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述
清河区样子沟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农业项目是由铁岭市九顶生态农业研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项目选址在铁岭市清河区张相镇前马村样子沟屯。
该项目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为宗旨,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及本地区特色产业,带动传统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农民为基本准则,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结合本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原则,走以高效生态农业及辽北特色产业为主,以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辅的发展道路。
走出一条优质、低耗、高效、环保的致富新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达到现代化国际化标准的生态农业目标。
为实现本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该项目属农业科研项目,项目依据“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国务院津贴享受者、高级农艺师王京平先生专著《北方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及《畜菜互补型无公害蔬菜生长环境主栽培技术的研究》等农业科研成果,以发展“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生产模式为主体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它是以太阳能为动力,沼气能为纽带,以物质再生再利用再生产等技术措施作基础条件的科技项目。
本项目属于企业、政府、农民、社会多元整合新型农业项目,项目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龙头,农民为主体的三位一体合同式组织机制进行运作,将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进行建设生产与经营管理。
项目将紧紧围绕绿色生态与有机两大主题,形成一个以特色产品开发与良种繁育、有机肥料、洁净能源综合利用到农牧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物流、贸易、批发网络、出口创汇、农业观光等一个完整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链。
该项目总投资额为5088.14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为4538.14万元,(其中含不可预见费用200万元)流动资产投资为550万元。
整个项目建设期为五年(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为项目的基础设施及辽北民俗“农家乐”生态观光游区建设;二期工程是以“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庄园区建设;预计两年内完成,建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100栋;三期工程为项目的大发展期,完成农业科研基地、野生榛子的开发、繁育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拓垦榛林1万亩,繁育榛苗3亿株,形成辽北地区生态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实现本地区果蔬与榛子产业化、组织程序化、市场信息化、农业工业化的目标。
形成南有寿光,北有清河的局面。
使铁岭东部山区的农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实现项目年主营业务收入5580万元,可实现年利税970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清河样子沟生态农业项目以保护生态环境,盘活资源,发展经济致富于农民为宗旨,依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是一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综合性农业科技项目。
该项目建设以保护山林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建设原则。
项目建设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以提升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为主导的辽北民俗生态农业自助观光游区建设;
(二)以“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为建设主体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生态农业庄园区建设;
(三)以辽北特色产品“野生榛子”为主的果蔬研发繁育基地建设。
一、辽北民俗生态农业自助观光游区建设
辽北民俗自助观光游区建于九顶莲花山区,该项目主要分为9项:
托老院;温泉水疗馆;水上乐园;自助采摘、观景区;农家院餐厅、水上餐厅;辽北民俗小作坊;山庄客房;民俗自助村。
托老院:
主要是解决本地区较高收入阶层老人及离退休老干部的安度晚年问题,老人们不喜欢喧嚣吵闹干扰,喜欢淡雅清静的好去处,这里正是老人们休闲、养老、颐养天年的最佳场所;
温泉水疗馆:
用取自大连甘井子温泉的硫磺土及温泉水,在依山傍水的九顶莲花山侧建一6000平方米温泉水疗馆;
水上乐园;利用样子沟的自然山泉水,用混凝土构筑涵水坝,,平时此坝拦水,成为串串水库,水大时水越坝而下,形成三级叠水,呈条条瀑布之势,。
在水上乐园之上游客们可以在凉亭中观鱼赏景,也可以拈杆垂钓,也可在水上餐厅品尝美味佳肴;
农家院餐厅:
在山沟沟的半山腰处的农家院餐厅,为游客们提供辽北地区特色风味绿色农家饭菜;
辽北民俗小作坊:
在这里有独具辽北特色的小酒坊、小油坊、小豆腐坊、小粉坊,让您一睹辽北风情的传统小作坊;
民俗自助村建设;主要是在原样子沟屯村民迁入新居后,村民搬迁后腾出的民房,按照辽北地区的民族风情进行装饰、装修,并设置物业管理人员,对外招租旅游观光及离退休人员小住,房前屋后土地建家庭菜园,房主自收自种,鸡、鸭、猪、狗、羊自养自食,让来这里的人们充分享受辽北的农家生活乐趣。
