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4269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

  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七颗钻石》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及辅助教学课件应用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是教材分析,《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

  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也蕴育了丰富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在阅读中的一些教学目标,比如: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

所以我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两条线索:

明线——水罐的变化;暗线——小姑娘的爱心。

  3、从水罐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又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弄清水罐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悟人物的品质,学会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它是一篇童话故事,可读性强,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准备了教学课件,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内涵,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渗透“爱心、奉献、互相帮助”等德育思想。

  学法的指导重点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书,解决问题后能在朗读中抓住重点字词和句段,理解文章内容,最后能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充实自己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程序接下来我结合我的教学课件说说本课的教学程序。

  激趣导入法。

  1、出示一张美丽的星空图,问:

你们喜欢看星星吗?

看,多漂亮的星星啊!

  2、再出示一张大熊星座的图,问: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星座吗?

想知道它的来历吗?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呢!

  3、出示课题:

七颗钻石。

这大熊星座其实是七颗钻石变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颗钻石》。

请学生齐读课题。

  初步感知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

故事里有几个人物?

主人公是谁?

她做了什么事?

因为三年级学生还不完全具备复述故事的能力,所以用简单的问题引入他们的思考,降低把握主要内容的难度,由浅入深,从而慢慢训练他们复述故事的能力。

  2、指名汇报,前两个问题非常简单,可以让平时不怎么敢主动举手的后进生回答,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三个问题则相对稍难,可以让学优生回答,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并适时点评。

回答完毕后可出示问题的答案,兼顾全班学生。

  3、用“小姑娘为什么要找水”这样一个问题自然引到第一段的学习:

这一段是写旱灾的严重,出示几张旱灾的图片,其中有一张是一个小孩子仰着头站在干旱开裂的田野里,眼睛充满渴望的神情,这对帮助学生对旱灾的理解有着很强的冲击力。

通过强调“凋谢、枯黄、焦渴”这几个词语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灾情的严重。

  4、用问题“旱灾那么严重,什么东西最重要”这样一个问题引

  至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指导学生读出小姑娘找水的艰辛和接水的困难。

并让他们找到“找哇、找哇、终于、小心翼翼、一滴一滴、才”这些重要的词语,还可教学生用笔在课文里做批注,慢慢学会做笔记。

  学习重点段落,把握水罐的变化,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1、学生自己默读3-7自然段,思考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和同桌讨论,并用铅笔在书上画出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进行全班交流汇报后再用钢笔在有关句子下面画线。

然后对这些句子进行接力朗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新课标理念,让他们在合作讨论、交流汇报中学会自主学习,而接力朗读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水罐变化过程的理解。

  2、通过画句子、朗读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概括水罐变化的具体过程,并出示板书水罐变化的具体过程:

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泉眼,为巩固这部分的理解,再分组朗读第

  3、4自然段,第5自然段,第

  6、7自然段。

这一次的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气,在读中慢慢体会故事里包含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承接上一环节,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3、这个时候可以提出思考题:

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变化?

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教学难点也即将得到突破。

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分析、朗读,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因为小姑娘的爱心,使得水罐发生一次次的变化。

  4、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再提一个思考题:

体现了小姑娘对谁的爱心?

  5、学生会根据课文回答出:

母亲、动物、过路人。

  6、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小姑娘的爱心,还可以增加一个拓展延伸的思考题:

如果你是小姑娘,在找水和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思考,能让学生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会,对人物品质的体会将会更深刻。

  7、最后可以再回顾一遍课文情节,利用简洁的板书出示水罐变化的词语,说明爱心可以创造奇迹,希望同学们也能用爱心对待生活。

  欣赏歌曲,布置作业。

  1、播放《爱的奉献》,让学生认真聆听,并出示感人的歌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音乐和文字的完美结合,给学生情感教育带来一定的冲击。

  2、我的作业设计是请同学们将这个爱心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并且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心,可以是对家人、同学、老师等等的爱心行动,把自己的爱心行动过程写在周记里面。

  四、说板书设计板书的设计是以爱心为中心,以水罐变化为辅助,充分体现爱心的主题,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饮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