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3007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4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docx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

设想未来新千年新技术

日期:

2008-09-08  来源: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科技在飞速发展,人类日常生活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但科学家们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们仍在开发更先进的技术,未来10年、100年甚至1000年后,还将有许许多多超乎你我想象的发明问世。

未来千年的新技术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连接地球与宇宙太空梯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工程师阿尔图塔诺夫就提出了制造连接静止卫星与地球表面的太空梯的设想,这样,即使不用火箭也能造访静止卫星,人们也就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卫星修理和旅游宇宙了。

   从理论上讲,太空梯并不神奇,在地球赤道的海面上建造一个平台,从静止卫星上降下一条长达10万千米的缆绳,把它锚定在平台上,随着地球同步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恰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它便得到了一个向外的张力,于是将太空梯竖直起来,就像你在头顶上甩动着一根一头拴着小球的绳子一样。

然后,用一个由激光或场提供能量的升降器在缆绳上下移动,运送乘客或货物。

   与地球上的公共交通工具一样,太空梯内的列车也将设置成双向对开,并在适当高度安装“站台”,以便乘客和货物上下。

这些站台实际是太空梯上的空间站,它们的重量包括列车的载重以及行驶位置。

这些在最初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进去,因为它关系到太空梯的平衡。

太空梯一旦失去平衡,巨大的拉扯力是很难靠其本身的强度来抵消的。

事实上,即使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按照计算,目前也尚无一种能满足太空梯抗拉强度的材料,这也是太空梯构想面临的又一技术难题。

    反物质让人类进入深空

   上世纪末,美国航天局推出了反物质发动机的初步设想。

通常物质与反物质反应引起“对湮灭”现象,它们的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所释放出的能量是现代航天飞机里使用的氢氧燃烧剂释放能量的100亿倍,是核电站里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的1000倍,是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的300倍。

一片阿司旺林大小的反物质同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足以让一艘飞船巡弋几百光年,而航天飞机那么巨大的燃料箱和推进器中的燃料完全可以用100毫克的反物质代替。

所以制造能量大、质量轻的反物质发动机是最佳的选择。

 

   目前研究的反物质发动机设计方案按其湮灭方式有固体核心、气体核心、离子浆核心和粒子束核心4种。

第一种湮灭是在固体核心的热交换装置内进行的,产生的热量将氢推进剂加热,然后从喷口喷出,接着的两种是将反物质直接与氢推进剂发生湮灭反应,分别以磁场控制产生带电介子或离子浆,并通过对氢推进剂的加热或离子浆的喷出产生推力。

最后一种是直接通过一对一的湮灭,然后以磁场控制带电介子,并把它们直接从喷口喷射出去。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只需要反物质燃料,不需要推进剂,可以极大地减少飞船的负载。

使用粒子束核心发动机的飞船速度可能达到116千米/秒,而70年代发射的旅行者1号只有17.4千米/秒。

   黑洞发电站给人类提供能量

   随着地球能量的日益枯竭,人类进入了匮乏时代。

有趣的是,吞食一切物质的可怕怪物黑洞却潜藏着巨大的能源,能供人类今后开发利用。

 

   发电机是由转子和定子组成的。

导电的转子在有磁性的定子中旋转即导体切割磁力线,就可以产生电流。

对此,法国天体物理学家T·达摩设想,在一个带电旋转的黑洞周围设置一个磁场,由于黑洞的旋转,可以发出强大的电流。

当然,由于黑洞能量被提取,黑洞的旋转速度将逐渐减慢,不过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提出了提取黑洞旋转能的机制。

从旋转黑洞来说,最外边是静止界限,往里是视界(外视界与内视界),静止界限与视界之间是能层(储能区),中心是环形奇异点。

彭罗斯设想,将一个物体逆着黑洞旋转的方向放入黑洞的能层,这个物体的能层中被黑洞的潮汐力(前后的引力差)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被黑洞捕获落向黑洞中心,另一部分带着从黑洞吸收的能量被抛出黑洞,回收被抛出的部分,就可以利用它从黑洞中获得的能量。

 

   控制地震或火山喷发

   地震或火山喷发的能源是巨大的地幔对流。

即使几千年后,人类的智慧也无法制止地幔的对流。

但是控制地震或火山喷发在原理上是有可能的。

我们的目标是主动地回避地震的危险,以期在某特定的区域不发生地震,或有计划地在特定的时间发生地震,一点一点地释放能量。

   众所周知,地震每级间能量差30倍。

代替8级地震,我们可以在时间上分散为引起6级地震千次左右。

如果分散为4级地震,则必须引起上百万次地震才行。

如果能发生很多次对人体没有感觉的小地震,则可以消解大地震的发生。

 

   那么,如何控制地震发生呢?

