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1097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

【精选】2019-2020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

1欣赏课《山林的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听赏音乐,感受音乐情境。

能力目标:

分辨不同的音乐情绪,能表现不同的音乐情境。

情感目标:

了解创作背景,让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林。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完整地理解这部作品。

【教学过程】

导学案:

课前预习奏鸣曲式的结构

了解《山林的春天》的创作背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们猜个谜语:

“三天同日出,百花齐争艳。

”(春天)。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那么山林的春天景色更是新奇,很美丽。

让我们来欣赏一首钢琴协奏曲《山林的春天》。

二感受乐曲

1、初听作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简介。

《山林的春天》是美籍华裔作曲家刘敦南到南方进行采风时,南国的青山绿水以及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感染了他,吸引着他,让他回忆起了儿时的苗族伙伴,于是激情萌动了《山林》,该作品在1981年全国交响音乐作品评选中获优秀奖。

全曲共有三个乐章,7个音乐主题,都是根据苗族“飞歌”的特点而创作的,虽纳入很多半音,但听来仍感民族风味十分浓郁。

钢琴协奏曲《山林》完成于1979年,全曲三个乐章,通过对山林的春天,夜话及节日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眷恋,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群众崭新的精神风貌。

2学生展示:

奏鸣曲的定义及其奏鸣曲的结构。

3聆听引子部分,问;这部分的音乐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4、唱引子部分。

注意音准及其节奏。

5、聆听主题部分。

问:

这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6、聆听副部主题。

问:

这部分的情绪与主题部分有什么区别?

7、学生反馈。

谈谈对作品的理解,理解不同的情境和意境。

三总结:

春天的景色是美好的,山林的春天更美。

下节课老师带你们接着走进春天。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较好,并知道了什么是协奏曲。

但由于乐曲较长,学习的兴趣不是特别浓厚,因此还应灵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2唱歌课《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轻快的活泼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

能够创编动作表现歌曲,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春天到来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曲谱,找相同的乐句

【教学过程】

导学案:

课前练习音阶,注意音准。

预习《嘀哩嘀哩》的曲谱。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一、组织教学:

游戏《照镜子》

二、综合训练

(一)、解决难点:

1、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请看:

屏幕显示风景,两只小黄鹂飞入,向学生问好并作自我介绍。

2、师:

小黄鹂不仅有礼貌,它还会唱歌呢,你听:

(屏幕显示两只小黄鹂唱歌,并随唱在小黄鹂的一侧出现节奏和歌词。

即歌曲的第五句和第六句。

3、教师引导学生学唱这两句。

要求声音轻巧、有弹性,咬字吐字清晰,两句在力度上形成对比。

(二)、发声练习:

用歌曲的五、六句做发声练习。

三、学习歌曲

师:

小黄鹂教会了大家唱歌,它还有问题要问大家呢?

你听:

(屏幕显示:

小黄鹂问: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是怎样发现的?

”)

1、欣赏范唱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小草变绿了,花儿开了,说明春天来到了。

春天还有哪些景色呢?

春天还在哪里呢请认真看看,仔细听。

(多媒体展示歌曲《春天在哪里》的MTV)?

2、演唱第一段

师:

春天在哪里呢?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映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刚才我们在欣赏范唱的时候,老师就发现一些同学忍不住唱了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3、学生展示。

提出要求,进一步巩固。

师:

歌曲的速度是怎么的?

歌曲的情绪呢?

那么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呢?

对,应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就像小黄鹂的歌声一样。

师范唱后,学生反馈。

4、揭示歌名

5、学习歌谱

师:

这首歌曲的歌谱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不太一样,区别在哪里?

对,高音谱号后面多了一个降记号,这首歌曲的调号就成了F大调,do在第一间,请同学们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其他的各音。

(学生找出F大调各音的位置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并唱一唱。

师:

请同学们自己在心里默唱前四句歌谱,同时找出哪两句是完全一样的呀?

