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0008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docx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

第六章涎腺

涎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即唾液经导管系统流入口腔,,故涎腺又称唾液腺(salivary)。

除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大对大涎腺,还有很多小涎腺分布于口腔黏膜和黏膜下层,按其所在解剖部位而命名,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磨牙后腺等。

据统计,25%的唾液来自腮腺和60%来自下颌下腺,5%来自舌下腺,5%-10%来自小涎腺。

唾液有湿润黏膜,溶解食物和促进消化的作用。

第一节涎腺的组织结构

涎腺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

实质即由分泌单位(secretoryunit),皮脂腺和肌上皮细胞组成,分泌单位包括腺泡与导管系统。

导管系统由闰管,分泌管(纹管)和排泄管三部分组成,闰管和分泌管位于小叶内,排泄管穿行于小叶间。

间质即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与叶间或小叶间隔,其中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一分泌单位

(一、)腺泡腺泡连接于导管末端,由单层腺上皮细胞组成。

腺泡外周有一层薄的基底膜包绕,在腺细胞和基底膜间,有肌上皮细胞附于腺细胞上,它具有收缩能力,有助于腺泡分泌物的排出。

根据腺泡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物质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性、黏液性、混合性三种类型。

1浆液性腺泡浆液性腺泡(serousacinus)呈球状,由浆液细胞组成。

分泌物稀薄,呈水样,含唾液淀粉酶和少量粘液。

因此,更准确的名称应为浆黏液细胞(seromucouscells)。

光镜下,细胞呈锥体形,基底部较宽,紧附于基底膜上,顶端向着腔内。

胞核为圆形,位于基底部1/3处。

胞浆嗜碱性,含PAS阳性的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zymogengranule),其直径约为1um。

当细胞分泌时,分泌颗粒减少;同时,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增大,核仁明显。

电镜下,浆液细胞具有合成、贮存和分泌蛋白质细胞的特征,表现为细胞核染色质随着细胞的分泌周期而改变,分泌早期细胞核内主要是常染色质,分泌后期主要是异染色质。

粗面内质网发育良好,平行排列在胞核底部和侧方。

其间有许多棒状线粒体。

高尔基复合体显著,通常位于核的上方。

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部位合成,形成泡,转移到高尔基体,与碳水化合物直接作用后,浓缩成致密小泡贮存在分泌颗粒中。

此颗粒位于细胞顶端胞浆内,有单位膜包绕。

颗粒内容物大多呈均质状,有的尚可见圆形或新月形的核。

这不仅反映了颗粒成熟过程中不同阶段,也反映了它们合成的不同物质的构成比例。

泡吐过程中,颗粒膜与胞膜融合,继而融合部打开,颗粒内容物排出,但胞膜并不破损,所以属局浆分泌(merocrine)。

腺上皮通过这种方式分泌时,腺细胞本身不受任何损伤,以后重新形成新的分泌颗粒。

此外,细胞内还散在分布游离核糖体、溶酶体、含过氧化酶微体以及微丝、微管和张力细丝等。

细胞顶端游离面上有微绒毛。

腺腔常延伸到细胞之间,成为细胞间小管,此管有时深达基膜。

相邻细胞间由细胞膜折叠形成许多指状突起,互相凹凸镶嵌,增大了细胞的接触面;基底部折叠较密,使基底部面积增大4-5倍,这是它将血液中的电解质和水分转化为唾液的功能反应。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桥粒三者联合形成连接复合体(jnuctionalcomplex),见于上皮细胞顶部和细胞间小管末端,以封闭近管腔上皮细胞之间的空隙并加强细胞之间的连接。

2.黏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mucousacinus)呈管状,由黏液细胞组成。

