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3173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docx

《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docx

心理学

引起疑义

3.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

4.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

5.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

7.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

9.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14.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

15.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

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

A.是权威意见B.将有助于他

C.旁观者的意见D.是客观的意见

1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

9.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

6.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

A.一定的帮助B.较弱的影响C.间接的影响D.直接的影响

10.当人处在群体中时,有时会做出平时不会做的破坏性行动,这是()

A.从众现象B.社会干扰现象

C.去个体化现象D.群体极化现象

4.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来保障"。

A.教师B.社会C.法制D.制度

3.()属于压力应对策略中的处理困扰。

A.放松B.商讨C.妥协D.使用药物E.攻击

4.与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形式为最适宜,其结构包括()

A.目标B.主题C.情景D.任务E.评价标准

5.在一定时间内,(),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A.事件性质越复杂B.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少

C.对不喜欢的事情D.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

E.事件性质越简单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B.主席令C.教育局令D.学校令

16.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试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  )。

A.试验法B.演示法C.参观法D.实践活动法

10.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

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14.“青少年、儿童是社会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

”这是(  )。

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

C.《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

D.《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

15.(  )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9.在合作办学中,委托培养劳动用工和教师聘任等方面发生的法律责任属于(  )。

A.刑事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行政法律责任

D.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明确(  )年要达到(  )。

A.20124%B.20125%C.20204%D.20205%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

A.大B.多C.小D.增加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A.潜在才能B.能力倾向C.性别倾向D.性别态度E.成就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1.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A.有序问题B.无序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1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B.6~8岁C.8~10岁D.10~12岁

1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

1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

29.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A.知识B.领会C.综合D.评价

30.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是()。

A.知识B.领会C.综合D.评价

31.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

A.功能B.大小C.用途D.年龄

2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A.会谈B.倾听C.鼓励D.询问

2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

22.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

23.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

5.()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

1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

26.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1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

1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

56.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88.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B.创造性功能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D.真正目的

89.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B.准则与控制C.限制性影响D.限制与规范 

90.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

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

101.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

102.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量值B.一种题型C.某种题型D.多种题型

103.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B.全部过程C.主要过程D.系统程序

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5.“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

”这种思想是和以下的哪一种理论有关()

A.痕迹衰退说B.同化说C.动机说D.干扰说

20.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A.100%B.80%—90%C.70%D.50%

19.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A.偏态分布B.常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

22.有四种反思教学的方法,他们是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

10.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程序性学习

11.教材编写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要有间隔和停顿。

这是利用感知规律的()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2.桑代克认为刺激一反应联结如果得到使用力量就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力量就会减弱。

这属于()

A.干扰说B.同化说C.动机说D.痕迹衰退说

13.下面哪一项是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

A.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B.客观性、内潜性、简缩性

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17.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A.学生成绩B.智力测验C.期末评比D.教学目标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D)

A.促进作用B.制约作用C.决定作用D.促进或延缓作用

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1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_学期_计划和__具体行动__计划。

1.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

3、一位教育家有一句名言“唯一愚蠢的问题就是你不问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学生没有问题B学生不善于问问题

C学生没有追求真理的意识D学生不敢问问题

7、“XX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可作出验证的是()

A间接假设B直接假设C循环假设

8、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

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到促进作用?

”衔接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正确是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54.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是(B)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持续性评价

55.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困难,但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换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C)

A道德动机 B道德评价 C积极的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习惯

62.某教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好脸色看”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方式是(D)

A仁慈专断 B放任自流 C民主型 D强硬专断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8.“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是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

这种观点是(B)。

A.历史唯心主义的B.历史唯物主义的

C.历史人本主义的D.历史自然主义的

5.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D)。

A.行政主体B.国家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

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

4.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

A.学习策略B.认知策略C.学习方法D.元认知

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2.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A.归因B.成就动机C.诱因D.需要E.评价

2、智力群体差异包括(ABC )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志向差异E学习风格差异

3、知识的表征形式(ABCD )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

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C)

A、合作学习B、发现学习C、情境学习D、指导学习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 )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 )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

A.《教育论》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D.空间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