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3249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

《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考《申论》真题.docx

浙江省考《申论》真题

2022浙江省考《申论》真题

给定材料:

材料1:

进入21世纪,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人类对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可耕地面积、森林和牧场反而在大幅缩减,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

据预测:

全世界现有陆地资源量仅可供人类使用500年,如果按消耗资源速度每年递增2.5%计算的话,则只能使用90年;全球石油生产剩余可采储量加上待发现的石油资源可用53年;天然气和煤炭可用分别是63年和90年。

我国资源环境的约束更加突出:

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的1/2,在世界上名列第53位。

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在世界上名列第110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人口众多,预计到2022年,人口数量将突破15亿,而保证粮食安全的耕地却在大幅度减少,现有人均耕地面积1.38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在现有的耕地中,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2/3。

另外,土地沙化、土壤退化、水土流失、“三废”污染等也导致耕地减少。

农业生产在广泛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大量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板结、农田减产,这又刺激农民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造成恶性循环。

材料2:

我们居住的地球分为大陆和海洋两部分,海洋面积占了70.8%,陆地面积只占29.2%,所以,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人类居住的陆地像是点缀在汪洋中的几片“岛屿”。

蔚蓝的大海是一个巨大宝藏。

据统计,海底岩层中埋藏的石油可采储量大约为30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铀、氘、氚,它们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核燃料资源。

海洋中汹涌的波涛、起伏的潮汐、不息的海流都蕴藏着巨大的动能。

海洋中的矿产资源更为丰富,最具代表性的锰结核含有76种元素,把全世界海底的锰结核冶炼出来,可提炼出来的锰、镍、铜、钴四种金属的储量分别相当于陆地储量的200倍、120倍、15倍和1250倍。

海洋是一个生物资源宝库,那里生长着藻类近万种、鱼类1.9万种、甲壳类2万多种,可为人类提供极为丰富的蛋白质。

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约为陆地上所能种植的全部农产品的1000倍,而现在人们对海洋生物的利用还不到1%。

材料3:

1405年,明成祖朱棣开始派遣宦官郑和率领强大海船队远航他国。

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相当成熟,建造的郑和宝船长达137米,宽56米,有9桅12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

郑和在30年内率领船队七下西洋,足迹踏遍37个国家,遍及东南亚、波斯湾、红海沿岸及北非一带海域,最远到了东非的索马里,开创了人类航海史上前无古人、规模巨大的远洋航程。

郑和船队不畏艰险地远播华夏“蓝色文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郑和船队为文明礼仪之师,既未强行占领别国一寸土地,也未掠夺当地一分一毫的财产,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睦邻友好的精神;郑和船队打通了中西海上航道,将明朝“礼治”外交推向了全盛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郑和的航海始于15世纪之初,比葡萄牙人迪亚士1487年发现好望角要早82年,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要早87年,比达伽马1498年到达印度科泽科德要早93年。

郑和下西洋为中国提供了重要发展机会,然而中国未能把握这一机遇,从明朝宣德之后,统治集团经营海洋意识淡薄。

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后,遭到一些守旧廷臣的攻讦,指责七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至此,明朝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结束了。

此后,明清两朝闭关自守,放弃经营海洋的权利,饱受海上列强的侵略欺凌,割地赔款,甚至沦为半殖民地,这

即是辉煌与衰落的强烈反差。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评论:

当年中国统治者没有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转变为商业化、外交化的贸易和知识国家,留下历史遗憾,然而现在中国的发展完全有可能弥补这个缺陷。

材料4: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成立了由30多个海洋机构参加的“海洋联盟”,为联邦政府与民间企业、海洋科技机构与企业间的伙伴合作提供组织保证。

2000年美国通过了海洋法案,成立国家海洋政策委员会,审议、制定美国新的海洋政策。

2007年发布《规划美国今后十年海洋科学事业:

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和实施战略》。

据报道,美国政府现有海洋研究与开发实验室700多个,政府每年投资270亿美元,有针对性地建设科学研究机构,并根据不同区域的海洋资源兴办不同形式的海洋科技园区。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海洋产业主要是渔业资源开发和海洋运输。