酶成分较少,蛋白质与大量碳水化合物结合,形成黏液。

故其分泌物较浆液细胞黏稠。

光镜下,黏液细胞亦呈三角形或锥体形。

分泌产物少时胞核较大,色浅;分泌产物多时细胞核扁平,位于细胞底部,染色较深。

因胞浆内含丰富的黏原颗粒,在固定及染色过程中,黏原颗粒常被破坏,故胞浆透明呈网状结构。

网架是胞浆和沉淀的黏原所构成,着色微嗜碱性,淡蓝染色。

其成分为数量不等的酸性黏多糖(阿辛蓝及黏液卡红染色阳性)和中性黏多糖(PAS染色阳性)。

电镜下,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较明显,表明碳水化合物合成较旺盛。

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不如浆液细胞显著,主要集中的底部和侧面。

细胞内充满电子透明的分泌颗粒,这些颗粒比浆液细胞颗粒大,且形状不规则。

此颗粒在聚集在细胞顶顿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排入腺泡腔内,因此也属局浆分泌。

细胞间细胞膜折叠形成的指状突起较少,但在基底部,下颌下腺较腮腺更具有特异性,质膜伸出许多细长的细胞褶皱,越过细胞基底侧,甚至伸到相邻细胞的隐窝内。

3混合性腺泡混合性腺泡(mixedacinus)由黏液细胞和浆液细胞组成。

前者组成腺泡之大部分,紧接闰管;后者呈新月状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又名半月板(demilune)。

浆液细胞的分泌物由细胞间小管通入腺泡内(图4-4)。

(二)导管涎腺的导管系统是复杂而分支的,分为闰管、分泌管、排泄管三段。

前两者均位于小叶内,后者穿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

管径由细变粗,细胞由扁平变为柱状,由单层变为复层,最后汇集成总排泄管,将分泌物排入口腔,混合形成唾液(图4-6)。

1闰管闰管(intercalatedduct)是导管最细小的终末分支部分,连接腺泡与分泌管。

其长短不一。

若黏液细胞多,则闰管较短;反之,黏液细胞少,则闰管较长。

例如:

腮腺具有较长的闰管,舌下腺的闰管则短而不易见;在纯黏液腺中,其腺泡乃直接连接于排泄管的远端小管。

光镜下,管壁上皮细胞为矮立方形,胞浆较少,染色较淡,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电镜下,闰管细胞有浆液细胞的某些特点,即在基底部胞浆内有少量粗面内质网,在顶部胞浆内有中等大小的高尔基复合体,在靠近腺泡端的细胞内可见少数分泌颗粒,具微绒毛、指状突起、连接复合体和桥粒等结构。

在基底膜与细胞间有肌上皮细胞。

闰管细胞有可能发挥干细胞(steamcell)作用,或分化为腺泡细胞,或分化为肌上皮细胞,或分化为纹管细胞。

2分泌管分泌管(secretoryduct)与闰管相延续。

管径较粗,管壁由单层柱状细胞所组成(如上述,在接近闰管段的纹管外周,尚附有肌上皮细胞)。

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近基底部。

胞浆丰富,呈强嗜酸性。

分泌管的主要特征是细胞的的基底部有垂直于基底面的纵纹,所以又称纹管(striatedduct)。

电镜下,细胞顶部胞浆内有滑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溶酶体,胞核周围有少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以及微绒毛、连接复合体、桥粒等结构。

另在上皮细胞基底面,细胞膜向内折,形成许多垂直的皱褶,其间夹有呈纵形排列的线粒体,这就构成了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纵纹,与肾小管相似,是转运水和电解质的典型的组织学表现。

纹管细胞内含多种酶,例如ATP酶,琥珀酰脱氢酶,碳酸酐酶,参与唾液某些成分的代谢,并为其浓缩提供能量有关。

当腺泡分泌物流经分泌管时,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钠,排除钾,并转运水,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

此管的吸收与排泌功能受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等激素的调节,而细胞底部的折叠与密集的线粒体则起着明显的“钠泵”作用。

