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860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

《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docx

中考化学北京专用版考前增分练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及答案

北京化学科学探究(16道)

1.科学探究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

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

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常温下无明显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

pH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__________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次数

试剂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

1

0.2克CuO粉末和6毫升pH为0的盐酸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色

2

0.2克CuO粉末和6毫升pH为0的硫酸

常温

无明显现象

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为0的硫酸和0.35克NaCl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色

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为0的硫酸和0.35克______

常温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常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2.同学们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作出猜想]Ⅰ.与盐酸的浓度有关;Ⅱ.与温度有关;Ⅲ.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金属

盐酸的质

量分数/%

温度/℃

金属丝消

失的时间/s

铝丝

5

20

450

铝丝

8

20

t

铝丝

10

20

240

铝丝

10

30

65

铁片

10

30

125

[解释与结论]

(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①③可知,猜想Ⅰ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为了比较盐酸与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除了用金属丝消失的时间作为观测指标外,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表明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在实验②中,铝丝消失的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④⑤并不能证明“猜想与假设Ⅲ”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

实验一

观察固体表面

实验二

向两块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

实验三

振荡3个塑料瓶

(1)由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要密封保存。

(2)实验三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对比A瓶与_______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3)同学们设计如下两种方案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饱和溶液。

实验一

实验二

分析

微热

(不考虑水分蒸发)

两种方案中均观察到A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则A中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设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图所示,于是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

[查阅资料]

①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②工业上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

2NaCl+2H2O2NaOH+H2↑+Cl2↑,然后蒸发溶剂获得NaOH固体。

③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中含有的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

提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取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将溶液分成两份。

步骤Ⅰ:

向一份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步骤Ⅱ:

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实验结论]两份溶液中均有明显现象,证明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反思评价]①上述实验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是步骤__________(填“Ⅰ”或“Ⅱ”)。

②该同学想进一步证明固体中的氢氧化钠,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1)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样品质量/g

所用盐酸

质量/g

所得沉淀

质量/g

第一次

8.00

50

1.95

第二次

8.00

50

1.98

第三次

8.00

50

1.96

欲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1)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沉淀的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思实验过程,小刚同学提出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测定准确度。

他提出的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尽装置内的CO2

b.滴加盐酸的速度不宜过快

c.在A与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与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5.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情况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铝片表面有

气泡产生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甲组实验中为什么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阻止了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发生。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发生

[反思与评价]乙组实验中使用的铝片也有氧化膜,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同学们认为可能是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了影响,设计以下实验继续探究。

实验序号

1

2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现象

(1)实验________(填序号)不能证明“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实验2和实验3,能证明“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影响”。

试剂A是________溶液,试剂B是________溶液。

6.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

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实验一]同学们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4种溶液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少量的稀硫酸。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1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2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3号试管中……

4号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1)3号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4号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3号、4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硫酸与Na2CO3、BaCl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1号、2号试管中均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如何证明硫酸与NaOH、NaCl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实验二]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5号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6号试管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3)5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NaOH与稀硫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同学们发现3号、4号试管中的微粒数也有变化:

4号试管中的Ba2+、SO42-因生成沉淀而减少,3号试管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

(5)欲进一步探究2号试管中的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又补充了以下实验。

该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请结合实验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滴加石蕊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1和现象1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从微观上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相互结合使离子数目减少

C.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可依据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依据某一反应物消失

D.证明复分解反应没有发生,可验证某一反应物依然存在

7.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两组同学都完成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但观察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进行实验一]

实验组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产生蓝绿色沉淀

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乙组产生的蓝绿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碱式硫酸铜是绿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能溶于稀酸溶液;

②碱式硫酸铜的组成不固定,一般可用Cu2(OH)2SO4表示;

③BaCl2溶液和含有SO42-的溶液反应能生成BaSO4(白色沉淀),例如,BaCl2+H2SO4===BaSO4↓+2HCl。

[猜想与假设]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进行实验二]

实验步骤

主要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取乙组实验后的混合物过滤

得到蓝绿色沉淀

取蓝绿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多次

无明显现象

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沉淀产生

取洗涤后的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取少量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解释与结论]

(1)步骤③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