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无公害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公害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无公害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及工作阶段
项目名称:
XX市XX区无公害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工作阶段:
可行性研究
2、建设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
XX市XX区养殖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
XXX
地址:
XX市XX区XXX村
邮编:
联系电话:
XX市XX区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4月份,由7位农民合力而办的企业,属于群众自治组织。
企业于2008年4月至2008年10月份建成一个年出栏达3000头规模的养殖场。
目前拥有猪舍180个,共有母猪300头,能繁母猪50头,2008年共出栏商品猪240头,毛利可达50万元;现有简易办公室2间,饲料加工及库房360平方米,饲料加工设备2台;企业总资产为120万元。
现有员工12人,场长1人,技术人员2个,饲养人员5人,业务人员2人,保洁人员2人。
企业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方针,促进当地养殖业的良性发展,科学养殖,规范管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模式,努力打造一个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型的绿色养殖示范基地,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研究工作依据
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2002年试用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12.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陕西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陕农业计财〔2009〕36号
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年)
陕西省农业厅《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规划》(2008—2012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7〕31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陕政办发〔2008〕5号)
《XX市XX区XXX村村庄建设规划》(2007—2015)
XX市XX区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有关资料。
项目调研收集的有关资料。
2、研究工作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定额以及XX市XX区养殖专业合作社对项目建设的设想;着重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对工程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进行论证;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对项目实施计划及进度和资金筹措进行安排;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并对项目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意见。
1.3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区XXX村养殖区。
2、建设年限
本项目建设期1年,从2009年2月—2010年1月。
3、建设规模及目标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论证,结合本地实际,筹建一个规模化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
一期已建成年出栏3000头商品猪的养殖场,二期规划再建年出栏3000头商品猪的项目。
项目建成后使基地年出栏无公害商品猪达到6000头。
以引导商品猪生产向优质、高效、规模化养殖发展,使本地区的肉食品能够打入国内市场,建成一个集饲养、饲料加工、环境保护、生猪繁育、无公害农业为一体的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
4、主要建设条件
供水:
引用本村集中供水系统,供水量充足。
供电:
引用瑶曲供电所电力系统,供电富余。
交通:
西距梅七铁路线3公里,距西环二级公路3公里,距离村主干道较近,交通便利。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600万元。
在总投资中:
工程费用为577.4万元,其它费用16.6万元,基本预备费6万元。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80万元,自筹520万元。
1.4研究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各项外部条件满足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建设规模和方案适度合理,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
因此,XX市XX区无公害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1、政策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必将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出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等产业。
2、项目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养殖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已成为世界养殖大国。
但由于起步晚、技术水平和养殖条件参差不齐,特别是小规模养殖户占比例较大等原因,造成饲养过程中饲料质量得不到保证、大量添加激素等违禁药物,使得产品营养水平低、有害物质残留多等。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
为此,国家2004年颁布实施了食品无公害标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对无公害猪肉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本项目实施单位将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规范化管理,精选绿色无公害饲料,利用高素质技术人才,实施绿色无公害标准养殖,生产出合格产品。
本项目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十分重大。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我国食品消费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食品市场秩序,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齐心协力、狠抓落实,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公众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逐年提高,这使得骨干龙头企业面临良好的市场机遇。
本项目实施后将是本地区最有潜力的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之一,年可出栏6000头无公害商品猪,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可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健康食品的需要。
2、是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迫切需要
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41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就我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讲话中强调,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对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重大意义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我国农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
