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2261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

《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传播史要点.docx

新闻传播史要点

新闻传播史要点

1.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那些特点?

进奏官在邸报编发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特点:

  首先,它已经不像唐代进奏院那样,只是一种由派驻首都的进奏官们向自己的藩镇长官们报告朝廷信息的新闻信,而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其次,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信息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

  再次,它已经由不定期发行转发为定期发行。

这种官报从它问世的第一天起,就是为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传播经主管部门核定允许传播的信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进奏官的地位:

“邸报”的稿件,大部分是进奏官从门下省的韺门司等政府部门抄录下来的。

抄录过程也是选择和采集的过程。

就这一部分工作来说,进奏官带有官报记者的性质。

2.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屡禁不绝?

  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特点:

  小报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

“小报”和“新闻”都是当时读者对它的习惯性称呼,用以区别于正式的官报。

  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北宋以前,还没有专业化,徽宗时期以后,才逐渐形成唯一种职业,社会上开始有了一些“专以探报此事为生”的人。

  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小报”的主要内容是:

官吏任免消息;皇帝的谕旨诏令等时事性政治材料。

  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

  小报的读者范围很广泛。

  小报本身并没有言论,只是通过它所选刊的文件和消息来表示它的倾向。

  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

  屡禁不绝的原因:

  宋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查禁“小报”,曾颁布过很多谕旨和法令。

北宋时期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的条例,但是已经有了不少限制“小报”出版和查缉惩治小报发行人的规定。

  南宋以后,由于小报发展迅速,社会上以小报为先,以朝报为常,引起了当局的注意,这才加强了对“小报”的限制,并陆续颁布了对小报的禁令。

  但是终宋之世,小报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这说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

3.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

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

  清代的民家包房有的说法是认为,民间报房是从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的,是由提塘及其所设报房垄断“邸报”的抄录坎坷发行活动,到一部分人分离出来。

以刻报为生,进而设立自办的报房,刊刻抄报,这也许就是清代民间报房诞生的历史轨迹。

  北京民间报房所处的报纸,通称京报。

这些报房因而也被称为京报房。

他们所出的京报,在部分读者中有时候也被混称为邸抄报或者邸报。

  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京报的全部稿件都来自内阁和科抄,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

编辑工作很简单,把收到的宫门抄,上谕,章奏大体分一下类,照发就行了。

无须标点,也不加任何标题,各报房所出的京报因而大同小异。

所异的,仅在上谕和章奏的选择上,选哪些,不选哪些,各报房不尽一致,因而各家报房京报的内容稍有所不同。

这也是那么多报房京报能够并存的一个原因。

4.《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

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兴办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

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个中文报刊。

1807年9月,作为伦敦布道会派往大清国的首名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arrison,1782—1834),在寻求美国政府援助之後来到大清国广州(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

为建立能放手开展传教活动的基地。

?

由于语言不通,以及对汉语缺乏认识,当时马礼逊的主要任务是先掌握汉语,然後翻译圣经、编辑出版英汉辞典,为传教活动克服语言障碍做准备。

?

1811年大清国政府公布了《严定西洋人传教治罪专条》,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严禁西洋人“私自刊刻经卷,倡立讲会”,向人民讲经传教,对违反者以“绞决”处治。

由于大清国的严厉管制,使得传教士们後来以马六甲为基地。

?

1812年,伦敦布道会又派遣传教士米怜(WilliamMilne,1785—1822)前往大清国协助马礼逊从事传教活动,1813年7月抵达澳门。

?

1814年东印度公司的势力已遍及马来半岛的马六甲、爪哇和槟城等华侨聚居地,由于马六甲当时为来往东西方的必经国际港口,又较靠近大清国,而清国政府又严厉管制传教活动,所以米怜最後决定以马六甲作为传教基地。

?

1815年,马礼逊带领助手传教士米怜和来自大清国刻字工人梁发等来到华人聚居的英属殖民地马六甲。

?

1815年8月5日,“立义馆”免费学校开学;同一天,米怜筹办的中文定期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

?

1821年,因为米怜病重,《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停刊,历时7年,共出7卷。

宗旨特点:

马礼逊和米怜受英国基督教新教布道会指令在马六甲设立传教播道基地,其中创办中文刊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在大清国播道创造条件。

?

