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易遗漏知识点汇总资料讲解.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易遗漏知识点汇总资料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易遗漏知识点汇总资料讲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易遗漏知识点汇总资料讲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易遗漏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一易遗漏知识点汇总
1、细胞的统一性:
⑴细胞膜⑵细胞质⑶DNA⑷核糖体⑸ATP
2、细胞学说:
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3、病毒是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4、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苏丹IV:
红色
5、斐林试剂:
甲:
0.1g/mLNaOH乙:
0.05g/mLCuSO4
现配现用,等量混合,水浴加热
6、双缩脲试剂:
A0.1g/mLNaOHB0.01g/mLCuSO4
先1mLA(碱性环境)后4滴B(不可过量)
7、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同时混合使用现配现用。
染区域
8、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9、蛋白质功能:
⑴结构物质⑵催化⑶运输血蛋白⑷调节⑸免疫
10、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1、脂肪(≠酯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还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起缓冲和减压作用。
12、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起分还参与血液中酯质的运输。
13、自由水⑴良好的溶剂⑵参与生物化学反应⑶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⑷细胞外环境
14、无机盐⑴维持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⑵维持正常生命活动⑶复杂化合物组分。
.
15、细胞的功能复杂程度是由细胞器种类数量决定的,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是由其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糖蛋白的作用:
保护,润滑,识别
16、细胞结构和物质组成变化最大指分化
17、细胞膜功能⑴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⑵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⑶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18、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
(1)判断细胞死活(选择透过)
(2)验证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液浓度大小。
(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浓度大小。
(5)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6)印证合理施肥重要性(烧苗)
19、细胞间交流的方式:
⑴通过体液间接传递信号分子
⑵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⑶通过细胞通道(胞间连丝).
20、内质网是蛋白进行粗加工以及脂质糖类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动物中与分泌物形成有关
植物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颜色深不透光(折光性强)
2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2、生物膜系统的作用。
⑴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⑵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点⑶保证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23、⑴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⑵细胞核控制范围有限,核质比限制了其长大
24、低温影响影响跨膜运输的原因:
⑴呼吸酶等酶活性降低⑵生物膜的流动性降低
25、渗透条件:
浓度差(渗透压)半透膜(原生质层)
26、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运输靠的是浓度差势能。
27、合理密植(主要影响光照,也利于CO2.运送):
增大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合理放牧:
既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高的畜产量
28、ATP的特点:
⑴不稳定⑵含量少⑶转化快、多⑷动态平衡。
29、ATP的作用:
⑴主动运输及胞吞胞吐⑵用生物发电发光⑶用于肌细胞收缩
⑷用于细胞内各种能反应⑸用于大脑思考。
30、农作物的保存:
⑴零度以上⑵低氧⑶低湿⑷高CO2.
3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
淀粉
I2验证
体外α-淀粉酶最适温度为60℃
低温不变性,高温变性
pH
H2O2
气泡
因为酸促进淀粉水解,I2可与碱反应,故选H2O2
32、滤液细线:
⑴细(防止色素带重叠)⑵直⑶画2-3次。
33、色素带颜色浅:
⑴绿叶不新鲜⑵研磨不充分或未加入CaCO3色素被破坏
⑶无水乙醇太多。
⑷滤纸条未干燥
34、色素带:
(从上至下)
胡萝卜素最少溶解度最高橙黄色
叶黄素较少溶解度较高黄色
叶绿素a最多溶解度较低蓝绿色
叶绿素b较多溶解度最低黄绿色
35、[H]中也有能量
36、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有能量释放但无ATP生成
能产生乳酸的细胞:
玉米块根、胡萝卜、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动物肌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乳酸菌、蛔虫(只进行乳酸发酵)
能进行酒精发酵的:
苹果、地瓜、酵母菌、大多数植物种子。
37、染色体易被碱性材料(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染成深色。
38、有丝分裂制片: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9、细胞精确有丝分裂的意义:
保证了细胞亲化与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40、细胞分化的意义:
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功能的效率。
41、受精卵﹥胚胎干细胞﹥其他干细胞﹥卵细胞﹥(精子)﹥体细胞(植物﹥动物)
42、细胞分化特点:
⑴稳定性⑵持久性⑶普遍性⑷不可逆性。
43、衰老细胞的特征:
⑴细胞内水份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减慢。
⑵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
⑶细胞内色素会发生积累妨碍物质交流与传递
⑷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⑸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性能降低。
44、全能性表现条件:
⑴无菌⑵离体⑶一定适宜条件
45、癌变:
内因:
遗传物质的改变外因:
致癌因子的作用(物理、化学、病毒)
46、细胞凋亡(编程性死亡):
⑴细胞的自然更新⑵清除被感染的细胞。
47、癌细胞特征:
⑴适宜条件可无限增殖(不死细胞)⑵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变态细胞)⑶表面发生变化,膜上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分解转移。
48、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49、癌症检验:
观察组织切片中细胞形态来进行检测。
癌症村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工业污染、
50、癌变时细胞膜成分改变会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51、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的原因:
⑴自花授粉,闭花授粉⑵易区分的相对情况
⑶豌豆生长周期短⑷子粒多。
52、孟德尔做出的假设:
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⑵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⑶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⑷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3、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方法得出:
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给下一代的。
54、果蝇:
⑴繁殖周期短⑵材料易得⑶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55、ⅹ隐特点①男多于女②女患看父亲,儿子一定患病。
ⅹ显特点①女多于男②连续遗传③男患者母亲女儿一定生病
5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57、MⅠ异常所有配子都异常
M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异常,正常配子:
异常=1:
1
MⅡ一个次级数卵母细胞的异常,正常为0
58、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造成的后代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59、格里菲恩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①原理:
基因重组②S型菌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病③只证明了有转化基因。
60、艾弗里:
①基因重组②分开研究③DNA是遗传物质④其余物质不是。
6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赫尔希、蔡斯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③只能证明DNA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④成功的原因:
分开研究。
62、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3、DNA作为遗传物质:
①结构稳定②贮有遗传物质
③能够复制(传递)④指导蛋白质合成(表达)
64、DNA的特点:
①稳定性②多样性③特异性。
65、复制:
①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②条件:
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③原因: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了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④意义: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66、遗传信息: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①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②DNA分子上只有部分碱基参与基因组成
③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④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67、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8、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69、基因的突变特点:
①普遍性②随机性③不定向④低频性⑤多害少于利。
70、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71、染色体变异是可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区别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①结构变异,改变基因数量或排列顺序(缺失重复、易位、倒位)(多数不利)
②数目变异分为个别/染色体组的增加或减少
72、遗传病包括: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
73、无致病基因亦可患遗传病(由染色体变异造成的染色体异常病)
74、常显: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X显:
抗维生素D佝偻病X隐:
血友病、色盲
常隐: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75、多基因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
①群体中发病率高②有家庭聚集现象③易受环境影响
76、育种
方式
原理
主要处理方法
主要优点
缺点
举例
杂交
育种
基因重组
先让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进行杂交,得F1后再经多次“自交、选择”最终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育种时间长,局限于同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
矮杆抗病小麦
诱变
育种
基因突变
物理方法:
激光或辐射等化学方法:
化学药剂处理(秋水仙素、硫酸二乙酯)
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有利变异少,工作量大,盲目性强
青霉素高产菌株
单倍体
育种
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先成倍减少后成倍增加)
花药(F1)离体培养出单倍体幼苗;对单倍体幼苗再经人工诱导(如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纯种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技术复杂,一般只适合于植物
多倍体
育种
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
培育出自然界没有的生物品种;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等
技术复杂,发育延迟,一般只适合于植物
三倍体无籽西瓜
转基因
育种
基因重组
基因工程
可以按人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目的性强
技术复杂、安全性问题多、基因污染
抗虫棉
植物
组织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离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幼苗—移植大田
快速繁殖、作物脱毒、细胞产物、人工种子
技术要求高,培养条件严格
马铃薯脱毒苗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
去壁—诱导融合—组织培养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植物新品种
技术复杂,操作繁琐
动物体细胞克隆
细胞的全能性
核移植和胚胎移植
培育繁殖优良生物品种,用于保存濒危物种,有选择地繁殖某性别动物
技术复杂,工作量大,操作繁琐;个体生存能力下降
“多利”
77、拉马克进化学说:
①来源:
非神造,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
