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6025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6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化学16套题Word文件下载.docx

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可简称为误差。

13相对误差:

表示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比例,常用百分率表示。

可对不同含量物质测量准确度进行比较。

14精密度:

是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样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用偏差表示。

15绝对偏差:

表示某一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16相对偏差:

表示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比例。

17平均偏差:

为各次测定值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表示一组测量值之间分散程度。

18相对平均偏差:

为平均偏差与平均值之比。

表示一组测量值之间的分散程度。

定量分析中要求其小于0.2%。

常用于比较和评价不同浓度水平待测物质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9标准偏差:

为各测定值绝对偏差平方平均值的平方根。

能灵敏地反应测量值彼此间的分散程度。

20相对标准偏差:

为标准偏差与平均值之比。

可用于比较和评价不同浓度水平待测物质测量的精密度。

21有效数字:

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

包括全部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不确定数字。

二、填空题

1通常认为有效数字中最后一位数字的绝对误差为±

1个单位。

2有效数字反映了数量的大小和测量的精确程度。

3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时,应根据测定方法及使用的仪器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4判断有效数字位数时,应注意“0”在其中有双重意义。

对非测量值以及常数可视为准确值。

5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为:

“四舍六入五留双”。

三、单选题

四、简述题

1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化学的分类: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2根据分析对象,分析化学的分类: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根据分析时所依据的原理,分析化学的分类: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4根据试样用量,分析化学的分类: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5根据被测组分含量,分析化学的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痕量组分分析

6根据分析目的,分析化学的分类:

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7系统误差特点:

确定性、重现性、单向性、可测性

8减小系统误差方法:

找出原因,改正;

测定误差大小,校正。

9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10系统误差的分类: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11过失误差的特点:

是由于过失或差错造成的误差。

是可以避免的,是不允许存在的;

没有规律性,常表现为离群数据;

可用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方法将其剔除。

12随机误差特点:

误差原因不定、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

误差大小、方向不定。

13减小随机误差方法: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取平均值。

14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是表示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的程度。

用误差大小表示。

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精密度是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样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用偏差大小表示。

偏差愈越小,分析的精密度越高。

准确度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大小的综合指标。

精密度是反映随机误差大小的指标。

对于一个实验结果来讲,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只有消除或减免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准确度才高。

15说明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修约规则为:

即:

被修约的数字≤4,该数舍弃;

被修约的数字≥6,进位;

被修约的数字=5,并且后面的数还有不为0的任何数,进位。

被修约的数字=5,并且后面的数都为0,进位或舍弃以保证修约后的末位数字为偶数。

在修约时,对同一数据应一次修约出结果。

16说明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加减运算: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位数应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者相同;

乘除运算:

结果保留位数应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

乘方和开方运算:

有效数字位数不变;

对数和反对数运算:

对数尾数有效数字位数与真数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表示准确度或精密度时,视情况取一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用计算器运算时,也可计算完再修约。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正态分布曲线:

以y对x作图得到的两端小、中间大、有最高点的对称钟形分布曲线。

曲线以下面积为对应测量值数据出现的概率总和。

2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以概率密度y对u作图而得到的分布曲线。

3t分布曲线:

引入参数t代替参数u,用有限次测量的样本标准偏差s代替总体标准偏差σ的分布曲线。

4置信度P:

测定值出现在μ±

ts范围的概率。

5显著性水准α:

ts范围之外的概率,α=1-P。

6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在某一置信度下,以测定结果为中心的包含真值μ在内的范围。

7可疑数据:

是指一组数据中偏离较大的个别数据。

8质量控制:

是指为测量质量达到要求所需采取的一系列减小分析误差的措施。

9质量控制图:

是以图解形式直观地表达数据,能及时地展现生产与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中,以及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或准确度的变化情况。

1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为正态分布。

2正态分布曲线中,y:

概率密度;

μ:

总体平均值;

σ:

总体标准偏差,σ反映测定值的分散程度,愈小,曲线愈尖锐,测定值愈集中。

3μ和σ为正态分布曲线两个基本参数。

一般用N(μ,σ2)表示总体平均值为μ、标准偏差为σ的正态分布。

不同的μ和σ有不同的正态分布曲线。

4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是以概率密度y对u作图而得到的分布曲线。

u为以σ为单位来表示的随机误差。

5一定u取值范围内,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所包含的面积,代表随机误差在此范围内出现的概率总和。