自助采摘区有辽北老品种的水果若干种,干果有榛子、山核桃等果树,春季开办应季观花节,秋季游客自助采摘、垂钓。
山林观光游区还有具有辽北野生动物生态养殖项目;獐、狍、鹿、野猪、山鸡、野免以及笨鸡、笨鸭散放散养,供游客采捡食用。
辽北民俗自助观光游区项目建设有如下工程:
(1)小流域河道治理:
清理河道、建护坡、建涵水坝。
该山区干旱时河道干涸无水,大雨一到洪水四溢成灾,两山峪汇为一沙河流往清河。
为了涵养水源,不见洪水,四
季有水,合理治理河道,须清理原山沟河道4.6千米;动用土方36800立方米;建护披41400平方米须用混凝土12420
立方米,筑涵水坝26道需用混凝土1560立方米,其据河道
上高低落差用混凝土筑起拦水坝,平时此坝拦水,成串串水库,水大时水越坝而下,呈条条瀑布之势,将干沽的山沟变成水上景观乐园。
(2)退耕还林、荒山造林
通过小流域治理扩土地48亩,退耕还林地36亩,荒山地580亩,通过论证该山坡土层深厚,适合较抗寒果树、药材种植。
目前我国大量引种、炒作国外品种,而我国传统品种几乎绝迹了。
为保护我国传统老品种果树,特保留榛子园200亩,将原有秋子梨、香水梨加速扩植,计栽5000株。
麦黄杏、水白杏等栽5000株,野生葡萄、五味子等适量栽植,将这里的荒山变成辽北传统果树基地。
通过禁牧等管理措施,保护该区域土地植被如乌拉草、野玫瑰、柴胡、黄芪等,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能见到珍贵的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河两岸绿化也采用当地树木、花草装点,使山、水、林、路、景融为一体,将九顶莲花山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
项目完成后这里将是传统果飘香,垂柳水倒映游鱼跃,碧空群鸟自由翔,獐狍野鹿群起
舞,绿荫丛中笑声扬的传统自然美景。
二、生态庄园建设
生态庄园是该建设项目的主导项目,生态庄园充分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化现代农业特征。
该建设项目是带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增质的机关所在。
该项目区建设共由五位一体组合式生态温室区、农付产品深加工区、办公区三部分组成,生态庄园区建于样子沟山口东北部,进山路东侧唯一的300亩较平土地上。
1、组合式生态温室建设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是由盘锦市清水农场的王京平教授发起创立的,当时称之为“王京平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组合式生态温室是在《北方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四位一体)和《畜菜互补型无公害蔬菜生长环境主栽培技术的研究》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以生态学为依据、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能为纽带,以物质再生、再利用、再循环为生产技术措施。
该项目拟建组合式生态温室100栋,五位一体组合式生态温室的突出特点是:
生态良性循环,延伸食物链,真正达到互补、互促、互为利用,加强物流、能流循环。
太阳能使温室内、禽舍内冬季有一个使植物生长的良好温度,禽、畜有一个好的生长温度,但是光有温度还不够,还需要有气体交换空气流通,禽畜呼吸是呼出CO2,传于蔬菜温室,据测10头100斤以上的猪可使一亩的蔬菜温室CO2含量达到300PPm以上。
这就保证了冬季密闭型蔬菜温室内蔬菜生长有足够的光合作用,而蔬菜光合作用放出的CO2传于畜舍内使禽畜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通过动植物的气体互换达到增产保质提效之功能。
该项目是以我国著名农业专家王京平教授《北方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四位一体)和《畜菜互补型无公害蔬菜生长环境主栽培技术的研究》等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理论为根据,用2年的时间建成一个拥有100栋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的农业示范基地,一个具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科研所,一座农副产品深加工工厂。
五位一体循环生态温室是在日光温室条件下实现的的五项技术一体化开发的一项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通常说的五位一体日光温室,是以太阳能为动力,把作物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沼气发酵技术、厕圈积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在日光温室内种植区、畜禽舍、沼气池、厕所优化组合,将各项技术组装集成、融合渗透,达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
效果,“种、养、沼、厕、冷棚”五位一体日光温室生态循环
系统增温提效,良性循环,组建成一个高产、优质、高效、
低耗的生态型农业体系。
其结构布局是在温室内的一边建一个沼气池,池顶硬化坐落畜禽舍,侧面配建一个厕所,温室的另一边进行种植。
种植是指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蔬菜瓜果栽培,进行反季节生产;养殖是指在日光温室内进行畜禽饲养,起到暖棚养殖的效果;产气是指在日光温室内建的沼气池,并利用畜禽粪便、人粪尿、废弃茎叶秸秆来进行发酵产沼气,并可实现周年产气;积肥是指在温室内配建的厕所,与圈舍连在一起,让其粪便进入沼气池,经高温发酵,产生沼气和优质无害的有机肥,供作物利用。
五位一体组合式生态温室的突出特点是:
生态良性循环,延伸食物链,真正达到互补、互促、互为利用,加强物流、能流循环。
太阳能使温室内、禽舍内冬季有一个使植物生长的良好温度,禽、畜有一个好的生长温度,但是光有温度还不够,还需要有气体交换空气流通,禽畜呼吸是呼出CO2,传于蔬菜温室,据测10头100斤以上的猪可使一亩的蔬菜温室CO2含量达到300PPm以上。
这就保证了冬季密闭型蔬菜温室内蔬菜生长有足够的光合作用,而蔬菜光合作用放出的CO2传于畜舍内使禽畜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通过动植物的气体互
换达到增产保质提效之功能。
沼气池建在温室一端地下,沼气池上盖即是畜床,进料
口设在畜舍内,沼气池内出料口设在畜舍与蔬菜温室交界的隔墙外,即蔬菜温室内。
