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4063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7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

  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2、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

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

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

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大小的改变数的大小;

  3、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2

  本节课教授的是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并举例说明了具体做法,让学生明确了整数的尾数是改写成“0”。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也是这节课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最成功之处就是让学生比较了小数与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新知的同时,对学过的知识也做了较好的复习。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3

  已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反思内容:

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第二:

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

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

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

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第三,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使学生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够根据要求会用:

“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内容,我制定了两个学习任务:

  1.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比较理解近似数1和1.0。

  下面就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激情导课环节,我先创设菜场买菜付钱情境,又结合课本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然后回忆整数的近似数方法,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在民主导学环节,任务一是让学生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懂的知识。

最后运用学会的方法解决问题。

进行展示时,主要依靠小组,组间交流互动。

让学生总结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当学生还有表达不完整的时候,我再进行补充小结。

在这里,我主要强调“精确”到某一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省略这一位后面的尾数。

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近似数的方法。

关于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任务二比较理解。

  .≈1()

  .≈1.0()

  1.思考有几种填法。

把能填的数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小组同学说一说近似数1和1.0的不同之处。

  在学生展示交流完毕,我又出示了数轴图,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近似数1和1.0意义的不同,精确程度的不同,1.0比1更精确。

由此得出“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在检测导结环节我采用了课堂检测单,检测题围绕学习目标,检测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

第二题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目的是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知识的发现者。

  在进行小组交流时,由于一开始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得有点沉闷。

可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的打开了思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不但自主探索到求近似数的方法,而且理解了为什么表示近似数时末尾的0不能去掉。

可以说两个任务的呈现都比较合理,有可操作性,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方向非常明确。

任务二的呈现稍显难度,但这也是这堂课的亮点。

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搭建了合理的平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在钻研教材方面下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用教材,呈现合理的学习任务。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努力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为学生服务,课课让学生精彩!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5

  结合学生上节课所存在的问题与典型错误,课前我引导同学先回顾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明确题意,精确到哪一位便看这一位的后面一位上的数。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舍或向前一位进一。

在练习题中回顾并总结方法,同时引出四年级上册的改写题作为新知的铺垫。

唤起学生对读数、分数级这些旧知的记忆,以便用于本堂课的学习与探究之中。

作好这些铺垫之后,新课的学习便是水到渠成了。

  在新知学习环节,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分数级明确大数中有多少个万或是亿,从而能快速准确地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或是亿为单位的数,并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保留到指定数位的近似小数。

  在练习中,学生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改写后忘记写单位“万、亿”,导致将数字缩小了万或亿倍;

  2、根据不同符号(约等号和等号)来确定是改写近似数还是准确数;

  3、对基础题的变式练习,如3.003亿=()万,计数单位变小,数字要乘一万。

  在接下来的练习讲评课中,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加入有针对性的讲解与提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是近似数的连续进位问题。

  成功之处: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

课始出示: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413356286521490088,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4.重点比较2.5和2.50的区别。

通过在数轴上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到2.5的取值范围在2.45~2.54,2.50的取值范围在2.495~2.504,虽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2.5表示精确到十分位,2.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不足之处:

  1.学生对于保留整数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但对于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整数的逆向理解有些困难。

  2.对于典型题中形如9.956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还是存在不知如何进位的问题。

  再教设计:

  1.加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的逆向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2.加强典型易错题的练习,消除学习中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是近似数的连续进位问题。

  成功之处: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

课始出示: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413356286521490088,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主题图,创设了同学们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盛维维的身高1.584米精确到分米、厘米。

这样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

  4、重点比较,保留整数的1和保留一位小数1.0的区别。

通过在数轴上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到保留整数1的取值范围在0.5~1.4,保留一位小数的1.0的取值范围在0.95~1.04,保留整数的1和保留一位小数1.0虽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就越接近准确值,也就更精确。

  不足之处:

  1、练习时间有点少。

  2、个别辅导不够。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8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

