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2637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3.4弹簧测力计教案

 

课题

3.4弹簧测力计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

2、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弹簧测力计是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

3、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知道弹簧测力计的保用注意事项,会读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指数。

4、了解弹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会用橡皮筋、硬纸板、别针等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测力计。

教学重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并能够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弹簧测力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橡皮筋、硬纸板等制作测力计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我们在研究运动和力的时候,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力的大小呢?

这就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

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看一看。

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弹簧测力计。

板书课题:

4弹簧测力计

二、探索

活动一:

认识弹簧测力计

1、出示课本48页的弹簧测力计结构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

2、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想一想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弹簧测力计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5个部分组成。

提环——便于用手握住测力计

弹簧——测出力的大小

指针——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表示出刻度

挂钩——挂住被测量的物体

3、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慢慢的拉挂钩,注意观察弹簧是怎么变化的?

指针是怎么移动的?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用力要轻一些,速度要慢。

4、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

最大能测多大的力?

出示课本49页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他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课本上的测力计,每一大格是0.5牛顿,一小格是0.1牛顿,最多能测5牛顿的力。

5、教师强调:

因为测力计不同,因此不同测力计的刻度也有差异,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表示多大的力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测量力的大小之前,先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6、试一试弹簧测力计,感受一下弹簧测力计的特点。

预设:

拉力越大,弹簧伸的越长,示数也越大,跟橡皮筋的特点有一点相似。

活动二: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出示课本49页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

2、出示几种学生读数时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哪种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在测量力的大小之前,我们先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到1牛顿、3牛顿和5牛顿,感受一下大小不同的力。

3、下面我们先来测一测提起我们的科学书需要多大的力?

教师出示科学书,引导学生看一看,并用手掂一掂,预测一下提起科学书需要多大的力。

使用测力计测量科学书,验证我们预测的数字是否准确。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我们身边的物品进行测量。

在测量之前,先预估一下力的大小,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再用测力计测量出力的大小,然后完成实验记录。

出示活动手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记录表”。

学生分小组活动,选择不同的物体,测量拉力的大小。

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了解各小组测量的物体及其拉力的大小。

5、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初步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懂得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的准确,这样测出的力的大小才是比较准确的。

三、研讨

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在生活中,弹力的运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弹力?

这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生活中的弹力,并且完成旁边的记录表。

全班交流,预设:

利用撑杆和海绵垫进行撑杆跳

健身球、跳水运动、蹦蹦床、弹簧、射箭、拍皮球、打羽毛球、打篮球。

吉他、二胡等乐器、橡皮筋、松紧带、弹力袜、弹力棉、拉力器、弹弓。

3、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具有弹力的活动和物品。

四、拓展

1、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测力计,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2、制作材料:

橡皮筋、硬纸板、别针等等。

3、制作方法:

第1步,在纸板中间用剪刀剪去一块长方形的纸板,把别针别到纸板中间。

第2步,在中间的别针上套上一个橡皮筋,用另一个别针扭成一个小挂钩,用来挂被测物。

再用一个形状为菱形的小硬纸片,别在别针与橡皮筋的连接处,当作指针。

最后画上刻度,简易的测力计就做好了。

4、学生试着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的测力计。

5、各小组展示制作好的简易测力计,并用测力计来测一测力的大小,看看准确度。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测力计,知道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是利用弹力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

反思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心理目标: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教学难点

声音的传播方式。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

水槽、水、烧杯、石块、课本、小盒、土电话、铃铛、小槌、鼓、鼓槌、纸屏、泡沫小球。

2、演示材料:

水槽、小石子、高锰酸钾。

3、其它材料:

课件、记录单、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影片段:

①铃声及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跑到教室的情景;②花样游泳表演;③人把耳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到来声情景……

2、设疑引导讨论:

看了刚才的影片,你有什么想法?

说说你对这些现象的解释?

还有什么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声音在气体中传播。

1、同学们想一下,平时课下你在哪活动,就像刚才影片中的那样,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来到教室上课?

