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0415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

《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

钢结构施工方案交底

编制说明

我司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相关文件及有关图纸资料,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后,分析了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保证高质量、如期、全面完成本项目的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范围内的任务。

对于本工程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我司尽力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并做好各项施工方案的审定工作,我们一定发挥本公司的管理优势,合理组织施工,配置足够的技术力量和劳动力,强化计划管理,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完成本工程各项施工任务。

作为一家有很多年钢结构安装施工经验的企业,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指定我公司优秀项目经理任本项目项目经理,组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及技术班组进场施工。

强化质量管理,认真贯彻我公司质量体系程序和文件,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质量目标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达到100%合格。

严格按照有关施工现场的规定,组织好现场规范施工、文明施工。

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施工管理技术及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结合本专业施工特点,使本工程成为高质量的建筑。

1.编制依据

工程项目文件、施工图纸以及主要规程、规范、主要法规(国家、行业)

序号

名称

编号

国家标准

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2001

2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2002

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6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03

7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2002

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主要法规(国家、行业)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年第91号

2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年第22号

3

国家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

4

国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标[2000]85号

5

国家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6

行业

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

建设部2005版

7

行业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建建[2000]211号文

2.工程概况

2.1总体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1#办公楼等9项(顺义区后沙峪公共设施项目二期)工程

2

工程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

3

建筑面积

169908平方米

2.2工程特点

工程特点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工程类别为多层框架楼,主体为混凝土结构,新增夹层为钢结构,本工程共分为1-8号楼,新增钢梁与原混凝土柱预埋为焊接。

新增钢梁为热轧H型钢,钢梁最大跨度为8.400米,单根钢量最大重量为1吨。

详见下面平面图:

3.施工部署

3.1部署原则

3.1.1满足合同要求的原则,即满足合同的工期、质量等要求;质量目标:

合格。

3.1.2时间连续、空间占满的原则。

施工中,平面上采取合理流水作业,空间上,各层各专业同步交叉进行,保证有效的利用工作面,顺利的实现合同工期,减少劳动力浪费和窝工,提高工作效率。

3.1.3符合施工总顺序之间逻辑关系连接的原则

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本工程全面实行项目法施工,按公司管理组织条例组织施工。

项目经理部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师、生产经理主抓各职能的组织机构体系,具体事物处理由6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办事机构进行。

根据组织机构,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分工明确,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所有岗位各行其职。

3.3施工组织顺序

3.3.1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以及结构相互关系,我们将主体结构施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埋件安装,第二阶段为钢梁加工,第三阶段为钢梁安装。

3.4施工总工艺流程

预埋件加工→预埋件安装→钢梁加工→钢梁场内二次垂直倒运→钢梁场内二次水平倒运→钢梁安装→焊接工程→验收。

4.进场路线计及起重设备

4.1钢结构构件路线确定

根据现场踏勘、实地考察各方综合考虑钢结构构件从:

顺平路由东向西,由东西俩门进入工地,利用50吨吊车或塔吊把构件吊到现场空地上。

运输钢构件车辆进场路线口:

见下图

4.2起重设备

中联牌QY50H531汽车起重机

产品特点

中联牌ZLJ5419JQZ50H汽车起重机是我公司为适应市场需求,集多年经验和先进技术自主开发的新一代高性能产品。

本起重机的起升高度、主臂长度、工作速度、起重能力等性能参数均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该产品是一种全回转、伸缩动臂式、手动控制的五节臂汽车起重机。

底盘采用本公司自制的全驾四桥专用底盘,视野宽广,装饰豪华舒适,排放达国III标准,8X4驱动,液压动力转向,轻便灵活。

液压系统采用了最新的三联泵系统,设有溢流阀、平衡阀、液压锁、制动阀等安全装置,以防油路过载及避免由于油管破裂而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各执行机构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产品配备了力矩限制器等多种安全装置和齐全的照明系统,可保证操作安全可靠,并便于夜间作业。

汽车起重机外形尺寸图(尺寸单位:

mm)

