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1341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docx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篇一: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一)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本节课我以导入。

我问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同学们没等我的问题说完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然后我让一位学生讲故事。

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上课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有一些感受:

  1、让学生体验快慢,获得感性认识

  课改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获得学习经历的体验。

在快与慢的比较环节教学中,我尝试把学生分组带到操场开展运动快慢的小比赛,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其中。

学生分组,有人跑、有人计时、有人发令、有人记录。

采取两种比赛方式,第一种,比1分钟内跑的米数的多少;第二种比跑完60米用的时间的多少。

每个人感受自己的相对快慢。

  2、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学生跑完后再回到教室,比较分析那位同学运动的快,并提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看路程的多少,相同路程看所花时间的多少。

再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

如果两个物体运动时间不同,所经过的路程也不同,这时,我们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有学生说:

将时间化成相同,看两者的路程多少,这是可以的。

有同学说:

将路程化成相同,看所用时间的多少,这也是可以的。

我再问:

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陷入了沉思中。

我启发说:

就时间相同而言,既然可以放大,那么能否缩小呢?

有学生就说:

可以的,将他们都化成1分钟或1秒钟,看在这1分钟或1秒钟内两个物体各自运动的路程是多少,也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一种方法。

我肯定他的说法,并指出:

将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等成为单位时间,刚才的方法也就是看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的多少。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

  3、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课堂上列举生活中表示快慢的应用,引导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让他们知道科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因为要使学生学会你这一科,先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一科。

  4、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

这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

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提问要准确,多用短句,学生易理解。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二)

  紧张激烈的赛课终于结束了,有点儿如释重负的感觉。

不过仔细回味从准备这堂课到上完这堂课的过程,>收获真的很多。

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感到比较满意的地方

  1、新课的引入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一个好的引入应该是一节好课的必要条件,所以这个引入至关重要。

在引入环节,我思考了好多种引入新课的方法,不过最终还是定格在了赛课使用的这种方式上。

首先给同学们播放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创造奇迹的精彩瞬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然后指出“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

”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那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由此引入新课,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2、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讨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的概念,突破了速度概念的建立这个难点;

  虽然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速度”已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如何科学地理解速度的概念,如何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正确地引出速度的概念则是本节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首先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是有实际意义的,并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引出速度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有效地突破了这个难点。

  3、通过“尝试练习--总结方法--巩固练习”这样的流程,有效巩固了速度的计算这个重点;

  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不过学生刚学完,对物理计算题的解法大致了解,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速度的计算,然后及时给予反馈,再引导学生及时总计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最后再进行巩固训练。

利用这样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们的印象会比较深刻,对教学重点的强化有一定的效果。

  4、自主开发小实验,有效突破了“频闪摄影”这个难点

  “频闪摄影”虽然是课本“想想议议”的内容,但却向学生讲述了一种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所以应当引起重视。

查阅了很多资料都对“频闪摄影”做了淡化处理,基本都是只讲述了两张网球运动的频闪照片,我个人觉得这样处理有点略显单薄。

所以我在“频闪摄影”这部分自主开发了一个小实验“模拟频闪摄影”--利用初二上学期

  同学们学过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的内容,通过每相隔一定时间睁开一次眼睛观察斜面上小车的运动情况来模拟整个频闪摄影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了频闪摄影这种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同时利用这个简易的小实验很好地突破了这个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整个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涉及较少

  速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物理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课程,所以应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有紧密联系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开拓学生的思维。

  2、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贯彻不到位

  现在的教学设计主张的是三维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执行,教师都能做的比较到位。

但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贯彻往往会打折扣。

对于赛课,专家们在评课的时候其实往往也就着重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施,用以区别赛课的等级。

所以,要将这种意识贯穿到自己的每一堂课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彰显出真功夫,而不是一时之功。

如果再上一次这堂课,可以以”龟兔赛跑”的故事作为结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恒心+毅力=成功”。

  3、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有待提高

  这是我第一次用完全陌生的学生上比赛课,内心深处多了几分忐忑。

毕竟对学生不熟悉,也担心学生不配合。

事实上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真的很感谢七中初二

(1)班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带给了我这样一份美好的回忆。

但听了同行湾中龙旭老师的课后,我还是觉得在调节课堂气氛上要向龙旭老师好好学习。

  反思写完了,我也好像重新做了一遍学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发现了自己的成长印迹。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相信点滴思考必成经验小流润泽我的教育生涯。

接下来的教育之路上,我一定会继续加油!

最后,衷心感谢评委们的辛苦付出!

谢谢!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三)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本节课我以导入。

我问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同学们没等我的问题说完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然后我让一位学生讲故事。

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很少有学生睡觉。

上课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刚开始难度不能太高,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话,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

待时机成熟题目可以难一点,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觉得

  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加认真。

  要想学生45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甚至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可能还会睡觉。

这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新教材中,很大程度上强调物理的应用,每个章节中都有相关联系生活的例子,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知道物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因为要使学生学会你这一科,先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一科。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教师讲的少了,开放性的题型多了。

  篇二: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学内容及过程:

  新课引入

  观看“繁忙的公路”视频并提问:

公路上行驶的车与行人有什么异同点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

相同点是车和行人都在运动,不同点是车运动得快而人运动得慢。

从而说明运动有快有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12-2运动的快慢。

  二、新授

  观看课件:

龟兔赛跑。

播完后提问:

开始阶段谁快?

依据是什么?

最终我们认为谁快?