……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听到铃声来到教室上课这说明什么?

2、小组讨论。

3、谁来说一说你们组讨论的结果?

(小组汇报)

4、教师板书-—方向:

四面八方空气

(二)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1、同学猜测声音在液体、固体中能否进行传播?

根据什么?

2、同学通过实验验证:

a、学生介绍实验材料

b、出示实验要求

c、分组设计实验并验证(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实验并验证,注意边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如果实验中出现困难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实验探究建议卡。

d、汇报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你验证了声音能在什么中传播?

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出的结论?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

3、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通过实验验证了声音不仅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像桌子、课本、土电话、文具盒等这样的固体中和水这样的液体中传播。

气体、固体、液体是架在发生物体与我们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才传到我们耳朵中来的,我们把这些物体叫做声音传播的途径。

(板书——途径)

(三)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式。

1、从实验桌斗拿出小鼓、鼓槌,纸屏。

2、小组讨论、设计声音传播的方式实验。

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讨论:

为什紧贴着纸屏的小球会振动?

6、学生汇报。

(多找几组同学回答,注意小组间评价)

7、教师小结:

当物体振动发生时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体振动得快,周围的空气振动得就快(小球),发声体振动得慢,周围的空气振动得就慢。

这样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不断振动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就叫声波。

(课件演示讲解声波)

8、教师:

在投影下演示音叉被敲击后进入水中引起水波的实验,声波就像水波同学们看大屏幕(投影出示水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9、学生想象声波应该是什么样的?

10、教师出示课件:

讲解声波的传播方向。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四、巩固练习

1、上课开始在电影里看到人把耳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到来声的镜头,这是怎么回事?

2、《小儿垂钓》一诗为什么小孩向问路者招手?

五、小组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方向四面八方

空气气体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途径土电话桌子固体

水液体

方式声波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案

 

课题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2、选择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3、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观念。

教学重点

选择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种弦乐器、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1、出示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乐器有什么共同点?

(这些乐器都是弦乐器,都依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

2、播放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弦乐器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

3、教师引导:

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这一类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那么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二、探索

1、教师引导:

要想探索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就要小组合作,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2、第1步:

选定一种弦乐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各小组讨论商量,选定一种弦乐器作为本小组的研究对象。

讨论交流本小组要解决的问题:

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3、第2步:

预测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

教师引导:

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弦的音高呢?

下面请同学们来做一个预测。

预设一:

弦的粗细

预设二:

弦的松紧

预设三:

弦的长短

弦的音高与弦的粗细、松紧、长短究竟有没有关系?

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进一步来预测。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各小组进行预测,并填写好“音高变化预测”这一栏的内容。

4、第3步: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预测。

教师引导:

我们对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有怎样的关系?

都做了预测,下面我们就一一的对这些预测进行验证。

各小组对本小组的预测进行验证,填写好“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5、第4步:

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引导:

刚刚我们初步验证了琴弦与音高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预设:

方案1:

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琴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高的变化。

方案2:

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

方案3:

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继续验证这些方案,进一步探讨琴弦的音高与什么因素有关?

6、第5步:

修正方案,并在弦上试弹,寻找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

学生继续验证这些方案,并进一步修正,在琴弦上试弹,进一步寻找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

7、第6步:

全班交流,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预设:

生1:

弦的音高与振荡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生2:

弦的音高与琴弦的松紧有关,琴弦调的越紧,震荡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

生3:

弦的音高与琴弦的距离有关,固定琴弦的两端距离越近,振荡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生4:

弦的音高与琴弦的粗细有关,琴弦越细,震荡频率越高,声调也越高,相反,琴弦越粗,震荡频率越低,音调也越低。

三、课堂总结

1、播放一段弦音乐,引导学生听一听,进一步体会弦乐器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2、教师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弦的音高与弦的频率、琴弦的距离、粗细、松紧都有一定的关系。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来制作小乐器。

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动手制作我的小乐器,请大家准备好制作乐器的材料。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