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7636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

《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找次品教学设计公开课文档格式.docx

教学难点:

用图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有天平称量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原理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例1:

有3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

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2)理解题意。

学生可能会说:

倒出来数数,或用手掂掂、称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谈话:

生产或生活中有时需要从几个物体中找出特别重或特别轻的一个,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找次品”问题。

(板书:

“找次品”)

如果两个物体的差异很大、很明显,可以用数数或掂掂的方法。

如果差异不明显或物体数量很多(例如有30瓶钙片甚至更多瓶),用数数或掂掂的方法可能不准确或不方便,此时可以用天平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次品”。

【设计意图】理解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当学生面对例1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数数或掂掂,因为他们不熟知使用天平的生活经验,所以让他们了解“数”和“掂”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课前让学生理解掌握天平的使用原理及经验。

【设计意图】学生没有使用天平的经验,教师课对学生普及天平的使用原理及经验可以丰富表象,节省时间,扫除学习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进一步学习找次品做好准备。

(2)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如果只有两瓶钙片,放在天平上称一次就知道哪一瓶少了3片,因为它会轻一点。

现在有3瓶,那么要称几次呢?

为什么?

学生:

称一次。

左右两边各放1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一瓶就是次品;

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翘起的一端所放的是次品。

教师分别演示天平达到平衡和出现不平衡的两种情况,请同学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根据天平的情况推断出剩下一瓶的情况,是解决“找次品”问题的关键。

此处将实验演示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原理。

3.交流图示,掌握方法。

你能想办法把用天平找次品的过程,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1)可以用一个“△”加一条短横线表示天平,用长方形或圆圈表示钙片。

(2)为了方便,还可以给每瓶钙片加上编号。

【设计意图】图示是对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的一种方式,通过图示,找次品的方法具有概括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1教学后及时进行方法的总结,可以分散本课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发现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二)探索规律,优化策略

1.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2。

8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

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2)大胆猜测。

教师:

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如果运气好一次就能找到次品,所以至少一次。

一次不能保证找出次品,因为如果运气不好,就找不到次品了。

每次称2个零件,4次保证找出次品。

“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是什么意思?

既要保证找出次品,又要次数最少。

【设计意图】这个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第一次遇到这类问题,可能不能兼顾两端,说“一次”的同学忽视了“保证”,说“4次”的同学没有考虑到至少。

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否定错误,澄清认识,确定研究方向,避免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错路,走弯路,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2.探索规律。

(1)分组探究,并将探索的情况填入下表。

每次每边放的个数

分成的份数

至少要称的次数

(2)全班交流。

①让称4次、3次、2次的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此时学生对使用复杂的图示介绍方法可能还有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进行图示,为学生做出正确示范)。

提问:

每次每边称1个为什么需要的次数比较多?

每次称的零件数量太少。

每次每边称4个为什么反而比每次每边称3个要的次数多?

每次每边称3个,称一次就可以将次品确定在更小的范围内。

【设计意图】问题②和问题③迫使学生去思考采用不同方法造成次数不同的原因,避免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因为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太容易发现“尽量三等分”这个最优化的策略。

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例1,发现利用天平不仅可以对天平两端的零件进行判断,而且可以对没有称量的那一部分做出判断。

(3)概括最优化策略。

①如果9个零件中有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怎么称?

平均分成三份,每边3个,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剩下的3个零件中;

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天平下沉一端所放的3个零件中。

然后再每边称1个,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就是剩下的那1个零件;

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就是天平下沉一端所放的那个零件。

②你发现什么规律?

将所有零件平均分成三部分,保证找到次品需要的次数最少。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1)今天研究了什么问题?

(2)找次品的最优化策略是什么?

板书设计

找次品

1

8

4

2

3

结论:

分成3份时所需次数最少。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节课的设计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通过身边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例1是从3瓶钙片中找到次品,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

那么在后面例2中的8个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

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

三、层层推进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8个中找次品,并且在8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9个、10个、11个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

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

四、知识拓展当学生通过例2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进行猜测:

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字更大的时候是否也成立呢?

引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采用文字分析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总结出规律后,进行了相应的练习。

增加了课后“你知道吗”中一部分内容。

学生充分练习后已经能很熟练的运用最优方法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通过今天教学实际来看,效果更好一些。

五、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把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试图创设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经验和事理的欲望,继而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和策略,并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讨论、思索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检验。

在研究性数学学习中,知识不再是被学生消极接受的,而是学生自身积极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的。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发现者、研究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

1、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汇报时有些方法,没有反馈。

2、学生思维没有得到有效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