3.排泄管排泄管(excretoryduct)起始于叶内,与分泌管相延续。

管壁细胞呈柱状,胞浆淡染。

出小叶后穿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中,称小叶间导管。

此时管径变粗管壁细胞变为复层或假复层柱状上皮。

此上皮除含有类似分泌管(纹管)只柱状细胞外,还含有许多小的基底样细胞,即所谓储备细胞(reservecells)亦可能发挥干细胞作用。

最后,各小叶间导管汇集成更大的总排泄管,开口于口腔,其上皮逐渐变为复层鳞状上皮,并与口腔黏膜上皮融合。

导管内有时可见特殊的细胞,胞浆嗜伊红,含线粒体多,称为大嗜酸粒细胞。

在黏液聚集、慢性炎症,尤其在有结石的情况下,大导管上皮可化生为柱状纤毛上皮和复层鳞上皮和粘液细胞。

此改变小导管者少。

二、肌上皮细胞

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eell)位于腺泡和小导管的腺上皮与基膜之间。

通常每个腺泡有一个肌上皮细胞,也可以有二三个。

常规切片中,此细胞难以辨认。

若新鲜腺组织经过锇酸(OSrnicacid)处理,则肌上皮细胞清晰可见。

因其胞浆内含有活性很强的ATP酶和碱性磷酸酶,故针对此酶的组织化学染色可见肌上皮细胞的典型形态。

光镜下,细胞体小,形态扁平,发出4~8支分支状突起,该突起呈放射状包绕着腺泡表面,形似篮子,故又称篮细胞(basketcell)。

其胞核较大呈扁圆形,几乎占据整个细胞。

电镜下,仅见散在分布的线粒体与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通常位于核周部分,微吞噬小泡位于胞浆膜内侧,有时可见脂滴。

在细胞突起内充满着纵形排列的细丝,直径约6~10nm,常聚合成致密小体(densebody),此结构与平滑肌细胞相类似称肌微丝(myofilament)(图6-9A,B)。

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证实肌上皮细胞内含肌动蛋白(actin)和肌球蛋白(myosin)(图6—9),刺激肌上皮细胞胞可使导管内压力发生变化等,均提示肌上皮细胞有收缩功能,协助腺泡或导管排出分泌物。

又因该细胞位于腺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借桥粒与腺上皮细胞相连接,细胞内含角蛋白等上皮细胞的特征性结构与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提示其可能为上皮性来源。

有学者认为涎腺肌上皮细胞来自于原始多潜能涎腺导管细胞(primitivepluripotentialsalivaryductcells)。

腺泡及闰管的外表面,公认有肌上皮细胞存在。

纹管外周是否有肌上皮细胞,则意见不一。

但Dardick等的研究成果表明,纹管特别是其小叶内部分,可见肌上皮细胞围绕导管外周。

Chaudhry指出,纹管的肌上皮细胞与腺泡-闰管系统相比,数量少,体积小,形态有所不同,但其与腺上皮之间的关系及超微结构形态相似。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纹管,特别是接近闰管的一段,确有肌上皮细胞存在。

三、皮脂腺

1931年Hamperl报道涎腺组织内含类似皮肤附属器的皮脂腺结构,并陆续被其他学者所证实。

这些皮脂腺细胞位于闰管和纹管壁内,有的孤立存在;有的细胞较大,聚集成大小不一的皮脂腺,基底膜明显,通过憩室样结构与小叶内导管相连(图6—10)。

皮脂腺的外周细胞扁平,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中心细胞胞浆丰富,空泡状,富含脂质。

冷冻切片脂肪染色(苏丹Ⅲ和Ⅳ,油红O,锇酸)阳性。

随着发育成熟,皮脂腺细胞胞核逐渐变得不规则或固缩,最终消失。

当腺体达到一定大小后,以全浆分泌(holocrin-typesecretion)方式将其产物排人导管系统与唾液混合(图6—11)。

此种分泌方式腺细胞在分泌过程中发生崩解,全部胞浆混同其分泌物一起排出,崩解的腺细胞则由基底层细胞增殖补充。

大涎腺所含皮脂腺的数量不同,在腮腺比较常见,下颌下腺较少,而舌下腺没有。

据报道,42%的腮腺含有皮脂腺,而下颌下腺只有5%含有皮脂腺。

但是皮脂腺存在与否同年龄和性别无关。

目前,涎腺组织中出现皮石旨腺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涎腺实质

细胞具有皮脂腺分化潜能。

涎腺肿瘤或瘤样病变中可出现皮脂腺结构特征,包括:

皮脂腺瘤、皮脂淋巴腺瘤、皮脂腺癌、腮腺囊肿以及多形性腺瘤和黏液表皮样癌。

四、结缔组织

纤维结缔组织包绕腺体形成被膜,伸入腺体内,将腺体分隔成许多腺叶和腺小叶。

血管、神经和导管均伴随被膜、叶间或小叶间结缔组织出入腺体。

每个涎腺均有感觉神经末梢和两种分泌神经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和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能)的纤维,所以支配涎腺分泌活动的神经属于自主(植物)性神经系统。

但是有的小涎腺有自主分泌活动,而不受神经控制。

交感神经纤维系来自脊髓神经胸殴,经颈上神经节之节后纤维随颈外动脉、颌外动脉分别进入腮腺、下颌下腺与舌下腺,主要起收缩血管作用。

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别来自脑干之上涎核与下涎核。

来自下涎核者经耳神经节之节后纤维,随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来自上涎核者经面神经鼓索支入下颌神经节之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与舌下腺(图6—12)。

神经主干人腺体后,逐步分支,最后在腺泡附近形成神经丛。

神经丛里的神经是无髓鞘的轴突,外有施万细胞包绕,分布在腺泡、闰管、纹管、肌上皮细胞和小动脉平滑肌。

神经分布有两种类型:

一为上皮内型,神经轴突离开神经束后穿过基底膜,此时施万细胞消失,继续穿行于细胞间并保持10~20nm的距离。

神经轴突内有许多线粒体和小泡,小泡有神经传递化学物质,即去甲基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另一种为上皮下型,神经轴突留在神经束内,不穿过基底膜,在接近腺上皮细胞与肌上皮细胞时,失去施万细胞的被覆,但与细胞间保持100~200nm的距离。

腮腺和下颌下腺的神经分布多属上皮下型。

唾液的分泌完全是受自主神经尤其是副交感神经所控制。

p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导致蛋白分泌;旷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副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分泌。

所以,刺激副交感神经时,唾液分泌量多而稀薄,富含水分和盐类,但缺少有机成分;刺激交感神经时,唾液分泌量少而黏稠,有机成分较多。

除神经递质的调节外,雌激素、糖皮质激素、肽类激素等也可在某种程度上调控涎腺的分泌功能,但仅能改变唾液成分,而不能改变唾液的分泌。

唾液的分泌仍取决于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的肌上皮细胞。

结缔组织中还含有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

来自B淋巴细胞的浆细胞能分泌多种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A,它同抗蛋白溶解蛋白(antiproteolyticprotein)结合后分泌至口腔,有抗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因子的作用。

第二节涎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

一、腮腺

腮腺(parotidduct)是涎腺中最大者,分深浅两叶。

浅叶位于外耳前方,深叶位于下颌后凹。

腮腺分泌物的排出管称腮腺导管(Stensenduct)。

在成年人,此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开口处形成一个乳头。

沿腮腺导管部分,有时还可见副腮腺。

腮腺全部由浆液腺泡组成,故属纯浆液腺,但在新生儿腮腺中可见少量黏液细胞。

腮腺闰管长,有分支;分泌管多,染色浅,与深色的腺泡形成鲜明的对照(图4-7)。

正常腮腺组织内,尤其近表面部分经常出现小的淋巴结,其中,5%-10%淋巴结的髓质内出现导管和腺泡样结构;有时淋巴组织呈客样包绕在腮腺叶外围。

颈上区淋巴结虽说与腮腺组织有明显分隔,但其髓质亦含有涎腺组织。

可能与胚胎期腺腺围绕颈静脉淋巴囊发育有关,这也是涎腺发生良性淋巴上皮病变、Warthin瘤以至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基础。