关键在于地壳的性质。

构造地壳的岩石有“结构敏感性”,即对于非常小的物理条件的变化,岩石的微结构发生大的变化,宏观的各种性质会发生异常变化。

如果让含砂的地基受到振动,则松软的地层会发生像流出液体那样的“液化现象”。

同样,反复对地壳施加微小的力,则可能使地壳的强度下降、变形。

事实上,只要稍微改变黏土含水,硬度则有很大变化。

据此,如果向地下岩石注入含表面活性剂的水并通电流等操作,地壳的强度、形变以及地下湖泊流动则会敏感地发生变化。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用与地震同样的原理控制火山喷发。

 

影响IT人员未来发展的五个IT新技术方向

作者:

佚名来源:

希赛网点击数:

1487更新时间:

2008-8-26

  【字体:

小大】

       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合格的IT工程师,必须善于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

然而新技术、新方法总是层出不穷,常常让IT人员无所适从,疲惫应付。

下面我想谈谈我对新技术、新方法的一个归类性的介绍,以使大家心中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并理清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从而作进一步研究,专注而专业地从事IT工作。

  一、信息安全新技术

  主要包括密码技术、入侵检测系统、信息隐藏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网络容灾和灾难恢复、网络安全设计等。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已经出现了在线购物、在线炒股、手机银行及网上办公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应用。

这些技术和方法是任何一位从事信息安全相关工作的人士必须具备的知识。

  二、信息化新技术

  信息化新技术主要涉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等。

例如根据国家的信息化指导方针,城市信息化必须与工业化结合进行,城市信息化必须以工业化为基础,在推进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因此,工业化就成为信息化的应用基础。

  三、软件新技术

  软件新技术主要关注嵌入式计算与嵌入式软件、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中间件技术、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信网络计算平台、软件架构设计、SOA与RIA技术、软件产品线技术等。

随着对象技术与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了分布对象计算,并发展为当今软件技术的主流方向。

  四、网络新技术

  网络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与移动通信、光通信与智能光网络、家庭网络与智能终端、宽带多媒体网络、IPv6与下一代网络、分布式系统等。

虽然有线的资源是无限,而无线资源是有限,但以WLAN为代表的无线宽带网技术将无线和有线无缝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无限资源和无限应用。

  五、计算机新技术

  计算机新技术主要关注网格计算、人机接口、高性能计算和高性能服务器、智能计算、磁存储技术、光存储技术、中文信息处理与智能人机交互、数字媒体与内容管理、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等。

其中网格技术有一个角度是发展IPv6,将地址空间由32位扩展到128位,这样,原来有限的IP地址将变得无限丰富;另一个角度是发展网格技术,更好地管理网上的资源,将之虚拟成为一个空前强大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在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共享资源和协同解决问题,从而让用户从中享受可灵活控制的、智能的、协作式的信息服务,并获得前所未有的使用方便性和超强能力。

十大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

发布时间:

2010-11-12

   北京时间7月17日消息,一家国外博客网站最近公布了十项被认为是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依次是人工智能、意识上传、超大型工程、分子制造技术、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电子人、太空移民、基因疗法/核糖核酸干预、虚拟现实、人体冷冻。

  据该博客网站报道,所谓超越人类极限指的是通过先进技术提高人类的能力,这里说的技术当然不是iPod、iPhone、Playstation这些目前最流行的电子玩意儿所采用的技术,而是为消灭疾病、向世界上最穷的人提供廉价而又质量的产品、改善生活质量、社会交流以及其他事项所采用的一种重大的战略性技术。

我们是不会注意到技术的,因为它混合在世界的架构中,但如果技术变得可以获取了,我们会立即注意到它的存在。

而且技术无所谓昂贵与否,如果一项技术真的有效,那么它会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许多倍的价值。

  所以,超越人类极限的粉丝们在技术进步这个问题上看得更加长远,他们所展望的未来技术不是5年或10年,而是20年,30年甚至更远。

我们都知道,我们展望得越远,预测便越不确定,但有一件事是非常肯定的:

如果一项技术在物理上说是可能的,看上去也确实有用的话,人类(或超人类)的创造性会将它视为最终可以获得的技术。

随着我们对物质原子结构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技术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雄心勃勃,从中获得的回报也越来越大。

有时候新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变得更加快乐,互联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下就是这十项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

  

