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docx
《12345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345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345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
写在前面的话:
文章要言之有物,就必须积累大量写作素材。
如何才能拥有一定数量的写作素材?
怎样才能做到熟记成诵?
又如何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广大中学生的难题。
其实,当我们正为寻觅写作素材而劳苦不堪时,却往往忽略了“教材”这个巨大的素材宝库。
我们已经使用过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大部分专题充满话题色彩,所选篇目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而且学生对教材内容相对熟悉,只要有“教材意识”,我们就能熟练记忆并灵活运用。
以下是编者在教学中发动学生积累的必修部分课本写作素材,包括精辟句段、经典例据、名言警句等。
有的是原文摘抄,有的是大意概述,使用时应视具体情况截取相关文字或重新组织语言表述材料的内容。
为方便识记,激发学生多角度思维,在立意上有所突破,编者设置了“角度点拨”一栏,不揣自陋地提供了素材可供服务的部分观点或值得思考的方向。
材料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灵活运用。
编者在教学过程中将素材转化为具体练习使用,围绕写作素材的运用方法,以“文章材料丰富起来不是一件难事”、“你的‘深刻’不是梦”等为专题,在写作实践中识记素材、活化素材,取得了点滴成效。
必修一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写作素材: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
角度点拨:
①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兼怀天下的志向;②青春需要激情;③迈好人生的步伐;④社会是一所学校
2、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写作素材:
然而迎接你们的却不尽是小鸟的悦耳的歌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常有凄厉的风雨和雷的轰鸣……(郭小川)
角度点拨:
①磨难是人生道路上的风景;②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③心态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
3、食指《相信未来》
写作素材: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食指)
角度点拨:
①没有绝望的人生,只有绝望的心境;②坚定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苦难;③面对挫折;④乐观与悲观
4、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
写作素材:
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潘洗尘)
角度点拨:
①青年人要有探索精神;②思想只有在风浪中才能成熟
5、扬子《十八岁和其他》
写作素材:
孩子长大了,许多父母都会感到一些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
因为,孩子长大了,便不再整天粘着你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动天地;他不再那么依顺,他甚至开始反叛了。
但是,对于我,反倒高兴有了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了。
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
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
是不?
(扬子)
角度点拨:
①什么是真正的爱;②感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品格;③理解是横跨代沟的桥梁;④尊重,不分辈份与级别
6、张洁《我的四季》
(1)写作素材:
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张洁)
角度点拨:
①直面艰难困苦是生命赋予的责任;②命运掌握在挑战者手里;③脚踏实地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④心态决定着人生前程
(2)写作素材:
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张洁)
角度点拨:
希望是人生航程不灭的灯盏
(3)写作素材:
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个灾难里沉没。
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张洁)
角度点拨:
①挑战人生——我们别无选择;②命运总是亲睐坚强的人
(4)写作素材:
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张洁)
角度点拨:
①“负责”是最好的人生态度;②人生之路千姿百态,没有固定的模式;③活出自我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
7、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写作素材:
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考试时就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科学而崇高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
角度点拨:
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②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2)写作素材: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马克思)
角度点拨:
①幸福不只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付出;②在“小我”与“大我”间抉择
8、毕淑敏《我的五样》
写作素材:
《我的五样》中毕淑敏通过一次虚拟的选择,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我为何而生?
她的回答是为了写作。
所以,当面对“空气、水、阳光、鲜花、笔”这五样心中热爱的东西只能留下一种时,她留下了笔。
因为她是作家,离开了笔,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批判,就没有了生存的意义。
角度点拨:
①人活着必须有意义;②追求是不竭的动力;③选择由心而生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9、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
(1)写作素材:
赫尔曼·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人们在用心研究经典作品之后,便能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角度点拨:
①塑造心灵;②人格;③修养;④读书;⑤经典的力量
(2)写作素材: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来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赫尔曼·黑塞)
角度点拨:
①修养没有极致,而是一辈子的事;②执著才能永恒
10、荀子《劝学》
(1)写作素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
角度点拨:
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2)写作素材: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角度点拨:
①持之以恒;②优势与劣势
11、韩愈《师说》
(1)写作素材: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角度点拨:
①做任何事必须有一个准则;②标准不是传统经验的再现,而是遵循规律的必然结果
(2)写作素材: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
角度点拨:
①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②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④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
12、王梓坤《贵在一个“新”字》
(1)写作素材:
A、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
(德国谚语)
B、当我完成了一般的学习过程之后,就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了。
从这些疑难和错误里,除了日甚一日地看清自己的无知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其他任何收获。
(少年笛卡儿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发此感言)
角度点拨:
①只有怀疑才能发现真理;②自觉地独立思考才能少走弯路;③成熟需要时间的洗礼和风浪的历练
(2)写作素材:
A、汉代著名批判家王充自幼家贫,买不起书,他就到书店读书。
因为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得以博览群书,贯通百家,最终写成了专门的批判书籍《论衡》,立论有据,言之成理,展示了他很高的独立思考的才华。
B、爱因斯坦是科学界最善于独立思考的巨人。
不要忘记,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在物理、数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且对一般的自然科学和哲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C、清代诗人袁枚说:
“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随园诗话·补遗》)这秋水,就是知识之水,就是独立思考的波涛和浪花。
D、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
“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
角度点拨:
①渊博的知识是独立思考的前提;②独立思考是成功者的共同特点
(3)写作素材:
A、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陈献章说: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
B、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C、郑板桥说: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
角度点拨:
①善于提出疑问才能快速进步;②学和问二者必须兼顾
(4)写作素材:
清初思想家唐甄在《潜书》中说:
“心,灵物也;不用则常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
”
角度点拨:
要使思维深入必须注意思想方法
(5)写作素材:
有些重大问题,需要长时间的苦战。
艾立希失败了605次,才制成药物六○六;居里夫人从数吨铀矿残余物中提炼出只有几十毫克纯镭的氯化物。
可以想象,他们付出了多么大的劳动。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前人刻苦钻研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王梓坤)
角度点拨:
①长时间的刻苦钻研是成功之母;②坚强的毅力是取得胜利的保证
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
13、柯灵《乡土情结》
(1)写作素材:
(柯灵)
A、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B、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
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角度点拨:
①家园是一辈子的烙印;②思乡之情不会因为时空的变换而消逝
(2)写作素材:
(柯灵)
A、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有的侘傺无聊,铩羽而归。
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种菊东篱,怡然自得。
——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B、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忘怀的,是放逐:
有家难归,有国难奔。
屈原、贾谊、张俭、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直至康有为、梁启超,真可以说无代无之。
——也许还该提一提林则徐,这位揭开中国近代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为了严禁鸦片而获罪革职,遣戍伊犁。
他在赴戍登程的悲凉时刻,口占一诗,告别家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百年后重读此诗,还令人寸心如割,百脉沸涌,两眼发酸,低徊唏嘘不已。
角度点拨:
①故乡是人类最后的归宿;②家园不只是房舍,更是精神栖息的港湾
14、韩少功《我心归去》
(1)写作素材:
著名作家韩少功暂居在法国圣·纳塞尔河雅静的别墅,面对蓝海和绿色公园,他却没有幸福感。
周围没有了祖国的语言,没有了亲人的相伴,他深切地认识到故乡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
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角度点拨:
①月是故乡明;②故乡是滋养人生的源泉
(2)写作素材: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韩少功)
角度点拨:
①付出才能拥有;②不灭的记忆来自倾情付出
15、曹文轩《前方》
写作素材:
(曹文轩)
A、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B、崔灏,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
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
那个可遮风挡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
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角度点拨:
①家园是流浪灵魂的归宿;②家园是一种感觉,一种无法抹去的烙印
16、老舍《想北平》
写作素材:
老舍对北平的爱是炽热而真诚的,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
不过,在他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
但无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还是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
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
北京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也成了老舍作品主人公的故乡。
北京是老舍创作的源泉。
角度点拨:
①因为爱所以炽热;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③故乡是永远的精神家园;④时光可以改变人的容颜,但改变不了故乡情
17、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写作素材: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刘亮程)
角度点拨:
①存在是一种证明,更是一份寄托;②当物质的或精神的家园废失的时候,人们往往迷失前进的方向
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
18、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写作素材: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
“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角度点拨:
①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②阳光总在风雨后
19、高建群《西地平线上》
写作素材:
罗曼·罗兰在构思他心目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时,焦躁不安了半年,有一天,他登上山顶,看见一轮太阳正喷薄而出,于是,罗曼·罗兰心目中久久酝酿的英雄在东地平线上出现了。
罗曼·罗兰因此而热泪盈眶,“让我把你抓住,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叫道。
(高建群)
角度点拨:
①走进自然,于不经意间收获人生;②灵感来于不懈的思考和瞬间的触发;③死亡也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
20、苏轼《赤壁赋》
(1)写作素材:
方其(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苏轼)
角度点拨:
“短暂与永恒”的思索
(2)写作素材: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
角度点拨:
①“选择”决定于生活的态度;②人要善于寻求精神的寄托;③自然是人类最可靠的朋友
21、卢梭《寂寞》
写作素材:
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忧悒的人也一样。
(卢梭)
角度点拨:
自然以宽容和博大的胸怀给以人类温暖
必修二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22、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写作素材:
作为一个盲人,海伦·凯勒并没有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向我们展示多少“命运”的多舛,而是更多地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热切、坦诚和真挚。
可以这样说,尽管她受尽了“命运”的折磨,但她献给人们的仍然是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关爱世界的心。
海伦·凯勒的经历如果说给了我们巨大的心理震撼和敬畏,那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所袒露的心迹,能给我们巨大的人生感染,鼓舞我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角度点拨:
①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②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
(2)写作素材:
我们每天都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但是,当时间在我们面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不断延伸开去,这些品质常常就会丧失。
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人生视为当然。
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
(海伦·凯勒)
角度点拨:
①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是我们的生命品质;②生命的品质在于坚持;③“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23、史铁生《我与地坛》
