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9352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榷场”指

A.娱乐场所B.贸易场所C.军事要塞D.行政机关

8.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其主要目的是

A.海外移民B.宣扬国威C.殖民扩张D.获取利润

9.清朝时,中枢秘书机构发生了变化,雍正设置了

A.中朝B.刺史C.内阁D.军机处

10.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朝野率皆用银”。

A.商品经济的繁荣B.白银产量高

C.经济作物的种植D.商帮的兴起

11.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鸦片战争的过程

C.鸦片战争与近代化D.鸦片战争的结果

12.鸦片战争后知识界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学术著作。

中国近代第一部

世界地理著作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瀛环志略》D.《禹贡地域图》

13.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致力于“自强”“求富”,进行了一场自救运

动。

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14.下图传单内容摘自于《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

的精神是

A.进步B.爱国C.民主D.科学

15.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正厅有一副楹联: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

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这幅楹联反映了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C.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中国共产党诞生

16.一九三〇年,毛泽东在江西兴国进行了土地关系情况调查(见下表),与此相关的是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

6%

80%

中农

20%

15%

贫农

60%

5%

雇农、手工业者

13%

0%

A.国民革命B.改旗易帜C.南昌起义D.土地革命

17.“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

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

”“这种战略”提出于

A.大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8.下图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使用于

A.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期间B.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期

C.局部抗战期间D.全面抗战期间

19.以下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磨好刀再杀(华君武)

A.西安事变B.国共合作C.重庆谈判D.北平谈判

20.建国初期,为了粉碎“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的投机活动,党和政

府所采取的措施是

A.银元之战B.米棉之战C.土地革命D.三大改造

21.1954宪法总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出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标志着三大改造完成D.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

22.1958年4月,毛泽东写道:

“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

时间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

”这一判断导致了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三年自然灾害

23.促成中国1949—2009年期间三次建交高峰的共同因素是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D.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4.1950年我国进出口额刚刚超过10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

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

这主要得益于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B.对外开放政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5.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

领。

此事件为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国重返联合国

C.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D.香港、澳门的回归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材料二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在宋、元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丝绸之路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

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材料三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又使人们认识到仅有制度的模仿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运动发生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政治领域“革新中国”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是哪一事件,并指出该事件的两大旗帜。

28.某校开发了《齐鲁史话》校本课程,以史为鉴,引导学生关注山东新发展。

阅读课程中的相关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古代山东

西周西汉初

元朝

材料二近代山东

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威海,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修筑了胶济铁路。

1899年,义和团从山东兴起。

1918年,因为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国内掀起了“五四运动”。

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共“一大”,山东成为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在山东建立鲁西、鲁南等抗日根据地,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发生在山东境内。

1947年5月,华东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取得重大胜利,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材料三现代山东

1956年,张裕公司成了一家国有企业。

……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

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

——摘编自《张裕公司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幅地图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及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总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发展的基本线索。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裕公司发展变化的背景。

(6分)

(4)为了完善《齐鲁史话》校本课程,你认为还应该补充哪些方面的材料。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东面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南为“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西为“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北是正面,为“胜利渡长江”,在它的两旁,有两幅主题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浮雕。

某校高一学生选择了以下三块浮雕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零8个月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3年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25天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块汉白玉浮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战场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承担的历史使命。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26.(12分)

(1)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

有利于中央政权和边疆地区以及中西亚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丰富了中外各国人民的生活;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答两点4分)

(2)变化:

唐中后期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

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日渐衰落。

原因:

唐朝安史之乱;

明清政府闭关自守的政策。

27.(12分)

(1)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传播了新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