学生分小组自己学唱前四句歌谱。

师:

老师来唱后面这一部分,请你找出哪一句刚才我们已经唱过了?

学生找出后,分组学唱后半部分歌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谱。

四、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学生交流反馈。

歌曲处理:

注意演唱情绪。

老师提两个小小的要求:

①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

②用什么样的表情?

五、教师小结

春天里处处有美景,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你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下面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寻找更美的景色吧!

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嘀哩嘀哩》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首歌曲,通过各种手段的学习,学生的兴趣高涨。

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过程,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创造者、表演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本课教授中发现,虽然学生很熟悉这首歌曲,但有些个别节奏及其旋律掌握不准,因此在教学对学生熟悉的歌曲我们音乐教师也不能轻视,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欣赏课《夏天的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听赏音乐,感受音乐情境。

感受歌曲前后两部分的区别。

能力目标:

感受歌曲,用语言描述对歌曲的感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乐观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能够区分前后两部分。

【教学过程】

导学案:

收集有关瑞典国家的歌曲的资料

欣赏不同国家的歌曲

课前预习歌曲前后两个部分有什么区别?

一导入:

同学一年有几个季节?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a.喜欢冬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b.喜欢夏季游泳,穿漂亮的花裙子。

放暑假旅游。

c.喜欢春季万物复苏,小树发芽了,草绿了,花开了。

d.喜欢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蔬菜、水果大丰收,金色的秋天很美。

接下来我要给同学播放一首关于夏天的歌曲,名字叫《夏天的阳光》。

二讲授新课

1初听歌曲。

歌曲中唱出了什么?

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

你感觉到这首歌曲适合跳舞还是走路。

并随音乐做一做。

3再次聆听。

区分歌曲前后两部分的旋律、节奏、及其演唱形式。

《夏天的阳光》是一首瑞典民歌,4/4拍,歌曲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四乐句,旋律起伏跌宕,带有附点的节奏,具有一种推动力,给人一种奋进的感受。

学生展示: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采用了器乐曲常用的加花手法,使得旋律更为活泼、跳跃,表现了瑞典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生活的乐观情怀。

4反馈,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谈谈对《夏日的阳光》的感受。

三小结;同学们回去以后可以从网上查一些关于季节的歌曲,下节课我们共同来演唱。

【教学反思】本首歌曲是一首好听的合唱歌曲,学生体会到了旋律的美,陶冶了情操。

教学效果良好。

4唱歌课《四节景色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好上、下滑音。

能力目标: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情感目标: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四季的美。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好上、下滑音。

【教学过程】

导学案:

课前预习音阶

练习柯达伊手势。

查阅什么是上滑音和下滑音

一组织教学,师生为好。

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那么请你来描述一下这四个季节的景色吧。

看谁的语言最美。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说说歌曲里描写了四季的什么景色。

2看谱听歌曲。

哪一个地方能表现这首歌曲的特点。

(上、下滑音)指导学生掌握这两处的唱法。

3视唱曲谱。

学生展示结合手势唱准升4。

用比较的方法,教师示范两个有无升号的乐句,以便学生更好的区别,更好的表现歌曲风格。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填词演唱。

5.利用书上的插图做辅助,引导学生们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不同的四个季节,并唱好此首歌曲。

四为歌曲编创表演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春、夏、秋、冬”描绘不同季节的四幅图。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怎样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来描绘这四个不同的季节。

3.分组展示他们创编的动作。

4.找出四组(按季节)表演贴切的组,随着音乐表演。

6.反馈:

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五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更深的了解了四季不同的特点。

2.学会了一首活泼,欢快情绪的歌曲《四季景色美》。

六总结。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上滑音及下滑音掌握得较好,用比较的方式启发学生听辨、视唱、有无升号的两个乐句,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歌曲,唱好歌曲。

5欣赏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听赏音乐,感受音乐情境。

能力目标:

感受歌曲,用语言描述对歌曲的感受。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绿色的美、环境的美。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三拍子圆舞曲的风格。

【教学过程】

导学案:

预习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收集维也纳森林的资料。

网上查阅施特劳斯的生平。

一导入播放一首三拍子的乐曲,让学生感受圆舞曲的风格。

二欣赏《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a)介绍奥地利著名的森林——维也纳森林。

维也纳森林从市西部向南绵延达数十公里,因施特劳斯谱写《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乐曲而名闻全球。

森林中有许多美丽而幽静的小村,几个世纪以来,众多的音乐家、诗人、画家创作了不少扬名世界的传世

之作。

(b)学生展示:

介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生平。

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

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家家庭,与父亲同名。

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春的声息》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

(c)述说小约翰·施特劳斯、舒伯特和贝多芬等人与维也纳森林间微妙的关系。

(d)播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CD。

(e)学生随音乐摆动身体,感受三拍子圆舞曲的乐曲风格。

(f)听音乐,看图片,反馈说说乐曲描绘了维也纳森林怎样的景象?

三总结。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歌乐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不断的参与和实践中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的情感和音乐的美。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着重锻炼自己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

6唱歌课《绿色田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了。

情感目标:

感受歌曲旋律的美感,珍爱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导学案:

课前预习切分节奏。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保护生存环境的几点做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颜色?

绿色带给人们希望。

请欣赏一首歌曲《绿色田野》。

二新歌教学

1教师范唱激发兴趣。

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2再次聆听。

问:

歌曲有几个乐句?

(共八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并唱旋律。

3学生展示,解决问题。

掌握切分节奏。

衬词部分,加进拍手、跺脚,增加歌曲情趣。

4师生连唱旋律,接龙游戏。

5有感情地读歌词。

6交流反馈,完整演唱歌曲。

三选择合适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田野》。

学了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

(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教学反思】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了以学生为本,把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感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节奏、休止符的感知体验、力度的把握等,加强和丰富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不足之处:

教学环节还做得不够细致深入,在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7欣赏课《彩色的小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在力度上的变化。

能力目标:

试着用人声或其他声源表现雨中的情景。

情感目标:

感受无伴奏合唱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在力度上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学案:

课前预习歌曲的几种演唱形式。

欣赏无伴奏合唱的歌曲

一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下雨。

那么小雨有颜色吗?

你认为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彩色的小雨》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问:

歌曲主要描写了什么?

2复听。

问:

歌曲中都描写了哪些颜色的小雨?

3再次聆听。

问: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无伴奏合唱)

4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象声词的使用,是在描写什么声响。

模拟其中一句。

5学生展示,感受歌曲力度有怎么样的变化。

6反馈,分小组表现雨中的情景,加进旋律。

三总结。

同学们自然界是微妙的,让我们体会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感情吧!

【教学反思】本首歌曲是一首无伴奏合唱的歌曲,我注重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8唱歌课《快快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唱歌曲,唱好顿音记号。

能力目标:

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

情感目标:

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认识变音记号:

升记号和还原记号。

【教学难点】听辨变化音。

【教学过程】

导学案:

课前预习顿音记号。

升记号和还原记号。

一导入新课。

听《小树快快长》音乐进教室。

二发声练习。

《半个月亮爬上来》

三讲解升降记号。

四学唱曲谱

1、教师范唱《快快长》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听后有什么感受。

2、再听听录音范唱,请同学用手指指着曲谱跟录音哼一哼曲谱。

3、两人一组,将歌曲的曲谱念一念。

4、教师带领学生将歌曲的曲谱念熟。

5、跟琴视唱曲谱。

学生展示:

注意变音记号处的演唱,反复练习。

五歌曲《快快长》学唱。

1、集体齐唱《快快长》曲谱。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边听边想想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

3、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跟琴学唱歌词。

5、交流反馈。

歌曲处理:

讨论:

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速度应该怎样处理?

