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淮海路顶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1423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淮海路顶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过淮海路顶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过淮海路顶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过淮海路顶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过淮海路顶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淮海路顶管.docx

《过淮海路顶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淮海路顶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淮海路顶管.docx

过淮海路顶管

**************淮海路顶管施工

 

 

招标单位:

投标单位:

编制日期:

二0一五年三月十一日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及主要措施2

3.施工准备2

4.沉井施工方案3

5.人工挖掘顶管方案8

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4

7、质量保证措施15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5

 

1.编制依据

1.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5、招标单位提供的相关图纸与地址勘察报告,地下管线情况;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

2.工程概况及主要措施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城地产连通AB地块弱电、煤气管、消防管等管道过淮海路顶管工程。

据招标单位提供的穿管孔数并结合现场地形、地貌情况,我公司建议建造工作井与接收井各一座采用顶管施工工艺顶进双排D1000mm钢筋混凝土管,混凝土管外壁之间最小间距不少于1.5m。

顶管施工需下穿淮海路雨水、污水管和通信管道,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图纸判定最深的现有管道为雨水管,埋深3m。

考虑到雨水管的混凝土管道基础和顶管管道与雨水管道间的安全距离。

淮海路下穿顶管管顶埋深不得小于4.1m,管底埋深不小于5.3m,埋深较深。

2.2主要措施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建议顶管工作坑采用沉井施工,沉井埋深7.1m,井高5.6m,工作井尺寸(长*宽*深)为6.5m*6.0m*7.1m,壁厚60cm。

接收井现场施工受现有地形条件限制施工难度比较大,我公司建议利用现有地下室挡墙砌筑倒挂井,倒跨井的尺寸(长*宽*深)为6.5m*3.0m*6m.。

由于现场土质为黄土,土质较好,建议采用人挖土顶的顶进方式,顶管过路长度30m,总长60m。

3.施工准备

3.1施工现场准备

3.1.1、临时道路:

利用现有淮海路道路和AB地块内部道路作为材料、设备及人员进出场的主要道路,施工便利。

3.1.2、施工用水、电:

施工现场没有水源和电源,我公司将自备100kw发电机1台,用于沉井制作、下沉与顶管施工。

采用深井降水解决水源问题,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期间将采用封闭围挡进行施工。

3.1.3现场用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过路部位开沟槽埋设铁管保护,按要求安装三级漏电保护装置。

3.2技术准备

3.2.1技术交底

针对工程性质和特点,召开全体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要求投入施工人员(包括劳务人员)对本工程的施工难度、技术指标、质量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3.2.2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对投入施工的全体人员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调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制定安全文明目标,明确安全文明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岗位责任制,确保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安全无事故。

3.2.3施工前测量放线确定井位置、高程。

4.沉井施工方案

4.1沉井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刃脚垫层施工砖胎膜砌筑立井筒内模和支架钢筋挷扎立外模和支架浇捣混凝土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深井降水凿除垫层、不排水下沉沉井封底铺设碎石及混凝土垫层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盖板。

4.2基坑测量放样

根据沉井施工图纸和工程地质报告所揭示的地质情况,沉井基坑开挖深度取1.5米,沉井刃脚外侧面至基坑边的工作距离取2米,基坑边坡采用11放坡。

整平场地后,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

施工放样结束后,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工。

4.3基坑开挖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后,即可进行挖土工序的施工。

挖土采用反铲挖掘机,并与人工配合操作。

基坑底面的浮泥应清除干净并保持平整和干燥,在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汇集的雨水及地下水及时用水泵抽除,防止积水而影响刃脚垫层的施工。

开挖的土方随即用车辆外运。

4.4刃脚垫层施工

刃脚垫层采用砂垫层和C15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

砂垫层厚度H可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

H=G/(2*σ*tanа)-b/(2*tanа)

式中:

G——井壁自重及施工荷载(kN/m)经计算G=350kN/m;

