,提起胸锁乳突肌内侧与颈内脏鞘(气管、食管、和甲状腺)之间的联合筋膜,剪开,向上下方向扩大剪开,显露胸骨舌骨肌和甲状胸骨肌在近中线侧显露出来。

甲状腺下动脉位于C6椎体水平,远端开始分叉,喉返神经于次分叉处穿行。

自肩胛舌骨肌内侧与胸骨舌骨肌和甲状舌骨及之间隙进入,或在该肌与颈内脏间隙进入,直达椎体前缘。

脊柱前中后柱

3Denis'

三柱学说 

Q544前纵韧带、椎体前半部及相应椎间盘、纤维环为前柱;

椎体后半部及相应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及椎管属中柱;

脊椎附件,包括椎板、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棘突为后柱。

三柱学说把韧带结构作为脊柱稳定的重要结构。

维持脊柱正常屈度的因素P191 

主要为不同躯干肌的作用。

分为:

(1)脊柱肌:

浅纵行肌群主要作用后伸,较少作用侧屈;

深斜行及横行肌群主要作用旋转,其次侧屈。

(2)脊柱外肌:

腹肌、腰方肌、腰大肌、肋间肌、菱形肌及背阔肌。

腹肌和背肌以及髋关节的屈肌和伸肌平衡地将骨盆前倾角维持在30°

竖脊肌和腹直肌是两组重要的抗重力肌肉,屈髋则重心前移,竖脊肌本体感觉兴奋反射性收缩。

伸髋中心后移,腹直肌收缩;

四肢运动时,这两组肌肉均发生反射性收缩,维持骨盆正常的前倾角,使躯干稳定。

另脊椎骨的形状、韧带的附着、大小及方向、椎间盘的固有坚固性对维持脊柱曲度也起一定作用。

脊柱生理曲度的意义:

使脊柱如同一个大弹簧,增加缓冲震荡的能力,扩大躯干重心基地的面积,加强直立姿势的稳定性,腰椎生理前凸对负重及维持腰部稳定甚为重要。

骨盆前倾角亦重要,如>

30°

,发生腰椎前凸或病理性凹背(swayback)。

胸、骶段后凸增加胸腔和盆腔容积,使内脏有活动余地。

小关节面综合征(facetsyndrome) 

腰椎过度前凸—重力后移—关节突关节过度负重—退变—半脱位—假关节形成—失去稳定性—腰痛

脊柱的骨性标志 

Q196 

自C7以下所有棘突均可摸到,位于正中线。

直立两手下垂时,两侧肩胛岗连线通过T3棘突,T7棘突平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L3平脐,L4平两侧髂嵴最高点,髂后上棘平S1、2骶后孔之间,相当于蛛网膜下腔终末处。

髂后上棘内侧有一凹陷,相当于骶髂关节,骶尾部有一凹陷,两侧为髂后上棘,上端平L5棘突下方下端为两侧髂后上棘至骶尾关节连线,称为Michaelis菱形区或米氏凹。

骶骨背侧正中线上,一列纵行隆起为各棘突愈合形成的骶正中嵴,有3~4个结节,第2、3最显著。

两侧骶后孔外侧一拇指宽处另有两列隆起,为各横突愈合形成的骶外侧嵴,为经骶后孔作骶神经阻滞麻醉时的标志。

尾骨底的后外侧触到两个隆起为骶尾角,是骶管裂孔的侧壁。

特发性脊柱侧弯 

Q1756 

脊柱有侧凸及旋转畸形,而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合并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

是脊柱侧弯中最常见的一种,占70%,发病原因不明。

2.opll 

OPLL(ossificationof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P79 

颈椎间盘多次重复慢性损伤,使椎管前静脉丛出血,钙化后形成。

Q1637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间盘变性后,椎间盘软弱,椎间隙狭窄,椎体间不稳,错动,牵拉纤维环及四周纵韧带,纤维环和纵韧带牵拉椎体边缘,可引起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即产生骨质增生,形成骨刺或骨嵴,血肿若多渗入后纵韧带下,即形成OPLL,X线侧位片上表现为紧贴颈椎后缘的、具有各种表现的骨化阴影。

3.脊髓栓系综合症(tetheredcordsyndrome,TCS) 

Q750系脊髓圆锥以下终丝或马尾固定于椎管,于脊柱生长期中牵拉脊柱圆锥不能向头侧移动而产生脊髓或圆锥牵拉损害症状之综合征。

部分病人与脊髓纵裂同时存在。

结构性脊柱侧弯分为 

Q1756

(1)特发性(0~3岁、4~9岁、10岁以上青年型);

(2)先天性(a骨畸形,分形成缺陷、半椎体、楔形椎体、节段性缺陷以及混合型,b脊髓畸形,脊髓发育不全、脊柱侧凸,c骨与脊髓侧凸);

(3)神经肌肉性(a下运动神经单位损害,脊髓灰白质炎,b上运动神经单位损害,脑性瘫痪,c神经肌肉疾病,肌肉营养不良):

(4)神经纤维瘤病;

(5)间叶组织疾病:

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

(6)外伤性;

(7)感染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