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4894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docx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精品5篇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接下来是小编精挑细选的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1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学府——石鼓书院参观游览。

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曾鼎盛数百年,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

  在石鼓书院前是宽阔的石鼓书院广场,它于2003年10月竣工开放,占地3.18公顷,总投资2380万元,是衡阳中心城区又一个标志性的广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本2.4米长,1.8米宽的巨型石书,上面镌刻着宋孝宗淳熙14年(1187年)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所作的《石鼓书院记》的其中一段。

后人曾将此记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

此碑解放后,被人在湘江中发现,转至岳屏公园衡阳市船山图书馆(今市书画院)右侧的护碑亭内,1967年“”期间毁于造反派之手,现衡阳市图书馆有该碑拓本。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

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别号紫阳,世称考亭先生。

  石书的对面是一棵“国宝级”的古银杏树,专家估计它已有450岁的高龄了。

你看它是非常的粗壮,要4个人才能把它合围起来,当时园林工人为了栽种这棵树仅黄泥就运了10多车,挖的树坑直径达到了8米多。

可以想像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壮观。

  整个广场的建设是以显山、露水、见秀为总体规划设计原则,并以挖掘石鼓文化为主题,以古、幽、曲、静、绿为基调。

广场的主题雕塑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诠释了一山、二水、七贤。

一山,是指石鼓书院所座落的石鼓山。

该山海拔69米,面积约0.83公顷。

蒸水环其左,湘水挹其右,耒水横其前,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

石鼓得名,说法不一:

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

“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

”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

晋时谀仲初《观石鼓诗》云:

“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

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载于史册。

二水,是指环绕石鼓山的蒸水和湘江。

七贤,则是指为石鼓书院做出过贡献的七位贤人志士,它们是韩愈、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勉斋。

一会儿,我们在大观楼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平简介。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到碑墙游览。

  石鼓书院碑墙所在的位置,是石鼓书院广场的休闲区,其上是观景区,其下为嬉水区。

原来的石鼓山上有着许多历代的碑刻,内容主要是记载了历次重修石鼓书院以及石鼓书院内其他建筑的情景。

因石鼓山傍近驿道,地处要冲,山上建筑群屡遭战火破坏,也多次被重建修复,很可惜的是现在都已经没有了。

2006年6月重修石鼓书院时,翻刻了部分碑记,并按宋、元、明、清的顺序依次镶嵌于此。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细细地品味一下。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约1200年的历史,比岳麓书院的历史还要悠久。

当时士人李宽在石鼓山结庐读书,刺史吕温尝访之,题名为“寻真观”,此为石鼓书院的雏形。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

北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皇帝钦赐“石鼓书院”匾额后,与当时的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为“全国四大书院”。

湖湘学子和文化精英在这里汇集一堂、尊师崇文、蔚然成风。

清光绪年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后又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市立师范学校。

原山上建有合江亭、禹王碑、武侯祠、大观楼、会讲堂、忠节祠、七贤祠等建筑。

1944年6月27日,石鼓山古建筑在日军的炮火下荡然无存。

1965年,在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的建议下,衡阳市人民政府将石鼓山辟为公园,修建了旱桥、合江亭、长廊。

  2006年5月,中共衡阳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举社会之力重修石鼓书院,以传承千年文脉,弘扬石鼓精神。

迄今为止,石鼓书院已历经了11次大修葺。

  门前仿古石桥,雕栏玉砌,在这儿天然的美、雕饰的美得到了最奇妙的融合。

  我们眼前的禹碑亭是一座仿清亭式建筑,四角重檐攒尖顶。

禹碑亭内的这块青石大碑,就是禹王碑了,大家看这碑上的文字像什么?

是不是很像蜷身的蝌蚪,有点像甲骨文又有些像符篆,其实它是一种奇特的古篆文,学者们大多认为这是商周或商周以前的文字。

碑文字分九行,共七十七个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是一块功德碑。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2007年7月上旬,在南岳衡山云峰村发现了一块重约十余吨的巨石,经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是失踪了千年的禹王碑母本,它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

  禹王碑又称神禹碑,为什么要在它前面加一“神”字呢?