4.3工器具的选用

4.3.1吊索选用

吊索与构件的夹角一般不应小于30度,通常采用45度~60度,以减小吊索对构件产生的水平压力。

卸车和组排时使用钢丝绳:

构架柱2根钢丝绳,,按45度考虑直径为24mm。

吊装构架柱时使用2根钢丝绳,直径为28mm.吊装横梁时使用2根钢丝绳,直径15mm。

钢丝绳的允许拉力计算:

Fg=a×Fg÷k

式中:

Fg----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

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a------换算系数(0.82);

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8)

钢丝绳的技术数据表:

钢丝绳直径(mm)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总和(kN)

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

换算成重量(吨)

旧钢丝绳取用系数(0.4~0.75)

最终允许拉力(吨)

备注

15.0

132.0

13.53

1.38

0.6

0.82

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取1550

17.5

172.5

17.681

1.8

0.6

1.08

19.5

213.5

21.884

2.23

0.6

1.34

21.5

270

27.675

2.82

0.7

1.977

24.0

326.5

33.466

3.415

全新钢丝绳取值:

1.0

3.415

26.0

388.5

39.821

4.06

全新钢丝绳取值:

1.0

4.06

28.0

456.5

46.79

4.77

全新钢丝绳取值:

1.0

4.77

吊索拉力计算:

F=G÷ncosβ

F-----一根吊索的拉力;

G-----构件重量;

n-----选用的吊索数;

β-----吊索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如G=3吨,n=2,β=90-=30,求根吊索的拉力值?

F=G÷ncosβ=3÷2×0.866=1.73kN

由上计算例子结合本工程最大吊装、构架柱横梁重量和上述钢丝绳的技术数据表,可知一根吊索的拉力值远小于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值(kN)。

吊重物用钢丝绳根数和直径选用表

钢丝绳根数

2根

4根

8根

 

起吊构件的重量

(吨)

t

与水平面夹角

与水平面夹角

与水平面夹角

60

45

30

60

45

30

60

45

30

钢丝绳选用直径(毫米)

20

26

28

32.5

19.5

24

26

10

26

28

32.5

19.5

24

26

17.5

19.5

24

注:

本表采用6x37+1钢丝绳,钢丝极限强度为1550牛/毫米2,安全系数k=8

根据上表计算成果,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钢丝绳型号及提高安全系数,本工程吊装用钢丝绳使用公称直径为19.5mm、24.0mm的钢丝绳进行吊装作业。

4.4主要施工机械选用表

4.4.1机械设备配备计划及进场时间要求

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必须保证在任何施工阶段都不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并留有适当的余地,作应急之用。

土建基础工程即将完成时,应准备好各类机具设备,一旦条件具备,马上进入现场。

对于测量工具,要有年检合格证,平时保养良好,测量数据真实可靠。

⑴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施工部位

备注

1

千斤顶

30

T

5

吊装

2

焊机

500

3

梁节点

3

气保焊

500

5

梁节点

4

磁力钻

Φ50

1

构件钻孔

5

电动磨光机

5

焊接

6

电动葫芦

4

结构吊装

7

手动葫芦

2-5

2

结构吊装

8

滑车

4

运输

9

钢丝绳

8-12

2000

生命线

10

桁架

1

安装

11

钢丝绳

16

2000

主结构安装

⑵主要测量工具一览表

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施工部位

备注

1

水准仪

DSG240

2

现场

校验合格

2

经纬仪

J6

2

现场

校验合格

3

卷尺

50

2

现场

检测合格

4

折尺

5

30

现场

5

索线和铅垂

5

现场

4.3.2吊装设备和工器具汇总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轮胎式吊车

25吨

1

3

轮胎式吊车

70吨

1

4

缆风绳

12mm

20

长度50米

5

钢绳卡

20

40

6

钢丝套

17mm

20

长度为2米

7

钢丝套

24mm

4

长4.5米

8

钢丝套

28mm

4

长4.5米

9

U型环

40mm(吊10吨)

4

10

U型环

40mm(吊5吨)