(1)写作素材:
史铁生双腿瘫痪,身患重疾,在经历过苦闷与彷徨之后,他开始发奋创作,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有重大影响的作品。
1985年以来,他开始思考人的命运,并认识到“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史铁生已经无法用双脚站立行走,但他的思想却“走”得很远。
角度点拨:
①跨越困境是一辈子的事;②磨难可以摧残一个人得身体,但不能打垮他(或她)得意志;③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写作素材: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
角度点拨: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我们不必纠缠而自寻烦恼,安然立命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3)写作素材:
史铁生不幸被命运的重锤击中,在遭受突如其来的厄运时,他变得暴躁孤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母亲的关爱熟视无睹。
一直到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他才意识到母亲的伟大,才体会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他“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角度点拨:
①母爱是这世上无可替代的情感;②行孝要趁早;③我们并不是荒漠之中的独行客;④成熟有时要付出代价
24、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
写作素材:
美国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肺炎,生命垂危,她固执地认为窗外凋零的藤叶就是她生命的昭示,当最后一片叶子凋落时,就是她生命终结的时刻。
老画家贝尔曼冒雨画出终生追求的杰作——最后一片叶子,唤起了琼珊对生命的渴望。
琼珊获救了,贝尔曼却因淋雨感染了肺炎而去世。
角度点拨:
①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的精神支柱;②友情是难忘的歌;③人性的光辉是杰作的必备元素
25、屠格涅夫《呱……呱……》
写作素材:
屠格涅夫在《呱……呱……》中讲述了早年因崇拜拜伦笔下的曼弗雷德而试图自杀时,忽然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唤醒了善的本性,爱的良知,生的渴望,从而放弃了自杀念头的故事。
角度点拨:
珍爱生命在人生的每一刻
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
26、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
(1)写作素材: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创伤,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被俘,在遭受虐待和折磨之后,他机智地逃出战俘营。
可是当他逃归并开始平民的生活后,他才发觉亲手建起的家园已经成为废墟,而唯一的希望——儿子,也牺牲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他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
角度点拨:
战争是摧残人类的杀手
(2)写作素材: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夫当得知自己唯一的希望——儿子,在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天牺牲的消息后,并没有一味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领养了孤儿凡几亚,开始了他另外意义上的人生。
角度点拨:
①命运由自己主宰;②不屈不挠的意志可以直面一切苦难
27、海因里希·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写作素材: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一名德国伤兵的所见所闻所想,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惨无人道、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
透过这一切,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造成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军国主义教育。
角度点拨:
①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固本大计;②战争摧毁的不仅是人的肉体,更是精神
28、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
写作素材:
《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安妮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
法西斯剥夺了她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她经历着战争的种种罪恶,表达出对自由、和平的无限向往和渴望。
角度点拨:
①珍惜和平岁月;②形体可以没有自由,但思想永远是自由的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29、苏洵《六国论》
(1)写作素材: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
角度点拨:
①换个角度思维,你将获得对事物崭新的认识;②奋力以赴方能无往不胜;③失败的路往往是自己铺就的
(2)写作素材: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苏洵)
角度点拨:
①善始还要善终;②打击人才便是自毁长城
30、杜牧《阿房宫赋》
写作素材: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
角度点拨:
①不爱惜民力,就是自掘坟墓;②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3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作素材: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
角度点拨:
①自古英雄出少年;②什么才是真正的潇洒;③无法磨灭的功业往往永恒
3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亭怀古》
(1)写作素材: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
角度点拨:
①获取辉煌的业绩才能青史留名;②英雄是时代的脊梁
(2)写作素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
(A、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而还;B、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却落得向北回望,仓皇败还)
角度点拨: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立业当量力而行
(3)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
角度点拨:
①老当益壮,最美夕阳红;②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33、朱启平《落日》
(1)写作素材:
法西斯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引起世界人民的公愤,在各国人民的奋力抗击下,日本帝国主义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向联合国投降。
角度点拨:
①多行不义必自毙;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③团结就是力量
(2)写作素材:
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
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
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讲述这段光荣的历史了。
(朱启平)
角度点拨:
①团结是取得胜利的前提;②落后者要奋力前行;③强大自我才是雪耻的最好方式;④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34、《消息二则》(《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加拿大将“南京大屠杀”编入历史教材》)
(1)写作素材:
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期间,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跪赎罪,这一举动赢得了世人的赞美,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现任德国总理施罗德也曾亲自去波兰,为刻有下跪谢罪情景的勃兰特纪念碑揭幕。
角度点拨:
①历史的真相无可遮掩;②真诚才能赢得理解和宽容
(2)写作素材:
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厅厅长麦菲在温哥华宣布,该厅与省内亚裔社区联合编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亚太区历史课推荐教材,将向各中学推出。
新教材的第五课内容涵盖南京大屠杀、加拿大战俘等重要历史事实,并提出有关战争受害人索赔、日本政府对二战的认罪态度等与二战历史有关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加拿大将“南京大屠杀”编入历史教材》)
角度点拨:
①还原历史的真相人人有责;②宽容、同情、重视人权是人类共同的心愿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