  一是说大禹是杰出的古代帝王和农民领袖,后人十分敬仰,以至把他神化,变成崇拜的偶像;二是有感于碑文的怪异,难以辨认,其字体诡异离奇为世所罕见;再者就是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衡阳,因洪水久治不愈,心里非常烦躁,于是登山散心,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正独自下棋,大禹走上去,与他对弈,结果却是盘盘皆输。

老头指着棋盘对大禹说:

“你只知道堵,所以越堵越败啊”大禹顿时恍然大悟,这才有了堵水不如疏通治水的说法。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石鼓书院是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建的,恢复了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

整个仿古建筑群为仿清乾隆年间的古典建筑风格,白墙黛瓦深色柱,庄重、古朴、典雅。

书院沿中轴对称,主要分为山门、书舍、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六个部分。

院内景色秀丽,亭台长廊、古木嶙石、碑石丛林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同时书院的中轴对称分布也体现了古书院“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评判一切事物最高的精神标准,也是石鼓书院的灵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山门。

门额“石鼓书院”这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是熠熠生辉,它是我国书协主席沈鹏的墨宝。

山门两侧悬挂的门联是“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

一进门,我们就能看见石鼓书院的标志性建筑——一面高2米,直径1.6米的大石鼓,它是在1965年建设石鼓公园时凿制的。

1974年,石鼓公园被颁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山门相连的四间廊房是书舍。

书舍是生徒自修、休憩的场所,又称号舍、书斋。

自古以来书院有"讲于堂,习于斋"之称,由于其数量有限,能在书院内书舍安身攻读,是生徒的荣耀,非品学兼优者不能。

旧时,在石鼓山顶两庑均建有书舍,清代后期曾扩充为30余间的二层建筑,可见当时书院的鼎盛。

现在前三间书舍为“千年学府石鼓胜迹”的展厅,最西头的这间书舍展示了古人读书习字的屉板小平头案、条凳、箱架、方桌等学习生活用具,他们寒窗苦读、秉烛夜游的情景仿佛沥沥在目。

  踏阶而上,我们来到的是武侯祠和李忠节公祠。

  武侯祠敬奉的是诸葛亮。

<<一统志>>载,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驻军临蒸,也就是现在的衡阳,督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军赋,当时就住在石鼓山上,后人为纪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石鼓山的南面建“武侯庙”(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后被迁移至石鼓山上李忠节祠旁,改名为“武侯祠”。

当时祠内有张南轩所书的《武侯祠记》,为楷书体。

此碑在抗日战争时期流失。

诸葛武侯像为金铂木雕,像高1.8米,环伺左右的是抱琴和持宝剑的两个小书僮,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翘头香案上摆放的是七件一套的铜祭器,象尊、牛尊、狮纽盖龙凤香炉、缡虎龙纹壶、树枝双鸟纹壶、花弧形烛台、兽面纹爵。

  在衡阳历史上有很多忠臣义士和民族英雄,他们在大敌当前,城市处于存亡之秋时,为捍卫神圣国土,视死如归,英勇杀敌。

李忠节公祠敬奉的就是这样一个民族英雄——李芾。

  拾级而上,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儒家圣人孔子的紫铜塑像,像高2.4米,重约1.8吨,配以0.8米高的蒙古黑石底座,在龙爪槐、杨梅、银杏、红枫、桂花等名贵树木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儒雅和庄重。

孔子非常好学,他曾说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如今,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都大兴崇孔热潮,出孔子书,修孔庙,塑孔像,开孔会,过孔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9月28日孔子生日订为世界教师节。

特别是孔子对真理、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一直是我国的典范。

  让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向孔子深深鞠一躬吧!

