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docx
《城市社会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社会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典人类生态学
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社区的生态性质:
一、共生性
一个社区最基本的性质:
1、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被组织起来的生物群体;
2、彼此生活在一个共生性的相互依存关系中;
3、对这一地域范围内的资源展开竞争.
二、竞争性
“区位”
在人类社会,使自己在竞争中优于对手有以下方法可循:
第一,改进技能,提高自身价值;
第二,与他人联合。
三、人类社区的独立性
帕克的人类社区是建立在生物层面与社会层面的结果。
在帕克看来,人类社区由人口、器物(物质文化)、信仰、栖息地的自然资源四个要素构成。
人类生态学任务:
人类生态学就是要研究生物性均衡与社会性均衡得以维持的过程,研究一旦生物性均衡与社会性均衡被打破,从一种相对稳定的秩序向另一种相对稳定秩序转变的过程。
帕克还将社会秩序进一步分为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政治秩序、道德秩序四个方面。
施瓦布把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差别归纳于以下几点:
1、人类社会存在复杂的劳动分工和产品、服务的交换体系,这使人类对地域环境的依赖性减弱,或者说不如动物界对环境的依赖程度。
2、人类有能力改造环境。
3、人类具有语言与文化.
“集中"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向某些地区聚集,使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主要表现在向少部分地区的社区运动过程;“离散”则是指相反的社区运动过程,即人口向更广的地区扩散。
影响社区过程的主要有:
交通与经济活动。
在《大都会社区》一书中,麦肯齐着重分析制造业、商业、旅游、教育事业对社区过程的影响.
城市的生态过程
古典人类生态学是试图从空间关系揭示城市中人与人、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关系。
这些模型包括:
伯格斯的同心圆说、霍伊特的扇形说、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说。
一、伯格斯的同心圆理论
伯格斯是第一个运用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来建立有关城市发展和空间组织模式的学者。
在伯格斯看来,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城市布局,这个布局是依同心圆的格局组织起来的,即是由不同的环状空间地带组织起来的。
作为整个生态布局中心的是同心圆最内核的地带,一般来说是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在这一地区,聚集了满足城市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具有优势竞争力量的部门,通常是一些获利较高、用地紧凑的部门,如商业、金融部门。
围绕着中心商业区是若干环状的地带。
伯格斯把紧靠中心商业区的地带称为过渡区,在这个地带会有很多商业与轻工业制造业以及主要是由移民、贫民、游民组成的居住区。
在过渡区的外围是一个由工厂的工人和商店职员组成的第三圈地带,也称为工人住宅区。
居住在这一地带上的居民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他们一般为第二代移民.
第四圈地带称为高级住宅区,以白领工人、中产阶级和职员、小商人为主。
第五圈地带称为往返区,上层社会和中上层社会人士的郊外住宅坐落在这里。
显然,城市的这种同心圆结构反映了城市的政治经济关系.
伯格斯的同心圆理论属于韦伯的“理想型”,在现实的城市生态结构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生态结构,自然的、认为的、经济的、政治的,但同心圆结构是一个普遍期待的模式,可以以此来对实际土地利用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霍伊特的扇形说和哈里斯与厄尔曼的多核心说
一般来说,工厂在城市生态结构形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工厂的分布并不是一个环状围绕中心商业区,而是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从中心到边缘形成一个扇形结构。
扇形说与同心圆说的异同:
同:
都只有一个中心商业区,工业区靠近中心商业区,穷人靠近工业区和中心商业区,城市居民的经济地位与距离中心商业区成反比。
异:
同心圆把生态结构的每一部分看作一个均等的环状结构,每个环都均等地向各个方向扩张,而扇形说没有把每个部分的发展看作是均等的各个方向的扩张过程,而是有些部分会向某一方向的扩张,从而形成扇形的放射状。
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说”与前两种学说的不同之处是把城市中职能机构和居住的区位设置与环境资源联系在一起。
强调某些设施的形成与该地方是否存在维持其设施存在的条件相联系。
他们认为,决定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城市地域的分异有四个过程:
1、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
2、产生集中效益的过程;
3、相互间因利益得失而产生的利益过程;
4、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区位处于理想位置上的过程。
古典人类生态学的重要贡献:
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没有人类生态学理论,作为独立分支学科的城市社会学就不可能诞生
人类生态学是城市社会学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自身理论体系,是新城市社会学理论范式出现之前城市社会学领域内唯一据支配地位的理论范式,它指导城市社会学发展方向长达半个多世纪。
在当代,人类生态学理论的主流和支配地位虽然面临着新城市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强大挑战,但它仍是城市社会学领域唯一能与新城市社会学理论相抗衡的理论范式.
