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2221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21讲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考总复习地貌概述及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复习建议

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比较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基本特点,认识常见的岩石;

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板块运动形成的全球构造地貌类型。

知识清单

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1)岩浆岩:

是____活动的产物,可分为____和喷出岩两类。

(2)沉积岩:

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具有____构造,常含有____,常见种类有砂岩、页岩和____。

(3)变质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____和____条件下发生____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过程

(2)意义

a.形成____资源;b.改变____形态,塑造___;c.实现地区间、圈层间的____交换和____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环境。

二、地质作用——内、外力作用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____,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____。

(2)主要表现形式:

a.____活动和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可分为水平运动和____。

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____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____和巨大的____。

____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3)主要影响: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

2.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__。

(2)主要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____、____、堆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3)主要影响: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

三、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貌

1.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

—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____;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____的地带。

2.板块在不断____之中,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____;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____或海洋。

四、山岳的形成(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1.褶皱和褶皱山

(1)褶皱:

在____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下,岩层会发生塑性____,产生一系列的波状____。

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

a.背斜,岩层向上____,中心部分岩层____,两翼部分岩层____,背斜一般是良好的____构造.b.向斜,岩层向下____,中心部分岩层____,两翼部分岩层____,向斜一般是良好的____构造。

(2)褶皱山:

一般情况下,背斜发育成____,向斜发育成____;由于背斜易受侵蚀有时可形成____,向斜不易受外力侵蚀有时也会形成____。

2.断层和断块山

(1)断层:

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岩体沿____发生明显的____。

断层的位移有水平方向和____方向两类。

____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____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

(2)断块山:

由____发育而成的山岭。

3.火山:

____沿着地壳裂隙喷出往往形成火山。

火山由火山口和____组成。

参考答案:

一、岩浆侵入岩层理化石石灰岩温度压力变质矿产地表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物质能量

二、内部热能岩浆垂直运动水平位移断裂带褶皱山脉垂直运动高低不平太阳辐射能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平缓

三、稳定活跃运动山脉裂谷

四、地壳变形弯曲拱起较老较新储油弯曲较新较老储水山岭谷地谷地山岭断裂面位移垂直相对上升相对下降断层岩浆火山锥

考点聚焦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地壳组成物质之间的关系

三大类岩石

类型

形成

特点

用途

典型岩石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

花岗岩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

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玄武岩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形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

层理构造、化石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和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

片理构造

大理石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

(1)岩浆是“岩石之本”,也是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地壳物质的基础。

(2)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因此有两个箭头指向的应为变质岩。

(3)组成地壳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

因此若箭头太多、太复杂的话,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以判断沉积岩。

【典型例题】(2015年·上海高考卷)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

请回答1~2题。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解析:

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第1题,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缓慢冷却形成。

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晶,矿物结晶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

D正确。

第2题,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泡,如流纹岩。

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

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物质不坚硬。

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

D正确。

答案:

1.D2.D

地质作用

由于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而外力作用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等。

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这两种力作用的结果。

其关系表现为:

      

地质作用分类图

【典型例题】

例题1(2015年·天津高考卷)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

解析:

第1题,首先岩层断裂,然后从上地幔软流层的矿物沿断层上升到地表,称为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再经过外力作用,依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河滩泥沙。

故选C。

第2题,图示纵坐标单位为米,横坐标的单位为千米,两者比例尺差距较大,所以绘制火山剖面图坡度比实际坡度要大。

故选A。

答案:

1.C2.A

例题2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概括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及特点。

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解析:

从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华北地区,结合图例,可判断该地为高原,所以此区域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地形是由于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而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均属于外力作用。

答案:

该地为高原地形;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高原地形是地质历史时期的风力沉积;地表形态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貌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

(3)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板块之间的基本关系

(1)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

(2)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

图示

板块移动

所成地貌

举例

边界类型

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生长边界

陆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消亡边界

陆洋板块相撞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

消亡边界

【典型例题】

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3.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本题着重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第1题如图所示:

两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其边界不会再明显展宽,故为消亡边界,图示内容,要判断出两板块属于洋块或陆块,条件缺失,从两板块的剖面特点、碰撞效果来看,应为同一性质的板块,即:

皆为大洋板块或皆为大陆板块。

第2题由上述判断分析,A、B、D地貌单元皆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或远离或碰撞的结果。

故选:

C。

第3题板块学说的应用,有助于解决和解释相关地表形态、地貌的形成;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地热等资源的分布等问题。

故选C

答案:

1.A2.C3.C

地质构造及其判读、应用

地壳运动的结果

  内力作用中普遍存在的是地壳运动,我们当前地表形态的形成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最为显著。

地壳运动是指地壳由于地球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变位或变形的机械运动。

如地表的隆起、断裂、凹陷等运动。

人们能够感受到的地壳运动是地震,地震时只有里氏震级超过3级才能被人类所感觉到,而绝大多数地壳运动是很难为人类感官所觉察的,这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进行的非常缓慢和较微弱,例如,当今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在四五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喜马拉雅山每年大约增高1.27cm,10000年才增高127m。

如今的喜马拉雅山是经过了4000多万年的累积抬升才达到当前的高度的。

而且现在仍以每年3.3-12.7mm的速度上升。

这种变化在一个人短暂的一生之中是无法凭任何知觉感觉到的,这就是为什么看似大地很稳定,岩石也似乎永恒不变地永久固定在那里的原因。

地壳运动的基本方向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因此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地壳运动使得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会在地壳中留下“足迹”,这种足迹我们称之为地质构造。

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褶皱与地貌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

中老,翼新

中新,翼老

图示

构造

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底部受挤压力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断层与地貌

地质构造

断层

地垒

地堑

形态

断层两侧下沉的岩块

断层两侧上升的岩块

图示

构造地貌

常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注意:

岩层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的是断层。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火山

(1)成因

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

(2)火山的构造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两部分组成。

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生产建设有指导作用。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2.利用背斜找油气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的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因此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4.利用断层找水

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

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因此选址应避开断层。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雨水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典型例题】

下面图甲为“我国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沿MN线所作的地层剖面如图乙所示。

该区域地质构造及有利储藏的资源分别是()

A.背斜地下水B.背斜石油C.向斜地下水D.向斜天然气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

根据图乙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该褶皱构造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