只有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尽快转变农业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
要坚持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推进农产品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安全生产,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要进一步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努力使生产经营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提高我国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
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广泛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
要进一步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要进一步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
本项目是无公害生猪养殖示范项目,符合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迫切需要。
同时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3、是满足市场对绿色食品需求,促进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能够吃到健康、放心的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及趋势。
猪肉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消费品,人们都希望能够吃到健康安全的猪肉。
无公害猪肉市场需求稳定而旺盛。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家庭收入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放心食品工程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可满足市场对无公害猪肉的需求,还可促进企业发展,带动农民发家致富,项目应尽快做大做强。
4、符合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的规定
2007年1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编制下发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以下简称《指南》),在此《指南》中提出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十大产业,分为130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本项目完全符合《指南》中第六大产业—“现代农业”中的第86项“安全高效、规模化畜禽清洁养殖技术,规模化清洁养殖所需的现代化养殖设备与环境净化设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畜禽精准饲养技术,环境融合型畜禽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有关规定,是国家鼓励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符合国家的产业优先扶持政策。
5、符合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肉类产量将达到8400万吨,年递增约1.6%。
当前,养猪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小规模分散饲养正在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方式转变,猪业正处于从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我国养猪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猪肉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提高养猪生产水平以及猪肉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该项目是由农民合作组织提出的规模化无公害生猪养殖项目,符合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6、符合陕西省农业厅《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规划》
陕西省农业厅《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规划》提出:
“面向国内外市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以生猪、奶牛为重点,实施畜牧大县建设战略,强力推进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聚集度;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示范引导,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广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到2012年,全省生猪存栏达到1500万头,出栏2000万头,肉类产量20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550亿元,增长1倍;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00亿元,新增54亿元,增长1.2倍;畜牧业为农民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400元,增长1.4倍。
在全省建设20个年出栏50—100万头的生猪大县,形成渭北果区、关中和陕南三个生猪产业带;扶持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
该项目的提出完全符合陕西省农业厅《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规划》。
7、是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中强调要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
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完善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家庭适度规模养殖。
各级政府要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对圈舍改造、粪污处理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给予适当扶持。
各级发展改革和农业部门,要积极做好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实施工作。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安排要向生猪养殖重点地区倾斜,因地制宜地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该项目建设是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的具体项目。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发展现状
1、XX市生猪生产发展现状
据XX市农业部门统计,2008年生猪存栏8.17万头,出栏11.77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96%和18%。
肉类总产1.6万吨,生猪存栏实现了平稳增长,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猪肉市场价格呈现稳中有降。
但本地区长期以来,生猪养殖不合理,品质差,饲养落后。
一家一户养殖,自产自销,成品猪外调困难,销售不畅,规模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附加值低等原因一直制约着本地区生猪养殖的发展。
因而本地区出现了缺少无公害生猪的现象。
要扭转这一局面,一靠国家扶持养殖业的好政策,二靠增加规模化标准养殖的兴起和壮大。
2、2009年生猪市场优势分析
⑴猪价跳水引起的连锁反应已及时遏制母猪存栏增长势头,猪价跳水引起的连锁反应:
养殖盈利下降——商品仔猪补栏积极性下降——仔猪价格下降——母猪补栏积极性下降——母猪存栏增速下降,同时部分养殖户淘汰生产性能差的经产母猪,这都大大减轻了2009年生猪供应过剩的压力。
⑵饲料原料价格回落使生猪成本线下降
20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的回落,生猪成本线也随着下降,这样生猪亏损的程度也就随之减轻。