人类生态学理论对于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影响不仅表现在理论贡献上,而且也表现在对城市社会的经验研究。
施瓦布将在人类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这些研究归纳为三类:
即第一类是应用人类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概念与原则研究人类社区,这方面的研究以伯格斯为代表;
第二类研究是描述各类自然区域的物质、社会、经济和人口特征,以罗尔斯、安德逊、沃思为代表;
第三类研究是研究偏差行为、犯罪等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这方面的研究以肖和法里斯等人为代表.
概括来说,古典人类生态学所遭受到的批判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以阿利汉为代表的学者对帕克的生态学理论根基,即将社会区分为生物的和文化的两个层次的二分法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在《社会生态学:
一种批判的分析》一书中,阿利汉指出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与经验研究并不相符,古典人类生态学家的经验研究并不能证实人类行为的哪些方面是纯粹生物性的而哪些方面又纯粹是文化的。
对古典人类生态学批判的第二个方面是指古典生态学理论家过分强调和重视生物性因素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社会性因素,特别是文化、情感、象征等的作用。
在城市中,无论是个人行动还是集体行动选择都不能只用经济因素来解释。
费雷认为空间既有经济价值也有象征(文化)价值,因此,地域活动不仅只反应经济理性也反映了人们的情感。
因此,费雷认为文化价值和主观意义是解释土地使用模式的重要变量.
对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批判的第三个方面是有关城市空间成长模式,伯格斯企图发展出普遍的城市成长模式,而戴威通过对纽黑文的研究揭示了居住场所定位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城所定位模式的函数,而工业一般在位于接近交通线的附近,并没有统一的模式。
对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批评的第四方面表现对其“自然区域”概念和“生态谬误"的批评上。
由集体资料所得的生态学相关不宜过分推论来解释个人行为层次。
第二章新正统生态学
霍利:
《人类生态学:
一种社区结构理论》
一、霍利对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霍利的理论立场认为科学应该按其视角而不是按其研究对象加以区分。
霍利的人类生态学理论的独特之处:
第一,人类生态学的一个前提就是假设组织产生于人与环境的互动
第二,强调作为参照点的人,组织被认定完全是作为整体的人口特征而不是个体集合的特征.
第三,将组织看作是或多或少完整的和自我维持的整体。
第四,组织均衡假定。
组织形态的变化被认定为是朝向均衡状态,不管是通过阶段继替还是通过持续调整过程来完成
生态组织四原则即:
相互依赖、关键功能、分化与支配。
霍利认为人类聚居是具有以下个体特征的个体聚集,这些个体特征有:
首先,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每个个体必须与环境打交道以便从环境中获取生存资源。
其次,个体的相互依赖是必须的,这个条件是所有形式的生命所公认的的,对人类更有特殊意义。
其三,人类还具有利用环境来最大化保护和延续生命的趋势.
其四,人类适应环境能力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可能预知人类从事的活动将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最后,人类个体与其他生物有机体一样是受时间限制的,对食物以及休息的循环需求决定了人类的基本生活节奏,而且进一步限制了对所有其他活动的时间分配。
(一)相互依赖原则
相互依赖有两种形式,即共生关系形式或共栖关系形式
(二)关键功能原则
所谓关键功能原则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在人类聚居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某些单位总会比其他单位执行了更为重要的功能。
关键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类:
即一类来自自然领域,一类来自社会领域。
(三)分化原则
功能分化的程度随关键功能的生产效率不同而变化,这就是分化原则。
总之,关键功能的生产能力决定了一个系统分化的程度以及系统可支持的人口规模和系统可占据的空间领域的大小。
(四)支配原则
支配原则也取决于关键功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支配地位属于那些对关键功能贡献最大的单位。
二、封闭与社会变迁
霍利在1986年出版的《人类生态学:
理论逻辑》中花大量篇幅分析了导致生态系统变迁的原因。
累积性变迁
所谓累积性变迁就是指系统本身由于关键功能的生产效率增长而扩张。
系统只有通过关键功能生产效率的提高才能加深分化和多层次专业化,以及支持更多人
邓肯的生态复合体理论
POET生态复合体
邓肯将自然、生物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生态系统",他认为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由四个关联变量所组成的功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这四个关联变量就是人口、组织、环境、技术,简称poet生态复合体.