[σ]——土层容许承载力(kPa)取100kN/m

γ砂---砂垫层的干容重,中砂15.8kN/m

а---砂垫层的应力扩散角,取26.34;

b---砼垫层的宽度取1.84m

h---砼的厚度0.1m

据计算结果,无论是工作井砂垫层厚度H均为1.57m。

考虑到砂垫层自身重力对下卧层的影响,本工程砂垫层厚度取1.6米。

砂垫层采用加水分层夯实的办法施工,夯实工具为平板式振捣器,分层厚度≤30㎝。

4.5沉井内模和钢筋绑扎

井筒模板采用组合钢模与局部木模互相搭配,以保证内模的密封性。

4.5.1钢筋绑扎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鳞锈等清理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均应调直;预制构件中的主筋均应采用对焊、焊接并按照有关规定抽样送检;钢筋接头应互相错开,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现场钢筋绑扎时,其交叉点应用21#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用电焊焊牢。

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两层钢筋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

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

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外模。

4.5.2、立外模和支架

钢筋绑扎验收后,应进行架立外模和支架。

井壁内外模使用穿心螺丝固定,穿心螺丝采用Ø16的圆钢,中间设置止水片,两端设置铁片控制井壁的厚度尺寸,圆钢两端头上铰成螺纹,用定制钢螺帽固定,拆模时拆去钢螺帽,割去外露部分,再用同标号防水砂浆二度抺平,确保不渗水。

外模支架必须稳、牢、强,保证在浇捣混凝土时,模板不变形,不跑模。

4.6混凝土浇捣施工

4.6.1、模板和支架工序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捣。

4.6.2、为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工程质量,采用泵送C30商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可将输送管的软管直接放入浇捣段,距离浇捣面1米左右,保证不离析。

4.6.3、混凝土浇捣前应严格检查各种预留孔、预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几何尺寸,严禁漏放和错放。

4.6.4、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插入时应离开钢筋,但应防止混凝土振捣不均匀和振捣过密而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

4.6.5、混凝土在振捣时应随时注意检查模板受力和螺杆钢筋受力的情况,防止模板因混凝土振捣的原因而后跑模。

4.6.6、采用分段浇捣混凝土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缝。

施工缝做成凸缝,并在后浇时将连接处的混凝土凿毛,并用清水洗干净,浇捣时先用12%的UEA砂浆座浆,然后轻倒第一层混凝土并振捣密实,以免形成蜂窝,影响沉井的质量。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还应做好混凝土的试块工作,保证质保资料的完善。

4.7.拆模及养护

4.7.1、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在初凝后及时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

法。

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在,而破坏混凝土。

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至少养护七天以上。

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及污染。

4.7.2、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

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的后的3~4天进行,过早或过晚的拆模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不利的;拆模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小心谨慎,以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

对于分段浇捣混凝土部位,应保留最后一排模板有利于向上接模。

4.8.封砌预留孔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和封砌各种预留孔,并保证在沉井下沉过程中,预留孔内不渗水。

4.9、沉井下沉与封底

4.9.1、沉井下沉降水

考虑沉井埋深深度大于7.1m,受地下水位影响较大,为防止沉井造成周围沉降、坍塌。

下沉之前在沉井与接收井四周各布置4口管井,将地下水位降至刃脚以下1m。

管井采用d300的钢管,井深15m。

深井降水可以明显降低沉井附近区域的地下水位,使沉井下沉区域无水,达到沉井干沉的目的。

4.9.2、沉井下沉施工

(1)、沉井下沉前,应先在四角用油漆做好高程标尺,如是圆井应在圆周4等分,然后同样用油漆作好高程标尺,以便于沉井下沉时,进行观测。

(2)、沉井下沉观测,必须每天定时观察,如发现下沉有异常情况,应加强观测,每次观测结果要求做好记录,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3)、沉井下沉时,应对称破除素砼垫层,并把垫层砼块清理干净,防止沉井开始时下沉时发生倾斜。

