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5505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

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

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1、低年级:

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

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中年级: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懂得社会法规,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

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

3、高年级:

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

学会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监督能力,学会确定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参与社会实践,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的途径:

1、听取专家的心理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好的经验。

4、多开设体验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行为分析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实验周期三年(2004.9-2007.8)

(一)准备阶段:

(2004.9-2004.12)

1、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

2、学习学校总课题方案。

3、确定《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与研究》这一研究项目,提出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

(2005.1—2006.12)

1、按研究计划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开设心理讲座、召开家长会、开展体验教育活动等。

2、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个案),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效果。

3、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并收集相关资料。

(三)总结阶段:

(2007.1—2007.8)

1、收集相关资料,听取家长与学生的意见,并做好记录。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课题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

典型案例集、课题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过程概述

1、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

2004年9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组,确定1-5年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指导专家:

任其平(安师院教育系教授)

课题负责人:

王泽润

课题组长:

徐一文

课题组成员:

潘家宝、舒萍、张丽、叶代娣、朱秀华、钟玲、邹慧君、潘功兰、吴晓潮、薛苇、鲍涛、余丽娟、汪翠霞、刘娟娟、朱启宏、梁兰萍

2、根据实际,实验研究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全面普及,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心理讲座,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与学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使全校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对个人学习、生活乃至工作的重要性,极大地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二)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

学校办学的宗旨是“一切为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了能让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开展以下活动。

①建立个案库。

学校经过班主任的详细了解与观察确定了少数有较重心理困扰及障碍的学生作为个案跟踪辅导对象,由年级组辅导教师一月一次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认真分析行为原因及教育效果,以便提高后期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全校的心理辅导个案库成员有20余人。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教育,大多数学生能正常地学习,正常与同学交往,处事能力大有增强。

个案一:

五(3)班吴某,大脑有疾患,精神经常兴奋,失控。

一年来在年级组教师跟踪教育辅导下,现在能正常随班就读。

学生评价:

他上课能静心下来听课,下课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随便攻击别人。

个案二:

(1)班胡某,性情暴躁,多动,学习不能专心,课堂上行为随意经常无故攻击人。

如今学生评价:

上课能安静上课,作业能及时完成,鲁莽行为有所改善。

个案三:

(2)班徐某,表现为不与同学交往,平时不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封闭自我。

现在学生评价:

如下课与同学玩耍,上课也能发言,集体活动表现也较积极。

个案四:

(1)班韦某,表现为个性偏激主观,遇事冲动,以自我为中心,曾因一件小事与爷爷发生冲突,因而举起斧头砍爷爷被及时制止。

现在家长评价:

与人相处时较友善,学会怎样文明理智去解决问题,能够尊敬家长,遇事愿意与家长沟通。

……

②举办专题讲座。

为提高广大学生调控自我行为的能力和素质,学校聘请专家举办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一次,指导学生调控自己的心理。

安师院教育技术系任其平教授,致力于教育研究,他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借助讲座形式与广大学生交流,让学生受益匪浅。

2005年底我校邀请了《知心姐姐》杂志社的编辑来校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她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③举办心理健康板报。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心理健康专题板报展,让学生们认识心理学,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更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我调控的方法。

④开设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学校开设了“知心姐姐信箱”,学生可以将自己成长的烦恼通过书信的形式投入信箱,辅导教师能很快给学生咨询回复,引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思想。

高年级组的心理辅导教师还组织五年级优秀学生成立了咨询小组,共同商讨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师生之间的朋友式交流,既解决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好等方面的困惑,又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2)加强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并且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

一是积极创设条件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更多的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懂得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2005年聘请了三院保健主任给家长做《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报告;

2005年9月请安师院的严云堂教授为六年学生做《关注学生春期生理、心理教育》讲座,对于高年级学生如何克服心理上厌学、说谎、早恋等现象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广大家长深受启发。

2005年9月请任其平教授给一年级家长做《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生活》报告。

各类专家指导讲座,让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从而科学地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是利用《家教周报》报纸,心理板报、广播站及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现代教育观,让他们知道减负减什么,家庭的民主气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等有关知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育人观,人才观,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参与的机会,体验的机会,还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成长环境。

三是对个别有心理困扰的家长进行案例教育,进行对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如今年刚毕业的学生王某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与祖父母住。

孩子缺少母爱,祖父母望孙成龙要求严格,父亲不关心他还经常打骂,不准他与母亲见面,孩子一度处在崩溃边缘,在校表现自我保护意识强烈,不能与同学正常相处,攻击性强,对不利于自己的任何言论存在强烈的敌意,并且有自伤发泄行为,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

教师发现后马上与家长联系,结合家教理论向家长陈述利害。

提出合理的建议,建议家长正确处理亲情关系。

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并对孩子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通过家校合力,该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得到有效矫治,学习成绩也重拾升势。

(3)调节班主任工作心态,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通过班级来实施,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将班主任列为课题组成员,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听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学校课题组与教导处一起利用周三的教研会邀请安师院的任其平教授给本校教师进行了《关注心理,关爱生命》、《小学生心理教育》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任教授就新时期教师面对的压力及如何调试自我心态给教师做了具体详细的心理上的指导,同时就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做了科学的指导,让广大教师深受启发,懂得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样与那样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成效。

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水平,学校每学期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育案例分析会,让班级管理工作比较突出、学困生转化比较成功的班主任给全体教师介绍经验,让广大教师在交流中启迪,在讨论中感悟,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提高我校班主任教师的整体育人水平。

(4)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向学生的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①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例如语文、思品、自然等学科可以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

数学、科学课可以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情感;

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

体育课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

②积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

因此,优雅、洁净、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

今年学校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