6

11

手扳葫芦

1.5/3吨

10/10

12

螺旋千斤顶

5吨

2

13

大锤

16/18磅

2/2

14

地锚桩

铁桩

12

长2米

15

梅花扳手

M24/M22/M20

6/8/8

16

活动板手

M20

6

17

电动扭矩板手

1000n

4

18

白棕绳

12mm

M

100

19

工具包

5层布厚

2

20

垫木

100mm×100mm×2000mm

30

21

大头楔

100

22

橇棍

L=2米长

5

5.现场情况概述

5.1鉴于施工场地限制,二次倒运吊装难度较大,现初拟采用塔吊或50吨汽车吊进行楼层二次倒运。

卸货二次倒运时间安排为白天,夜间视线不好不安排二次倒运构件工作:

6.制作与安装的的施工技术

6.1测量施工方案

工程施工的第一步测量工作尤为重要、非常关键。

我们将投入最好的测量人员,配备最好的仪器设备,确保完成好此项测量施工任务。

6.1.1准备工作

6.1.1.1技术准备

1)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要有计量检定周期的审定;

2)校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水准点和城市导线点;

3)编制测控布置图;

4)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建立测量数据库;

6)测量精度确定:

根据北京市建筑工程测量规程规定,本工程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采用一级平面控制网:

测量角误差±9",边长相对的误差1/24000;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闭合差:

±4mm;基础放线总长允许误差±10mm;轴线竖向投测允许误差3mm,总高不大于5mm;标高竖向传递每层允许误差±3mm,总高不大于5mm;细部轴线允许误差±2mm。

6.1.1.2人员的配备

在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技术质量部的领导和协调下组成测量组:

测量高级工1名、测量辅助员若干。

测量高级工:

负责放线、及复验工作,并交付监理验收。

测量辅助员:

测量的辅助性工作。

6.1.1.3仪器的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配备目前最为先进的测量仪器(激光机、微电子技术、通信联络、计算机等)技术设备。

仪器名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

精度

用途

笔记本电脑

1台

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

全站仪

R-322NXM

1台

±2"(2+2PPm•D)

控制网测设、轴线投测、平面放线

经纬仪

经纬仪

1台

2"

细部尺寸线

水准仪

DZS3—1

1台

±2mm

水准测量

另外,还应配备钢卷尺、塔尺、对讲机和一些附属设备。

上述各种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按《测量法》的规定送到有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检验与校正,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

6.1.1.4定位依据的校测

1)定位依据(红线)桩的校核:

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桩的坐标进行内业坐标计算,得出其边长D、内夹角β。

计算后并实地对场地内的定位依据桩进行校测,合格后作为工程定位的依据。

2)水准点的校测:

对甲方提供的水准点(要求至少应有2个水准点)实地采用附合测量法进行校核。

其闭合差≤±6mm时作为整个工程高程引测的依据。

6.1.1.5图纸的学习与审核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图纸。

首先审核总平面图,校对点位坐标、距离是否对应,定位依据、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建筑物的几何位置关系是否符合要求和满足规划用地的要求;其次审核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主要校核平、立、剖面图是否对应一致,轴线间距、高程、结构尺寸和装修细部尺寸是否相符。

6.1.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6.1.2.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图形选择:

通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该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地情况采用矩形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在施测工作中根据布网原则尽量做到便于施测、使用和长期保留。

6.1.2.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已校核合格的建筑物定位依据桩坐标与建筑物坐标关系,通过内业计算,采用全站仪建立平行于建筑的首级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经闭合校核合格后,分别在控制网边上测设出主轴线控制桩。

经校核合格后作为整个工程施工控制的依据。

测设精度根据DBJ01-21-95的规定,本工程采用一级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测角中误差≤±9″,边长相对中误差≤1/24000,合格后作为整个建筑物整体控制的依据。

6.1.3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向现场引测施工高程控制水准点。

布置至少两个水准点。

水准点必须设置在土质稳定,便于施测和长期保留的地方,控制点间距不大于100m。

测设技术指标按三等水准测差要求,闭合差≤±4mm,测设合格后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的依据。