(4)、沉井井内挖土,采用抓斗式吊车挖土施工,人工配合挖土的方式进行施工,且要求施工采用连续施工的方式进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

(5)、沉井下沉挖土要有专人负责,指挥井内挖土施工。

(6)、沉井下沉偏纠偏,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测量观察到的数据及时调整井内挖土方式,并报项目负责人。

(7)、沉井下沉的速度,由挖土的速度来控制,当沉井离设计要求0.2—0.4m时,要求严格控制挖土速度,控制沉井下沉,防止发生超沉。

4.9.3、沉井封底

(1)、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应密切观察,在8小时内下沉量小于1cm时进行封底施工,如发生沉井下沉较大时,应采取阻沉措施。

(2)、封底施工时,严禁向井内回填土方,超挖部分应采用碎石或石块回填。

井内淤泥需清除干净,预留钢筋调直,清除杂物,砼接触端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

(3)、在底板中设置集水井,作用是防止封底后地下水压的作用造成底板损坏,集井用Ø450砼管。

(4)、封底时,先浇筑C25砼垫层,终凝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

(5)、钢筋验收合格后,进行底板砼浇筑,并留砼试块。

(6)、当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集水井进行封堵,并停止深井降水。

(7)、沉井封底及底板浇筑: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观察其稳定性,在8小时内沉井自沉累计量不大于10mm和每小时观察自沉量,在沉井下沉已经稳定时,才进行封底。

4.10.主要施工技术措施与质量控制

4.10.1、沉井施工的质量标准

(1)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不得超过50mm。

(2)沉井水平位移不得超过下沉总深度的1%。

(3)矩形沉井刃脚底面四角中的任何两角的高差,不得超过该两角间水平距离的1%,且最大不得超过300mm。

(4)下沉总深度是沉井下沉前刃脚底面标高与下沉结束后刃脚底面标高之差。

4.10.2、质量控制的一些相关措施

(1)沉井制作的相关要求

①钢筋绑扎立模,浇注砼均要求严格按设计文件、规范等进行施工。

②要求对角线距离相等,沉井尺寸准确。

③要求钢模板拼装整齐、平直、漏缝嵌密实,防止漏浆。

④要求模板内清洗干净,才允许浇灌砼。

⑤分层浇灌砼用振捣器振捣密实。

(2)测量控制与观测

沉井平面位置与标高的控制是在沉井四周的地面上设置纵横十字控制线、水准基点进行控制。

沉井的垂直度的控制,是在井筒内按4或8等分标出垂直线,以吊线锤对准下部标板进行控制。

在挖土时随时观测垂直度,当线锤距离墨线大于50mm,或四面标高不一致时,应及时纠正。

沉井下沉的控制,通常在井壁上的两侧用白油漆或红油漆画出标尺,可采用水平尺或水准仪来观测沉降。

在沉井下沉中,应加强平面位置、垂直度和标高(沉降值)的观测,每班最少观测两次,并作好记录,如有倾斜、位移和扭转,应及时通知值班负责人,指挥操作负责人,及时纠偏,使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以上施工测量纠偏参照点应设置在不受沉井下沉影响的点位上,并派人经常进行复测量。