这样畜粪尿直接进入沼气池内,每一天都有新鲜粪便进入,每一天都是产气高峰,太阳能、畜体温传入沼气池内,这样沼气池内温度一年四季都可达到24度左右,以往在我国北方冬季沼气池不能产气,而该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一年四季都处于产气高峰。
这样一个20立方米的沼气池,不但可以解决农民做饭、炒菜、烧水的问题,还可解决冬季温室取暖问题,增加光照、增加CO2,还可诱杀白粉虱等害虫。
生产沼气后的沼渣、沼液,是经过厌氧菌分解过的有机物,不但没有了臭气,而且成为一种含有各种微量元素的速效全肥,可直接作为蔬菜基肥,追肥叶面喷肥,不但没有任何虫卵、寄生虫,而且还有一定杀菌作用。
种植蔬菜基本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产品完全达到A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
该温室另一个特点是:
半地下、土打墙、设冷棚;其功效是可增加室内温度、节约用水、节约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
现在该五位一体组合式生态温室已在山东、河南大面积推广,深受用户欢迎。
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在铁岭地区建五位一体组合式生态温室只要增加土墙厚度及
保温设施是有100%成功率的。
将五位一体组合式生态温室原工房改建成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楼内上下水齐全,沼气能取暖、炊用,洗手间通沼气池,楼下工房通温室。
这样样子沟的农民就住上了城市的小洋楼,不离乡、不离土、不离家就可以进行生产劳动,年收入还高出城里的工人。
而且生态庄园区内还设有文化娱乐、市场商贸等设施,这样在深山里生活了几代而未能摆脱贫困的农民,通过该项目建设,一下子步入了小康生活,一个社会主义新型农村首先展现在辽北大地上。
2、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
围绕生态农业市场需求,突出地方“名、特”产品特点,在该区域内建设年可加工1000吨蔬菜、总占地1万平方米的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
其中:
建8000平方米农产品加工厂;建占地10000平方米的生态养殖场。
农产品加工区主要是加工蔬菜、山野菜、菇类等,供应国内各大超市销售及出口贸易。
3、生态庄园办公区建设
生态园办公区建设主要包括建一栋1600平方米科技办公
楼,内含农产品贸易洽谈厅、成品质量检验室、测土配肥及农业科技培训教育中心,以及农民休闲娱乐乐园,提高社会
主义新农村物资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三、辽北野生山榛及传统果树繁育基地建设
1、建设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野生榛子生长环境及栽培技术的专项科研体系,对本地区特色产品榛子进行专题研究、繁育、改良,培育出新生代优良种质,使其在技术含量、质量、数量等方面更优秀,更具竞争力。
该项目需要引进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一批较高素质农业技术工人,预计该科研体系将在2-3年内形成。
2、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万亩标准化示范榛子基地
该项目将从培育良种入手,采取高科技、高投入手段,实行园林化科学管理,用3年时间,在该区域研发、繁育提纯优质榛苗3亿株,组织发展1,000户榛农进入榛林示范基地,扩垦榛林10,000亩。
万亩榛林示范基地的榛农,就可达到户均拥有10亩榛子园的梦想。
3、发挥示范作用,建铁岭周边山区10万亩榛林经济区。
在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榛子特色经济区建设,发展铁岭周边山区1万户榛子农户,加入榛林经济协作组织,将铁岭周边10万亩荒山改造成10万亩优质榛子园,实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的目标。
4、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生态循环生产模式进行育榛养蘑及药材混栽生产。
该项目利用本地榛子林的资源优势,在培育科技含量较高的榛子园同时,在榛子林下培育榛蘑并混栽五味子、桔梗、玉竹、柴胡、黄芪、龙胆草、细辛、地龙骨等中草药材。
5、榛子及干鲜果品深加工工厂建设,是该项目的一个重点工程,该工程预计在2008年开始建设实施,项目完成达产后,可达到年加工各类干鲜果品600万斤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章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富裕程度、农民的居住状况及农村的文明程度是衡量我们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加速农村建设的重
要举措,也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步署,是总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中央这一英明决策给辽北黑土地上205万农民带来了希望和福音。
铁岭市地处辽宁省北部,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生物物种
繁多、分布广泛、野生比重大、经济利用价值较高。
而且地
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合农业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另外辽北地区还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都是建立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该项目有着相当优越的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其效益及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样子沟屯是铁岭市清河区张相镇前马村的一个自然屯,
该屯方圆20平方公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该屯四面环山,只有一道山沟成为出入该屯的通道。
屯内共有60户村民长年在此居住,屯里80%的土地为山梁、沟坎、山坡地,靠北山仅有占总土地面积不到20%的300亩较平土地,种植玉米、杂粮等。
当地农民一年四季靠种点玉米杂粮,辅之上山放牛、外出打工来维持基本生计,生活过得十分的艰难困苦,而且这里无通讯网络,交通十分的不便,山道狭窄车辆无法通行,村民外出、孩子上学只能靠步行,该地区属山区,山上虽然有土层但因长年随意放牧,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早春风
