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教案+推荐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教案+推荐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教案+推荐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是结合实际明白读写间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并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2)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推荐一本书”,在习作中能比较明确地表达自己所读过的书的名字、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等。
通过交际实践,懂得什么是好书,并乐意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清楚明白地把主要内容、看法、体会介绍给他人;
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同时注意内容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愿望。
【学情分析】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默读能力却不尽人意。
目前有的课堂上虽然经常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学生静悄悄地读书、思考,以至于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还不会默读文章。
学生升入五年级后,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默读训练,重视学生默读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
同时注意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教法建议】
1.要重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的习惯,因为默读没有语音刺激,学生容易分心,所以在默读训练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可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地默读,能充分调动心智机能,提高默读质量和默读的效率,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阅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现、质疑、创新。
在这种师生互动的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价值,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善学、乐学、爱学,让课堂大放异彩。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25.古人谈读书
2
26.忆读书
27.我的“长生果”
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1
习作
推荐一本书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3
合计
12
25古人谈读书(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耻、识”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5.在学文中知道读书的益处,激发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中培养学生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用结合生活实践、自主学习的方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大意,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用结合生活实践、自主学习的方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2.在学文中知道读书的益处,激发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中培养学生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
谈话导入。
引导交流:
中国有一句俗话,“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西方也有一句名言,说的是“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
多年的生活中,一缕缕书香伴随着我们成长,给我们许多的知识,许多的教义。
一句句与读书有关的经典名句激励着我们热爱读书、认真读书、刻苦读书。
你最喜欢的与读书有关的一句名言是什么,在这句名言里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导入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来进一步了解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板书:
25古人谈读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
《论语》: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朱熹:
(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曾国藩:
(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三、初读感知
1.教师导语: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使用过程中,有传承,有变革,有创新,有些词语的意思发生了变化,阅读文言文或阅读文言文名句要注意这些变化。
2.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初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耻辱默而知之足矣岂止
(重点指导生字“耻”为翘舌音。
)
(2)学习多音字: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děidé
shí
知道,认得,能辨别:
识辨。
识破。
识相(xià
ng)。
识途老马。
所知道的道理:
知识。
常识。
辨别是非的能力:
见识。
远见卓识。
zhì
记住:
博闻强识。
标志,记号。
(3)学习多音字: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得(děidé
dé
获取,接受,如得到、得失、得益、得空、得便、得力、心得;
适合,如得劲、得当、得法、得体;
满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完成,实现,如得逞、得志;
可以,许可,如不得随地吐痰;
děi必须,须要,如可得注意;
极舒服,极适意,如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②读一读:
小学生就得(děi)多读书,这样才能从书中得(dé
)到更多的知识。
(4)理解词语。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
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5.再读课文,理清顺序,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1)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再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2)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①小组交流。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
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
建议用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耻诲谓诵岂恒窥皆缺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诲、谓、诵、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耻、缺”左右结构,左右基本同宽;
“岂、皆、窥”上下结构,上下基本同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窥、皆”和左右结构的字“耻、诲”,学生练写。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
写字指导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写字指导时让学生自己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加深印象,到自己写字的时候就能正确、美观地把字写在田字格里了。
】
五、学习《论语》三则。
1.自由阅读,交流词语的意思。
(1)敏:
勤勉。
(2)好:
喜好。
(3)耻:
以……为耻。
(4)下问: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5)知:
同“智”,智慧。
(6)识:
记住,这里读zhì
。
(7)厌:
满足。
(8)诲:
教诲。
2.小组交流,试着理解每句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①译文:
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②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③示例: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何意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