  这座雕梁画栋、气势磅礴的阁楼就是大观楼。

大观楼始建于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末,寓意登楼揽胜,心载天下,故谓之大观。

它是石鼓山巅的观景建筑,也是书院里最重要的一栋建筑,位于书院的中心场所。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清代李镐所撰写的对联:

  坐对岳云开权将小阁重楼当他广厦

  俯临湘水去却喜渔歌桡唱畣我书声

  我们仿佛能听见古人那和着渔歌的朗朗读书声。

  自宋代起,石鼓书院就建有“会讲堂”,明代时称为“讲堂”,是古人讲学的场所。

到了清代,石鼓书院的讲堂设在仰高楼一楼,称为“敬业堂”。

重修的石鼓书院,未恢复仰高楼,故在大观楼的一楼设置了讲堂局部场景的复原,二楼权充藏书楼,所以我们在一楼展厅只能看到讲堂局部布景和七贤塑像。

  讲堂上为什么布置了两把太师椅呢?

那是有缘由的。

一张是给讲学的老师坐的,另一张则是给负责解释的老师坐的。

因为古文非常地难懂,需要有专人来进行讲解。

  柱子上的这副名联是原石鼓公园的一副老楹联,原本挂在石鼓公园山门两侧,上联是:

  珠玑文字任流传,昌黎首唱,石湖继吟,霞客纪游,

  姜斋感旧,佳节数从头,太息前人俱往矣。

  下联是:

  锦绣江山烦指点,左挟岣嵝,右挹回雁,前连青草,

  后接朱陵,风光都在眼,喜看形胜更超然。

  这副名联从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两个方面对石鼓书院做了最经典的诠释。

  讲堂的背景墙上是曾为古代讲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斡七位贤士的影雕像。

这些湖湘文化的代表把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体系和传统学风扩散到各地,使之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西壁上镶嵌的是《重修石鼓书院建大观楼记》。

  二楼为藏书楼。

藏书是中国古代书院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判定书院起源的重要标准,也是古代书院三大基本职能之一。

它是古代书院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书院藏书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藏书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四大支柱。

但是书院藏书不论是从规模、品种还是版本上都无法与其它种类的藏书方式相比,也无法像一些国家藏书、私人藏书一般,能够较好地保存下来,而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淹灭了。

  自宋初始,朝廷将赐书作为对书院的重视和褒奖。

北宋成平四年,真宗颁给全国各地官学、书院发送国子监印本经书,石鼓书院宋时就摹印国子监及本道各州书籍供人研习。

后来,各朝学者、名流霁学石鼓书院,不乏其人,藏书丰富涉及经、史、子、集,范围极其广泛。

  以楼梯东面为界,藏书楼分为两个区,东面藏书区,西面阅览区,四周都留出了1.3米宽的通道供我们观景,西头是晾书台。

  历代书院藏书楼,都十分重视藏书的管理与保护,一般书院都配备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抄录书籍,负责书籍的购买、分类编目、登记、借阅、清理、修补等工作。

最早应该首推南宋白鹿洞书院设“管干”管理藏书。

当时朱熹主持书院,制订了一套详细的藏书管理制度,设有“管干”一职,专门对书籍进行日常管理。

至于大规模的校勘、清理、曝晒等工作,就临时由山长组织人员进行。

晒书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十五。

  从大观楼出来,绕过幽静的石径道,感受万物的灵气。

高大的古树像超凡脱俗的智者,流光溢彩,苍翠葱茏。

沁人的兰香润入心田,正如古文人的高雅。

真是步移景异,美不胜收。

书院内广种竹子象征着古代文人的高风亮节,有刚正不阿的寓意。

  顺阶而下,我们来到的是“朱陵仙洞”。

“朱陵洞”曾经是衡阳著名朝圣之地。

自韩愈游石鼓留诗后,许多的名人骚客都争相来此“朝胜”,后人将历代到此游览的名人留诗,刻于亭右下方的朱陵洞内,以及石鼓山东面临湘江的悬崖处,故有“朱陵洞内诗千首”的美名,为衡阳八景之一。

相传此洞可通南岳水帘洞,朝往暮归。

“道书南岳朱陵洞天,相传此其后洞”,故名“朱陵后洞”。

  在衡阳民间,至今仍然流传许多动人的故事。

  古时候,南岳有个名叫董奉先的道人,拜在南岳朱陵洞(现在的“水濂洞”)的太虚仙人门下为徒。

有一天,师傅对董奉先说:

