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工作汇报.docx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工作汇报.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工作汇报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工作汇报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是为流浪未成年人等提供救助、保护、教育的庇护场所和专门机构,承担着哈市区流浪未成年人日常救助及跨省护送等工作,年均救助流浪少年儿童达800人次左右。
几年来,该“中心”建立了以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救助保护机制;形成了社区预防宣传、街头帮教、教育培训、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有效安置的救助、教育、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采取了“像父母关爱孩子;像老师关心学生;像医生关照病人”的特色救助服务方法。
建立流浪儿童保护教育档案救助是基础,管理是手段,保护是根本。
每位受助儿童在中心都有自己的个人档案、教育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
对进入中心的流浪儿童,工作人员认真做好询问笔录,核实其家庭地址、年龄、文化程度、外出原因、时间、父母姓名、亲戚姓名、联系电话等内容,以便及时掌握、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基础的流浪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以达到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
如,流浪儿童谷雨,男,12岁,来到中心后一言不发,拒不说出姓名和流浪原因,开始中心工作人员询问时,该儿童报假名和假地址,后经中心人员多次耐心询问,反复对其开导,终使该儿童说出的真话,中心经认真核对后使其回归的家庭。
优化环境,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利和生活质量几年来,“中心”按照《两个规范》的要求,主动与各分站,社区密切协作,走上街头,引导流浪在外无家可归的儿童到“中心“接受救助。
“中心”为未成年人提供干净的寝室,被褥和洗漱用品,使流浪儿童感受到像家一样的安全和舒适。
为了更好的优化儿童成长的环境,为儿童提供更完善的设施和服务,“市流浪少年儿童保护中心改扩建工程”,经发改委批复正式立项。
该项目改扩建后,设立床位150张。
主要建设内容有接待大厅、档案室、安检室、教室、社工工作室、心理辅导室、美术室、棋牌室、微机室、玩具室、健身室、音乐舞蹈室、技能培训室及活动大厅等。
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几年来,“中心”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工作人员职责》、《工作人员八不准》、《工作流程图》等,为流浪儿童提供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流浪儿童来到“中心”后,工作人员首先为他们洗澡,换衣服,然后带领儿童熟悉环境,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基本情况,并组织儿童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在“中心”感受到童年的快乐。
开展文化教育,为受助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中心”积极拓展文化课教育,心理康复,行为矫治等深层次的服务内容,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丰富救助保护的内涵。
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中心”着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中心“多次组织儿童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防洪纪念塔等,以此激发流浪儿童的爱国之情,树立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二是开展文化知识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中心”按照流浪儿童的实际需要提供个别化的教学内容。
制订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还开设了基础文化、阅读、法律道德、生活技能、社会自然、心理健康、文体、美工、音乐、微机等课程,在教学中,利用微机和局域网开设多媒体教学,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全面系统的教育,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继续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是开展心理救治和行为矫正教育。
来到“中心”的流浪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都有不同的偏差,针对他们的特征,“中心”帮助、辅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信念。
运用多种辅导方式,对他们进行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诚实做人、相互谦让、遵纪守法等多方面教育,对个别流浪时间长,情绪不稳定的儿童开展关注式的抚爱辅导,对他们进行心理障碍矫正。
如,流浪儿童孙宝辉,男,14岁,其母亲在其7岁时出走,后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在其11岁时父亲去世。
后一直在其大爷家居住,因大爷家生活也不好,无力抚养,将其逐出家门。
来中心接受救助后,该儿童有一些小毛病,如小偷小摸等行为,经中心工作人员长期教育和矫治。
使其它慢慢有了转变。
因该儿童情况特殊,如果将其送回,将造成反复流浪,无人看管误入歧途。
后中心决定将其留在站里,进行长期教育。
社会参与,共同协作为使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中心”与工程学院、师范学院、商业学院等大专院校分别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形知爱心教育基地、学生党员先锋工程教育基地。
通过与各大专院校的共同合作,使流浪儿童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改善。
与各大院校开展共建活动主要内容:
一是开展个案工作。
由大专院校学生1-2名,对一名儿童开展个案工作,对儿童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二是进行能力建设、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
大专院校学生通过与儿童交流,一方面为其提供精神支持,调解其心理上的自卑、孤独和失落感等消极心理状态;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儿童的潜能,充分利用其潜在的优势提高其能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其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三是安全教育。
大专院校学生主要从用火、用电等方面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让儿童掌握火与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增强其自救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是健康教育。
大专院校学生通过文献、网络等相关途径搜集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来教给儿童。
如:
流感的预防、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营养搭配、预防艾滋病等相关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五是法律教育。
大专院校对儿童进行法律教育,传授相关的儿童法律知识增强儿童法律的自我保护意识,并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触犯法律。
六是娱乐活动、游戏。
娱乐游戏是儿童进行社会化和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大专院校不定期的开展娱乐活动和游戏,如唱歌、打乒乓球、下棋、叠纸和一些小游戏,用以娱乐儿童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