在腮腺闰管与分泌管交接处,可见典型的皮脂腺结构或含脂肪之导管上皮细胞团;在大导管上皮细胞内亦见有少数含黏液的杯状细胞(goblercell),此细胞因腺体慢性炎症而增多。

晶体样(crystalloids)多出现在腮腺导管中,呈针状、指状或板状,嗜伊红着色。

它即可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又可形成结石中心的核。

一般认为它是导管上皮细胞的产物。

因为,在无分泌腺泡的涎腺肿瘤中,亦可见此晶体结构。

二、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gland)腺体大部分位于颌下三角内,但也有一部分在下颌舌骨肌游离缘的后上方,因此颌下腺包绕着下颌舌骨肌的后缘。

颌下腺主导管(Wartonduct)向前行走,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肉阜,开口处呈乳头状。

下颌下腺是混合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并有少量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

在混合性腺泡外围所覆盖的新月形浆液细胞比较小而少。

电镜下,颌下腺浆液性细胞较腮腺则小,底部和侧面包膜上有许多折叠,与相邻细胞的折叠呈指状交叉。

其分泌颗粒在结构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该颗粒除核大于腮腺、舌下腺者外,尚有新月形结构位于颗粒周边部,并紧贴于颗粒膜。

此外,闰管比腮腺短,难以辨认;分泌管则较腮腺者长。

在颌下腺导管周围,常伴有弥散之淋巴组织。

皮脂腺易见于颌下腺,但较腮腺者少。

三、舌下腺

舌下腺(sublingualgland)由一对较大和若干个较小的腺体所组成,是三大涎腺中最小的一对,杏仁状,位于口底黏膜和下颌舌骨肌之间。

舌下腺通过主导管(bartholinduct)开口在颌下腺导管,也偶有直接开口于口腔者。

小舌下腺导管开口有的与舌下腺主导管联合,有的与颌下腺导管联合,有的开口在舌下皱襞处。

舌下腺也是一种混合腺,唯其中黏液性腺泡占主要部分,纯浆液细胞是很稀少的,只见于混合性腺泡的新月形细胞群中。

这些细胞的分泌颗粒也与腮腺、颌下腺者不同,不仅其颗粒基质明显少于腮腺和颌下腺,且核的电子密度中等,有时形成单个团体偏心位;有时形成若干碎块,分散于颗粒基质中。

这些结构上的不同可能反映其各自分泌物性质间的差异。

另闰管和分泌管发育不良,腺泡可直接连接与排泄管的远侧小管。

四、小涎腺

小涎腺包括唇腺、颊腺、舌腺、腭腺、舌腭腺和磨牙后腺等,位于黏膜下层。

其中唇腺、颊腺、磨牙后腺均属混合性腺体,但以黏液性腺泡为主。

电镜下,唇腺仅见有黏液细胞,其间有细胞间小管,闰管长度各异,小叶间导管也很短,细胞基底部有纹。

在唇腺纤维结缔组织中,浆细胞IgA,并与腺细胞分泌的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型IgA,排入口腔,具有免疫作用。

唇腺是唾液分泌型IgA的主要来源,其浓度比腮腺高四倍。

此外,唇腺活检也被认为是诊断舍格伦综合征的一种简便方法。

舌腭腺,腭腺均属纯黏液腺。

前者位于舌腭皱褶的咽部,但也可从舌下腺后部延伸至软腭;腭腺位于硬腭的腺区,软腭和腭垂(悬雍垂)。

舌腺可分成几组。

舌前腺位于舌腹面舌系带两侧近舌间处黏膜下,以黏液腺泡为主,仅有少量混合腺泡;舌根部和舌边缘区有舌后腺,是纯黏液腺;轮廓乳头环沟下方的味腺是浆液腺,亦称vonEbner腺,位于轮廓乳头下方的舌肌纤维之间,导管开口在轮廓乳头的沟内和液状乳头之间的沟内。