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表述讨论结果:

开始阶段兔子快,依据是相同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远些,最后判断乌龟快,依据是路程相同,但兔子睡了一觉,所用的时间长。

  引导学生总结这两种方法:

(投影显示)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一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二是看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

(用时短的就快)

  引导学生探究: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投影显示:

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等学生充分讨论后,显示结果:

  这种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就是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被称着速度

  板书:

一、速度

  怎样来定义速度呢?

  板书:

1、速度的定义: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那么,速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物理量呢?

  板书:

2、速度的物理意义:

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例如:

一辆摩托车两小时跑了80公里,那么它一小时跑了多少公里啊?

  根据此例套出速度公式。

  S

  板书:

3、速度的计算公式:

v=t

  指明公式中每个字母的意义及单位,并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并将数据进行比较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蜗牛的爬行约/s;

  人步行约/s;

  自行车约5m/s;

  高速公路上的小车约28m/s;

  普通列车约40m/s;

  雨燕最快达48m/s;

  喷气式客机约250m/s;

  超音速歼击机大于700m/s;

  子弹出膛时约1000m/s;

  同步卫星轨道速度3070m/s;

  第一宇宙速度7900m/s;

  真空中光速3×108m/s

  引导学生推导出:

1m/s=/h

  练习:

单位换算

  问题: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分析引导学生一题多解

  例题1:

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

  个的速度比较快?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后,让学生书写解题过程,(抽生上台板书,其余在练习本上做)纠正不规范的书写格式。

然后投影显示规范的解题过程:

  强调:

物理量的比较,不能只看数字的大小,也不能只看单位的大小,而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让学生领悟一下物理量的比较方法。

  例题2:

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6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并在黑板上板书。

  针对学生板书步骤,指出:

  物体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怎样去研究它呢?

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研究方法。

  让学生阅读“想想议议----频闪摄影”,回答下面问题:

  1、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2、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3、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引导分析出甲物体的运动特点:

(1)运动的路线是直线;

(2)运动快慢不变。

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

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指明: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例如:

在平直轨道上运行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

例如:

自行车运动、火车进出站时的运动。

向这样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板书:

变速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那么如何来求平均速度呢?

  分析解答例3,并指出注意事项:

  例3、图一所示是一位同学测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实验图,B是斜面AC的中点,AB的距离S=1m,图上方的表一格表示1S,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实验表格内填出正确的数据

  .达标自测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m/s,其物理意义为。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5、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

谈谈你的看法。

  答:

小明说得对,虽然每个小时都是通过了80km,但是每个小时里面的每一分钟通过的距离是可以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前十几分钟可以快一点,后二三十分钟开慢一点,总之一个小时内通过80km就可以。

  能力提高

  6、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

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m,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解:

s=25m×(25-1)=600m

  t=1min=60s

  v=s/t=600m/60s=10m/s

  篇三: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武胜县金光学校谭兴林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具准备:

本节课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繁忙的公路”视频并提问:

公路上行驶的车与行人有什么异同点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

相同点是车和行人都在运动,不同点是车运动得快而人运动得慢。

从而说明运动有快有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12-2运动的快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标:

  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刚才说到:

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讨论。

(先不忙管讨论结果)

  二、新授

  观看课件:

龟兔赛跑。

播完后提问:

开始阶段谁快?

依据是什么?

最终我们认为谁快?

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表述讨论结果:

开始阶段兔子快,依据是相同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远些,最后判断乌龟快,依据是路程相同,但兔子睡了一觉,所用的时间长。

  引导学生总结这两种方法:

(投影显示)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一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二是看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

(用时短的就快)

  引导学生探究: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投影显示:

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等学生充分讨论后,显示结果:

  这种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就是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被称着速度

  板书:

一、速度

  怎样来定义速度呢?

  板书:

1、速度的定义: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那么,速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物理量呢?

  板书:

2、速度的物理意义:

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例如:

一辆摩托车两小时跑了80公里,那么它一小时跑了多少公里啊?

  根据此例套出速度公式。

  板书:

3、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指明公式中每个字母的意义及单位,并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并将数据进行比较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蜗牛的爬行约/s;

  人步行约/s;

  自行车约5m/s;

  高速公路上的小车约28m/s;

  普通列车约40m/s;

  雨燕最快达48m/s;

  喷气式客机约250m/s;

  超音速歼击机大于700m/s;

  子弹出膛时约1000m/s;

  同步卫星轨道速度3070m/s;

  第一宇宙速度7900m/s;

  真空中光速3×108m/s

  引导学生推导出:

1m/s=/h

  练习:

单位换算

  问题: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分析引导学生一题多解

  例题1:

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

  个的速度比较快?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后,让学生书写解题过程,(抽生上台板书,其余在练习本上做)纠正不规范的书写格式。

然后投影显示规范的解题过程:

  强调:

物理量的比较,不能只看数字的大小,也不能只看单位的大小,而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让学生领悟一下物理量的比较方法。

  例题2:

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6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并在黑板上板书。

  针对学生板书步骤,指出:

  物体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怎样去研究它呢?

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研究方法。

  让学生阅读“想想议议----频闪摄影”,回答下面问题:

  1、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2、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3、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提示:

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

  引导分析出甲物体的运动特点:

(1)运动的路线是直线;

(2)运动快慢不变。

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

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指明: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例如:

在平直轨道上运行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

例如:

自行车运动、火车进出站时的运动。

向这样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板书:

变速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那么如何来求平均速度呢?

  分析解答例3,并指出注意事项:

  例3、图一所示是一位同学测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实验图,B是斜面AC的中点,AB的距离S=1m,图上方的表一格表示1S,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实验表格内填出正确的数据

  .达标自测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m/s,其物理意义为。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