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3940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

《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院生理心理学思考题教材Word下载.docx

C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功能促进改变结构)

D发展变化与动态平衡相统一的观点

第二章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概述

1、比较生理心理学两大研究途径的优点与局限性。

A、临床病例的研究——这是人脑各部分功能知识的直接来源。

例:

盖齐的病例p.5

优点:

直接获得人脑功能的知识局限性:

偶然性大、不系统,致使资料少且不一致

B、实验室研究

系统,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局限:

大多利用动物样本,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人。

但随着实验技术的突破,能对正常被试做的实验也越来越多。

2、分别举例说明两大实验研究基本方式。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是心与身的关系。

其实验研究分别以心或身为自变量,来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

1、干涉生理活动(尤其脑的活动),观察行为变化。

2、干涉个体行为,观察生理变化(尤其脑的变化)。

这就涉及到哪些方法?

主要有:

1)干预脑活动的方法:

脑损伤法,刺激法;

观察行为的方法:

行为测量法

2)干涉个体行为的方法:

改变生活环境,剥夺,训练,电击等;

观察脑活动的方法:

电记录法;

生物化学分析法;

脑成像技术

还有脑立体定位技术和组织学方法

第二节行为测量法

1、运用行为测量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1、要熟悉实验动物的习性和个体的生活条件

2、做客观的和尽可能数量化的记录

3、确定行为的性质必须对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注意行为出现的情境、行为的模式、运动的组成部分和行为的功能。

大鼠的洗脸:

行为模式与组成:

有时前爪过耳低头、有时不过耳不低头;

情境:

安静、不安;

功能:

修饰、紧张产生的替代行为

第四节干预脑功能的手段

1、理解电解损毁、药物损毁主要特点。

(1)电解损毁通过通电来损毁,可调节电流强度控制损毁范围;

可深入脑内部进行损毁,用于比较局部的损伤,如破坏脑深部结构等;

(2)药物损毁通过药物来损毁;

选择性高;

如,红藻氨酸损毁,能破坏药物可及范围内的神经元的胞体而不伤害路过纤维;

实验精细、难度大。

2、比较干预脑功能几种方法的作用与特点。

脑损伤法

(一)不可逆损伤

1、横断损伤在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用手术刀作横断手术。

2、吸出损伤通过负压来损毁,用于损毁皮层

3、电解损伤通过通电来损毁,可调节电流强度控制损毁范围;

可深入脑内部进行损毁;

4、药物损伤通过药物来损毁;

小结:

加以比较,注意损毁的部位差别。

(二)可逆损伤(暂时性机能切除)

1、扩步性阻抑

2、冰冻方法

3、神经化学损伤

注意书中例子分析,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呢?

刺激法

(一)电刺激法

1)急性电刺激法当场电刺激,当场观察行为

如:

电刺激兔子的大脑皮层探查不同区域;

外科手术中言语区的探查

2)慢性电刺激法先实施埋藏电极术,术后恢复基本功能之时,再进行电刺激并观察行为。

此法的电极位置不能改变;

且电极留在头上易致动物损伤电极

3)半慢性电刺激法

预先埋藏的不是电极,而是电极基座。

这样的好处还在于电极深度可变化,扩大了探测范围。

(二)化学刺激法

第五节脑活动的观察方法

1、自发电位、诱发电位、平均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的概念

a)自发电位——大脑皮质经常具有持续的、节律性的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电活动,即大脑皮层无任何明显刺激时所发生的电位变化。

b)诱发电位——当感受器和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大脑皮层一定部位记录的电位变化称为诱发电位。

C)平均诱发电位——由于诱发电位常常是微小的,不易从个别的记录中看到,所以一般在实验中都是将于一系列的诱发电位累加起来。

因为在累加过程中,那些与刺激无关的自发电活动,在相位和波形上是不一致的,可以互相抵消掉,剩下那些每次由刺激引起的相位和波形一致的电位变化,经过多次累加之后就变得十分明显了。

这样得到的诱发电位又叫平均诱发电位(AEP)。

d)事件相关电位——一般来说,有心理因素参与的诱发电位一般又称为事件相关电位(ERPs,Event-RelatedPotentials)

2、四种脑电图的意义?

A、

波——频率8-13次/秒;

振幅20-100微伏,清醒、安静闭目时出现。

一般认为,它是大脑皮质处于清醒安静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

B、

波——频率14-30次/秒,振幅5-20微伏。

一般认为它是大脑皮质的兴奋表现。

C、

波——频率4-7次/秒,振幅100-150微伏。

一般困倦时可见。

特殊地,某些人受情绪刺激时出现。

D、

波——频率1-3.5次/秒,振幅20-200微伏。

成人一般睡眠时出现,但在深度麻醉、缺氧或大脑有器质性病变时也可出现。

3、研究生理心理学,常采用哪些方法?

行为测量法、立体定位技术和组织学方法、干预脑功能的手段、脑活动的观察方法

4、假若要研究某核团与摄食行为的关系,需要用哪些方法?

写出实验设计及步骤。

P187-188

第三章摄食和饮水

1、饥和渴的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有赖于哪些器官和神经结构?

受体内、外环境中的哪些因素影响?