唇、颊黏膜后区、腭、舌等处是小涎腺主要的分布部位。

因此,这些部位也是黏液囊肿和涎腺肿瘤的好发部位。

第三节涎腺的功能与增龄性变化

一、涎腺的功能

涎腺最主要的功能是产生和分泌唾液。

正常情况下,唾液一天的分泌量为1000-1500ml。

其中水分占99%以上。

唾液中的无机离子主要是钠、钾、氯、钙、磷酸根和碳酸氢根。

离子浓度随刺激类型和唾液的流速而变化。

有机物主要是糖蛋白。

酶有淀粉酶、核酸酶、脱氧核酸酶、过氧化酶和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等。

唾液中还有凝血因子、血浆白蛋白、氨基酸、尿素、脂肪酸、皮质类固醇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唾液PH在6.7-7.4之间波动,但腮腺分泌液的PH波动范围较大,为6.0-7.8。

如前述,唾液的主要功能为消化食物,此外尚有润滑、保护、缓冲、机械清洗及抗菌作用,现总结归纳如下。

(一)消化功能唾液的消化功能首先是将食物进行加工,为胃肠道的进一步消化做

准备。

食物在唾液中乳化并溶解,这一过程为味觉和酶的消化所必需。

唾液中的味觉素不仅对味蕾的发育和成熟至观重要,它又是一种锌结合蛋白,而锌对于维持味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唾液的主要消化酶是a-淀粉酶。

主要由腮腺产生。

它可使淀粉变为麦芽糖和糊精,而不形成葡萄糖。

这种消化作用从口腔开始,直至食物进入胃,甚至在十二指肠的分泌液中也有活化的唾液淀粉酶存在。

酶的理想PH为7.0左右,在酸性环境下,淀粉酶则失去活性。

舌下腺的浆黏液细胞能产生脂肪溶解酶。

甘油三酯在胃内分解为甘油二酯和脂肪酸时,这种脂肪溶解酶起协同作用。

(二)润滑防御和保护作用唾液粘糖蛋白和富脯氨酸蛋白选择性的吸附

着口腔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良好的保护屏障,抵御外来的毒性刺激和微小创伤,;又因其具有润滑性和高粘性,使唇、颊能自由活动,不受牙齿损伤及粗糙食物的摩擦。

唾液有一定的液体张力,起冲刷作用,将无黏附性的细菌和食物碎屑冲走,还清除了口腔中的糖,限制了产酸性菌斑微生物对糖的作用。

人唾液中尚存在低浓度的上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口腔粘膜和上消化道创伤的修复作用。

唾液的缓冲作用有赖于碳酸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

一方面,它使一些致病菌失去了理想的环境,不能形成菌落;另一方面,可改变菌斑内的PH保护牙釉质,抑制脱矿作用,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

唾液中饱含钙离子和磷酸盐离子,高浓度的离子保证了牙表面的离子交换向着牙进行,亦有利于病损区域的再矿化。

唾液中富含脯氨酸,罗氨酸等蛋白,生理状态下,唾液的pH在中型左右,蛋白质带负电荷,被羟基磷灰石带正电荷的钙离子所吸引,在牙釉质周围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磷酸钙在唾液中的形成及在牙面的沉积。

唾液中含脂蛋白凝血激酶(III因子),也可能含有其他凝血因子,如VII、VIII以及IX因子。

腮腺的唾液还具有与Σ氨基己酸相似的抗纤溶作用。

血液与唾液混合后,凝血时间缩短。

实验证明血液与唾液之比为1:

1,血凝时间缩短最明显。

(三)抗菌功能唾液内至少有以下四种蛋白质可抑制微生物生长而预防口腔内感染。

第一种是腺泡细胞分泌的过氧化酶,主要是乳过氧化酶。

它同硫氰酸盐一起形成唾液的防御机制。

因为硫氰酸盐的氧化产物能使细菌蛋白中的硫醇基氧化而抑制细菌生长。

第二种是溶菌酶,它主要由浆黏液细胞产生,部分小叶内导管也分泌少量溶菌酶。

它可水解格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上的粘多糖和粘多肽的某些成分,使细菌对溶解作用敏感,因而具有抗菌的特性。

第三种是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A,其含量高出血清100倍。

唾液IgA属于分泌型IgA(SigA),由结缔组织内的浆细胞所产生,在黏膜的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其抗鼻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作用优于全身免疫。

病毒可能通过SigA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联合作用而被杀灭。

缺乏SigA的患者对于引起浅表性黏膜病变的病毒无免疫力。

第四种是乳肝核素,主要分布在腮腺和颌下腺的浆黏液细胞中。

在有特异性抗体存在的情况下,它能增加抗体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此外,a-淀粉酶除主要起消化作用外,它破坏淋球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也是唾液中的活跃的淋球菌抑制剂。

乳铁质也是一种蛋白,能抑制那些需要铁的细菌生长,具有杀灭链球菌的作用。

唾液内结合了钙的蛋白质在形成唾液薄膜上起重要作用。

唾液内的离子浓度高,等于牙齿直接发生离子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

唾液在行使防御、保护作用的同时,循环血液中的感染物质也可在腺体本身无病变只进入唾液,特别是病毒,如乙肝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染。

美国国立牙科研究院研究发现,人类唾液分泌一种因子,可阻断爱滋病病毒从感染的细胞中溢出,说明这种病为什么不会经口腔传染。

研究者目前正深入研究,以便能进一步认识这种因子。

此外唾液还有体液调节作用。

(四)内分泌功能在腮腺分泌管上皮细胞顶部胞浆内的分泌颗粒中,可能含有一种蛋白质类的内分泌素——腮腺素(parotin)。

其功能是维持腮腺的正常分泌活动,并对骨、软骨、牙等的正常发育和钙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促进间质生长,降低血清钙,刺激牙本质钙化,提高骨髓温度,使循环血细胞增多等。

在下颌下腺纹管细胞浆内,还储存和分泌某些内分泌或具有药物作用的活性物质,如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刺激交感神经节细胞的生长;表皮生长因子可影响牙的萌出和上皮的角化。

上述因子仅见于啮齿类动物腺腺组织中。

此外还有肾素,血管舒缓素和高血糖素养蛋白,后两者见于人的下颌下腺。

二、腺腺的增龄性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唾液一天的分泌量约为1000-1500ml。

除食物性质、饮水量、情绪波动、睡眠、某些药物、疾病等可影响唾液流量并改变其成分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唾液流量及成分也将产生明显的变化,致使唾液量减少而粘稠。

这些变化的组织学基础表现为腺泡部分萎缩,导管部分增生、阻塞、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性变以及脂肪细胞增多等,且岁年龄增长而日趋加重。

如人到中年时,脂肪细胞可多达腺体体积的25%,一般认为它与机体的脂肪无关。

而是腺泡萎缩后的一种替代现象。

腺腺增龄性变化还表现为导管上皮的鳞状上皮化生,黏液细胞化生和大嗜酸粒细胞化生。

大嗜酸粒细胞化生表现为细胞体积大、胞浆内充满嗜酸性颗粒,电镜下富含线粒体。

细胞核位于中心,呈皱缩状,多因导管上皮细胞变化所致,尤见于大排泄管,也可来自腺泡细胞。

目前,其生理作用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可见相对应之嗜酸性粒细胞瘤(oncocytoma)或嗜酸性腺瘤(oxiphilicadenoma),此瘤亦多见于老年妇女。

涎腺实质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再生能力,涎腺部切除术周后再生明显。

一般情况下,再生过程中的组织按照胚胎发生模式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