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3964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

《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docx

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重点知识

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4、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终身化。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6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7世纪以后,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及教育思想主要有:

1.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

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第二,关于教学制度:

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第三,关于教学思想:

他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卢梭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

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3.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4.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

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

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5.洛克“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6.赫尔巴特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第三,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第四,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7.杜威美国教育家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

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在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提出五步教学法。

8.陶行知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7教育的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8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9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0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政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11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一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三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二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三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2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概括的“跳一跳,摘个桃”经验,都值得借鉴。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

4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

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

1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1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①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③具有可塑性。

2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人在接受环境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3.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一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第四,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17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8现代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1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20《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确定了到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领导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专科。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3)改革办学体制(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分配制度(5)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

21《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任务。

主要有:

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四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六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22义务教育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等特点。

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23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24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

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二)社会本位论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

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三)个人本位论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

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等(四)“教育无目的论”由杜威提出来的。

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25我国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6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7素质教育的内容: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8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29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

30教育科研除具备一般科研的特征,如:

探索性、问题性、系统性、继承性和创造性等,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研究角度的多维性、目的的针对性、主体的多元性、方法的多样性、成果的滞后性

30中学教育科研的意义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

31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历史法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问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

32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33课程的制约因素: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理论

34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比较:

1在目的方面,学科课程重视的是传授人类长期积累下的知识经验的精华,而活动课程重视的是通过学习者的活动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教育性经验2在编制方面,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的逻辑结构,活动课程重视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3在教学方式上面,学科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活动课程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为主4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重视终结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活动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

35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36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37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一)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就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修业年限来确定学校的学科和课程。

这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二)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前言;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三)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

38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1.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

该评价模式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

该模式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CIPP评价模式指背景评价(Contentevai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i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i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evaiuation)这几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

4.CSE评价模式即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CenterforStudyofEvaiuation)的简称。

该模式包括下面四个步骤:

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9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1.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课程开发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对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

3.情境模式被视为既能包含目标模式,又能包含过程模式的综合化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灵活的、适应性较强的课程开发模式。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顿提出的“文化分析”理论。

4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第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第三,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第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第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基本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可是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一)课程结构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课程实施1.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在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师观方面: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三)课程管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四)课程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认为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在课程实施评价方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43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特点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意义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44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4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