外侧下丘脑发出信号,动物会产生饥饿感,动物会产生进食、饮水行为,甚至这两种行为都发生

内侧下丘脑正常是抑制摄食—饱食中枢,外侧下丘脑正常功能是促进摄食—饥饿中枢。

摄食控制的“双中枢理论”。

渗透性渴——细胞外液中盐分或其他物质浓度增大,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使细胞内液中的水分渗透到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减少引起渗透性渴。

容积性渴——细胞内部物质浓度增加或细胞外液中盐分减少时则导致细胞外液不足。

由于细胞外液的多少直接与循环中的血容量相联系,因此,细胞外液不足将产生容积性渴。

(一)渴的原因与类型

1、渴的原因——渴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水量不足,咽喉部干燥起较小作用。

渴是机体失水的信号。

2、类型:

1)渗透性渴尤其出现在吃盐、高温时

2)容积性渴尤其出现在内(外)出血、大汗淋漓、呕吐腹泻时

注意:

正常情况下的渴感是两者兼有。

(二)失水反应的基本原理一方面,需发动饮水行为;

一方面,需减少尿量;

(三)整个反应涉及哪些结构?

1、感受器主要位于下丘脑,饮水中枢位于下丘脑,大脑皮层接受上传信息产生渴感并发动饮水行为;

(渗透性渴不缺盐)

2、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加压素)经神经垂体释放而减少尿量;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增强以增加肾小管对水和钠离子的重吸收并排钾离子。

(容积性渴缺盐缺水)

饥一、与摄食有关的脑中枢

(一)下丘脑的双中枢及其交互抑制关系

饥中枢——外侧核(LH);

饱中枢——腹内侧核(VMH)

实验研究的证据

1)脑损毁法发现:

损毁LH,动物拒食消瘦;

损毁VMH,动物过食肥胖

2)电刺激法发现:

刺激LH,动物开始进食;

刺激VMH,动物停止进食

3)电记录法发现:

动物饥饿时,LH放电频率较高,VMH放电频率较低。

临床病例的支持证据

(二) 

摄食控制系统的多重性:

二、摄食行为的发动

⏹1、葡萄糖在短期摄食调节中的作用(葡萄糖恒定说)

⏹信号:

血糖降低(注意:

是血糖利用率降低,非血糖的绝对水平降低)

⏹信号监测:

葡萄糖感受器,存在于肝和脑(如在LH和VMH)。

⏹2、脂肪在长期摄食调节中的作用(脂肪恒定说)

⏹具体信号:

血浆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水平上升

⏹体重调定点与幼年脂肪细胞数有关

⏹3、外部刺激与摄食行为的发动

三、停止摄食的周缘信息

⏹1、口腔尝、咀嚼

⏹2、胃膨胀(不是主要信号,饿不是胃排空引起的吗?

⏹3、十二指肠CCK

⏹4、肝葡萄糖的感受器

2、人为什么要饮水?

饮水行为有哪些种类?

它们由什么原因引起?

1、是机体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

2、是体内化学反应必不可少的物质

(1)水溶物质和游离于水的物质有利于化学反应。

(2)直接参加体内的水解、氧化和还原反应。

3、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1、原发性饮水原因:

缺水

2、继发性饮水原因:

增强对后来缺水的耐受力

第四章生殖行为

1、理解性行为的机制·

A、神经因素与性行为

性反射的初级中枢:

脊髓腰段有关性行为的脑区:

下丘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

B、激素与性行为——动物的性行为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人则不那么密切相关。

C、其它健康因素与性行为

D、环境因素与性行为

E、心理因素与性行为

1性兴奋的唤起是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等各种感官综合发挥作用的过程。

2性征、性感体征、性感区及其性别差异

3性唤起的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

4情绪和动机在性爱过程中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5人格特征对性爱过程具有重要影

2、正确认识人类性行为的表现与意义·

(一)性反应周期

1、卡普兰的三阶段:

(1)欲望

(2)激动(3)性高潮

2、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四期模式

(1)兴奋期

(2)持续期(平台期)

(3)性高潮(高潮期)

(4)消退期

这四个阶段,是人为划分的,相互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并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二)人类性行为的意义

A、性行为的自然属性及其生物意义

B、性行为的社会属性及其社会意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促进心理健康维护夫妻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促进社会稳定与文明进步

第六章睡眠与觉醒

1、指出快波睡眠与慢波睡眠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睡眠的两种时相

1、慢波睡眠2、快波睡眠

高振幅同步化慢波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1-4期)

注意两时相差异

快速眼动,局部抽搐

生理活动相对安静相对活跃(异相睡眠)

生长素分泌多少

梦有条理生动离奇

2、人类的睡眠有哪些基本规律?

(一)人类一夜睡眠的规律P361

A、程序:

B、睡眠周期:

90-100分钟一次,一夜转换4-5次

C、比例:

慢波睡眠占75%(1期5%;

2期50%;

3期10%;

4期10%);

快波睡眠占25%。

上半夜与下半夜也不同。

当一个人非常疲劳时,第一个快波睡眠的时程非常短,甚至可不发生;

相反,当一个人已经充分休息时,快波睡眠的时程便可显著增加,且伴活跃的作梦现象。

(二)人类睡眠的个体发展

A、睡眠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

新生儿18-20小时儿童9-14成人7-9老年人5-7

B、快波睡眠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新生儿50%以上;

可从觉醒直接进入婴儿40%;

可从觉醒直接进入成人25%老人20%

C、一日睡眠次数在一生中变化

新生儿5-6次(逐渐减少)儿童、成人1-2次老人几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