①传播基督教的教义

②普及一般知识

③传播足以促使人们反思及激发其觉悟的公众事物与时事

(另:

1813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年1月15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

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

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5.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还要具体阐述。

如何分析与评价外人办报?

1、外报垄断是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行为。

(无论中文、外文报刊,无论宗教、商业报刊,其主办者无论传教士、商人、政客,从实质上来说,都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舆论工具,都是为维护外人在华利益服务的。

2、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就客观而言,外报所传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开阔国人眼界,启迪国人心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

3、外报办报实践有助于我国报业发展。

(1)报刊观念方面:

将言论、出版自由等西方近代报刊观念引入中国;(2)报刊内容与版式、传播机构设置方面分工明细;(3)物质技术方面:

铅字、印刷机、有线电报等。

6.王韬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王韬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他发表的《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见性于中土》等文章中论述了一下几个重要问题:

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

“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

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

王涛十分强调创办报刊介绍西方德国正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论述了报纸的文风。

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

王涛的办报主张,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他的贡献概括为:

为我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先导作用;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己见,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

Ⅱ贡献

①鼓吹国人办报

②重视报刊政论,创立报刊政论文体,以评论当前现实的政治时事为主,不过多地重视学理上的阐述;以达意为主明白清晰,不重形式文采。

③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办报人,为办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7.简要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

梁启超以利用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从23岁起就开始从事办报活动,一生主办了诗歌报刊:

《万国公报》《新民丛报》《时务报》《清议报》等等,此外还积极参与各地的办报活动,在一生的办报活动中,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的办报理论和新闻思想:

认为报馆是维新的耳目喉舌,提出“去塞求通”的办报思想;

认为报馆的两大职能是:

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提出办报的四个原则:

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提出强调并舆论的重要性,认为无论何种政体,健全的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而报纸是造成舆论最重要、最有力的机关;

在我国最早提出了“党报”、“机关报”的概念

创造了“新文体”,即“报章体”,其特征是语言丰富,条理明晰,平易畅达,笔调自由,感情充沛,也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

《时务报》:

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被查封后,康有为多方联系,策划另办报纸,得到了黄遵宪的大力支持,1896年,黄遵宪、汪康年、吴德潇、走凌翰、梁启超等五人联名发起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汪康年任总理,负责报馆内外事务。

梁启超任主笔,负责具体的文字工作。

《时》为周刊,线装书册式,该报的宗旨是宣传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身后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的欢迎,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

特别是梁启超长达6万余字的《变法通议》,在该刊上连载21期,影响相当深远。

随着他们对现实和腐败当局的揭露,很快遭到了顽固派的抵制,尤其是以张之洞为首的顽固派官僚对报内事务横加干涉。

1897年,梁启超被黄遵宪推荐,赴湖南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时》从第55期起由汪康年主持,69期后停刊。

 

8.报章文体是怎样形成的?

报章问题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体的文体,这种问题首先是在《循环日报》上面率先运用,但是并没有又形成气候,所以在康、梁办报前,我国多数报刊上流行的仍然是桐城派古文。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酝酿着大变革,这种束缚人们思想的旧文体,已经无法表达维新派要求变革的激情;同时西方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大量涌进,旧体文言文已经不能适应介绍新知、新学的需要。

于是一种新的报章问题应运而生。

报章文体的特点:

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

这种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梁启超曾在其所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对这一文体的产生及其特点作过精辟的阐述。

这种新文体出现之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9、试述苏报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影响如何?

起因、经过、结果:

《苏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

1896年创刊于上海,创办者为胡璋,趣味低级,因为经营不善,于1900年前后出售给陈范,从此具有了进步的革命倾向。

1903年,章世钊担任主笔,其革命言论达到最为激烈的程度,1903年邹容《革命军》一书出版,《苏报》大力推荐。

同年6月29日,《苏》于显著位置刊登章太炎的《驳康有为最近政见书》,极端蔑视清政府,批驳保皇派,引起了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憎恨与恐慌,清政府请求上海租界逮捕《苏》人员。

6月30日,清政府包围《苏报》馆,章世钊逃走,章太炎被捕,次日邹容自行投案。

7月7日,《苏》被查封,章太炎和邹容先后被判入狱,史称“苏报案”。

影响:

 这是中国报业史上一场令人难忘的文字狱。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专制统治,从不允许有任何“犯上作乱”的言论出现。

他们大兴文字之狱,动辄加害敢于说话的文人,此举尤以明、清两朝为甚。

近代报业在中国出现以后,封建统治者视之为洪水猛兽,极尽控制、压制之能事,“苏报案”的出现正是广大民众和进步文人同封建统治者冲突、较量的一个突出事件,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字狱实施于报界最早、最为典型的案件。

  自“苏报案”以后,中国社会经过了多次变革,历史在不断前进。

可是涉及报界的文字狱却依然绵绵不绝,甚至不断推陈出新,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即使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后,知识界仍然无法摆脱种种精神枷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宝剑随时都会掉落下来,把人投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从批《武训传》、反“胡风集团”,到“反右运动”,哪一项不和报刊有关、哪一次不让办报人无限惶恐、无比颤栗?

而在那“大革文化命”的年月,这种文字狱的深度、广度和烈度,更是创历史之最、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0.《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和结果。

意义怎样?

大战的内容:

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③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大战的结果:

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首先是因为《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

因为《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参与论战的有二十多人;而《新》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之后就招架不住了。

因为《民》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府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是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认为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帝国主义的干涉等等,都只是主管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大战的意义: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及继之而起的两派报刊在各地的思想论战,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咫尺改良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

此外,《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11.清政府制定了那些新闻法规?

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法规:

自1906年——1911年,清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者与新闻事业有关系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

其中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主要有:

《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例》《大清报律》(后修订为《钦定报律》)等,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与新闻事业相关的法律主要有《钦定宪法大纲》《违警律》《清新刑律》《电报总局传递新闻电报减收半价章程十条》《重订收发电报办法及减价章程》《著作权章程》等等。

特点:

①资本主义形式,封建主义内容。

②难以取信于民,在实践上缺乏全面实施的社会基础。

③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染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1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①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②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不断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③办报的地区有所扩大,维新时期办报活动局限于沿海和内地少数大中城市。

这一时期办报活动转向海外,并且内地的边疆和从未办报的地区也都办起了革命报刊。

④读者面扩大,维新报刊的主要对象是政府管理、士绅和上层知识分子,但是这一时期随主要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但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手工业者、部分市民等。

文字也更加通俗易懂。

 

13.比较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同出一源,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

因此,他们的办报主张不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在具体表述方面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但是革命派报人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内涵,因而更加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取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思想,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主流新闻思想。

主要有以下几点:

明确地处革命办报的主张。

改良派曾经提出过报纸是“国之利器”,办报“有益于国事”等思想。

但是革命派报人认为,改良派指的“国”是大清国,他们要监督的政府是大清国政府,但是这正是革命党要推翻的。

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

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认为报纸反映民意,影响舆论,指导舆论。

这个与改良派当中谭嗣同提到的“报纸带民立言,成为民口、民史”相似,并且具有比较明显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意识。

这与梁启超的“健全舆论的主张“也比较契合。

认为报馆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

14.袁世凯以及北洋军阀是如何扭曲自由新闻体制的?

袁世凯上台之后,表面上赞成共和,暗地里专制。

他上台之初,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理念的深入人心,新闻界十分活跃。

袁世凯不得不故作尊重新闻自由的姿态,甚至退出一些保护新闻的举措。

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他主要采取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以为己用等手段。

从表面上看,袁世凯的御用报纸并不多,但实际上其控制和收买的报纸为数不少,例如,他的御用党-公民党在各地创办的报纸、在复辟帝制阴谋暴露之前基本上亲袁世凯的“共和党-进步党”系统的报纸。

袁世凯对于一批追求民主、革命立场坚定的报刊,毫不留情地进行迫害与璀璨,即使在同盟会-国民党掌权地区,一些骤升高位的当权者,为维护与发展自己的权势,也动辄封报、杀人。

袁世凯在其统治地位稍稍巩固之后,又以总统、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进一步钳制新闻事业。

袁世凯对新闻界的控制

①创办御用报纸,收买报纸、报人

②制度法律法规,限制言论出版自由

③暴力迫害报纸、报人

发动著名的癸丑报灾

“癸丑报灾”:

1913年1月,因袁世凯独裁统治遭到威胁,遂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事情真相被报刊揭露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不久被袁镇压。

从宋教仁被刺到“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大量篇幅声讨袁世凯。

于是,袁世凯对新闻界开始大规模摧残,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及反袁报刊全被查封。

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立报》等,采取禁止租界外发行的办法,被迫停刊。

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只剩下139家,于1912年初的500多家锐减了三百多家,同时大批报人惨遭迫害。

这就是新闻史上的“癸丑报灾”(1913年是癸丑年)。

15.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不党不私不卖不盲强调:

①不党:

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

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②不卖:

不以言论作交易。

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③不私:

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所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

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④不盲:

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大公报》之所以日后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是跟它有先进的新闻理念作指导密不可分的。

其一,《大公报》的报道和评论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其二,《大公报》不畏强权,也不被高官厚禄所收买。

其三,《大公报》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受到各方重视。

其四,《大公报》培养了一大批名记者名编辑。

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等主笔自不必说,范长江、萧乾、查良镛(金庸)、彭子冈、徐盈、杨刚、李纯青、孟秋江等都曾是《大公报》的记者、编辑。

其五,《大公报》赢得了国际荣誉,获得了世界认可。

1941年,美国著名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将其最优异贡献奖授予《大公报》,后来联合国又推选《大公报》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中文报纸之一。

其六,《大公报》的运作模式也有可供今人借鉴之处。

 

16.评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进行改革的经过、成效和意义。

I、改版的经过:

由于政治思想还不成熟,《解放日报》在创办初期存在着党性不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

对当的中心工作配合不力,对即将开始的全党整风和大生产也报道的不够。

文风上脱离实际的党八股现象严重。

42年的整风运动,在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基础上,该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成为新闻工作进行政风的纲领性文件,其精神主要是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增强报纸的党性、群众性,加强报纸的战斗性。

1942年,4月1人,《解放日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改版,改版后的《解》第一刊登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整风运动的宣传成了党斯的宣传中心;同时报纸在宣传党的工作中心、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的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群众性和组织性。

II、改版后的特点(成效):

重点报道党的中心工作;有力宣传大生产运动,推动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发展;成功反击了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反动言论;有效带动了其他报纸的改革。

III、改版的意义《解放日报》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

为宣传无产阶级办报思想,《解》连续发表了许多阐释新闻工作社论和文章,对党报的性质、作用、全党办报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温馨主义新闻观的界限及文风等问题作出了比较系统地论述,初步奠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17.延安《解放日报》在改革中提出并且解决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

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之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这些文章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理论,包括党报的性质、任务,对党对党报的领导,党报的群众路线和文风,党报的工作方针、编排方针和工作原则等,为党报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个是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新闻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I、党报理论方面1.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1944年陆定一在《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中首次提到“全党办报”的口号。

全党办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首先是党的领导机关即各级党委,必须充分重视并善用报纸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高的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②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切实关系党报、重视党报、经常阅读研究和讨论党报,自觉为党报撰写文章,帮助党报发行,自觉承担对党报应有的责任③报社工作人员要有坚定的党性原则。

2.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

党报的特征是:

党性、群众性、战斗型和组织性。

党报的性质是党的喉舌耳目,任务是紧密联系群众。

3.加强新闻弓着这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思想,批判无冕之王的思想观点4.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5.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6.发扬党报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II、新闻理论方面陆定一于1943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该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了无产阶级有关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方法,阐述了无产阶级有关新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文章主要谈到了新闻本源和新闻如何能真实两个问题。

 

18.评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与意义

经过:

“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的名字。

他擅长吹牛拍马,胡编乱造。

1947年,《晋绥日报》发表了剧本中有关客里空的有关清洁,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新闻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

同时,在“编者按”里面要求每一个读者都能认真、大胆、负责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加恶劣的新闻通讯及其作者,在新闻队伍中肃清“客里空”。

随后,《晋绥》连续发表了几篇编辑部的文章,还陆续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材料,有读者的揭发,也有编辑的检查。

8月底,新华社发表文章指出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号召解放区的新闻单位和个人都应该在群众的监督下,彻底检查自己的立场和作风。

各地报纸和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