1990年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海洋开发的战略规划,将开发海洋纳入重点跟踪项目和振兴产业计划。

1992年形成“海洋和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

2007年日本通过《海洋基本法》,2022年出台《海洋基本计划草案》,将日本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范。

近年来,日本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以沿海旅游业、港口及海运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为支柱的海洋产业;集中地方优势,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海洋开发,形成了海洋土木工程、船舶修造业、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与铺设、海水淡化等集科技、环保、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海洋经济产业。

同时,集中高新技术开发的优势,建立官、产、学一体化的联合开发体系,把科技研究成果推向市场。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是一个海洋渔业大国,70%的国家财政来自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946年挪威建立了渔业部,具体负责渔业活动、海岸安全、海洋科研及渔业资金的具体管理,形成了渔业管理上一整套法律、法规;集聚资金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海洋经济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海洋经济开发的合作及国际市场的开拓;注重海洋技术的研发与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技术转让;设置良好的私营企业投资系统,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私营企业投资海洋开发项目。

开发海洋的竞争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掌控海洋开发的钥匙、掌控海洋开发的话语权。

世界主要沿海大国都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发展与人才建设。

澳大利亚在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海洋方向的学科,有针对性地进行海洋专业的设置,德国的基尔大学进行海洋人才培养与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美国的缅因大学和日本的东北大学等都大力发展海洋类学科专业,培养了大批的海洋类高层次人才,为其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材料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居全国前列。

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3万元;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结构2022年为5.0∶51.9∶43.1,城市化率为61.62%,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但浙江省是一个人多地少、陆地资源贫乏、能源短缺的小省,土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人均耕地仅有0.5亩。

浙江省能源总消耗量绝大多数依靠省外调入或进口,从长期看,浙江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还将持续上升。

从工业产业内部结构看,浙江传统工业领域的纺织、化纤、服装、皮革、造纸等高污染排放的产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偏低。

从总体上看,浙江目前仍属外延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

浙江省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达6696公里。

规划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506公里,占全国的30.7%,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2878个,约占全国的44%,均居全国第一。

宁波—舟山港域是我国建设世

界级深水港群的首选。

舟山渔场是全球四大渔场之一,海洋捕捞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近岸海域共有浮游植物394种,浮游动物170种,底栖生物131种。

东海石油资源主体部分位于浙江海域,储量居全国第二。

海洋新能源主要包括海洋风能、波浪能、潮汐能,还有海洋生物能等。

浙江省可开发潮汐能装机容量占全国40.8%,潮汐能占全国1/2以上,海洋能源十分丰富,利用价值极高。

浙江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地貌形态多样,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禀赋与人类活动的叠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材料6:

2022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建设浙江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2022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首次提出“探索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

2022年3月,在交通运输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举行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浙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建设项目推介手笔巨大,共有26家国内外大型企业,与宁波—舟山港、温州港集团等签下了20个项目,投资总金额达650亿元。

按照“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战略定位,浙江将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即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

2022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我国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

2022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作出了全面部署。

材料7:

材料8:

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号称“五分天下有其四”。

2022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浙江占了144席,连续13年居全国之首。

浙江省的民间资本十分雄厚,但是许多民资因为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而让巨额资金“躺”着睡觉。

近年来,随着行业垄断的打破、开放领域的增多、限制政策的减少,浙江省民间资本进入领域正在日益扩大。

民间投资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而开始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金融保险及旅游等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总投资118亿元,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也是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国家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

“跨海大桥”自建设以来一直有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跨海大桥的资金,一大半来自浙江的民营企业。

在跨海大桥的资金中,由17加民营企业组成的5个投资公司的民间资本占到了资本金投入的50.25%。

专家指出,民营大规模进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仅解决了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持续强势,在全国颇为引人注目。

在此番局面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文化精神的支撑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

浙江人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冒险,在浙江大地上书写了一篇“农民变居民、老乡变老板、查场边市场、会场边工作、集市变城市”的感人历史画卷。

而全球1000多万浙商,用生动实践锤炼“踏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塑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的浙商品格。

