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4278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

《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

中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4

1、行业监管体系4

2、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5

二、上下游行业情况9

1、上游行业的关联性分析9

(1)信息技术服务平台10

(2)医疗设备行业10

(3)医用消耗品行业10

2、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分析11

(1)数据的深度加工行业11

(2)健康咨询、培训行业11

(3)健康维持、促进产品或服务行业11

3、上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12

三、行业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13

1、行业现状与规模13

(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14

(2)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情况15

(3)居民卫生支出持续增长16

(4)我国健康管理产业规模日趋扩大16

(5)健康保险规模不断扩大,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支撑17

2、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19

四、行业风险特征20

1、行业标准缺失20

2、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21

3、人力资源不足,特别是专业人才缺乏21

4、其他不可控风险21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1

1、有利因素21

(1)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21

(2)极具潜力的市场发展空间21

(3)国家出台各项鼓励政策21

2、不利因素22

(1)人们对健康管理行业认识的不足和理解的偏差22

(2)地域发展不平衡22

(3)存在医疗事故的小概率事件22

六、行业竞争格局22

 

一、行业管理

1、行业监管体系

医疗服务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主要为国家卫生部及各地方卫生局。

除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也是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研究起草卫生工作的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卫生事业发展改革的有关方案、工作规划、政策和指导性意见、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区域卫生规划;负责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医疗服务项目开设、医疗新技术运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等实施许可准入和监督执法;负责制订或审定(审核、批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护理、医技及相关服务的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并实施监督和管理;依法管理医疗机构内部临床药事工作,协助价格主管部门制订医疗卫生服务价格,负责监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指导、组织开展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任职资格认证的有关工作;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有关专业培养计划和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管理本地医疗保险部门。

同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品及其生产设施与设备、进货与验收、储存与保管、处方调配和配制制剂等。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计量性医疗设备仪器的校验和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对产品质量监控和强制检验、鉴定等。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医疗广告进行监管,核准广告的内容等。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医疗垃圾的储运进行监督管理。

2、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二、上下游行业情况

健康管理产业链条的上游主要包括提供信息技术平台的企业,此外还包括生产体检所需要的制剂和设备的企业;健康管理产业链条的中游主要是指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产业链条的下游则主要包括健康管理咨询及后续服务企业。

1、上游行业的关联性分析

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信息技术平台的企业、医疗设备行业及医用消耗品行业。

(1)信息技术服务平台

健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从客户基本信息的录入,到体检结果的收集、传输,再到数据的分析、发布与管理,信息技术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医疗设备行业

健康体检环节的医疗设备主要包括基础检查设备、医学检验设备、医学影像设备、口腔科设备、电子胃肠镜、心血管检查设备、眼科检查设备及其他设备。

医疗设备价格主要受厂家研发能力、技术革新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变动周期性较长,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度调整,有利于本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医用消耗品行业

健康体检环节使用的医用消耗品主要分为医用耗材类,主要为一次性医用材料;以及检验类试剂类,主要包括血常规试剂、生化试剂、免疫试剂。

医用消耗品价格受产品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因医用消耗品行业生产厂商多,市场集中度低,近年来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小。

同时,由于医用消耗品行业多为经销商代销,即使消耗品价格短期出现一定幅度上涨,经销商为维持现有市场,亦会放弃部分利润以维持已有的市场份额,有利于本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2、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分析

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下游为健康管理咨询及后续服务,包括体检客户数据的深度加工行业,健康咨询、培训行业,健康维持、促进产品或服务行业。

(1)数据的深度加工行业

健康管理或体检机构可以利用已积累的个人资料、健康体检报告等数据进行深度开发。

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根据现有数据库,还可以和医疗机构进行一些合作研究。

通过实行会员制,提供商可以搭载健康产品和其他增值服务。

(2)健康咨询、培训行业

根据体检结果进行个人风险评估,针对个人提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针对大众做健康生活知识的培训。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也日益提高,自然对心理健康知识与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多,这也为人本心理公司的业务开展带来了新的成长机会。

(3)健康维持、促进产品或服务行业

健康管理除了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外,还需要后续的服务来加以配合。

健康管理公司通过与提供保健品、健康食品、各种家用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生产企业或经销商合作,可以实现三方(健康管理公司、生产企业和客户)共赢。

此外,健康与休闲度假相结合,可以为旅游休闲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健康与房地产业相结合,从设计到建造都以人的健康为本,可开发出更适宜居住的健康住宅。