②顺序:
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
③原因:
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④意义:
⑴第一个比较完整提出的进化学说⑵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78、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前提:
生物部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资源有限
(2)推动力:
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
(3)内因:
变异可遗传(4)结果:
适者生存(5)决定:
自然选择
(6)贡献:
①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③科学地解释了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7)局限:
①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②局限于个体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进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79、达尔文之后: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逐渐认识其本质。
对于自然选择等问题,已经从以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单位,但自然选择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80、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
81、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82、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基因频率的改变)
8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共同进化。
其结果: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84、生物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85、运载体的特点:
(1)能够保存下来并自主复制
(2)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3)有一定的标记基因(4)对受体细胞无害。
86、基因工作的四个步骤: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自然界已有物种中分离出来
(2)人工合成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用到了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造:
⑴是基因工程的核心⑵组成: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⑶运载体:
质粒(人工改造后)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2)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3)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
农杆菌转化法
(4)单子叶植物基因枪法(5)花粉管通道法(我国独创)
(6)动物:
显微注射法(7)原核生物(Ca+处理)感受态转化法。
(四)、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
(2)是否转录出了mRNA(目的基因)分子杂交
(3)是否翻译成为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
(4)个体水平鉴定接种实验抗逆实验
(5)产物与天然产品比较。
87、蛋白质工程基本途径: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88、蛋白质工程:
(1)基础: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
(2)手段:
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3)目的:
满足人类和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89、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设计施工的
90、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
91、组织培养时应取分裂旺盛的形成层脱分化时避光。
92、植物体细胞杂交:
⑴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⑵完成溶合的标志再生细胞壁.
⑶物理法:
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
PEG聚乙二醇
93、微型繁殖:
⑴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⑵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影响
⑶选取材料少,速率快同期短⑷高效快速实现大量繁殖⑸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
94、作物脱毒分生区(茎尖芽尖)
95、工人种子胚状体
96、细胞产物愈伤组织
97、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⑴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⑵常选择胚胎或幼龄器官或组织
⑶原代培养→传代培养接触抑制粘壁生长
⑷10代之内细胞株正常两倍体核形癌细胞细胞系
⑸条件:
无菌无毒的环境(抗生素)温度和pH5%CO2(pH)
营养(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血清血浆)
98、核移植:
⑴卵母细胞应培养到MⅡ中期⑵去核是为了核基因全部来自供体
⑶卵细胞:
其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全能性易表达(有促使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⑷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保护濒危物种
⑸成功率目前较低,且健康状况差.
99、动物细胞融合:
⑴PEG、灭活病毒、电激
⑵单(专一)克隆(大量复制)抗体应采用免疫过的B细胞与瘤细胞融合
⑶两次筛选,第一次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选出能产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方法:
多次稀释后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
⑷特点:
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⑸优点: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⑹用于治病及运载药物生物导弹⑺作诊断试剂准确,高效,简易,快速
100、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胚胎移植供体职责变为提供优良胚胎。
101、雄性动物从初情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产生精子
精子变形:
细胞核→头部,高尔基体→顶体(分泌酶等物质)
中心体→尾线粒体→鞘(尾的基部)
102、雌性幼物在性制分化后卵巢内的卵原细胞就开始有丝分裂不断增加数量进行储备,并进一步形成初级卵母细胞
⑴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卵泡⑵MI是在排卵前后完成的
⑶在输卵管中发育成熟和受精⑷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
⑸MⅡ是在精子卵子结合过程中完成的。