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引入环节,在超市买菜时,总价是7、53元,而售货员只收7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7、53这个小数的近似数。

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

984≈0。

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

984≈1。

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

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但在“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都出现以后,没有把它们之间的联系梳理出来,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要求太多记不住的麻烦。

如果让学生明白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也是要精确到百分位,学生审题后就会自然地归到精确什么位,看什么位进行四舍五入的思维模式,这样就有了更加清晰的思维。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9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

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0

  教材解读:

  本节课教学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材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为素材,设计了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索。

先通过例1,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1.496精确到十分位,再通过例2,引导学生用同样大方法把1.496精确到百分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越精确。

教材安排“试一试”与例题不同的是,这里取近似数的过程中需要把百分位舍去。

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通过探究、互动、总结、归纳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境求小数近似数,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值越精确。

  目标预设:

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和整数近似数的知识,为本节课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奠定了基础。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昨天老师到银行办事,听见一位老爷爷和储蓄员在争论着。

原来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

9.547元,储蓄员付给爷爷9.5元,爷爷硬要9.6元,你觉得付多少比较合理?

  学生回答后,问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解决生活中这类现象了。

(出示课题)

  二、复习铺垫

  1.把下面的叙述换一种说法:

  

(1)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45371600人。

也可以说:

1999年全国大约有小学生(万)人。

  

(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299800千米。

也可以说:

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万)千米。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47□05≈47万

  

(1)独立完成。

  

(2)校对答案。

  (3)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板书:

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出示例题:

  例1.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接着明确要求:

  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整数是多少亿千米?

  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精确到十分位

  思考:

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几位小数?

  

(1)学生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反馈:

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

百分位上的9满5,进一。

  1.496亿千米≈1.5亿千米

  讲解:

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

  2、精确到百分位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百分位就是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

千分位上的6,省略尾数后向百分位进1。

百分位上9+1=10,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

  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

  问:

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为什么?

  学生讨论:

明确:

不能去掉,去掉就不符合要求了。

  教师总结:

0不能去掉,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3、比较精确度。

  问:

1.5和1.50哪个更精确?

  学生讨论后汇报想法。

  想法1:

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比1.5更精确。

所以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

  想法2:

近似值是1.5的两位小数在1.45-1.54之间,而近似值是1.50的三位小数在1.495-1.504的范围更大,所以1.50比1.5更精确。

  4、精确到整数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整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

十分位上的4,

  省略小数点后的尾数。

  5、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比较与刚才例题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什么时候应四舍,什么时候应五入。

  

(二)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

求小数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

  如果要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教学“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电评时引导学生在两方面进行比较:

  

(1)按不同精确要求求近似数的比较。

  

(2)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与把一个数改写

  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的比较。

  第二小题练习完毕后,再要求学生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到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四、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填空:

  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②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位,6表示精确到了()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2.判断题(用手势表示“√”或“×”)

  ①3.97精确到十分位是4.0。

()

  ②把9.996精确到百分位是10.00。

()

  ③8和8.0的大小相等,它们的精确度也相同。

()

  ④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应该去掉。

()

  3.“练习七”第五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检查反馈。

  说明:

把王强身高精确到百分位,体重精确到个位,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

  4、“练习七”第6题。

  

(1)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说说哪组的两个数是等值。

哪组的两个数是近似。

  

(2)独立填写后再组织汇报交流。

  5、“练习七”第7~8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

  6、解决前面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9.547元≈()元

  5.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什么地方有了小数近似数,下节课来大家交流。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4题。

  六、收获提炼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七、课后反思

  1、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课始,先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给学生以思维的方向。

课中,引导学生从求整数的近似数迁移至小数,使学生的探索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新课程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认为在特定的课堂时空中,要让没有多少探索经验和能力贮备的学生完全自主地“找”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也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适度地加以引导,做到了放得“开”,收得“拢”;放得适度,收得自然。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同时有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1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二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

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引入环节,在超市买菜时,总价是7、53元,而售货员只收7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7、53这个小数的近似数。

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