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8923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自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力

7.1力

1、定义:

力是的作用。

注意:

(1)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另一个一定是,且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的物体间,

例如:

2、力的符号:

;单位:

,符号:

3、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和发生改变)。

举例:

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举例:

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4、力的三要素:

、、。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

画力的示意图。

在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

表示力的,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线段的长表示力的,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6、力的作用是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7.2、弹力

一、弹力

(1)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可以的特性;

塑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

、。

二、弹簧测力计

(1)测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垂直。

7.3重力

1、产生原因:

由于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重力定义: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受到的力;用字母表示。

3、施力物体:

4、重力方向:

5、重力的大小:

(又叫重量或物重)

实验: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测量工具:

(2)测量方法:

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

(3)结论:

物体与成正比。

②计算公式:

其中g=9.8N/kg,

g的物理意义:

③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应用:

重垂线

①原理:

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

检查墙壁是否,桌面是否。

6、作用点:

(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八章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让同一小车从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来体现。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定律解读:

(1)“一切”适用于。

(2)“”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得出的,它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

叫惯性

⑵性质:

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

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

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

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

物体处于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1)操作方法:

上图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把小车放在_________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两边砝码     时,小车静止;把小车横向移动,使两边拉力方向不   ,放开手后,观察到木块会    ;把小车原地转动一定角度,使两边的拉力方向相反但不在,放开手后,发现小车转动。

(2)结论:

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如果、、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作用时,物体总保持或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作用时,物体总保持或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或。

注意:

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

 

6、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受力物体

大小

方向

作用线

力的变化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一个力变化,另一个力不一定变化,可能会变为非平衡力

8.3摩擦力

1、定义:

两个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时,就产生一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

A、;

B、;

C、。

3、摩擦力的方向:

4、实验: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

(1)实验方法:

(2)操作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原理: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

(二力平衡)

(3)结论: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

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A、

B、。

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B、;

C、D、。

第九章压强

9.1、压强

一、压力

1、定义:

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

3、作用点:

4、大小:

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有:

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二、压强

1、实验: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方法:

(2)步骤及结论:

实验表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表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定义:

物体所受与之比叫压强.

3、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

4、公式:

5、单位:

1pa=1N/m2

意义:

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

6、增大压强的方法:

1)2)

7、减小压强的方法:

1) 2)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

液体受到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实验: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和有压强,液体内部都有压强;

(2)结论:

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3)结论:

(4)结论: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液体内部压强越。

3、液体压强的公式: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和液体的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无关。

h:

研究点到距离。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4、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通常先由公式算出压强,再由公式,得到压力。

计算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桌面或地面的压强时,通常先由公式算出整个容器对桌面或地面的压力,再由公式算出压强。

5、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液体的重力G的关系。

FG

先,

再解题更简单

FG

FG

先,

再解题更简单

6、连通器:

特点:

连通器里的液体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

应用举例: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

气体受到,且有,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约支持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大气压就减小。

6、气压计和种类:

、。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

(应用:

高压锅)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

3、应用:

解释以下现象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

第十章浮力

10.1浮力(F浮)

1、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

浮力的施力物体: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表达式:

4、产生原因:

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表达式:

5、实验:

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

浮力的大小跟和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1)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小桶所受的;

②将溢水杯装满液体,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则物体所受的浮力

F浮=,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测出,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

(2)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

2、公式:

F浮==

3、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状态

F浮与G物

V排与V物

对实心物体ρ物与ρ液

下沉(非平衡态)

沉底()

悬浮()

上浮()

漂浮()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

由平衡态有F浮=,由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因此可得m物与m排的关系为:

2)潜水艇是靠改变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来改变浮力。

4)密度计是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下”。

3、总结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

F浮=;

称量法:

F浮=(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平衡法):

F浮=;

阿基米德法:

F浮==(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1、功的定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二是物体在这个。

3、功的符号:

;单位:

4、功的计算:

功等于与物体的乘积。

公式:

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单位是,1J=1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

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

6、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

第2节功率

1、两种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

;。

2、功率的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的。

3、功率的定义:

4、功率的符号:

;单位:

;1kW=W。

5、计算公式:

其中W代表,单位是;t代表,单位是。

6、总结:

计算功的公式:

;。

计算功率的公式:

;(P与F、v的关系,F单位是;v代表,单位是;P代表功率,单位是。

)。

第3节动能和势能

一、能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

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二、动能

1、定义: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实验:

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让钢球A分别从由静止开始滚下

改变钢球的,让不同的钢球从由静止开始滚下

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出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底部时越_____(快、慢),物体B被撞得越远。

所以,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___。

实验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_______的钢球能将物体B撞得越远。

所以,钢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________。

结论: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

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

是否在运动。

二、势能

1、势能包括和。

2、重力势能:

(1)定义:

物体由于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

物体的和被举的。

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得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一般认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

位置升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位置降低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降低,还是加速降低,或减速降低,只要是降低)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

3、弹性势能:

(1)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

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

如果只有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3、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重力势能,能转化为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能转化为能。

4、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能转化为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能转化为能。

5、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1、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

一点、二力、两力臂。

①“一点”即,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表示。

②“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上。

动力是的力,一般用“F1”表示,

阻力是的力,一般用“F2”表示。

③“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

动力臂即的距离,一般用“”表示,

阻力臂即的距离,一般用“”表示。

力臂用的线段或加来表示。

3、力臂的画法:

一找(找、、);

二画(画力的);

三引(引线);

四标(标)。

4、实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或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2)在做实验中要调节杠杆在位置平衡,目的是。

(3)结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

5、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

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

(2)费力杠杆:

L1L2,F1F2(费力省距离,如:

(3)等臂杠杆:

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如:

第2节滑轮

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

①定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

杠杆。

如右图中F1F2F3

③特点:

使用定滑轮省力但是能。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速度vF=。

3、动滑轮:

①定义: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

当绳子沿竖直方向时,动滑轮为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③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的力,但不能。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vF=。

4、滑轮组

①定义:

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

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vF=。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

首先根据公式n=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偶”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第3节机械效率

1、有用功:

公式:

W有用=(提升重物)==;

斜面:

W有用=。

2、额外功: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

W额==(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

W额=。

3、总功:

公式:

W总===;

斜面:

W总==。

4、机械效率:

公式:

斜面:

定滑轮:

=

动滑轮:

=

滑轮组:

=

求机械效率的几种方法:

(适用于任何情况)

(忽略f)

5、有用功总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6、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

7、实验:

机械效率的测量

(1)原理:

(2)应测物理量:

钩码、钩码提升的、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

(3)器材:

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

必须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

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选填“影响”或“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