“这洞内直通后门,你就住到后门去修炼吧”。

董奉先高兴地摸着乌黑的洞壁朝前走,不久就听到洞外有哗哗的水响,这时,他看见了前面有一线亮光,当董奉先出洞一看,眼前原来是三江口,正是衡州的石鼓山上。

于是,董奉先非常高兴,立即在洞门的左下方刻下了“朱陵后洞”四个字,并从此在这洞中专心修炼“九华丹法”。

修炼之余,董奉先经常到衡州城内去施丹发药,为黎民百姓救治疾病。

  有一位善良的年轻人,名叫张古佬,他不仅得到了奉先道人的豆腐秘方,还穿着奉先道人赠送的笋壳草鞋,每天从朱陵后洞往返于南岳和衡州之间,早去晚归,一天一个来回。

  据《衡州府志》记载:

洞内原有唐人手迹和许多游人留诗,今洞内已经很难见到文字,只有洞门外右下方的“朱陵后洞”几字,刀笔遒劲,相传此字为唐人所书,今然依稀可识。

  又据《潇湘听雨录》记载:

此洞为“灵洞”,是石鼓小八景之“真仙遗迹”,在此祈祷能求子、除病。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合江亭。

身置其中,无尘嚣之声噪耳,无污浊之气抠心。

唐贞观年间,韩愈任监察御史,因关中大旱,上奏减免徭役、赋税,激怒了皇上,被贬阳山。

二十一年后,终于被赫免。

他被派往江陵府任法曹参军,在赴任途中经衡州,游石鼓书院,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被后人广为传颂,使合江亭名声大振。

因诗中有“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之句,合江亭曾一时被称为“绿净阁”。

史书记载,明崇祯十七年,石鼓书院其他建筑全毁,惟有合江亭独在。

合江亭壁间的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绝世超伦,张敬夫亲书韩诗的字超群绝伦,张栻号敬夫又称南轩先生,故称两绝,也称“韩墨南轩”。

木造门页上雕有寓味悠深的“闻鸡起舞”等典故和美妙的衡阳八景图,回雁峰、石鼓、岳屏、西湖胜景尽收眼里。

这些雕花技艺精湛,花纹纹理细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能工巧匠的技艺高超,技压群芳,而石栏上雕刻的“鲤鱼跳龙门”图案,则是寄望学子们高中状元。

  居高临下,俯仰自如,既可溯古鉴今,又可骋怀穷目。

西望云母,拱九嶷,郁郁苍苍;北望岣嵝,挹衡山,巍巍峨峨;远眺大江东去,三水帆墙天际隐,岳云湘波碧空流,互相掩映,浑然一气,近观沿河两岸新貌,高楼林立出绿海,双虹飞跨连三镇,新街通衢、中西合壁。

若近水,可泛舟破浪,可蹲石垂钓;若登阁,可举杯饮酒,可品茗赏花,或静或动,或游或憩,风物佳丽,处处宜人。

靠着湘江边还可以尽览“东崖晓日”之景象。

极目远眺,来雁珠晖遥相呼应,南岳七十二峰隐约可数。

  请大家顺着我的左手边看,在蒸湘汇合的下方矶头上就是来雁塔。

因城南有回雁峰,取北雁南来之意,故名来雁塔。

此塔为镇江、导航塔。

据《衡阳县志》记载,此处“水流急湍,矶碍舟行”,船家畏为“鬼门关。

”明万历年间,衡州人、礼部尚书曾朝节倡议除礁畅流,兴建此塔,历经了十三个春秋,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才建成。

来雁塔通高36米,下为须弥座,垒石而成。

塔身砖砌,七层、八楞、空心。

塔为密檐式,从第二层起,塔身递缩,越往上收缩越大,各层檐紧密相连。

每层设对称佛仓,开两窗四门,可凭远眺。

一层正门上有龙凤石雕,嵌汉白玉“来雁塔”横额,为清代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手书。

两旁有楹联:

“登七级浮屠;观十方世界。

”塔内有石蹬盘旋至顶层。

七层棚顶为圆形藻井,饰星象分野图和绘画,中开圆形小孔,直穿塔尖,晚上可从孔中观察天上星象。

外面角翘吊风铃,习习风来,铃声悠扬,如奏宫商。

  在江东岸的是珠晖塔。

珠晖指月光,似取意于南朝梁代吴均诗中的“团团珠晖转,炤炤汉阴移。

”据载,珠晖塔建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倡建者为安徽巡抚王之春,盐运使程商霖,他们均为衡州人。

