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3613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

《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活动教案10篇.docx

科学活动教案10篇

Theshortestwaytodomanythingsistoonlyonethingatatime.精品模板 助您成功!

(页眉可删)

科学活动教案10篇

科学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工具(铅笔、橡皮、水果刀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幼儿对工具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工具的具体用途、种类还不是很了解。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展示各种工具,初步感受工具的种类很多。

  2、在观察操作尝试中感知工具的作用很大,发展综合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收集各种工具。

老师和幼儿到室外寻找特殊的工具。

  2、卷笔刀、削苹果机,刨子,开瓶器。

以及相对应的辅助用品。

  活动过程:

一、尝试操作使用工具

  1、师:

“前几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今天让我们就来试试这些工具,看看它们有什么用。

”(幼儿分别操作工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交流工具使用方法

  1、师:

“刚刚小朋友都使用这些工具,请你来说说你使用了什么工具?

做了什么事情?

  2、幼儿讲述使用过程和方法。

  3、教师小结:

这些工具有的是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有的是在学习中用到的。

  4、师:

“桌子上还有一些工具请你看一看,玩一玩,它有什么用?

  5、分类并认识字卡。

  师:

“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帮它们分分类。

”(幼儿操作)

  师:

“你为什么把这些工具都放一起?

”(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出示字卡:

学习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

  4、再次分类及巩固。

  教师出示有字卡的篓子,请幼儿再次分类。

  师:

“桌上还有一些工具我请几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并将它们分分类。

(个别幼儿讲述、操作)

  5、引导幼儿认识一些特殊工具

  师:

“老师这还有两样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农作工具并认识字卡。

  6、小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很多的工具它们有学习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农作工具。

还知道了他们各自的用途。

  三、总结认知激发探索。

  出示锯子,提问幼儿这是什么?

是谁发明的?

是怎样发明的?

  教育幼儿要爱观察,爱探索,长大发明各种有用的工具。

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可变性,体验“变大”或“变小”带来的快乐。

  2.体验想象的乐趣,大胆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愿望。

  【活动准备】

  没吹气的气球(与幼儿人数相等)、气球、木耳、雨伞、胖大海、扇子,课件

  【活动过程】

  导入:

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玩的玩具了?

(出示没吹的气球)

  第一部分:

让孩子体验气球变化带来的快乐。

  1.你们想玩吗?

你能让气球变大吗?

(每人一个气球试一试)

  2.小朋友使劲往气球里吹气,气球会变大。

有的小朋友力气太小,没能让气球变大,怎么办呢?

除了用嘴吹以外,谁还能想个别的办法让气球变大?

(往气球里面充水、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等)

  3.小朋友能让气球变大,你能让大大的气球变小吗?

用什么方法让大大的气球变小?

幼:

把手松开气球就变小了

  第二部分:

经验提升:

什么东西会变大或变小?

  4.除了气球能够变大变小,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变大变小?

下面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出示:

木耳、茶叶、胖大海(加入水)——变大;

  雨伞、被子、纸(折叠)——变小。

  教师小结:

原来在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东西会变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都是会变化的。

  第三部分:

利用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大胆表达自己“变大”或“变小”的愿望。

  5.你们相变吗?

当你变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6.有一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很小的小人,咱们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

(播放课件)

  【延伸活动】

  刚才咱们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变成大巨人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咱们回到活动室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设计意图】

  《我会变》选自山东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小班下册主题三中的《变大变小》。

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出示孩子最喜欢的气球让孩子探索气球变大变小的变化,孩子的兴趣高、探索欲望极强。

在孩子知道了物体有大有小的基础上,知道了世界上事物的大小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继而通过玩气球——变魔术——变小人等一系列游戏活动,在和孩子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中让孩子了解了同一种物体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科学活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让幼儿用手感知几种不同物品的特性(软硬、光滑、粗糙、冷热等和各种形状)。

训练幼儿的触觉感受力。

  教学准备

  1.摸箱若干个。

制作方法是:

将纸盒子四周用彩色纸贴封好,在每个面上挖一个孔(大小刚好伸进一只手)。

  2.不同质地、形状的材料。

如积木、海绵、棉布、丝绸、钥匙、玻璃球等,冷、热水袋各一个。

  教学过程

  1.辨别不同质地的物品

  

(1)教师向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物品和材料,让幼儿随意摸一摸。

然后,请他们辨别:

哪些东西是软的?