起刮走山皮土,不但破坏了山体植被,而且也污染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使本地区形成了山秃、水恶、人贫穷的落后境况。
另外,辽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季节、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不能实现周年生产,所以形成了辽北农村半年干、半年闲,冬天猫冬的习俗。
造成辽北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
该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彻底改变辽北农村的农业生产格局。
使土地、劳力、春秋四季充分利用,冬闲变成冬忙,淡季变成旺季,实现了冬季也进行生产的周年生产格局。
由于地下沼气,地上种养,四季利用,实现了作物的多茬收获,可使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大大提高。
温室种植的蔬菜能周年产出,畜禽暖棚养殖缩短了饲养周期,仔猪增重快,每头猪平均提前出栏1-2月,从而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产出量满足了市场供应。
该项目自立项以来得到了清河区政府和张相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协助。
现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80%,目前项目已经投入资金1200万元,完成项目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的部分土建施工工程,其中:
河道疏通治理2.8千千米,构筑护河堤坡5000平方米,构筑涵水坝19道,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的土建施工。
第四章项目申请人基础条件
清河样子沟生态农业项目,是由铁岭市九顶生态农业研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
该公司成立于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六日,是由开原市金客莱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宝明先生及农业科研专家王京平共同发起设立的,公司住所设在铁岭市清河区张相镇前马村样子沟屯,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万元(人民币),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种植、养殖、干鲜果品、蔬菜、杂粮、加工、物流贸易、测土配肥、洁净能源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农技培训、农业研发。
铁岭市九顶生态农业研发有限公司不但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专业技术力量较强,公司现有员工6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人,占职工总数的24%,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技术职称6人,初级技术职称9人。
该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刘宝明先生是土生土长在样子沟生活成长的山村人,近些年来刘宝明先生经过努力奋斗、艰苦创业,在事业上可谓是功成名就。
虽然他富了,但是他念念不忘生他养他贫穷落后的家乡,他对自已的家乡有着十分深厚无以言表的情感,他满怀一颗赤子之心,决心为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贫穷面貌而贡献出自己的心血和财富。
他曾十分感慨的说:
“做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连养育自己的家乡都建设不好,那还算什么企业家”。
因此,这些年在他经营企业有了一定积累后,他多次请有关专家、教授来家乡进行实地考察、评估、论证,与当地政府及时沟通思想,征求领导意见,他还多次走进农民家与农民促膝谈心,听取农民兄弟的看法意见。
经过反复论证后,最后下决心样子沟生态农业项目开始立项运作,他表示一定要让样子沟屯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让他真正成为闻名辽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村。
高级农艺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国务院津贴享受者王京平先生是该项目的农科技术的带头人及项目的主要组织领导者。
王京平先生专著《北方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及《畜菜互补型无公害蔬菜生长环境主栽培技术的研究》等农业科研成果,是该项目的主要科研依据。
本项目结合北方地域、土壤、气候等特点,开发应用农科专家王京平教授发明的“五位一体生态温室”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以太阳能为动力,把作物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沼气发酵技术、厕圈积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种植、养殖,实现互补、互促、互为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生产,延伸食物链,加强物流、能流循环。
真正达到高度利用土地资源、高度利用能源资源、高度利用时间资源、高度利用饲料资源、高度利用劳动力资源的目的。
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能为纽带,以五位一体塑料大棚立体式种植、养殖为手段,发展北方农村的沼气、养猪、温室生产一体化循环经济,尤其重点解决北方地区冬季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利用和沼气生产关键技术问题。
第五章合作单位基本情况
该项目是发展以“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生产模式为主体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