五、教师小结:

请同学们回家在晚上临睡前请妈妈讲一个故事给你听,这个故事必须是你妈妈亲身经历过的。

下节课老师会请同学们讲讲这次听故事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首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我从听辨入手,打破常规,训练学生对旋律的敏感性和记忆性,用节奏感的音调来朗读歌词,唱出了歌曲的情绪,体会了歌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再从植树节方面拓展,思想方面会更加深刻。

9欣赏课《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得到美的享受。

能力目标:

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展示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

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扬琴音色及演奏特点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学会波音演唱法

【教学过程】

导学案:

课前预习波音的唱法

欣赏扬琴演奏的乐曲

(一)听赏音乐,了解乐曲的特点

听赏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回答问题

1)让学生听辨出有什么乐器在演奏?

(笛子、二胡、琵琶、古筝、扬琴)

2)让学生哼唱出记得的主旋律。

生:

(主题一音乐)

3)老师讲解乐曲在音乐写作上的特点。

A第一层:

线条旋律,飘在上方。

(连奏)

(采用中国民族调式1、2、3、5、6的骨干音写成)

B第二层:

节奏音型,烘托在下方。

生:

听出节奏并用手拍出来。

(二)展示:

发掘学生潜力,自觉学习音乐的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准备的材料及自学音乐的成果)

1、学生介绍:

介绍作家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

1919年到法国学习音乐,1927回国,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器乐曲《彩云追月》;歌曲《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

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是1935年,任光把中国的民族五声音调与西洋创作手法融合写成的,是一部中西合璧的音乐作品!

2、学生出示:

我们小组反复听赏了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根据对乐曲的意境理解,我们认为本曲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曲式结构为:

A+B+C的三部曲式。

主持学生在白板的乐谱上标示ABC三个部分。

听赏一:

《皎洁明月》播放第一段音乐

听赏二:

《浩瀚夜空》播放第二段音乐

听赏三:

《彩云追月》播放第三段音乐教学活动4

(三)集体参与,表现音乐

师:

结合扬琴演奏和同学们的音乐特长,进行合作表演《彩云追月》!

学生们自由选择参与:

a、发挥女声的歌唱优势,用“啦”进行哼唱第二主题音乐旋律。

b、打击乐等伴奏小组同时加入。

(四)知识延伸与课外探讨

(1)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确实是一首优美动听的经典音乐,难怪很多音乐人士都把它进行再度的创编,有钢琴版的;古筝版的;还有歌曲版的,广州话版本的粤曲等等。

(五)总结。

课后继续寻找有关《彩云追月》的其它音乐作品,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教学反思】《彩云追月》是一首经典的民乐合奏曲。

我以“情感”入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欣赏乐曲虽然轻巧,但整体较平稳,起伏不大,学生欣赏的兴奋度不容易保持。

10唱歌课《小白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

能力目标:

通过学唱,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并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浩瀚夜空带给人们的无限遐想。

【教学重点】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

【教学难点】二声部演唱加伴奏。

【教学过程】

导学案:

网上查阅关于月亮的传说

预习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感受歌曲《小白船》

1.以天文知识导入。

问:

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2.揭题:

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

3.歌曲范唱。

问:

这是几拍子的歌曲?

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4.板书节奏谱先徒手操作拍手、拍腿,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

三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乐段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

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

(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

2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高声部与低声部曲调。

(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

(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教师重唱(教师唱低声部)。

(5)在教师指导下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谐和)。

(6)配上打击乐伴奏。

3完整地、优美地、流畅地唱好全曲。

4朗诵歌词并讨论歌词的意境,以激发学生的想像。

5学唱歌词。

(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

(第一个声部在练习时,另一声部默唱或轻唱自己的声部与之配合。

(2)二声部合成,并配上打击乐。

(3)有感情地富有想像地唱好歌曲。

四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用缓吸缓呼的方法控制住气息。

2唱歌时用优美的歌声轻声演唱。

3结束句“照得亮”要渐慢渐弱结束。

五总结

【教学反思】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主旋律学起来很快。

但是二声部的学习单声部练习的时候还好,一旦合唱就出问题,这也和他们对主旋律太熟悉有一定的关系。

11欣赏课《校园月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能力目标:

通过哼唱曲谱,感受不同音乐情绪和意境。

情感目标:

感受吉他的音色及演奏特点,感受印度尼西亚歌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感受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感受吉他音色及演奏特点。

【教学过程】

导学案:

网上查阅印度尼西亚音乐文化。

聆听吉他演奏的歌曲。

一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感受了月亮的美,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校园月明》。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歌曲,介绍印度尼西亚歌曲:

印尼歌曲是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

2、再听歌曲,说说歌曲伴奏中使用的是什么乐器?

展示:

学生为大家介绍吉他的演奏特点。

3、复听歌曲,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4、对比这首歌曲与《彩云追月》情绪与意境有什么不同之处。

5、边听歌曲边随旋律做优美的律动。

6、为学生播放几首印度尼西亚的歌曲。

7、反馈;印度尼西亚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聆听了一首异国风情的歌曲,同学们回去以后可以从网上查阅有关印度的歌曲欣赏。

【教学反思】本首歌曲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与《彩云追月》在情绪上和意境上对比教学,学生很好地感受吉他的音色和演奏特点,教学效果良好。

12《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

感受、理解并表现音乐所描绘的宁静、优美的意境。

情感目标:

感受二声部合唱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意境。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学唱

【教学过程】

导学案:

网上欣赏奥地利的歌曲

预习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一、组织教学:

1、随舒伯特《小夜曲》进教室

2、师:

美妙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分享一段动人的音乐,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是怎样的?

二、基本练习:

一)欣赏、感受

1、师范奏(能够形象地表达音乐的意境),生聆听、思考。

2、师:

同学们,你觉得这首歌好听吗?

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归纳:

是啊,这首乐曲给人以宁静、优美、抒情的感觉,会使人想到月夜、春天、宇宙等不同的意境。

让我们带着这种意境再来听一次。

3、再次欣赏,生随音乐自由动作。

(二)发声练习

1、单声部练声:

师:

每每听到这首乐曲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的哼唱小曲儿。

一起来看看,老师都是怎么唱的。

(出示)

4/4

23|42–34|53–55|6.56543|32-

教师用“U”哼唱旋律

①学生先唱曲谱,后加入“U”,教师指导学生发声,找高位置。

②看教师指挥手势练声(强弱的对比,如渐强渐弱)

2、二声部练声:

师:

同学们的歌声真是美,老师相信二声部的旋律给你唱,肯定会更美更动听。

(出示)

4/4

54|333456|542-54|332123|1--

32|111234|327-22|1167|1--

①先分声部试唱曲谱(先低后高)

②带入“U”齐唱,注意声部间的和谐(各声部音量的控制)

三、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奥地利民歌《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出示歌曲)

2、初听歌曲

要求:

两个声部的同学边听边找旋律的规律。

3、分声部学习歌曲

要求:

按照先低后高的顺序学习曲谱。

4、合唱歌曲(教师指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5、歌曲的艺术处理(歌曲的第二声部,就像月亮伴着彩云,合唱会有几个声部相伴。

声部之间要非常和谐,互相能听得清,又不冲突。

才能形成声音上的彩云追月,展现一副既优美又和谐的声音画面)

6、齐唱歌曲(教师指挥)

四、课堂小结:

1、师: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在同学们的美妙歌声中,这节课已经接近了尾声。

感谢同学们给大家带来这么美妙的歌声,希望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学习研究合唱音乐!

2、在《小夜曲》的音乐声中,学生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本课歌曲是一首二声部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