目前,与保险公司合作,进一步丰富保险公司产品,吸引客户购买保险产品,同时也完善了健康管理产业的服务内容。

但从国际健康产业发展的历程看,随着人寿险、健康险的推出,保险业出于保证自身经营安全与利益的需要,必将进入这个领域,在参与健康管理服务投资与经营的同时,成为保险客户个人非医疗性健康消费的支付手段之一。

保险业的介入,将解决健康管理服务消费支付的“瓶颈”问题,推动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3、上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健康管理服务产业链条的供应商主要包括提供信息技术平台的企业,生产体检所需要的医疗设备和生产医用消耗品的企业。

医疗设备及医用消耗品的供应商比较多,可选择余地多,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对影响较小。

从客户群体来看,健康管理客户可以分为团体客户与个体客户两大类。

团体客户的特点是:

福利性消费;人数较多、时间集中;费用较低;业务质量要求较高;售后服务较多。

个体客户的健康管理特点是:

自主性消费;人数较少;时间较分散;检查项目相对水平要求较高;费用较高;检后服务要求较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健康管理机构的成立,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买家有了更多的选择。

因此购买者也有比较强的议价能力,主要体现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外资企业等集团客户,个体消费者其议价能力较弱。

另外产品差异性小,体检套餐相似也提高了买家的议价能力。

三、行业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

1、行业现状与规模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关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

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

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

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保守估计将呈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4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预期将达1075亿元,2018年将达到2188亿元。

可以说,健康服务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

(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年,美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6565亿美元,占GDP比重1760%,日本卫生总费用支出5400亿美元,占GDP比重920%,德国卫生总费用支出4114亿美元,占GDP比重1150%,英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321亿美元,占GDP比重960%,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3649亿美元,占GDP比重5%。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卫生支出占比相对较低。

(2)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情况

根据历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我国卫生总费用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57397亿元,2010年达到19,98039亿元,201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到31,66895亿元。

相比而言,在198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仅为14324亿元。

1980-2013年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了221倍,复合增长率达到1777%。

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总体上也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

(3)居民卫生支出持续增长

根据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从居民人均卫生支出额看,我国居民人均卫生支出额从1990年的654元增长到2013年的23274元。

从消费人群层面上来看,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支出额从1990年的15880元增长到2013年的323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卫生支出额从1990年的3880元增长到2013年的127444元。

(4)我国健康管理产业规模日趋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达到880亿元规模,同比增长率约为476%。

2014年前十个月国内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达到800亿元,同比增长率提高到909%。

未来几年,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仍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2009—2014年1-10月中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统计如下表所示。

虽然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与公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适应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表现为居民健康资源大量消耗和透支,如医疗费用高,医保不完善,重医疗轻保健,支出重点偏于救治,慢性病形式严峻,数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等。

发展健康产业从系统的角度对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规划,通过产业的能动性带动健康理念、健康环境以及健康精神的回归。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民生产业,大健康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增强人民体质、减少医疗费用开支等方面意义非凡。

(5)健康保险规模不断扩大,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随着我国近年来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不断丰富,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也大幅提高,健康保险机制初步形成。

据统计,2004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257亿元,至2013年,健康险保费收入112349亿元,增长437倍,复合增长率1780%。

(单位:

亿元人民币)

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仅靠疾病治疗来解决,面对快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国家及居民的卫生支出负担日趋沉重。

即便是以医疗服务为主导、市场调节为主的美国,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也同样令美国政府和医疗保险部门难以支撑。

参照国际健康管理规则计算:

以健康体检为主的预防性投资每投入1元钱,便可为个人及社会节省9元钱的医疗费用。

为了保证居民健康水平的持续提升、节约国家及居民医疗费用开支,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医疗卫生工作的“战略前移”,即抓预防、治未病,真正贯彻以一、二级预防为重点,以疾病发生的“上游”入手的“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

国家卫生工作战略的前移,改变了传统的“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健康管理服务市场需求增长创造了空间。

2、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健康管理行业作为国内一种朝阳产业目前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阶段,未来将逐渐进入成熟期,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从2000年开始,我国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止到2014年10月底,我国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数量达到9700家左右,相比2009年的7100家增加了2600家左右。

2009—2014年10月我国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数量统计如下图所示:

四、行业风险特征

1、行业标准缺失

健康管理理论框架没有形成,缺乏系统、权威的理论支持。

健康消费理念与宣传混乱。

健康评估、鉴定与管理没有国家标准。

健康信息数据管理没有统一标准与规范。

健康评估、维护、管理技术装备、手段参差不齐。

没有健康管理权威的行业协会、学会组织。

健康管理服务机构良莠混杂,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无序竞争,健康产品商业信誉有待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消费市场总体供应能力不够,没有健康管理服务的大型品牌企业,保险业未成规模的进入这个市场,对个人的健康消费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支持等问题。