⑶宏观政策扶持养猪生产
2008年底,中央下达4万亿资金拉动内需,同时颁布实施新的土地政策,更多的政策、资金向农业倾斜。
养猪业作为畜牧业的主体,能获得较大的扶持力度。
⑷规模养殖场大量增加,风险意识明显增强
养猪业经过2006、2007、2008年的洗礼,大量的散养户退出养猪业,使得规模养殖比例增加。
长期从事养猪业,并且经过洗礼后的规模养殖厂风险意识明显增强。
在去年5月份开始的猪价大跳水期间,不少规模猪场就采取了淘汰经产母猪,降低母猪存栏量的措施。
3.2市场预测
1、2009年仔猪价格趋势预测
仔猪价格是养猪生产的晴雨表,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因素。
在养猪生产周期波动中,最早到来的信号就是仔猪价格。
能繁母猪的变动是引起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的重要警示指标。
07年至08年能繁母猪生产的总体走势是:
“能繁母猪严重不足→能繁母猪供求平衡→能繁母猪供大于求”。
预计09年2--6月仔猪价格可能持续下滑,7--8月仔猪价格可能小幅回升,但多数地区仔猪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育肥户最佳填槽时段﹚,9--12月受生猪价格的拉动,仔猪价格可能一路上涨。
2、2009年生猪价格趋势预测
生猪产业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即养猪—收购—屠宰—销售。
生猪价格是源头,关系到养猪生产者的根本利益,波及到整个产业链。
2009年1--2月生猪价格在春节期间将出现了一次小幅上涨,3--6月生猪价格可能持续走跌,5--6月生猪价格可能跌到了本年度的最低点﹙屠宰企业收购储备的良好机会﹚,生猪市场陷入低迷。
7—8月生猪价格可能开始上涨,10--12月需求走出淡季进入旺季,生猪价可能持续走高,养猪生产者全面实现赢利。
3、2009年玉米价格趋势预测
预计1—4月份玉米价格可能处于低谷阶段,是企业、养殖场户收购囤积的良好机会。
5--7月玉米价格可能处于夏季走高阶段,是产区玉米抓紧出货的最好阶段。
8--10月玉米价格可能处于“政策托市”阶段,国庆六十周年需要稳定的经济局面来迎合,不容价格过高。
4、2009年豆粕价格趋势预测
豆粕价格升降取决于食用油价格的升降。
食用油价格提高,豆粕价格略有下降。
近年来,由于餐饮业发展,居民在外就餐时间很多,食用油数量需求加大,价格上涨。
豆粕是拉动饲料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预计上半年豆粕价格可能持续低迷,下半年豆粕市场开始逐渐得到恢复,豆粕市场价格出现稳步上涨。
3.3市场前景
1、XX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采取得力措施,全面落实能繁母猪和良种补贴政策,建设标准化养殖场,狠抓疫病防治,促进了本地区生猪存栏快速增长。
一是全面落实中省各种补贴政策。
二是加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力度。
全市共投入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资金80万元,每个县区补贴一个猪场,其中种猪场补贴资金10万,二元良种母猪繁育村补贴资金45万,补贴三个村共900头母猪。
三是狠抓疫病防治,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
针对近年影响养猪业的疫病,XX市农业部门加大防疫力度,备足疫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每一头生猪及时足量地进行了疫苗注射,防止疫病发生,为我市养猪业发展创造了安全环境。
2、猪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肉食品,是我国人民最喜欢吃的传统肉食品,市场需求大。
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蛋质含量较高的无公害猪肉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对猪肉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我国生猪生产发展较快,纵观整个生猪消费市场,那些无公害的,瘦肉率高,品质好的猪市场十分紧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目前以饲养三元杂交猪为代表的生猪饲养已成为生猪生产的亮点。
该项目将按“公司+养户”的方式运作,按合同生产,市场较为稳定。
本单位将与陕西正大公司签定供销合同,实行优质优价,解决销路后顾之忧。
第四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4.1项目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
该项目位于XX市XX区XXX村养殖区。
项目地距XX区50公里,离瑶曲镇10公里。
地处桥山山脉南沿,著名的文王山,武王山山脚,北临旬邑、宜君,东邻印台区金锁关,南邻石柱、安里,西邻柳林及庙湾,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雅。
项目选址符合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村庄发展规划,远离居住区和水源保护区,场地平坦,地势相对较高,排水通畅,通风良好,适合养殖业的发展。
2、土地面积和利用现状
养殖场总占地面积20亩,已建成年出栏量3000头商品猪的养殖场,用地5亩;本次项目拟用地12亩,余留地3亩。
4.2场址条件
1、地质地貌
本项目地区属于子午岭山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为鄂尔多斯地台南缘地带,海拔多在1300~1700米,沉积盖层较厚,有晚古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山体主要为砂岩、泥岩、页岩和砾岩,局部地区有灰岩分布,黄土分布较为广泛,厚度为1~4米,主脊地带梢林灌丛茂密,面蚀较微,支梁地带植被覆盖率低;中山地区多为荒山秃岭,流水侵蚀强烈。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陕西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2、气侯条件
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四季冷暖干湿分明。
由于地貌特点,南北气候差异较大,XX区形成3个不同的气候区,背阴村属于北部温凉半湿润区。
无霜期长,降水较多,农作物一年一熟。
常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120多天,历年平均降水量700mm。
7月份最高气温为35.0℃,1月最低气温-17℃,多偏北风,午后多转南风,风力多为2—3级,平均风速2.9秒/米,八级以上大风年平均8次。
3、土壤条件
该地区土壤类别为褐土,土壤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土地肥沃,耕层深厚;加上本地区雨水充足,光照条件良好,无环境污染,茂密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为这里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
这里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是玉米、豆类和苜蓿的优生区,土地广阔,农户都种有大量的玉米和苜蓿,为生猪养殖创造了充足的无公害精饲料和青饲料来源。
4、水质条件
该项目用水水源来自村集中供水系统的自流井,经检验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5、交通条件
项目地距村主干道500米,村主干道为水泥路面,与县乡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6、公共设施条件
供水:
引用村集中供水系统,供应量充足。
电力:
从瑶曲变电所引入10kv电力主线,电力供应富余。
通信:
有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通信网络,通讯便捷。
7、环境保护条件
项目地区天然植被分布广泛,森林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加之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相关优惠政策实施后,经济林和人工林面积不断增长,这些对该地区保持水土流失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当地气候。
8、征地拆迁条件
项目选址位于一片不宜耕作的空地,场址上无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因此没有拆迁工作量,利于项目建设。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充分利用当地发展养殖业的资源优势,推广和应用现代科学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扩大养殖规模,坚持标准化建设,科学化饲养,规范化管理的原则,实现绿色、环保、生态、无公害养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养殖基地。
2、设计原则
⑴坚持科学饲养、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原则。
⑵坚持选种、饲养、加工、销售协调一致的原则。
⑶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