哪些东西是硬的?

哪些东西是光滑的?

哪些东西是粗糙的?

哪些东西是凉冰冰的?

哪些东西是热乎乎的?

  

(2)游戏《盲人摸物》。

让幼儿闭上眼睛(或用布蒙上眼睛),然后用手摸桌子上的物品。

摸到一个物品要说出它是什么。

说对了的幼儿应受到表扬。

  2.摸箱游戏

  (l)随意摸出物品:

将一些小物品放进摸箱中,让幼儿从箱里随意摸出一样东西,并说出摸到了什么。

然后把物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检验摸者说得对不对。

  

(2)摸相同的物品:

教师拿出一样东西,请幼儿在摸箱中摸出相同的东西;让幼儿将两只手分别伸进两个摸箱中,摸出两个相同的东西。

  (3)按指令摸物:

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在摸箱中找出东西。

如“摸出一个正方体的积木”、“摸出一个软的东西”等。

  教学建议

  1.教师要尽量多为幼儿提供一些材料。

  2.活动结束后,可将摸箱摆放到活动区,让幼儿自由地玩(摸一摸》的游戏。

要不断变换摸箱中的材料。

科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尝试进行分类。

  2、乐意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蔬菜。

  2、筐子五个,分别贴有果实、花、叶、根、茎。

  关键点:

能够按蔬菜吃的不同部位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幼儿相互交流喜欢的蔬菜

  1、幼儿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

  2、集体认识,教师出示蔬菜,幼儿讲述名称。

  师小结:

哦,原来啊,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吃蔬菜。

有的喜欢它的颜色,有的喜欢它的形状,也有的是喜欢它里面的营养。

蔬菜的营养很丰富,有很多的维生素、矿物质,我们应该样样蔬菜都爱吃。

  二、介绍吃的部位,并进行分类

  1、师:

老师也带了自己喜欢吃的蔬菜?

你们来猜一猜,好吗?

(幼儿猜。

)师:

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们?

吃萝卜的时候是吃萝卜的哪个部位呢?

  2、幼儿了解蔬菜的各个部分。

  3、出示贴有标志的“蔬菜的家”,向幼儿一一介绍。

  4、幼儿按蔬菜吃的部位分类放菜。

  5、纠错——看看有没有找错家的蔬菜宝宝?

为什么?

  6、小结:

原来有的蔬菜要吃它的根,有的要吃它的茎,有的吃它的叶,还有的吃花和果实。

  三、延伸活动

  1、幼儿游戏:

蔬菜对对碰。

  2、经验积累:

莴笋、荸荠吃的是哪个部位呢?

  反思:

  1、丰富幼儿对蔬菜的经验,在幼儿操作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一些蔬菜的部位,及它们能吃什么部位,让幼儿了解之后再进行操作。

  2、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在平时活动中,多创设幼儿合作的机会,让幼儿学会商量,合作。

  3、在蔬菜营养的方面,知识还不够全面,应了解更多的蔬菜的不同营养,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从而更好的激发幼儿喜欢吃蔬菜,多吃蔬菜的情感。

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2、了解纸的一般用途,懂得爱惜纸。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玩纸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活动难点:

在认识不同质地纸的基础上,了解纸的一般用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出示纸袋

  这是一只纸袋,你们想可以放些什么?

我在纸袋里放了许多宝宝们喜欢的纸,猜猜看这个纸袋宝宝里会装的是些什么纸?

(白纸、挂历纸、卡纸、餐巾纸、手工纸、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师:

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这些纸一样吗?

它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

颜色、光亮度不同

  师:

请你们用小手摸一摸,这些纸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感觉怎样?

  小结:

光滑和粗糙,硬和软,厚薄等不一样

  三、了解纸的用途

  师:

你们想想看这些纸有什么用吗?

  

(1)出示餐巾纸教师提问:

餐巾纸可以帮宝宝擦什么呀?

(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出示手工纸(说说颜色)提问:

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

(红黄蓝绿)

  手工纸可以干什么?

(可以剪、可以撕)

  (3)超市的广告纸(认说日常用品)提问:

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4)出示报纸(新闻)提问:

报纸是谁看的?