新正统生态学理论简评
新正统生态学指导下的城市社会现象研究可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
一类是研究城市化的基本过程以及随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同一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另一类是研究城市内部结构形成的基本过程。
有三个类型的模型是强调城市分区特征的:
古典模型、因素模型、密度模型。
古典模型包括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和多核心模型
第二个强调城市分区特征的模型是因素模型,它建立在因素分析的数学技术基础上。
第三个强调城市分区特征的模型是密度模型,它探究城市内不同地方的人口密度
研究城市亚人口特征的模型也有两组:
隔离模型和群体定位模型
隔离模型关注种族、民族和地位群体在城市住宅区的距离
造成特定群体的隔离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第一,群体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反映在他们的收入、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特征上。
第二,个人选择,或者当他们寻求安家地点时总要想找到同一个种族、民族或者同一个社会地位群体.
第三,住宅市场对某些群体微妙或公然的歧视。
二、新正统生态学理论的困境及其局限性
新正统生态学的局限性表现为功能主义目的论、技术决定论和意识形态。
和结构功能主义一样,功能主义生态学理论的一个主要不足就是目的论,对任何社会现象的解释都必须得按其所充当的功能或社会目的来说明。
人类生态学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局限性和受批判的地方就是意识形态和保守主义立场.在人类生态学理论中,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未为将某些过程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按照霍利的观点,生态系统将走向均衡、封闭,这是所有系统永恒的趋势。
因此,它通过将社会现实安排解释为是永恒不变原则的结果而维持了社会现状。
它强调的是通过逐步的变化和调适来维持均衡,排除了任何可能的基本重构,限制和阻碍了对这些过程进行任何行动的可能。
第三章文化生态学
第一节传统城市社会学理论对文化的忽视
文化生态学的代表性人物费雷将传统生态学理论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理想描述性理论,包括伯格斯的同心圆理论、霍伊特的扇形理论;
第二类为实证理性主义理论,包括麦肯齐、坎尔文等人的社会生态学理论;
第三类为方法论理性主义理论,其代表人物为韦伯。
一、理想描述性理论
该理论一般都认为一切社会活动将根据统一的地理模式来自行分布,故称为理想描述性理论。
这些分布模式是某种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
伯格斯的同心圆理论是此类理论的典型代表.同心圆理论的形成机制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同心圆理论有两个明显的缺陷:
一是不具实证性;
二是否认社会价值。
二、实证理性主义理论
该理论流派的学者热衷于探求某种普遍的调节原则来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秩序。
这种普遍性的调节原则就是竞争和选择的过程。
理性主义者的两个假设:
第一个前提是任何一个社会体系在位置选择时的唯一考虑是成本或称“价格”
第二个重要理论前提是,物质空间唯一、明显的社会特征是其对社会互动的妨碍—-即成本特征
三、方法论理性主义理论
实证的理性主义理论强调实证,而方法论理性主义理论则不涉及土地的利用状况,而是把空间适应过程虚化,纯粹从理论方法上探讨。
方法论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阿尔佛雷德·韦伯
传统生态学最根本的共通之处是“生态决定主义”。
三种理论都隐含着如下两个理论前提:
其一,物质空间的性质是自我赋予的,其特征完全与社会文化价值无关;
其二,社会体系是物质空间的被动适应者。
情感适应取决于价值,价值是某一社会体系选择空间位置的标准之一。
一些价值观很明显的与某一空间位置相连,从而赋予该处某种崇拜和象征。
因此,共享这一价值观的社会体系就会产生空间认同,趋向于保持该处的土地利用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空间就成为某种认同感的象征符号,结果享有这种文化体系的社会体系在空间的分布也就与其文化意义相适应。
利益本身又间接地源自文化体系,因此,利益绝不是自然现象。
空间与社会体系的空间适应都是某种文化体系的体现
社区文化对社区生态的影响
费雷:
《波士顿中心区的土地利用》,为城市社会学中的社会文化生态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空间的象征价值对社会活动的分布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凝聚作用、恢复作用和抵挡作用。
空间可以与一些社会价值结合为一体受到崇拜,从而文化成为一种完全与经济因素独立的变量。
费雷认为,一个族群的认同与团结,应该具有以下一些条件:
(1)具有同一的、源于该社会体系的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体系的社会价值。
(2)社会价值的物化,并用工具性的象征符号来表现出来,通常空间是一种比较适合的符号。
