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760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汗液的主要成分是()

A.水、尿酸、尿素

B.水、无机盐、尿素

C.水、氯化钠

D.水、无机盐

2.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3.以下生理过程能使原尿中的葡萄糖重新返回血液的是()

A.排汗

B.重吸收作用

C.过滤作用

D.呼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C.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D.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使用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以下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有两个,左右各一

B.肺位于腹腔

C.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6.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肾单位组成的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输尿管

D.肾小管

7.绿色食品已经走进日常生活.绿色食品指的是()

A.野生动物食品

B.大添加绿色色素的食品

C.野生植物食品

D.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

8.下列结构中,氧的含量最多的是()

A.肺动脉

B.肺部毛细血管

C.肺静脉

D.肺泡毛细血管

9.如图是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气完成的瞬间,膈处于A位置

B.呼气开始的瞬间,膈处于B位置

C.膈肌舒张,膈从B到A,胸腔变小,吸气

D.膈肌收缩,膈从A到B,胸腔变大,呼气

10.下列营养物质中,小肠绒毛不能直接吸收的是()

①蛋白质 ②脂肪酸 ③水 ④麦芽糖⑤维生素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④⑤

11.在“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实验中,用水将面粉和成面团后,在烧杯中用水反复揉洗面团,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物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无机盐

12.如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1是胆囊,贮藏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B.2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3是肝,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D.5是胰,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岛素

13.无偿献血是我国现行的献血制度,它要求某个年龄段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出一定数量的血液。

这个年龄段和献血量分别是()

A.16—40岁,400—500毫升

B.18—60岁,300—400毫升

C.18—55岁,200—300毫升

D.25—65岁,100—200毫升

14.下列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盂

15.下面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B.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C.释放供应能量

D.防御保护作用

16.下列关于急救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在溺水时会出现呼吸骤停,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应首先开窗通风

C.对于外伤造成出血的人,直接采用止血带止血法

D.对于意外骨折的伤员,不要随意搬动,及时拨打120

17.掌握急救知识,及时挽救生命。

以下心肺复苏的步骤正确的是()

①人工呼吸  ②开放气道  ③胸外按压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8.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预防大脖子病,这个措施是()

A.在食盐中加碘

B.在食盐中加锌

C.在饮用水中加钙

D.在营养品中加维生素

19.如下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甲中血液的流速最快,据此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20.淀粉在人体内初步消化和最终消化的产物分别是()

A.葡萄糖、氨基酸

B.氨基酸、葡萄糖

C.麦芽糖、葡萄糖

D.葡萄糖、麦芽糖

21.图中X、Y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A.淀粉、无机盐

B.脂肪、淀粉

C.淀粉、脂肪

D.无机盐、脂肪

22.李大爷最近经常头昏,经医生测定,他的血压是19.3/12.5千帕(健康成人血压正常值为:

12~18.7/8~12千帕)。

据此数据分析,李大爷可能患有-----------------()

A.高血压

B.低血压

C.贫血

D.坏血病

23.东营市垦利县后李村地瓜喜获丰收,瓜农们正在地里忙着收获。

“鲁北黄三角”红薯品牌远销京津,甘薯是许多地区生产燃料酒精的主要原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甘薯的生殖方式一般为无性生殖,植株淀粉含量丰富的器官是根

B.在利用淀粉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先后用到霉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

C.甘薯可食用,其成分在人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的最初场所是口腔

D.烤地瓜软香甜可口,地瓜中的淀粉来自根细胞利用无机物合成的

24.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A.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B.皮肤排汗

C.排尿

D.排便

25.由血液形成尿液的过程正确的是()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C.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血液→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尿液

二、综合题

26.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将所提供的答案填入表:

 

消化道

口腔

小肠

大肠

消化作用

吸收作用

A、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B、淀粉→葡萄糖            C、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D、蛋白质→氨基酸             E、脂肪→脂肪酸、甘油      F、消化的主要器官      

G、基本没有消化功能         H、吸收的主要器官             I、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J、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K、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27.下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的血液循环示意图([2]代表肺部毛细血管网,[6]代表部分消化道毛细血管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含二氧化碳最多的血管是[   ]___________。

(2)氧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的部位是[  ]________。

(3)心脏内的血液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管[11]内的血液与血管[4]内的血液相比较,含量显著减少的成分是_________,原因是进入[7]器官的血液,经过_________________过程和_____________过程,使该物质离开血液进入尿液。

(5)人食巧克力不久(半小时左右),血管[10]内的血液与血管[4]内的血液相比较,明显增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此时[10]血管内的血液是________________血。

(6)正常情况下,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状态(0.001g/mL),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8.据下图回答问题:

(1)吸气时的状态是图(______),此时:

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_状态(填“收缩”或“舒张”),胸廓___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肺容积__________(填“扩张或“回缩””),

肺内气压_________外界气压(填“大于”或“小于”),气体___________肺部(填“进入”或“排出”)。

29.人体必须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才能够健康地生活。

如图是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a、b两个过程主要是在小肠中进行的a、b两过程依次叫作_____。

(2)在小肠中的消化液有_____。

(3)在C过程中,由血浆→原尿→尿液要经过两个重要的作用,它们是_____的过滤作用和_____的重吸收作用

(4)d过程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参与该过程的细胞结构是_____。

30.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请据右下面的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血液在流经[①]肾小球时,通过①的____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②]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③]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全部____和部分无机盐等物质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废物,如____、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一起形成尿液。

(3)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____,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31.如图所示,某小组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1)将蜂蜜放在离蚁穴一定距离的地面上,仔细观察,看看是否有一两只蚂蚁接近来侦察食物,要记住侦察蚁来时的必经之路。

(如图A、B)

(2)接着可观察到大批工蚁出动循着刚才侦察蚁走过之路去搬食物,且在蜂蜜周围越聚越多(如图C、D),这时,用橡皮擦将这条路随意擦除部分片断(如图E)。

(3)如图F,蚂蚁在到处乱走,只有少数蚂蚁发现了食物,说明侦察蚁刚才在必经之路上留下了痕迹,现在这些痕迹被部分擦除后,蚂蚊就找不到食物了,而这些痕迹就是蚂蚁的气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步骤中,该实验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该实验小组控制的变量有_____个,是_____。

(3)该实验不用一只蚂蚁而是用很多只蚂蚁的目的是_____。

(4)根据图中实验结果显示,可得出结论是_____。

(5)通过探究,你认为通讯在社会行为中有什么意义?

_____。

32.某学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对“某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采集新鲜的菹(zū)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②在离60W的白织灯水平距离为10cm、20cm、30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图所示),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

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

灯源与容器的距离cm

10

20

30

光照强度/lx

435

375

280

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

10

5

1

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装置中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除了“加入等量的清水”,实验中还有哪些操作遵循了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同学们发现部分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且有上浮现象,请你推测此气体为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