他俩听形舆家说,湘水过来雁塔耒水入注,其下两岸无俊峰,有碍衡阳风水,不利笃生人才,故建珠晖塔以镇水口。

所以,珠晖塔是一座风水塔,塔史上又称文风塔、文兴塔、文笔塔等等,盛行于明、清两代。

珠晖塔结构奇特,气势雄伟。

日出月上,塔影倒映,犹如巨龙游于湘江碧波之间。

  登高阁,吟名诗,看三江之水滔滔不绝直奔洞庭。

正所谓“石鼓南征、诸葛碑留芳草缘,大江东去、昌黎诗压众山青”,难怪人人都说该处风水绝好,天人合一,才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群贤毕至,吟咏风物,不愧为“湖南的第一圣地”。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2

  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

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滨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

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

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

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

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

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

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

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飞来钟等。

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紫竹、毛竹等。

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

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等珍贵的河鲜。

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

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珍品。

  “衔远山、天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为范仲淹所描述的洞庭湖。

千百年来,八百里洞庭以其磅礴大势跃然历史的取景框中。

碧波万倾,沙鸥翱翔,浮光跃金,诗意荡漾。

更兼有日落黄昏下,点点渔舟唱晚,平湖秋月里,千倾碧波荡银彩。

此情此景,当是人间一绝。

洞庭湖大,所以才有“洞庭天下水”的说法。

虽然现今与几十年前相比,面积已小了一半,仍然还是全国第二大湖。

洞庭湖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湖,浩翰无际,气势雄壮,自古就吸引着无数杰出的文人骚客吟咏、歌颂。

屈原第一个来此吟哦,李白“将船买酒白云边”,杜甫却倚着栏杆与巴陵古城同醉于洞庭春色,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把群山看成“白银盘里一青螺”,孟浩然却喟然一声长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洞庭湖之美在于广博,那种水天一色,气象万千的景致是红尘中人永远看不够的风光。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3

  四面环水,洲上林木众多,远看如一艘墨绿色的巨舰,逆水扬波护卫着长沙古城。

它西望岳麓,东临城邑,南北长5km,东西宽50~200m,总面积近70hm2,是国内最著名的江心洲,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河绿洲。

洲上盛产美橘,故名橘洲,自古以秀丽风光、悠久历史著称,是宋代著名的“潇湘八景”之“江天暮雪”所在。

橘洲“五六月间无暑气”,是一处消夏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常来此地游泳漫步,在沙滩上进行日光浴。

现橘子洲已辟为公园,植有柑橘千株,每当秋收季节,橘果累累;建有亭廊,公园中耸立着一块巨型汉白玉纪念碑,碑上篆刻着毛泽东手书的“橘子洲头”四个大字和他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橘洲中部的两侧建有天然游泳场;洲上有公路纵贯南北。

  市政府拟将此地建成一个集园林、旅游、娱乐、体育、文化、商贸于一体的多功能国际性观光文化名胜区。

规划中的景区分为“二廊七园”:

十里湖湘文化廊、十里水上游乐廊、万橘竞秀园、回归自然园、来者谐乐园、购物美食园、健身益寿园、风情度假园、野外生活园,拟投资20亿元。

关于湖南景点导游词4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到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观光。