4.11、沉井周围建筑物保护

由于本工程处于闹市区繁华地带,沉井下沉后周围可能出现坍塌、下沉、空洞等问题。

为保护周围环境安全,消除隐患,建议在沉井周围采用袖阀管压密注浆的施工工艺向土层中注浆,填充由于沉井下沉造成的空洞、缝隙。

压密注浆沿沉井四周布置,共布置两排,前后、左右间距均为1m,桩长10m,水泥掺入量150kg/m。

5.人工挖掘顶管方案

5.1.顶进设备设置及安装

5.1.1顶管设备选择

本工程管道顶管施工距离较短,单向顶进距离为30m,管径d1000mm。

我单位根据现场综合情况选择采用人工挖掘土顶施工,沉井工作井与接收井完成后即可开始顶管顶进工作。

管顶距淮海路雨水管基础0.5m,管道穿越马路时必须慢慢进行,时刻关注土体变形情况,避免出现路面上拱现象。

5.1.2顶进设备的配置原则

因钢筋混凝土管为预制构件,当顶管机就位以后即可开始顶进,顶进设备根据现场实际条件、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液压千斤顶作为该工程顶伸施工的主要动力系统,因为液压千斤顶工作平稳、均匀、传力均衡,有利于顶进管道的施工。

5.1.3顶进设备支架和轨道的安装与铺设

导轨是顶进中的导向设备、安装得好坏对顶进质量影响很大,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钢导轨作为该工程顶进施工的施工导轨,同时在钢导轨下安装设备支架,用于支撑顶进设备、安装顶进的施工管道和控制、纠正顶管施工过程中管的轴线和标高。

5.1.4顶进设备液压千斤顶系统的安装

当支架和导轨轨道安装完成后,按照施工设备安装的顺序要求是安装顶管的液压千斤顶系统,依据顶管顶力的分析计算、综合考虑,同时结合该工程本标段的地质基础条件,决定采用两台液压千斤顶进行顶推施工,在工作井开挖的同时密切注意土质,如发现土质与设计有比较大的区别,则相应进行调整。

同时考虑压千斤顶一次顶伸时的移动距离,在液压千斤顶安装的同时将顶铁安装上,并且它是顶管施工的传力设备之一。

5.1.5顶管施工所需其他辅助设备的安装

在上述顶管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将其他的辅助设备进行安装,污水泵、排泥泵、空气压缩机、送风管、全站仪测量仪器和卷扬机等其他机械设备的安装。

当顶管施工的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安装完成后,即进入顶管施工的其他辅助设施的安装,主要是安装顶管施工时所需要的临时供电箱、基坑临时排水泵和临时照明电路,主要是管内低压照明电路布设等。

5.1.6顶管设备安装完成后的调试工作

在所有顶进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在顶进施工前应进行压设备的调试工作,并检测各种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检测顶管所用的液压主千斤顶、工具管、污水泵、其他各项机械的受力性能和在顶进施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技术参数指标。

5.2.电力设备设置及安装

顶管机械供电采用100kw发电机供电施工,井内外照明采用24V,工作地段照明和手持电动工具,按规定选用安全电压供电。

施工作业管道内段照明,使用安全变压器配电,其容量:

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36V、32V、24V、12V四个等级,根据作业工作面安全要求选用电压,手提作业灯使用12V。

5.3.通风及检测设备设置及安装

顶管期间的工作:

在顶进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经常做管内的气体检测、监测,做好通风措施。

洞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甲烷等,为预防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及安全生产,首先要求管道施工通风能满足洞内各项作用所需要的通风量,供应洞内每人每分钟的新鲜空气不宜小于3m3。

风速在全断面开挖时不小于0.15m/s。

风量计算

,因此按3m3配置。

本工程顶进长度为30m,距离较短,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5.4.人工顶管顶力的计算

5.4.1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

根据经验公式:

P=nP0

其中:

P——总顶力

n——土质系数。

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

(1)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取1.5~2.0。

(2)土质为中粗砂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3~4。

取n为2.0。

P0——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

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2吨,最长段以30m计,每节管长2m,共要顶进15节管,则P0=2*12=30吨。

则总的顶力为:

P=nP0=2.0*12=30吨选用两个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每个千斤顶的顶力应为100吨完全满足要求。