6.1.4主控制线的投测:

将建筑物纵横主控制轴线投测到基坑边沿造标做点,作为投测主控制线的依据。

此时已在施工场地基坑边沿再次形成了一个控制网,施工层需要投测轴线时,即将仪器安置与施工层,用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仪器安置在两点的连线上),将控制线投测到施工层。

控制线投测后经校核无误后,再根据控制线测量出主轴线。

6.1.5标高传递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便于向上引侧标高的位置上设置+50㎝标线,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依据,每个施工流水段要至少设置两个传递点。

在向施工层传递标高时,利用钢尺直接丈量法传递,每次传递至少由两个部位向上传递,当两次传递标高之差在3㎜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

6.1.6竣工测量

工程施工完毕后,根据原有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对本工程实施竣工测量,采用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实测数据,在现场绘出草图,最后根据实测成果和草图把数据输入计算机,绘出所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成为完整的竣工总平面图。

6.2钢结构的加工

6.2.2预埋件工程

本工程预埋件工作量大、点多面广,单块埋件重量从8.5kg到50kg不等,分布在楼板、暗梁、悬挑楼板、混凝土柱、混凝土墙等,本工程埋件技术要求高、钢筋分布密,给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是本工程的重点,也是整个过程的核心部分,预埋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loft夹层的安装。

因此预埋件施工时,要层层把关,与各工种密切配合,做到准确无误。

一、制作安装工艺程序

下料单→加工→校正复核→运输→安装→就位→校正→固定→验收→监控

1、预埋钢板和钢筋应选用普通碳素钢钢,当采用手工电弧焊时,Ι级钢选用E43型焊条,Ⅱ级钢选用E506型焊条;当采用埋弧压力焊时,可选用431焊机或其它性能相近的焊机。

2、锚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3、预埋件的受力锚筋与锚筋呈T型垂直焊接时,不得将锚筋弯成L型,用角焊缝与锚板焊接。

所有焊缝严格保证质量并加强检查。

4、埋件采用半自动切割机进行切割,以保证长度控制在2~3mm左右,锚筋焊接牢固,并严格控制焊缝高度。

下料时不考虑割缝的缝隙。

由于焊接时埋板变形,采用千斤顶进行校平。

5、为保证砼浇筑时振动棒所带来的移位,要随砼的浇筑进行监控,并采用Φ16~20钢筋与埋板焊接,并支撑在侧面模板上加固,并且埋板之间进行点焊。

6.2.2材料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对于钢结构部分采用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6.2.2.1钢梁钢板《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中Q235-B;

6.2.2.2钢板力学性能及碳、硫、磷、锰、硅含量的合格保证必须符合标准:

〈GB/T1591-94〉其强屈比不应小于1.2,伸长率应大于20%,有良好的可焊性及明显的屈服台阶,钢材的屈服点不宜超过其标准值的10%。

6.2.2.3油漆:

中灰底漆;

6.2.2.4焊接材料:

1)手工焊接用焊条:

〈GB5117-95〉

a手工焊接时,Q235B钢材之间焊接,采用E422系列焊条,

b手工焊接时,Q235B钢材与Q345-B之间焊接,采用E502系列焊条,

2)埋弧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用的焊丝和焊剂:

焊丝与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焊丝应符合的标准:

〈GB/T14957-94〉-《熔化用钢丝》

焊剂应符合的标准:

〈GB/T5293-1999〉-《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或〈GB/T12470-90〉-《低合金钢埋弧焊用剂》的规定。

6.2.3制作依据

按照施工图作为原始依据,工程施工及验收按照经原设计认可的细部设计图为依据。

遵照现行规范与标准加工。

6.2.4.制作准备

考虑到本工程特点,施工工期较紧,工厂在加工构件时,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安排,将整个工程划分成若干个生产工号(或生产单元),按照先安装的构件优先安排工号加工,以保证顺利安装的需要。

6.2.5钢构件制作流程:

6.2.5.1钢梁制作工艺流程图

6.2.5.2放样、下料

1)放样

放样及制作用的卷尺经计量合格并贴上修正值方可使用。

放样按施工图及工艺要求进行1:

1的放样,以确定各构件的精确尺寸。

画出每个零件的草图,并进行合理的套料,必要时尚需制作1:

1样板供制作及验收使用,异形板件可数控放样。

钢板长度方向增放焊接收缩余量。

2)下料与划线

a.根据排板图或数放图,确认材质规格,划线、号料,并注明焊接坡口形式;钢板炉批号(或板号)与构件零件的使用区域对应登记。

b.划线公差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

基准线,孔距位置

≤0.5mm

零件外形尺寸

≤0.5mm

c.划线后应标明基准线、中心线和检验控制点。

作记号时不得使用凿子一类的工具,少量的样冲标记其深度应不大于0.5mm,钢板上不应留下任何永久性划线痕迹。

3)放样、切割

a本工程所有构件的放样全部采用计算机数放,以保证构件精度,为现场拼装及安装创造条件。

计算机放样切割程序如下图2.3所示:

b切割工具的选用:

项目

工具

NC火焰切割机

半自动火焰切割机

剪板机

圆盘锯,冷锯角钢冲剪机

t>9mm的零件板

t≤9mm的零件板

c切割前应清除母材表面的油污、铁锈和潮气;切割后气割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熔渣和飞测物应除去。

剪切边应打磨。

d气割的检验公差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

零件的长度

长度±1.0mm

零件的宽度

钢板:

宽度±1.0mm

另件板:

宽度±1.0mm

切割面不垂直度e

e≤t/20且≤2mm

割纹深度

0.2mm

局部缺口深度

对≤2mm打磨且圆滑过度。

对≥2mm电焊补后打磨形成圆滑过渡

e切割后应去除切割熔渣。

对于组装后无法精整的表面,如弧形锁口内表面,应在组装前进行处理。

f火焰切割后须自检另件尺寸,然后标上零件所属的工作令号、构件号、零件号,再由质检员专检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

g坡口加工

选用半自动割刀或铣边机(厚板坡口尽量采用机械加工)

坡口加工的检验精度

1

坡口角度△a

△a=±2.50

2

坡口角度△a

a=±50

a=±2.50

3

坡口钝边△a

△a=±1.0

4)装配

a组装前先检查组装用零件的编号、材质、尺寸、数量和加工精度等是否符合图纸和工艺要求,确认后才能进行装配。

b组装用的平台和胎架应符合构件装配的精度要求,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经验收后才能使用。

c构件组装要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焊缝处30mm范围以内的铁锈、油污等应清理干净。

筋板的装配处应将松散的氧化皮清理干净。

d对于在组装后无法进行涂装的隐蔽部位,应事先清理表面并刷上油漆。

e计量用的钢卷尺应经二级以上计量部门签定合格才能使用,且在使用时,当拉至5m时应使用拉力器拉至5kg拉力,当拉至10m以上时,应拉至10kg拉力。

并尽量与总包单位现场使用的钢卷尺核对一致。

f组装过程中,定位用的焊接材料应注意与母材的匹配,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选用。

g构件组装完毕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测量,填妥测量表,准确无误后再提交专检人员验收,若在检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反映,待处理方法确定后进行修理和矫正。

h各部件装焊结束后,应明确标出中心线、水平线、分段对合线等,打上洋冲并用色笔圈出。

i构件组装精度要求

项次

项目

简图

允许偏差(mm)

1

T形接头的间隙e

e≤1.5

2

搭接接头的间隙e长度△L

e≤1.5

L:

±5.0

3

对接接头的错位e

e≤T/10且

≤3.0

4

对接接头的间隙e(无衬垫板时)

-1.0≤e≤1.0

5

根部开口间隙△a(背部加衬垫板)

埋弧焊、-2.0≤△a≤3.0

手工焊、半自动气保焊-2.0≤△a

5)焊接

参与本工程的所有焊工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