可以说,浙商的奋斗,浙商的成功,淋漓尽致地体现浙江人永不言败、永不满足、永不停止的精神,展现了浙江人的智慧和力量。

材料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持续强势,在全国颇为引人注目。

在此番局面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在支撑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

浙江人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冒险,在浙江大地上书写了一幅“农民变居民、老乡变老板、晒场变市场、会场变工厂、集市变城市”的感人历史画卷。

而全球1000多万浙商,用生动实践锤炼了“踏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塑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的浙商品格。

可以说,浙商的奋斗,浙商的成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浙江人永不言败、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的精神,展现了浙江人的智慧和力量。

材料10:

中国国家海洋局编制的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海洋经济的定义是:

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

同时把海洋产业定义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目前,世界海洋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球旅游业总收入的一半,全世界40个最大知名旅游目的地中有37个在沿海国家或地区,这37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占全球旅游总收入的81%。

就中国而言,滨海旅游业稳居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前列,占比高达31.2%,可见滨海旅游业是海洋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

浙江省有甬舟、温台、杭州湾三大滨海旅游区,与佛音缭绕的普陀山、大名鼎鼎的桃花岛同处一隅的舟山市六横岛,虽然在旅游开发上逊色不少,但其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优势,为六横镇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插上了翅膀,现在建的有矿石中转码头、P某储运、新能源燃料乙醇、电厂等项目。

而,岛上淡水资源匮乏,已成为严重制约六横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022年,浙江省在岛上启动了全国最大的10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

目前一期工程已经达到一天2.25万吨的海水淡化处理能力,即三四天淡化一座小二型水库的蓄水量。

在海水淡化项目中,提取淡水后剩余的浓海水,一般都通过浓海水排放管道引至深海区排放,但是大量排放后会改变区域海水浓度,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生长。

六横水务有限公司想到了与盐场联姻,一边是海水淡化,一边是盐场晒盐,中间连上一根水管,浓海水直接成为盐场的原料,从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达到海水综合利用的目标。

“这只是海水综合利用的第一步。

”六横水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除了利用盐场晒盐,浓海水还可用于提取钾、溴等元素,今后还能进行盐化工、特种养殖等深度开发,如条件适合,他们将利用浓海水在附近建设类似“人工死海”的旅游项目,从而使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

材料11:

2022年4月13日上午,国家海洋局联合沿海有关省、自治区海洋厅(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国首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入选名录的海岛将面向社会出让使用权,最高使用年限为50年。

此次国家集中公布的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涉及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区,共计176个无居民海岛,其中浙江有31个。

海岛开发利用涉及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储、渔业、农林牧业、可再生能源、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2022年11月12日,全国无人海岛在宁波展开第一拍,浙江象山县的大羊屿以2000万元的价格顺利找到“岛主”。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士介绍:

“我省此次推出的第一批31个无居民海岛,相对来说其开发条件较好,与陆地距离比较近,岛型岛貌比较适合进行开发和利用。

海岛是海洋开发的前沿阵地,无居民海岛本身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吸引浙江丰厚的民间资本来投资,必将推动我省海洋经济的发展。

2022年11月,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了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项目。

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民营企业进入原油(燃料油)中转储运的项目。

黄泽山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为各大炼化企业和油品使用单位提供服务,对降低炼化企业的运输成本、保障炼化企业的原油供应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舟山逐步建成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中心、提升我国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话语权也有作用。

根据舟山海洋经济的规划,10年后舟山群岛新区将建成全国重要的油品中转贸易储存、铁矿砂中转贸易、煤炭中转加工配送、粮食中转加工配送等六大基地,为解决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材料12:

夏宝龙省长在202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要举全省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促进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到2022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此为6∶41∶53,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清洁海域面积达15%以上,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2亿吨,形成较为完善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港航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海洋科教文化全国领先,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

到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40∶55,科技贡献率达80%左右,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35%左右,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将有效提升浙江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

中央对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定位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对舟山的定位是“舟山群岛新区”。

示范就是探索引领,新区就要先行先试。

“示范区”和“新区”这5个字是中央赋予浙江的大政策,中央期望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征程中出新招、闯新路、攀新高。