5.5.管道顶进步骤

主千斤顶顶推时,在钢板井上开洞,洞口不宜较大,以工具管开路,推着管段穿过工作井的穿墙洞把管道压入士中。

采用人工持铁锹、风镐等土方开挖工具对前方土体进行开凿,进入工具管的泥土经人工和皮带机装车,用小车拖出管道,最后用卷扬机吊运出井外。

当千斤顶达到最大行程后,全部缩回,放入顶铁,千斤顶继续顶进。

在增加的第一节顶铁后,千斤顶达到最大位置后,将其全部缩回,在其后加一节钢筋混凝土管。

如此反复不断加入钢筋混凝土管,管段不断向土中延伸。

当工具管和第一节钢筋混凝土管段几乎全部顶出土后,吊去工具管和顶铁,再将钢筋混凝土管段吊入,装上橡胶止水,顶接在前一节管段的后面,用来继续顶进,如此循环施工,直至全部将钢筋混凝土管顶入土中为止。

依照先压后顶,边顶边压的原则。

顶管导轨辅设时略上仰,以平衡重力影响,工具管对准穿墙孔位置,管端稍稍向上翘3-5mm。

更有利工具关头穿墙和正常顶进。

工具头与以后几节管道刚性联接以防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出现管头坠落。

5.6.顶管质量通病的防治

5.6.1、顶管坑壁坍塌或严重变形

现象:

工作坑坑壁发生坍塌,支撑或钢板井发生变形,破损而使土体坍落。

原因:

地面排水措施失当,使地面水浸入坑壁,改变坑壁土的状态而发生坑壁土体的滑坍。

防治措施:

顶管工作井上面设置工作棚,并在坑周围垒土埂,其外围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地面水流入浸蚀坑壁。

5.6.2、掏土超挖

现象:

顶进中挖土,无论在管的前方,还是管周围,都超出规定的长度及范围,形成掏土超挖现象。

原因:

管节顶进阻力是工作面前壁阻力和管外壁摩阻力所组成。

人工掏土为了减少此阻力,当不适当的多掏挖,造成超挖过量,虽然阻力减少,但却引起管道中心或高程的较大偏差。

大多发生在粉细砂土中。

由于震动会使粉细砂土很快液化,从而降低了它的承载力,就会使产生往下沉的趋势。

或者是遇到了上下两层不同性质的土,由于下面一层土较软,而使顶管机头往下偏。

防治措施:

首先仔细阅读土质资料,如果在粉细砂土层中顶进偏低,减小顶进速度。

如果是遇到两层软硬程度不一样的土时,应注意让顶管的头部略微往上翘一些。

5.6.3、顶进初期,产生中心及标高偏差超标

现象:

开始顶进的四至六节管,产生中心偏差、标高的正负偏差均超过规定允许偏差值。

原因:

工作坑后背壁面不垂直,管道中心轴线,或者后背土质密实度不均匀,使顶力偏移造成管节前进方向或高程出现误差。

导轨中心线偏差大于3mm,或两导轨间距不等宽,易造成中心偏移。

顶镐未安平,或两顶镐顶进速度不同步,行程不一致,使管节前进放向或高程偏移。

防治措施:

顶管工作坑后背,必须安设计的最大顶力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保证整个后背具有一定的刚度和足够的强度。

导轨安装时反复检测,使导轨中线、高程、轨距、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5.6.4、顶进误差严重超标

现象:

在管道顶进中,中心偏差和高程偏差超过允许偏差值时,未及时查找原因立即纠正偏差,越顶偏差值越大,以致严重超标,达无法纠正的地步。

在顶进中遇软土,首节管下扎,使高程负值偏差加大。

原因:

不能坚持每顶一镐(初期)或每顶几镐(后期)进行中心和高程的校测,使顶进误差加大。

工作坑内后视方向有误差没有及时发现,或坑内引入水准标高未经复测存在误差,均能造成顶进偏差过大。

防治措施:

必须在顶进中,建立和执行严格的校测制度和交接制度,严格控制顶进中心和高程,及时校测、纠偏。

对坑内引入的水准点及后视点方向桩,要经常复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7.顶管纠偏方法

