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6232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气象和水文7

二、社会经济概况7

三、地形地貌7

四、地层、构造8

五、水文地质条件11

六、工程地质条件11

第三章工程治理设计12

一、治理的目的12

二、治理的原则12

三、治理施工的依据13

四、治理的主要任务14

第四章施工方案实施16

一、施工准备16

二、施工工艺20

(一)施工道路20

(二)渣土回填21

(三)排险卸载24

(四)挡墙修建26

(五)种植土回填29

(六)苗木栽植33

第五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37

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39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41

第八章施工进度控制43

第九章工程决算书46

第十章工程评述及建议51

第十一章工程治理后的效果53

第1章前言

一、项目由来

根据邹平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对邹平县黄山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工程前期勘察,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对治理区域进行了设计和施工招投标,确定了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为本工程治理设计单位,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为施工单位,山东金利勘察有限公司为监理单位。

通过治理消除现有废弃矿坑的破损面,改善了山体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了黄山的旅游观赏度。

2、区域地理位置及交通环境

1、工作区地理位置

本次治理的废弃矿坑位于邹平县黄山风景区内,景区南邻济青高速公里约300m,北临邹平县城,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是城区居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治理的废弃采石坑共六处,其中黄山主峰东南侧五处,主峰西侧一处,废弃采石坑均已闭坑多年,前期露天采石形成了最大高度近20米,接近直立的陡峭临空面,坡面裂隙发育,岩石松动,存在崩塌隐患。

治理区周围山体植被保存完好,生长植物有香椿、枣树、柿树、火炬树和草本植物。

2、治理区分区情况及现状

为了便于施工及管理,在编制治理设计时根据每个矿坑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分区,共分为六个区,两个标段施工。

我单位在组织治理施工前对每个矿坑进行了拍照,便于后期进行编制施工资料及竣工报告。

具体区域地理位置见表—1

位置

中心点坐标

边坡要素

底盘规模

X

Y

高(m)

宽(m)

边坡角

长(m)

主峰东侧

4082330~4082391

20566195~20566260

2~7

60

850

20

主峰南侧

4082203~4082263

20566163~20566246

5~18

200

50

4082585~4082640

20565730~20565788

2~6

40

800

4082560~4082646

20565609~20565661

2~14

70

80

25

4082465

~4082530

20565516~20565590

5~12

Ⅰ区位于黄山主峰东侧,采坑已闭坑多年,底面标高142~145m,开采坡面宽约60m,总体走向约500,坡面高度西南侧2~4m,东北侧4~7m。

坡体较陡,倾角75~850,基岩裸露,岩石坚硬,稳定性好,坡体上有零星的破碎岩体,由于坡面陡峭,存在临空面,易发生崩塌等地质灾害。

图1-1Ⅰ区治理前现状

Ⅱ区位于黄山主峰南侧,底面标高147~152m。

开采坡面宽约200m,总体走向约400。

坡面高度东北段5~12m,西南段12~18m。

平均高度13m左右,倾角75~850、坡体基岩裸露,岩石坚硬,裂隙发育程度一般,坡面凹凸不平,有少量破碎岩体残存于斜坡坡面上,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

图1-2Ⅱ区治理前现状

Ⅲ区位于黄山主峰南侧,Ⅱ区东北部,底面标高132~133.5m。

开采坡面宽约50m,高2~6m,倾角75~800,坡体基岩裸露,岩石坚硬,坡面凹凸不平,顶部裂隙发育,有少量破碎岩体残存于斜坡坡面上,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

图1-3Ⅲ区治理前现状

Ⅳ区位于黄山主峰东南侧143高地西南坡,坡面高度约2~14m,平均高度约9m,宽约70m,倾角75~850,坡面凹凸不平,顶部裂隙发育,有破碎岩体残存于斜坡坡面上,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

图1-4Ⅳ区治理前现状

Ⅴ区位于黄山主峰南侧138高地,Ⅴ区南侧约200m处。

坡面最大高度约12m,平均高度8m左右,宽约80m,倾角75~800,坡面凹凸不平,顶部裂隙发育,岩石松动,有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危险。

图1-5Ⅴ区治理前现状

三、完成的工程及工程量

根据治理设计的内容和施工图纸,工程与2010年4月1日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驻现场,于2010年4月6日正式施工。

共完成施工项目及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完成工程量对比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设计工程量

完成工程量

备注

1

渣石土

M3

8837

17629.3

2

种植土

22380

22403

3

挡墙

730

776

4

挡墙砾石

370

254.35

5

挡墙基础

147.16

6

排险

M2

1450

1839.2

7

施工道路

m

10000

8

护栏

9

毛白杨

289

485

10

刺槐

596

732

11

火炬树

1048

1929

12

侧柏

1838

1675

13

蔷薇

711

901

14

紫叶李

15

爬山虎

2240

2375

16

黄栌

210

17

草坪

3510

5512.62

第2章治理区域概况

一、气象和水文

济南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1990-2011年平均气温为13.6℃,春季干旱多分、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旱涝不均、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多年年平均气温14.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42.5℃(1955年7月),相对湿度54.4%,最大冻土深度0.45m,无霜期193天左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东北风。