  1.人工智能

  未来学派认为这是可能的。

如果真是这样,强有力的人工智能真的可行,思维、感知、想象、发现、交流、都可实现人工合成的智慧。

而串行运算之充分,并行运算之必需,也都在技术范围能达到之内。

现在电脑的运算速度已接近了人脑的运行速度。

  世界将被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风潮冲击,但谁也无法说明其中的细节。

如果象沙子一样的物质也能被制作成电脑芯片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最终太阳系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会变成智能化的,其结果将是“智力复兴期”:

智能化的不断扩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相反,如果没有感情因素在其中,人工智能会将人类带向末日。

因此我们必须设立最基本的条件,否刚必将自食恶果,后悔莫及。

  

  2.意识上传

  意识可以廉依附于一种载体,也就有可能依附在另一种载体上。

意识上传,有时是指非生物学智慧,即围绕着认知处理过程可以通过本源培养而不是现有的神经元来实现。

考虑到神经生理学几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和近期世界上首次脑修复术-人工合成海马体-这些似乎真的可行。

  看起来,我们的意识更多由其表达的信息模式,而不是其特有的硬件配置决定的。

虽然很多哲学家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但要使公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接受似乎还有待时日:

人们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只是个在生物学神经元上安装了自动计算功能的数据处理装置,但是很难想到另一点:

一旦我们否认了非实质性灵魂的存在,我们必须承认精神也是安装在肉体之上的一种物质形式,但是如果除了现有神经元之外的物质能完成这一功能,那么为什么不能说智慧和意识也能通过其它形式存在。

      3.超大型工程

  人们大多熟知那些超大型工程,因为象《死亡之星》之类的科幻作品中到处可见,比如,典型的大型工程指那些至少长达1000公里的巨物,如太空电梯、戴森球体等等。

如果采用上述所说的自我复制机器人技术,这么大规模的建筑就可以大部分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我们这些智慧生命只需负责其中最高端的功能与设计部分即可。

考虑到人类进入太空还需较长时间,目前太空中也并没有适合人类居住和使用的建筑物,我们要做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如果真能建成这些巨型建筑,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4.分子制造技术

  如果自我复制是机器人技术的圣杯,那么分子纳米技术就是制造业的圣杯。

分子纳米技术最初由自我复制技术产生而来,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能够以原子的精度生产绝大多数产品,这一概念又被叫做“纳诺工厂”。

  从实用角度来讲,纳诺工厂的出现意味着几乎每种产品都可能由钻石造成,发动机会变得如此强劲,只需小小的一立方厘米就足以驱动一辆汽车,纳诺医疗设备可用来愈合伤口并在不动手术的前提下修复患者的有病器官,气悬浮纳诺设备(“效用雾”)在实践中可用来模仿所需的物品;另外,它还用于制造可有效载荷足以杀死上千人毒药的微型机器人,或者用来生产一种可以用极快速度从U-238中分离出U-235的只有笔记本电脑大小的设备,或者自我复制人工合成海藻。

这些大量使用的干净应用方法会直接将以往肮脏的应用方法淘汰出局。

 

        5.自我复制的机器人

  当机器人能为我们完成一切工作之后,人类自己要干些什么呢?

自我复制被认为是机器人技术中的圣杯。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以“航天飞行中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为题进行了里程碑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的自我复制只是机械问题,并不需要进行重大的基础性理论突破。

该研究计划将重达100吨的东西送往月球,并给它一年的自我复制时间,让其进行自我复制直至达到预期水准。

  该计划细节详实,其构想来自工厂内常见的行驶在铁轨上的电子车,使用这种叫做“pavingmachinesa”的东西能传导太阳光,并融化月球表面的风化层,机器人矿工负责收集原材料,装备一个太阳能电池为其提供全部能源。

十年之后,月球工厂的生产量就可达到10万吨,并且是全自动化。

如果人类移民月球成功,也可重新掌控工厂的生产管理,并利用它生产家居用品,提供足量的太阳能。

  如果地球上也能建成类似的自我复制系统,那么几乎可以足量提供所有人类所需的物质。

自我复制工厂可以通过从海洋抽水将澳大利亚广袤空荡的荒地变成繁华似锦的大花园,它们可以融化北冰洋的冰雪并建成一座适合人类居住的巨大的透明屋顶,它们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的潜水装置深入无生命生存的大洋底部,挖掘那里的沉沙为人类移民兴建新的居住地。

如果真能这样在地球表面开辟如此大面积的新大陆,人们起码暂时不会再担心人口膨胀等问题了;而当今后人类真的又觉得地球过于拥护之时,还可以选择移居月球、火星、甚至小行星带,只需使用自我复制的机器人技术为上万亿人类太空移民选择适宜居住的场所就可以了。

      6.电子人 

     

       

      你能发现这幅图中的电子人吗?