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

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小结:

小朋友,纸宝宝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要爱惜纸宝宝和图书,节约用纸。

  四、亲子制作

  师:

现在呀有个纸娃娃想邀请我们宝宝去参加它的生日舞会。

但是它有一个要求,需要我们每个宝宝都带上纸帽才能参加,那么现在就你们动动小脑筋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顶漂亮的纸帽吧。

  五、玩一玩

  播放音乐,戴上制作好的纸帽去参加纸娃娃的生日舞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

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是需要动静交替的,因此,我在最后一环节,让幼儿与坐在一旁的家长一起动起来,利用各种纸的用途来制作小礼物。

一面可以让幼儿对纸宝宝产生兴趣,另一面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从中生成出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活动。

  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参与,而这堂课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我讲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幼儿。

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3、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6号。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8页。

  3、了解本班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识字的情况。

  活动过程

  一、找汉字。

  出示挂图一。

图片上有什么,这些文字一样吗,有谁知道是哪些国家的文字。

  找出图片中的汉字,汉字是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的文字。

  二、看图猜字。

  出示挂图二(遮住汉字部分)。

以游戏方式启发幼儿辩识象形字。

  引导幼儿观察汉字“火、口、山”的图画部分和象形字,猜一猜,认一认,并说说这些汉字是怎么认出来的。

  帮助幼儿了解我国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它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你看见过这些字吗?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你们会认汉字吗?

  教师记录幼儿所说的汉字。

认读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

  四、尝试看图识字。

  请幼儿翻开活动教材,自己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汉字。

  鼓励幼儿和同伴互相讨论、交流。

  鼓励幼儿在活动室、园内和各种场所寻找汉字。

科学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耳朵的作用,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喜欢玩听觉游戏,有初步的保护耳朵的意识。

  活动重点:

  感知耳朵的作用。

  活动难点:

  有初步的保护耳朵的意识。

  活动准备:

  小镜子、耳朵图片、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导入主题。

  2、观察图片,认识耳朵及作用。

  让幼儿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

  3、游戏:

《你的耳朵在那里?

》每人一个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耳朵。

  

(1)出示耳朵的图片,进一步观察耳朵。

  

(2)幼儿讨论:

  ①耳朵的外型,观察发现每个人的耳朵都不一样。

  ②怎样保护耳朵。

  小结:

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能帮我们听到许多声音。

我们要保护好耳朵,不要让耳朵受伤;不要往耳洞里塞小物品,不能对着小朋友的耳朵大声吼叫等等。

  4、游戏:

《听听说说》继续感知耳朵的用途,通过游戏分辨出各种声音。

  5、活动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磁铁能吸引铁之类的物体。

  2、让幼儿感悟到磁铁不同磁极的相斥作用。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的磁铁若干,幼儿钓鱼玩具,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材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吸铁石。

  1.出示不同形状的吸铁石,请幼儿识别——它是吸铁石吗?

(是或不是)

  2.提问,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吸铁石的作用。

(上课时黑板上要用,妈妈包包上的暗扣等)

  3.主要问题:

吸铁石能吸住什么?

  二、实验操作,体验吸铁石的神奇魅力。

  1.出示各种可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体,请幼儿猜一猜它们跟吸铁石相遇会产生什么情况?

  2.让幼儿自主验证刚才自己的结论,两人一包材料。

  3.让幼儿通过实验,将手上除磁铁外的材料分成两队,并请一名幼儿给大家演示自己的实验过程,老师和幼儿帮他集体验证。

  4.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可以吸住的材料和不可吸住的材料。

  5.总结幼儿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了解吸铁石的相关知识及它的学名——磁铁。

  三、玩具里的磁铁。

  1.出示幼儿常见的“钓鱼”玩具,吸引幼儿兴趣。

  2.与幼儿一同分析该玩具中磁铁的位置及作用。

  四、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出示两块有n、s标志的磁铁,演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利用小型的两极磁铁制作磁性小火车,让幼儿体验同极相遇和异极相遇的变化。

  3.让幼儿实验,根据同极和异极的'原理制作磁性小火车。

  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了磁铁的哪些新本领。

  五、活动延伸

  1.通过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利用圆环形磁铁和长棍,制作弹簧磁铁。

  2.找一找社区中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体,下次和小朋友分享,比一比谁找到的多。

科学活动教案篇9

  设计意图:

  平时,我们常常提到空气。

那空气到底在哪儿呢?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

让幼儿动手反复地实践,通过捕捉空气、手帕不会湿、吹泡泡、捏鼻子等游戏,把抽象的空气概念具体化,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作用很大,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它。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到处都有空气,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初步了解空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人和动植物都需要空气。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准备:

  1、教师操作用品:

  

(1)方形金鱼缸一个,透明水杯一个,手帕两条。

  

(2)大小不同的透明玻璃杯两个,蜡烛两支。

  2、幼儿实验用品:

每个幼儿一个塑料袋,一个装有水的杯子,一只吸管。

  步骤:

  一、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1、捕捉空气游戏。

  

(1)给每个幼儿一个塑料袋,让幼儿想办法让塑料袋鼓起来。

感知教室里面有空气。

  刘老师想请小朋友把这个塑料袋变得大大的、胖胖的,好吗?

(幼儿动手操作,在教是室里找空气。

  提问:

刚才小朋友是怎样让袋子变胖的呢?

(袋子里面装满了空气)反复实验,让幼儿感知教是室里到处是空气。

  

(2)老师和幼儿再到室外找空气。

让幼儿感知到处都有空气。

  教室里面有空气,那走廊上有没有空气呢?

(幼儿回答)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的空气放掉,到走廊上找一找,看看走廊上到底有没有空气。

以此类推,带幼儿到操场上、大型玩具里、树下找空气。

  提问:

刚才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空气的?

(幼儿回答)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的无处不在。

  提问:

看一看,空气看得见吗?

摸一摸,空气摸得着吗?

尝一尝,空气有味道吗?

  教师小结: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颜色没味道,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躲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做游戏。

  2、教师演示小魔术——手帕为什么不会湿?

进一步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无处不在。

  

(1)教师演示手帕不会湿的实验。

教师将手帕塞入玻璃杯底,倒扣杯子,压入玻璃缸的水中,让幼儿猜一猜手帕湿了吗?

取出杯子,看一看,摸一摸,手帕湿了没有?

  

(2)教师演示手帕会湿的实验。

教师再将手帕塞入玻璃杯底,倒扣杯子,压入玻璃缸的水中,慢慢倾斜杯子,让空气跑出来。

请幼儿猜一猜手帕湿了吗?

取出杯子,看一看,摸一摸,手帕湿了没有?

  (3)提问:

为什么第一次手帕没有湿,第二次手帕又湿了?

让幼儿带着疑问再看教师做实验,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直至都能看清前后两次实验的不同:

知道第一次手帕没有湿,是因为杯子有空气,空气挡住了水,水不能进入杯子,所以手帕没有湿。

而第二次是因为杯子的空气跑出来了,水进入了杯子,所以手帕湿了。

  3、幼儿操作实践,感知人体内也有空气。

  空气到处都是,那我们的身体里有没有空气呢?

给每个幼儿一杯水,一只吸管,让幼儿用吸管插入水中吹气,观察气泡冒出的现象,感知人体中有空气。

  二、了解空气的作用。

  1、人、动物、植物都需要空气。

  捏鼻子游戏。

让幼儿捏住鼻子不呼吸,有什么感觉,想一想如果没有空气会怎么样?

了解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空气,人类就不能生存,那除了人以外,还有谁离开空气也不能生存的呢?

让幼儿知道动物、植物的生存也离不开空气。

  2、教师演示实验——燃烧也需要空气。

  

(1)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透明玻璃杯,内装蜡烛,先让幼儿观察杯子,引导幼儿说出杯子里除了蜡烛以外,还有空气。

  

(2)点燃蜡烛,幼儿观察哪个杯子的蜡烛先熄灭。

  (3)提问:

刚才是哪个杯子的蜡烛先熄灭的?

为什么?

让幼儿感知燃烧也需要空气。

  三、活动延伸——游戏:

火箭飞上天。

  火箭上天

  材料:

大塑料瓶(矿泉水瓶最佳)、纸。

  制作:

在大塑料瓶上卷一纸筒,做成火箭状,套在瓶口上。

  玩法:

猛地拍压塑料瓶,火箭被推上天。

让幼儿想一想,为什么火箭能飞上天?

科学活动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

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

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

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

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

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

男:

顺着短边卷。

女:

顺着长边卷。

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

撕一撕

  1.教师:

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

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

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

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

有什么不一样?

(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

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

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

拉大锯

  1.介绍游戏玩法:

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

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

"拉大锯。

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师:

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

(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2.师:

这些纸里有纤维,你还能找到有纤维的其他东西吗?

(出示布,请幼儿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纤维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