第1题

一、政策优势:

中央与地方高度重视浙江海洋经济,且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先后启动了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着手建立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并对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经济优势: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居全国前列,工业化程度高,产业基础雄厚;浙江民间资本雄厚,能够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环节提供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

三、环境优势:

浙江省有全球最长的优质海岸线,拥有众多海岛,适宜建设世界级深水港群。

浙江本土自然、地理环境优势,因为交通条件完善而带来的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完善结合;舟山群岛位于沪宁杭辐射区位,联通中日韩贸易区,毗邻台湾海峡。

杭州位于长三角核心,拥有狭长的长江经济腹地,地理优势明显。

四、资源优势:

浙江海洋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深水岸线资源与广大腹地密切结合。

浙江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石油等传统资源以及海洋风能、波浪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十分丰富,利用价值极高,足以弥补浙江的能源缺口。

五、文化优势:

“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由“四千”精神塑造而成的浙商的奋斗品格。

第2题

“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5分)

要求:

准确,全面,有深度。

字数不超过600字。

参考答案:

这一观点强调了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对于浙江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

这一论断十分正确:

浙江省虽然经济总量大,但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传统高污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例小、仍属粗放型发展;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则有望推动我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这种推动力体现在:

第一,根据相关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生产总值大,产业结构比例合理,海洋新兴产业比值重,科级贡献率高,环境效益好,创新探索效益强,能够实现浙江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刺激全省经济结构转变。

第二,根据美国、日本、挪威等国的强海之路,发展海洋经济能够促进高新技术开发、促进国际交流和外向经济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极大地优化了本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第三,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这对于海上贸易、物流运输、金融信息、娱乐旅游、农林牧渔、能源、仓储等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进而实现我省产业升级。

因此,浙江应当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充分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经验;举全省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促进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

第3题

海“扬”经济须靠“思维”之帆

——论发展海洋经济必须树立的三种“思维”

发展海洋经济,是推动浙江省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实现人海和谐,实现浙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更是中国多少个世纪以来强海梦的先声。

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浙江省委、省政府,再到浙江各地市、区,无不对海洋经济发展寄予厚望。

项目上得多,新区批得快,招商热火朝天,平台搭建也是争先恐后。

这样大快人心的局面,让人欣喜。

然而自从十五世纪以来西方世界进入海权世纪以来,各国强海之路短则数十年,长则以百年论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海洋经济发展,器物在后,首先还应树立卓远的观念。

如果不是在思想上豁然决绝,海“扬”之路则难保走得久远。

——发展海洋经济,“开放思维”是根本。

海洋意味着开放与包容。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所谓“开眼”也就是说从海上认识了当时的列强。

中国百年御辱,正是从封禁海疆开始的。

所以说要想求发展、奔富强,“开放思维”是根本。

不打开眼界、放开思想,束缚住手脚、裹扮住双脚,那就只能走老路。

浙江地处沿海,早就具备“奋进不息、开拓进取”的地域精神特色,唯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加大开放,才能力保海洋经济发展能够走远、走稳。

当然,开放也不意味着泥沙俱下。

浙江应当立足于国庆省况,以舟山群岛海洋经济示范区为立足点,背靠辽阔的长江经济腹地,北接中日韩贸易先行区,南与台湾、东南南亚诸国相往来,学习先进的发展模式,实现“海洋强省”的梦想。

——发展海洋经济,“共赢思维”是核心。

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是中国梦浙江篇章中的一笔华彩,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追求以和谐促发展的局面,具体来说要保证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力保“人海和谐”,也就是说要以低耗能、轻污染、高科技产业为核心,以保护环境为导向。

其次,力求“山海和谐”,也就是让浙江省的山地经济和海洋经济有机协调起来,让海洋经济有底气、有靠山。

最后,力图“统筹和谐”,项目与项目要统筹、要合理,海洋经济一盘棋不可各自为政,不可出现诸侯经济、重复建设的怪圈。

实现百年强海梦,我们需要“开放”、“共赢”与“和谐”的思维!

扬起思维之帆,浙江海洋经济必将大有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