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7191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docx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论一轮复习学案(4、5课)

(3-4课时)

 

【点击生活】

材料一:

自2010年9月23日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12毫米,目前全省气象干旱程度已达特大干旱等级,有32万人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涉及17个市中的13个市。

 

材料二:

旱情发生以来,山东省省委政府统一部署,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已安排抗旱资金7.28亿元,投入抗旱劳力253万人,动用泵站4450处、机动抗旱设备76.9万台套,投入抗旱水源近30亿方。

根据山东省抗旱方案,全省计划2月底前新建水源845处,延伸470处远距离输水管网,并落实好充足的拉送水车辆。

沿黄地区充分利用黄河资源,在黄河委的统一安排下去年年底开启菏泽地区的阎潭闸,至今共有20座黄河涵闸开启引水抗旱,共引黄河水10.67亿立方米,创近10年来同期之最。

材料三:

2011年2月26日早晨,济南市气象部门根据天气形势,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及各县(市)区全部作业点先后开展人工增雪作业,共发射增雪火箭弹268枚,截止到27日0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6.3毫米,最大在章丘,为9.2毫米。

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哪些观点。

 

【高考链接】

(2009·全国Ⅰ,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

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解析:

解答本问时首先需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是指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论是指人们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要求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三个部分知识点切入分析,找准相关知识点。

主要观点如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观点;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用整体、全局的观点看问题等等,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考纲要求】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课程标准】

2.4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2.5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知识梳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慨念:

物质是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2.自然界的物质性

3.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这是与意识相比较而言)。

判定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

(2)物质“不依赖于人的”。

即不会因为我们的意识产生而产生,不会因为我们的意识消失而消失。

(3)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

物质具有被人认识的属性(可知性),世界上没有不能被人认识的事物,只有暂时没有被认识的事物。

(4)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与、与的关系。

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自然界是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一切事物、现象的。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离开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4)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②运动是绝对的、的和的;静止是相对的、的和的。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和,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办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

(5)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和利用规律,改造,造福于人类。

(三)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比动物脑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

因此,意识是人脑的。

3.从意识的的和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意识是的映象。

注意:

有了人脑不一定会产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人脑不是意识的来源。

对同一事物或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也就是意识不同。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而存在的,物质,意识,物质意识。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和。

(2)意识活动具有和。

 

2、人能够能动地世界。

(1)意识对具有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意识对改造世界有作用,的意识对改造世界有作用。

(2)意识对于具有和作用。

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1、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出发,进行,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

2、为什么

(1)哲学依据:

世界是的,决定。

(2)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3、怎么办

(1)要不断,,以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要把和结合起来,要把同结合起来。

(3)反对夸大的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一.辨证唯物论部分

(主要内容:

物质观---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原理

世界观原理内容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

人的主观能动性

辨证关系原理

【难点解疑】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

2、“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说物质的本质。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

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

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3、“规律”和“规则”的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它、消灭它或者改变它。

规则是主观的,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制定的,可以制定它、废除它或者修改它。

一个正确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它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4、改变的是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是改变规律

人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改变、创造、改造和消灭规律。

人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范畴不同: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史的总结,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

(2)内容不同: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物质两个方面的内容。

6、意识的能动作用不等于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表现在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前者不排斥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真理。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巩固练习】

1、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风险,但中国的老百姓忌讳谈及风险,认为不吉利。

所以有些人很少主动购买保险。

这说明

A.客观事物对意识影响巨大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总是落后于客观实际

2、30年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对政府的政务由“不知”到“求知”,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3、有人说:

“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是个的。

”这段话

①把个人意志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②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③否定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④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穿棉布衣服还是化纤衣服?

坐电梯还是爬楼梯?

开车还是走咱?

在一部分人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严肃的生活态度问题,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低碳”的生活方式。

目前有许多“低碳达人”,正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表明

A.认识成为推动实践不断发展的动力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能动的影响

C.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D.不同生活态度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

5、一生既无政治权威又无经济资本的孔子,率七十二贤人和三千才俊,以德性伦理、经世致用和人格全面发展的理念,从曲阜走向中原,形成了中华民族自我理解和文化认同最有塑造力的思潮。

专家慨叹:

“孔子的大同理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

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孔子的智慧!

"――专家的慨叹告诉我们

①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②物质与意识是不可分离的

③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世界发展④大同理想是人脑对主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②③B.①②

C.①③D.②④

7、右图为某著名画家的作品,从图中可以看出

A、意识是人脑进行的物质活动B、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了艺术加工

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完全再现

8《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9、由于北非重要产油国利比亚暴力冲突升级,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结算价周三(3月2日)两年多来首次升至每桶100美元上方,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是消费观?

10、2009年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石家庄降雪创历史纪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1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

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周密部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暴雪,取得了显著效果。

自2008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风暴的洗礼:

雪灾、暴力事件、地震、金融危机……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

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结合材料,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应对雪灾的?

 

【体验高考】

1、(2010山东卷)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2010江苏卷)28.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2010高考·福建卷3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

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

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4、(2010高考·广东卷33)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财富精神,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

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5、(2010高考·浙江卷28)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

认识世博会的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①   ②  B  ②  ④ C②  ③ D ③  ④ 

6、(2009·全国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2009·福建,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8、(2009·江苏,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9、(2006·北京35)图1画的是位少女,图2是位老妪。

有人做过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看图1和图2,再共同看图3。

看过图1的人认定图3是少女,看过图2的人认定是老妪。

事实上,图3是图1和图2的结合,从中既可看出少女,也可看出老妪。

图形欣赏产生的不同效果表明

A.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B.艺术欣赏的内容因人而异

C.艺术欣赏的效果受思维方式制约D.艺术欣赏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10、(2010年高考·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1-7BDDBABBD

9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我们提高节约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分)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助于缓解能源资源短缺压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分)

10、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分)党和政府分析形势,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抗击雪灾。

(2分)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分)党和政府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对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应对暴雪。

(2分)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重视意识的指导和对人的调节、控制作用。

(2分)党和政府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指导应对暴雪,取得成效。

(2分)

【体验高考参考答案】

1、【解析】:

C。

题干中说“既可以看成-----也可以看成-----”,说明选项应该是意识活动,排除A;BD说法错误。

2、【解析】D考查意识。

A\B\C\表述不正确

3、【解析】C本题旨在通过学生们在社会转型下,思想、心理态势的变化,如何提升其适应社会能力这一教育热点话题。

矛题干说明的是某同学因为存在矛盾,在老师的开导下,挖掘自身潜力,体验成功,由自卑转化为自信。

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反相成,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条件。

故C为最佳选项,A说法绝对,B项应改成主观世界的调整,D项与题意无关。

4、【解析】:

D本题以建国60周年为背景,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知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A错;B、C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异。

精神是属于意识范畴,D正确且符合题意。

5、【解析】A本题以世博会为背景,考查社会意识的知识。

从题干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对当今面临问题的反映,且“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故① ②符合题意要求。

③说法错误,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说法不准确,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6、【解析】D“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是一种意识,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能被改变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是不可能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的,①③的说法明显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

7、【解析】A我国借助于国际力量的帮助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方法,体现了人们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故A项正确;B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或消灭,故C项错误;意识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项错误。

8、【解析】A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的能力。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CD三项均不是意识活动的特点,据此可排除BCD三项。

9、答案C

10、【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