所有测定值出现的总概率P为100%,即正态分布曲线与横坐标间包围的总面积为1。

6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当u=±

1,即误差x-μ=±

σ在区间内出现的概率为68.3%;

2,即误差x-μ=±

2σ在区间内出现的概率为95.5%;

3,即误差x-μ=±

3σ在区间内出现的概率为99.7%。

绝对值超过3σ的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于0.3%,所以一般认为随机误差的范围是[-3σ,+3σ]。

7有限次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目的:

根据样本测定结果推断总体的情况。

8有限次测量分布曲线为t分布曲线。

引入参数t代替参数u,用有限次测量的样本标准偏差s代替总体标准偏差σ。

9t分布曲线形状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相似;

不同是横坐标用统计量t代替了u;

s代替了σ。

10t分布曲线的形状与自由度f(f=n-1)有关:

f越大,曲线越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f不同的相同t值范围曲线内面积不同。

11t分布曲线下某区间的面积为随机误差出现在该区间的概率,即曲线所包含的面积相应于测定值在此范围出现的概率。

12置信度越高,同一体系的置信区间越宽;

反之相反。

100%的置信度没有任何意义。

在实际分析中,要兼顾二者。

常取95%置信度。

13检验某一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应采用t检验法。

14判断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t检验法。

15若t计算>t表,则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测定中存在系统误差。

16两组数据标准偏差的比较采用F检验法。

17F计算>F表,则两组数据精密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18两组数据平均值的比较应采用F检验法和t检验法。

1如何对可疑数据进行取舍?

可疑数据是指一组数据中偏离较大的个别数据。

若能确定纯属操作失误引起,则应舍弃;

若不能确定,则要借助统计方法判定它是否是离群数据,若是则舍弃,否则保留。

方法有Q检验法和Grubbs检验法。

Q检验法适用于n=3~10的测定、只有一个可疑值的取舍。

Grubbs检验法适用性于n可大于10,可疑数据可以不止一个的情况。

只有对可疑值取舍后,才能对各数据计算准确度、精密度等其它处理工作。

2如何判断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实验室或不同分析人员得到的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先用F检验法判断两组数据的标准偏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当无显著性差异时,再进行t检验法检验两组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因此两组平均值的比较应分两步进行。

3分析数据的显著性检验意义?

方法?

检验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方法有F检验法和t检验法。

五、计算题

1测定某试样中水的质量分数,4次重复测量值为0.4755,0.4769,0.4764,0.4752。

计算置信度为95%和99%时,质量分数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已知tα,f值表如下:

f

1

2

3

4

5

6

7

P=0.95

12.71

4.30

3.18

2.78

2.57

2.45

2.36

α=0.05

P=0.99

63.66

9.92

5.84

4.60

4.03

3.71

3.50

α=0.01

解:

计算平均值为0.4760,s=0.0008。

查表t0.05,3=3.18;

t0.01,3=5.84

2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先标定3次,结果为0.2001、0.2005和0.2009mol·

L-1;

后来又标定2次,数据为0.2004和0.2006mol·

L-1。

试分别由3次和5次标定的结果计算总体平均值μ的置信区间,P=0.95。

标定3次时,计算平均值为0.2005,s=0.0004。

查表t0.05,2=4.30;

标定5次时,计算平均值为0.2005,s=0.0003。

查表t0.05,4=2.78;

3测定某溶液物质量浓度(mol/L),结果如下:

0.1014、0.1012、0.1016、0.1025,问:

0.1025是否应舍弃?

(90%置信度)

已知Q值表如下:

n

8

9

P=0.90

0.941

0.765

0.642

0.560

0.507

0.468

0.437

α=0.10

Q=0.692

查n=4、90%置信度时Q表=0.765

0.1025应保留。

第三章滴定分析概述

1滴定分析:

是指将已知其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一定体积的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滴定反应按计量方程式的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时消耗的体积求算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2酸碱滴定法:

是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3配位滴定法:

是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4氧化还原滴定法:

是以氧化还原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