2、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

健康管理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新概念,所以公众的认识度还不高,而且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比如,为预防疾病的发生而预先付费等)还不能被公众普遍接受,目前消费群体为高端人群。

在我国提到健康管理,人们的认识目前还仅仅停留在疾病管理方面。

因此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人力资源不足,特别是专业人才缺乏

据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资料,截2008年底,我国仅有2000余人通过健康管理师职业鉴定,获得二级或三级康管理师职业证书。

即使到2014年10月份这一数字也仅仅不超过万人。

4、其他不可控风险

医疗行业特有的风险之一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发生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及医疗纠纷的风险。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迅速增长。

人们对健康管理服务环境、服务方式、便捷性、医疗设备、后续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人们的医疗消费明显趋向多元化,及时、有效、全面、高端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为高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成功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市场。

(2)极具潜力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国民的社会角色、财富拥有以及消费的支付能力看,我国社会大致已经初步形成了富豪阶层、富裕阶层、小康阶层、温饱阶层、贫困阶层。

从支付能力、对健康的需求、对健康的认知能力几个方面看,富豪阶层、富裕阶层的大部分,小康阶层的部分,温饱阶层的小部分都是当前健康管理服务的潜在需求者。

(3)国家出台各项鼓励政策

近年来,为改革医疗卫生体制、规范和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关于印发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公立医院,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2010年2月2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2013年8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会议强调,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

会议指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在增加供给,核心要确保质量,关键靠改革创新。

2013年10月,我国发布了首个健康服务业指导性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根据文件,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4年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发布,被视为继保险国十条后,对保险业的又一利好。

该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形态丰富、经营诚信规范的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投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显著提高。

此外,《意见》提到,“促进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在商业健康保险的费用支付比例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此来看,未来几年我国仍将大力支持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不利因素

健康管理相关技术发展快、装备更新换代快,可能造成装备快速淘汰,引起投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高,尤其是服务机构对高端服务人员竞争激烈,一旦流失将造成品牌损失、会员流失和经营波动;与会员服务属于约定服务关系,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高,如服务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法律纠纷甚至造成会员流失;企业装修、装潢类投入大,品牌及无形资产含量高,适合长期运营,如中途结束运营,可转行空间极小,可回收价值很低;业内不良竞争是中国各行业的通病,健康管理也不例外。

(1)人们对健康管理行业认识的不足和理解的偏差

与传统的入学体检、入职体检等不同,为受检者进行定期的、全面的健康体检在我国依然属于新兴事物。

健康体检行业,尤其是专业的健康体检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

从发行人近年的发展经验看,尽管在国内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人们已经逐步认同了健康体检的观念,建立了健康体检的意识。

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人们对于健康体检的认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片面的理解健康管理就只是体检业务。

这种认识的不足不利于健康管理市场的发展及培育。

(2)地域发展不平衡

健康体检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

大部分专业体检机构仍集中于一线城市和比较发达的省会级城市,二、三线城市相对较少,尤其是新疆地处西部,在健康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服务支持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3)存在医疗事故的小概率事件

健康管理受众群体大,与之相关的业务环节多,难免存在漏检、误检等情形,这些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往往对健康管理企业形成致命打击。

六、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的健康管理服务事业起步较晚,健康管理的概念近几年才传入我国。

目前,中国仍仅有少数几家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是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

健康管理服务的从业人数尚没有准确的数据。

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与美国70%的居民能够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业接受完善的服务相去甚远。

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在我国尚处于成长初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开始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逐渐增多。

目前,中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拐点期:

国家对医疗体制的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行业的政策利好、健康管理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等因素使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成为投资机构竞逐的重点领域。

在高端定制的健康管理服务领域各机构基本上是在发展健康体检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健康管理咨询方案的其他服务,市场尚处于蓝海状态。

第一,基础服务领域竞争由于国内公立医院是以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为主要服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因此,体检业务并不是公立医院的发展重点,公立医院一般也不会主动的采取市场化营销手段参与健康体检市场的竞争。

人们在公立医院体检,主要还是受传统的体检习惯所支配。

专业体检机构已经从单点业态模式演变为连锁业态竞争模式,从区域性竞争演变为跨区域竞争模式。

目前,以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慈铭体检为代表的专业体检机构已经开始了跨地区连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第二,健康管理咨询与指导领域在大部分医院健康管理室和专业体检机构已看准健康管理市场的发展前景,正在筹划启动开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干预技术手段的时候,开展了以体检为主导,检后就医服务(专家特诊、住院、手术协调等)为辅的检后服务,并开展了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管理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