项目合作单位为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是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主攻方向的全国重点大学,有54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6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70%的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应用。
合作单位自项目立项到项目的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农业科研理论依据,并为该项目做可行性研究分析,为该项目建设培训农科技术人才骨干多人。
第六章项目进度和实施方案
一、项目进度及实施方案
整个项目建设期为五年,分三期完成,自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一期工程为项目的基础设施及辽北民俗“农家乐”生态观光游区建设,自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两年完成,二期工程是以“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庄园区建设;预计在2008年至2009年两年内完成,建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100栋。
三期工程为项目的大发展期,完成农业科研基地、野生榛子的开发、繁育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拓垦榛林1万亩,繁育榛苗3亿株,并完成普及发展,扩大规模,发展养榛村100个,养榛农户1万户,拓垦榛林10万亩,实现将铁岭市周边地区10万亩荒山全部变成以榛子为主的百果园的目标。
形成辽北生态农业产品基地,实现本地区榛子与果业产业化、组织程序化、市场信息化、农业工业化的目标。
现该已完成项目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的部分土建施工工程,其中:
完成河道疏通治理2.8千千米,构筑护河堤坡5000平方米,构筑涵水坝19道,完成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的土建施工。
一期工程辽北民俗“农家乐”生态观光游区建设已大部分完成,将马上可以投入运营。
二、项目的运行机制
本项目属于企业、政府、农民、社会多元整合新型农业项目,项目将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龙头,农民为主体的三位一体合同式组织机制进行运作。
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进行建设生产与经营管理。
通过契约形式在制度和法律上将企业、政府、农户之间的责、权、利有机的结合起来。
项目运作将遵循以市场机制为前提,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企业对农户将实行产品订单制收购,根据农产品市场行情随行就市全部回收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并对农户的农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措施。
企业向农户无偿提供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品质的技术开发、农科教育、业务培训、商业信息及农业生产技术的现场指导,并作到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系列服务。
真正将维护农民利益放在双方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位置,真正有效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长期稳定发展。
第七章项目预期成果和考核目标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本地区绿色生态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农业产品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本地区生态农业及其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
争为前提,着力现有生态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示范,
提高农产品科学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注重环境和后续资源的合理培育,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尽快形成新的经
济增长点。
以高起点、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农业模式和标准进行统筹规划布局。
二、项目预期成果
该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是在一期工程辽北生态农业观光游区内形成“一院”、“两馆”、“四园”、“五景”“九区”的建设布局。
“一院”为养老院;“两馆”为科技文化馆、温泉水疗馆;“四园”主要是亚热带生态园(蔬菜、花卉)、果园;百鸟园;野生养殖园。
“五景”为九顶莲花山、水上乐园、八角亭、莲花寺、玲珑塔,“九区”为农付产品加工区、办公区、生态庄园区、辽北民俗农业观光区、辽北野生动物养殖区、生态游憩区、生态休闲区、自助采摘区、垂钓区、自助烧烤区。
年接待旅游观光游客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
二期工程生态庄园区建设主要是以“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为主体的生态庄园建设,项目建设将采取示范-推广-普及-扩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布局,建五位一体循环生态温室100栋。
完成农业科研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年生产、加工绿色有机蔬菜900吨;水果;可年出栏生猪3600头;羊5000只;牛600头;笨鸡笨鸭5万只;年产绿色禽蛋2万公斤。
三期工程野生山榛繁育基地建设,完成拓垦榛林10,000亩,繁育榛苗3亿株,建榛子加工工场一所,年生产加工干果150吨。
项目建成后,形成辽北生态农业产品基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