5.7.1、衬垫法:

在首节管的外侧局部管口位置,垫上钢板或木板,用加工成短节的刃板也可,造成强制性的局部阻力后,迫使管子转向。

误差消除后,撤出垫板。

短节刃板可取出重复使用。

5.7.2、支顶法:

采用支柱或5~10t的千斤顶在管前设支撑,斜支于管内顶端。

为扩大承压面积,在支柱下垫上木托板,随着顶进,随着就将管节支顶起来。

当管节接近设计高程时,可拆除支撑使管节缓慢地正常顶进。

但注意不要使管节调整过快,否则支撑受力过大,管壁受到局部压力过大,容易引起管体破坏。

5.7.3、支托法:

在流沙地段顶进时,发现误差要立即纠正,

当采用支顶法无效时,可采用支托法以增加支撑能力。

也可以采用支顶法校正法或采用工具管来进行校正。

5.8.其他附属施工方法

5.8.1顶管工作面排水:

地下水由工作面流向工作井集水坑,再用泵排出地面。

5.8.2管道渗漏的治理:

对管道渗水和漏水点,先凿V形槽,埋入导水水管,用快凝水泥封闭管周,待水泥达到一定强度后,用手动泵压入水泥水玻璃浆液封堵。

5.8.3顶管内通风:

顶管内面无人,如果需要进去维修设备等,进管之前需要通风,采用压入强制性通风措施,用风机通过1.5英寸铁管向顶管工具头压风。

进人之前,做好安全测试。

5.8.4照明及用电:

施工用电主干线采用380V三相五线制,接通地面、工作井、管道内、工具头、管道照明采用12-24V低压电源供电。

5.8.5顶管坑内检查井的砌筑:

管道完成后,按设计图在坑内用砖砌筑检查井,井内外批防水砂浆。

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回填石屑至管顶面,用水冲实,其上用土回填,分层夯实。

5.9.施工过程地表监测

5.9.1、地表下沉的测点布置:

地表沉降测点主要布置在管道道中轴线上方的地表,在主点的横向上也应布置必要数量的测点。

另外,在沉降区以外设置测点作为参照。

5.9.2、由已知高程的临时或永久水准点(通常借用路面高程控制点),使用较高精度的水准仪,就可观测出管道上方地表各点的下沉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5.9.3、地表下沉观测方法及工具:

水准尺、水准仪;布置:

每8m左右一个断面,每断面至少7个测点,中线每8m左右一个测点。

量测间隔时间:

每天量测2次。

5.9.4、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顶管开始后尽快埋设测点,并测取初读数,要求12h内完成。

②测点(测试断面)应尽可能靠近管中线,要求在8cm左右。

③读数应在重锤稳定或张力调节器指针稳定指示规定的张力值时读取。

④当相对位移值较大时,要注意消除换孔误差。

5.9.5、整个量测过程中,应作好详细记录,并随时检查有无错误。

记录内容应包括断面位置、测点(测线)编号、初始读数、各次测试读数、当时温度、以及开挖面距量测断面的距离等。

两测点的连线称为测线。

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6.1.施工进度计划

进场日期以招标单位指定的日期,并且现场满足施工条件之日起算,总共45日历天。

6.2.劳动力安排计划

序号

工种

人数

1

杂工

8

各施工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调用

2

8

3

顶管工

10

4

砌筑工

6

5

钢筋工、木工

15

5

机修工

1

6

电工

1

7

保安交通疏导指挥员

3

6.3.机械设备计划

机具名称

规格、性能

单位

数量

用途

吊机

12T

1

起重管材、其他设备

水泵

QS32×25-4

10

基坑排水、深井降水

压入式风机

CF-5

2

换气

顶管设备

1

D1000

行吊

3T

1

顶管

电焊机

1

油压千斤顶

200t

2

顶管

高压油泵

ZB-50

2

顶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