(3)成员的相对固定,有某种起协调作用的组织或称子系统来促进族群的团结。
文化因素在区位分布中处于中心位置,只有根据文化因素,才能真正理解土地使用的机制。
用文化的观点来看,就能解释为什么土地被不经济的利用甚至反经济的利用,因为如果某种价值被赋予某个区位,只有不经济的或反经济的利用该区位的土地才能体现其象征的价值。
文化也使空间产生了阻碍特性,使得某些社会体系的功能只有在找到适当的区位时才能发挥。
一、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理论观点,就是生态学理论必须从一开始就把社区看作是一个真正的社会系统,具有各有不同的功能需求以维持社区的同一性。
社会的各项功能可被看作是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在空间上的对应物。
维持的条件当然是由一个社会的社会价值体系决定的,而且也因城市的功能定位而不同,城市空间的分配当然也因城市功能定位而不同
第二个重要的理论观点是“领土完整性”,斯普夫认为一个社会体系,不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城市,只要在拥有足够的领土以满足社会各项目标和功能的需求时才能正常运转。
第三个重要的观点是社区的整体效用与社区各子系统的局部效用的关系问题,社区的各项功能,不论是商业销售、祭祀、制造业还是居住点,都实际上社区大系统的子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维持其特性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但另一方面,社区的各项功能又是社区的子系统.
总之,关于比例平衡的理论提供了生态系统化理论的基础,比例平衡理论把文化因素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内在变量,把社区当作一个社会体系,注意到社会体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利益,还是价值观,或是具体的各项功能,都需要在空间上体现出来
二、文化生态学与社区规划
1、社区的一个重要功能需求就是文化价值特征。
2、比例平衡理论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市规划的范围应该有多大。
3、贫民区毫无疑问是社会功能畸形的表现,是社区整体功能的损失。
城市性理论
沃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是城市社会学研究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城市的界定:
对城市进行概念界定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首要工作。
城市是“由不同的异质个体组成的一个相对稠密的、相对长久的居住地.”
城市性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它表征着人类联系的具体形式。
沃斯认为:
“城市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揭示那些典型的、相对长久的聚合了大量异质性个体的居住地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形式。
”
沃斯认为,城市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人口数量;②居住地的密度;③居民以及群体生活的异质性。
介入“城市性”的三个角度:
一是生态角度;
二是组织的观点;
三是个性及态度的观点。
1、从生态学的角度,沃思提出了以下几个有关城市性或者说城市方式的观点:
⑴城市生活所产生的许多技术机构,技能与组织只在需求极大的城市才能成长和繁荣;
⑵城市中青壮年人口占了很大比例,此外还有数量巨大的外国移民和其他类型的人口,城市成为一个人群与文化的大染缸;
⑶城市人口生育率下降;
⑷所有以上特征以及其他一些物理机制,如土地使用的模式,房屋、交通和传播工具等都是和城市生活模式相互影响.
2.、从组织的角度
⑴首属交往被次属交往所取代,亲属关系纽带减弱,家庭的社会意义及功能降低,邻里关系消失和社会整合的传统基础被破坏;
⑵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各方面的需求导致了高度专业化机构的产生,白领阶层人数庞大;
⑶城市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成本均高;
⑷各种不同目标的自愿组织迅速发展,但在诸如经济地位等基本因素方面,个体与自愿组织的关系并不紧密.
2、从个性及态度的关系
⑴个性紊乱与精神崩溃,自杀、越轨、犯罪、腐败和无序等现象在城市比在农村更为普遍;
⑵社会控制典型的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群体来进行,人与人的沟通处于初始水平,即在普遍的或大众的基础上.
甘斯:
是“人口密度、异质性"还是“特性"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与郊区性》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文。
沃思以后的美国城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郊区化进程的产生。
甘斯把研究限制在区分现代城市与现代郊区的生活方式上,划分出了内城、外城和郊区。
甘斯把内城居民分为五种:
⑴四海为家者;
⑵单身者或无嗣者;
⑶种族村民;
⑷受剥削者;
⑸陷入困境者和落魄者。
在外城与郊区,甘斯用“准首属”这个术语来形容这两种居住地生活方式的共性.