多年平均降水量641mm,年降水量分配不均,七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7℃,7-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0-70%。

治理区属于小清河水系,区内无河流通过,西部有黛溪河形成的观赏湖,黛溪河源流始自长白山北麓,向北汇于杏花沟,为一季节性河流,最终流入小清河。

二、社会经济概况

邹平南部长白山区为山地丘陵,是重要的林果产地。

邹平水杏、礼参葡萄、长山山药、红芽香椿、金星山楂,久负盛名,远销四方。

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铜、金、银、钼、硫、花岗石、麦饭石、矿泉水、天然气、石油等,特别是铜、金、矿泉水、花岗石等储量巨大。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建材资源和中药材资源。

鹤伴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黄山、范公祠、王薄起义遗址、醴泉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中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黄河、小清河、孝妇河等主要河道纵横交织,水利工程配套,历来是粮棉集中产地和国家重要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

三、地形地貌

区域上矿山处于鲁中山区与鲁西北平原接壤地带,地势南高北低。

地貌单元南部为低山区,北部为山前冲积、冲洪积平原区。

治理区地处邹平县老城区东南的黄山东南坡,黄山主峰海拔标高+168.4m,治理区海拔标高+125m~162m,地貌类型属丘陵。

四、地层、构造

(一)地层

区域上位于邹平火山岩盆地内,出露地层有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图1)。

简述如下:

‘、

图2-1区域地质图

(1)侏罗系(J)

分布在治理区西部、南部。

主要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组成,厚度约700米。

(2)白垩系(K)

分布在治理区及其西部和南部。

主要岩性为黑绿色及灰绿色安山岩类及玄武岩类,夹凝灰质岩及火山角砾岩,厚度约5000米。

(3)第四系

第四系分布于治理区西北部、西部平原地带,为洪积—洪积地层,岩性以粉质泥土、粉土、黄土状粉质粘土为主。

治理区位于邹平火山岩盆地的东部,主要出露中生界青山群,主要岩性为安山岩类及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等,具气孔构造或杏仁状构造。

(二)构造

治理区位于鲁西中台隆起的东北翼,区内构造除规模不大且形成较晚的比西向大临池断裂、近东西的青阳店断裂和近南北向的会仙山断裂外,主要为火山构造。

1、断裂构造

①大临池断裂:

出露于冶头至大临池一带,走向335,断面产状24565,断裂早期显张性,构造角砾发育,构成宽50cm的角砾岩带,后期有压扭性活动,角砾岩被挤压成狭长带状,呈舒缓波状展布,断面可见挤压片理、透镜体以及各个方向的擦痕等,具有多次活动的特征。

总体具先张后压左旋扭动的性质。

②青阳断裂:

该断裂展布在青阳店至邹平之间,长15km,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只在青龙山稍有出露,据钻孔揭露,北盘侏罗纪砂岩与南盘白垩纪火山岩呈断层接触。

断裂南部分布着平行于主断面的密集节理和岩脉。

③会仙山断裂:

该断裂分布与邹平县城西会仙山—大李家村一线,走向近南北,长14km,呈舒缓波状断续出露,切割白垩纪火山岩,断面高角度西倾,破碎带一般宽10~20m,最宽可达40m,由角砾岩和糜棱岩组成,局部有下长斑岩、粗安玢岩脉充填。

断裂西盘相对下降,东盘相对上升。

在会仙山鞍部断裂面上见有一组斜向擦痕与水平面交角150~170,据此认为断裂经历了先张后压,后期为右旋扭动。

该断裂在多波段黑白卫片上有清晰的影像。

2、火山构造

整个邹平火山岩为一个大的破火山口机构,其发展分为三期,由三个独立的中心式火山构造体系组成,火山口的位置从早到晚以约4km间距逐次向北东10方向迁移。

第一期形成的边缘弧形断裂由环状辉长岩占据。

第二期形成的边缘弧形断裂由环状二长岩体占据。

第三期火山颈由石英闪长岩充填,伴随的一些放射性断裂由脉岩充填。

(三)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岩十分发育,构成套基性—中性—中偏碱性的侵入杂岩体,空间上受火山构造控制,他们是火山活动过程中与火山岩同源、同期或稍晚的岩浆侵入产物。

属燕山晚期侵入岩。

治理区岩浆岩为燕山晚期闪长岩期,主要为粗安玢岩。

五、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上属于鲁中南中低山丘陵水文地质区平阴—临朐单斜水文地质亚区淄川盆地裂隙水文地质小区。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治理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系青山群火山喷发岩内的成岩雷系、风化裂隙中。

含水层岩性为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凝灰岩、火山集块岩。

由于本区火山喷发岩裂隙不发育,连通性差,风化带厚度一般小于5m,赋水条件差,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3/d。

治理区位于山腰,海拔标高125~162m,远高于地下水水位线,不受地下水影响。

六、工程地质条件

区域上位于鲁西北黄泛平原工程地质去和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之接壤地带,根据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