很高兴能为各位导游。

  舜皇山,古称金凤山,是耸立于湘桂边境越城岭中段的一座名山,因中华始祖五帝之一的舜帝南巡狩猎驻跸于此而得名。

古人有诗称赞其为“天设湖南第一峰”,它是我国古代道教封禅的七十二福地之一。

这里山青水秀、树茂林密、石奇瀑幽,有着瑰奇绚丽的生态之美和丰厚浪漫的人文之胜,堪称生态健身奇境。

  现在我们进入的这条游线,是舜皇山生态之旅的精品线路——女英溪。

  相传舜帝晚年南巡,来到金凤山,但见这里层峦叠翠,风景秀美,不禁心生眷恋,驻跸于此。

白天上山狩猎,晚上眠于岭脚的溶洞别宫——舜皇岩,既怡情山水,又教化于民。

他看到当地百姓,风俗古朴,尊崇辟天始祖盘古大帝,在山腰上建了盘古寺庙,祭奠朝拜,颇为虔诚。

于是,布施下十件宝物,为地方造福,打算在这里长住下来,坐地为仙,安享晚年,并传讯娥皇、女英二妃前来团聚。

有一天晚上,舜帝梦见盘古大帝对他说,苍梧之野的九疑山中,有孽龙作祟,毒害百姓,你可以前去为民除害。

他于是放弃了在金凤山长生不老做神仙的安逸,前往九疑山,斩杀孽龙,救民水火,最后因劳累过度,死在了九疑山。

先前接讯,赶来金凤山与舜帝团聚的二妃,迟了一步,未能与夫君晤面,却听得舜帝驾崩九疑山的噩耗,不禁痛哭流涕,泪洒荆竹,成为斑竹;清泪涓涓,汇合而成娥皇、女英二条溪流。

后来二妃赴九疑祭拜舜帝,归途中在洞庭湖投水殉夫,葬于湖心君山,留下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至今撼人心魄。

人们为了纪念舜帝的大恩大德,把它驻跸过的这座金凤大山改名叫做舜皇山,把二妃垂泪而成的这两条溪流,分别叫做女英溪和娥皇溪。

我们身旁的这一条就是女英溪,各位请看这溪水清澈透亮,甘甜冷冽,莫非果真是二妃的清泪流成?

  由于舜帝德被天下的恩泽和二妃爱情泪水的滋润,舜皇山的森林植被生长得特别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1.8%。

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164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桫椤、银杏、苏铁、水杉等七种,二级保护植物有华南五针松、蓖子三尖杉、红翅槭等22种;野生脊椎动物有19目56科118种,其中国家一保护动物有金钱豹、云豹、黄腹角雉、黑麂等8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黑熊、娃娃鱼等22种。

这一路游程,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被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对象的珍贵树种,我们在许多树木上挂了醒目的标志,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对照研究,检验一下自己的植物知识。

  我们来看前面这一株树,它的树冠上红绿相间,各位不妨猜一猜,那些红色的小点是果实呢还是叶片?

——看清楚没有?

其实它们是长在枝梢上的果实。

每一枚都有两粒,黄豆般大小,由一层红色皮膜包裹着,斜伸上翘,形状酷似蝴蝶的翅膀,人们叫它“双翅红槭”,又叫“红翅槭”,是槭树科的一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呢!

还有那棵树,你看它树干笔直,树冠圆满,绿叶之中点缀着一颗颗圆似绣球的果实,那是猕猴最喜欢吃的食物,十月中旬成熟,裂开后成五角星形状,五颜六色,猴子见了特别喜欢,跳踉其间,嬉戏觅食,好不自在,所以这种树便叫做“猴欢喜”。

旁边的这一株是樱桃,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舜皇山的樱桃树可不要栽,它是野生的樱桃树,阴历三月份开花,树上一片粉红,并且花冠一律朝下,就像一个个风铃,煞是好看,果实在五月初成熟,恰逢其时的话,大家可以好好地一饱口福。

  古人说“高山有好水”,这话确实对极了。

舜皇山因为森林植被茂密,水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水质特别优良。

大家看路边这条水渠里的流水,波光磷磷,清澈透底,碧澄澄,亮晶晶,掬一把来洗手或洗脸,滑爽亲切、妙不可言。

若是跳下去洗一个澡,那可是一种特美的享受。

这不,前面这个清潭就叫“女英浴池”。

你看它四周绿树环合,十分幽静、隐蔽。

相传,当年舜帝的二位妃子来舜皇山与舜帝团聚,就曾在这清澈的水池中沐浴。

“山泉水滑洗凝脂”,真是令人羡慕。

  前面还有一眼泉水,是经国家地矿部化验合格的优质矿泉水,是地上水浸到入地下二千米以下深层,然后经过几十年时间的渗透,再从花岗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