当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面个极体时,说明受精完成(标志)。
103、受精
(一)准备⑴精子获能⑵卵子MⅡ中期。
(二)过程⑴顶体反应释放酶,形成放射冠的通路
⑵穿过透明带(顶体酶),接触卵黄膜瞬间发生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⑶卵黄膜上微绒毛抱合精子,入卵并发卵黄膜封闭作用,是第二道屏障
⑷精子尾部脱离,成雄原核;卵子完成MⅡ排出第二极体,形成较小一点的雌原核
⑸充分发育后相向移动,受此接触体积缩小合并,形成合子。
⑹受精完成标志:
雌雄原核融合
104、胚胎发育:
(1)早期在透明带内,称为卵裂期,细胞数量通过有丝分裂增加,但胚胎总体积不增加或略减少。
(2)桑椹胚胎及之前的每一时期的细胞均为全能细胞
(3)囊胚开始分化内细胞团各种组织
滋养层胎膜和胎盘
进一步发育,出现了含有液体的囊腔---囊胚腔,瓶进一步扩大导到透明带破裂叫做孵化
(4)进一步发育内细胞团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开成内胚层。
105、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1)用促性腺激素来处理优良母畜,使其排出更多卵子,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2)己屠宰母畜卵巢中采集(3)活体幼物卵巢中吸取
106、精子获能啮齿动物,兔、猪培养法:
人工配制的获能液。
牛、羊大型畜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
107、受精后的早期胚胎培养:
(1)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
(2)营养成分有机盐、无机盐、血清。
108、胚胎移植
(1)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幼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
(2)是其他胚胎工程技术最后一道工序。
109、胚胎移植意义:
⑴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⑵缩短了供体本身繁殖周期。
⑶良种畜群迅速扩大,加速育种工作和品种改良⑷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降低种畜成本⑸肉用家畜生产中可增加双胎多胎比例⑹利用胚胎冷冻技术,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物种
110、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⑴移入:
发情排卵后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提供了生理基础(关键)
⑵收集:
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
⑶存活:
良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⑷发育:
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不影响其遗传特性。
111、胚胎移植过程:
⑴性激素同期发情⑵促性腺激素超数排卵
⑶配种或人工受精⑷冲卵----胚胎冲出
⑸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准备移植或放入-196℃液氮中保存
⑹移植;⑺对受体是否妊娠检查。
112、胚胎分割:
(1)可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
(2)设备:
实体显微镜,显微操作仪;(3)内细胞均匀分割;(4)可取滋养层做DNA分析性别鉴定。
113、胚胎干细胞ES或EK;
⑴形态上:
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⑵功能上:
全能性;
⑶体外培养ES可只增殖而不分化,也可进行遗传改造;
⑷作用:
①治疗顽症,②诱导分化成新组织细胞,修复坏死部位,
③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 ④用于哺乳动物像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研究。
114、中国政府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115、细胞外液理化性质:
(1)渗透后:
与无机盐、蛋白质合成有关;
(2)酸碱度:
近中性7.35—7.45,(缓冲对)(3)温度:
37℃左右。
116、组织水肿成因:
(1)营养不良;
(2)过敏;(3)淋巴回流受阻;.
(4)肾小球病变;(5)代谢过于旺盛。
117、随着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变化,但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期间维持内环境稳定。
人体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制。
118、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19、神经元K+外流Na+内流为协助扩散K+内流Na+外流为主动运输.
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大量Ca+进入突触小体
120、反射需要有完整的反射性。
121、一个神经元上兴奋传导,相邻神经元上兴奋传递。
122、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有关但并非其合成;神经递质不一定为有机物(NO)
123、激素的本质:
⑴固醇:
性激素、肾上腺皮层激素(血糖、水盐)
⑵氨基酸繁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神经)
⑶多肽:
生长激素、胸腺激素、抗利尿激素
⑷蛋白质:
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⑸脂肪酸衍生物。
.
12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可通过反馈调节的维持血糖平衡
125、大脑皮层:
感觉中枢;控制中枢;
小脑:
平衡中枢、运动中枢;
脊髓:
调节驱体运动的低级中枢(非条件反射)
脑干:
许多生命必要中枢(呼吸中枢等)
下丘脑:
体温、血糖、水平衡、渗透压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有关。
126、激素细节的重点:
(1)微量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127、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1)神经调节为主导;
(2)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3)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4)动物体各项活动常常受两者同时调控。
128、免疫:
⑴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⑵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⑶主动免疫:
疫苗--预防被动免疫:
抗体--治疗
⑷人类与某些的病毒斗争是长期的,这种长期共存是因为病毒毒性越发越强,人类对抗病毒免疫力越来越弱。
⑸长期焦虑会影响T细胞活性,从而淋巴因子减少,呈递抗原能力降低,导致免疫力下降。
129、三道防线:
⑴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⑵杀菌物质及和吞噬细胞;
⑶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淋巴循环而组成。
130、抗原:
其上有决定簇;
(1)异物性;
(2)大分子性;(3)特异性。
131、吞噬细胞属于非特异性识别T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是特异性识别
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132、免疫方式:
⑴外毒素体液免疫(抗毒素是抗原,类毒素是减毒或灭活病毒)
⑵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⑶病毒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⑷肿瘤细胞免疫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