没错,你正看的就是他!

他叫迈克尔.考罗斯特,出生时几乎全聋,现在通过耳蜗植入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听力。

在科幻作品中,电子人往往都是千人一面--要么是维护公平的超人、要么是电子杀手,要么是超级警察。

其实电子人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了,他们看起来与正常人一模一样,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一些升级换代的电子人会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或三十年代投入市场,如助听器、助视器、新陈代谢促进器、人造骨骼、人造肌肉、人造器官,甚至会有不易被人发现的在皮下植入的电子脑。

  电子人是人与机器的结合。

这不是一个科幻概念,英国著名控制论专家凯文·沃里克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相关试验。

由于他大胆地将电脑芯片植入身体,也因此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

沃里克的研究招来骂声一片,但他并未停止自己的研究,而且断言:

“我们人类可以进化成电子人——部分是人,部分是机器。

  沃里克预言,如果控制论进一步发展下去,那么它将用红外雷达帮助盲人“看”东西,通过超声波让耳聋的人“听”到声音。

他甚至担心,如果人不与机器合二为一的话,人类可能会在未来变成一种较低等的生命。

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一件事情,防止这一结果的出现。

 

      7.太空移民

  如果我们能够向整个宇宙扩张,为什么要担心地球上有太多的人?

早期欧洲通过将其过剩人口运往新大陆而解决了它的人口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继续这一进程?

人类的太空计划已经指出了道路。

  在未来学派的哲学体系里,太空移民是超越人类科技极限的重要部分;同样,由于超越人类科技的发展,才使太空移民成为可能,因为人类天依靠天生条件是不可能在太空中生存的,从生理学上讲就会有诸多不可能之处,如肌肉萎缩、肠胃胀气等。

如果人类来到金星,会因高温而融化掉;如果来到火星,则会被冻僵。

最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升级人类身体的能力,也就是说不是把宇宙地球化,而是将人类宇宙化。

   

      8.基因疗法/核糖核酸干预

  简单地说,基因疗法就是用好的基因替换掉不好的基因,而核糖核酸(RNA)干预则可以有选择地将不好的基因剔除掉。

两项技术结合起来,我们人类就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控制我们的基因代码的能力。

  现代医学正在重新定义“老年”,可能用不了多久,人类就可以轻松活过目前的寿命上限—120岁,这便归功于基因疗法。

剑桥大学的生物医学老年医学专家奥布雷·格雷对人类寿命的预测更加乐观。

他相信,人能够活到1000岁。

他对与会的人员说,利用干细胞、基因疗法和其他技术对身体定期进行维修,可能最终会完全制止人体的衰老。

如果每一种维护方法可以将寿命延长30年或40年,那么随着科学的发展,死亡可被推迟。

  基因是“生命的设计图”,所以当基因因为突变、缺失、转移或是不正常的扩增而“出错”时,细胞制造出来的蛋白质数量或是形态就会出现问题,人体也就生病了。

所以要治疗这种疾病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找出基因发生“错误”的地方和原因,把它矫正回来,疾病自然就会痊愈了。

  基因疗法即是通过基因水平的操作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目前的基因疗法是先从患者身上取出一些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纤维干细胞、肝细胞、癌细胞等),然后利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当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使人体细胞就可以“获得”正常的基因,以取代原有的异常基因;接着把这些修复好的细胞培养、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后,送回患者体内,这些细胞就会发挥“医生”的功能,把疾病治好了。

 

 

       9.虚拟现实 

         

        这张图片看上去可能像一张照片,但实际上它是游戏《Crysis》的一个屏幕截图,这个第一人称的射击游戏将于今年底推出。

从这张截图上你你会看出,电脑制图技术已经逼近真实。

到2020年代,虚拟现实的画面的清晰度将会高得让你难辨真假,到那个时候,虚拟环境将成为你喜欢工作和娱乐的场所。

  用不了多久,虚拟现实就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逼真了,还会有逼真的触觉,它会让你的感觉相信触觉技术正在传递真实的事情。

到那个时候,哪是现实,哪是虚拟现实,就更加难以区分了。

 

         10.人体冷冻

  人体冷冻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主要研究体温对寿命的影响。

降低体温的实验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果将人的体温降低两度,那么一个人便可以多活120到150年。

果真如此,我们就能像《圣经》里说的那样,活到700甚至800岁。

但是,实验刚刚开始,所以现在向世人宣称我们已征服了死亡还为时尚早。

  科学家们经常谈论人体冷冻术,设想将人体冰冻起来,再让他在未来某个时候苏醒。

这种想法已经广泛被科幻小说所采用,但现在它有可能变为现实。

人体冷冻可以被视为葬礼的一个变种。

在美国,富人可以选择被埋在地里或被冻起来直到人类发明了重生的技术。

但在自然死亡前被冰冻起来会怎样呢?

冰晶体不会损坏细胞,它们只是将其一分为二。

你现在不可能让冰箱里的鱼再活过来,但它也不会变成其他的东西,因为它只是被简单地冻了起来。

当然,让细胞不死,科学家们还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

  为了研究人体冷冻,科学家们需要建一些特殊用途的“农场”,里面安上生产液态氮的装置。

人体冷冻这项服务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很经济的:

冷冻一个人体的价格大约为2000美元。

经过这样处理的人实际上便停止了死亡。

这种想法在20年后也许真的会变成现实。

  人体冷冻术也面临着道德方面的问题。

一个经冷冻处理的人能适应100或200年后的全新生活吗?

这不排除一个“复活”的人会对新生活感到绝望、发疯的可能性。

在不朽人群出现之前,人们的确需要先考虑好这些问题。

 

软件开发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作者:

仲萃豪, 出处:

IT专家网, 责任编辑:

李春禹, 

2008-03-1911:

08

  如何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以及适应按需而变等问题,就成为软件工程中的核心问题,这就出现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仅仅去年一年之内,在软件开发技术上产生了三大突破性成果:

基于“构件/构架的软件开发方法”趋向完美成熟;正在不断完善的UML(统一建模语言);正在发展的“分布式系统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技术。

  六十年代开始就出现了“软件危机”,当时一个大型复杂软件,要花上千人年的工作量才能实现,而开发质量极差,常常可能包含成千上万个错误,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荷兰的一位物理学家E.W.Dijkstra

  采用了数学或物理的解题思维方法,提出了一种称为“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应用于开发大型软件系统时称为“结构化分析和结构化设计”,这种方法延用了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软件工程这门学科。

然而,如何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以及适应按需而变等问题,就成为软件工程中的核心问题,这就出现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仅仅去年一年之内,在软件开发技术上产生了三大突破性成果:

  一.基于“构件/构架的软件开发方法”趋向完美成熟

  C.A.R.Hoaro于1972年提出了数据抽象的模块,逐步发展成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知识重用,就是尽量重用现有的成果,从而可以提高开发质量和效果。

到了90年代这种方法成了研究的热点,先后出现了许多学派,成为历史上著名的“OO大战”,在学术界讨论很热烈,但其成果并不理想,工程人员却远而望之,原因是:

①技术要求较高,一般技术人员(编程人员)很难学会掌握。

②由于概念上不统一很难建立起标准和规范。

③在工程实施中有不少难点尚未解决好。

因此只能在某些应用上被少数技术人员使用。

  为此,在面向对象方法基础上出现了构件技术,这种思想来自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业中,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预制件装配方式,它的预制件要求并不苛刻,而只要是重用就可以了,所以称为构件。

在这个生产流水线上各阶段,可以由不同专业人员去完成,社会有了分工,效率和质量都有了保证,这种开发技术称为“基于构件的开发技术”。

  我们曾用这种方法开发了一个“财政信息系统”,然后应用到四川省和成都市财政厅,就可达到重用软件95%以上,正好像现在盖一个大厦,采用了预制件组装就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时间、而且还能提高质量。

  当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用于开发分布式系统时,出现了比“构件重用”更重要的技术---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框架(简称构架)。

在1998年日本京都召开的“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BSD)”国际专题学术会议上,一致认为软件开发方法离不开“构件和构架技术”。

  直到去年这种技术才完美成熟,由此软件危机获得了初步解决。

  二.正在不断完善的UML(统一建模语言)

  有了有效的开发方法以后,近年来,国内各个软件开发公司或有关部门都为自己定位的方向或领域,建立起相应的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其中最为成功的工具就是统一建模语言UML。

数学家用数学符号来学习或推演数学、音乐家用了五线谱记录乐谱,软件工程师用的就是UML。

  UML是一种描述的语言,它将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模型用可视化的图形来描述,它是由面向对象方法的三位奠基人坐在一起,统一了面向对象中的概念、补充了不足、引入用例(USECASE)建模、构件和迭代开发等当前各种公认有效的技术,它体现了当前的技术汇总,由此称它为软件开发的一个里程碑,并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所认可,和各大公司支持。

  软件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从“用户需求”向“具体实现”的逐步过渡,其中间各步都是用某种模型来说明,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使用模型可以与各类有关人员很好地交流和沟通;可以及时发现的问题、诊断和修正方案;可以作为中间成果的文件保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