甘斯把最经常提到的城市与郊区居住区之间的差别概括为6个方面:
⑴郊区更像是宿舍区;
⑵郊区更加远离中心商务区的工作机构和娱乐机构;
⑶郊区比起城市居住区来说更加现代和更加新,郊区是为小汽车拥有者所设计而不是为行人和公共交通使用者设计的.
⑷郊区是由密度较低的独门独院的家庭组成。
⑸郊区的人口更具同质性。
⑹郊区的人口较年轻,大多数已婚,收入较高
新的解释依据:
特性
甘斯把特性作为他解释城市与郊区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指标,特性是指社区居民具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征以及他们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甘斯是这样解释内城与郊区的生活方式的:
“在内城,单身者与无嗣者可以与居住地相对分离地生活是因为他们的生命阶段;四海为家者,既是因为生命阶段,也是因为一种有区分度的但是以阶层为基础的亚文化;受剥削者和陷入困境者的生活方式则可以用低社会经济水平和与之相连的不利条件来解释。
”
而在郊区,“新的并不是什么其它的东西,而是一个由年轻人、高等工人阶级和较低层中产阶级形成的群体的生活方式”,是“旧价值观的新居",“对郊区居民的行为和个性模式的描述事实上只不过是对他们的阶层和年龄的描述".他论证到:
“这些模式可以在这些新郊区居民仍住在城市的时候发现,也可以从他们仍然居住在城市的伙伴中发现的.
文化的解释
杜维提出了一个人口序列和文化序列的二维分析坐标;
科罗德。
费舍提出了亚文化理论, 其代表作:
《朝向亚文化的城市性理论》
城市居民的反传统行为
ﻩ费舍亚文化的主要观点:
1、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亚文化就越多。
这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引起的:
(1)人口密度的动态过程促使结构上产生差别。
(2)较大型的居住区比起较小的居住区更能吸引到大量的移民,而这些移民来自各种各样的亚文化.
2、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它的亚文化强度就越大。
这种强度也来自最少两个彼此增强的并且各自独立的过程。
(1)基于“临界多数”的观点,一个亚文化的人口规模越大,它的“制度化形成程度”就越高.也即是说在给定的市场机制情况下,当人口规模达到一定的临界水平,就能够使社会亚系统得以产生并支持诸如结构、范围、防卫等设置并促使亚文化的产生.
(2)第二个进程牵涉到群体间的联系,在一个地方,亚文化的类别和规模越大,他们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就越多,因而亚文化上的强度越大。
3、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传播资源的数量越大,就有越多的东西传播到亚文化中去.
4、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非规范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
以上是费舍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了完善他的理论模型,费舍进一步提出了如下观点:
5、对于一个既定的亚文化来说,城市性传播所产生的影响较大程度上是与外界联系在一起的,二和中心的特征联系较少.
6、当城市性随着时间而增加时,亚文化强度的增加先于外来因素对亚文化的扩散而发生。
7、城市并不存在一个朝向非规范行为发展的综合方向。
8、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差异是持续的,就传统—非传统、规范的—非规范的向度而言,这些差别将会持久下去。
第五章社区权力
政治系统的核心问题就是权力的获得与权力的运作。
社区的权力模式
社区权力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
精英控制模式、多元权力模
式、其他权力模式
一、精英控制模式
林德夫妇:
中镇研究
亨特:
“地区性城市":
亚特兰大
地区性城市的权力结构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由经济领袖统治;二是极少数的真正领袖控制着公认的社区合法组织的正式职位。
事实上,社区最重要的决策是由最顶层的权力控制者作出的,而一个人能否进入权力的内部圈子,主要是看一个人在商业圈子中的地位。
亨特通过“声望研究法"揭示那些具有声望行使权力的人来研究精英问题
美国学者维帝奇和本斯曼通过对小镇斯珀仁戴尔的研究发现,掌握权力的人不仅通过他们个人的能量和他们所掌握的各种资源来维护自己的影响力,也会通过满足社区的一般需求来维护其影响力,至少要避免反对他们霸权的有效动员。
梅塞尔用“三C”阐述了精英的核心要素:
意识:
即精英成员必须自觉意识到精英的存在及其自身在其中的成员资格;
凝聚力:
即个体成员的行动必须与群体利益的诉求相一致;
共谋:
即成员间必须要有信息交换,共同的策略必须不断演变,以增进群体利益.
因此,精英是一个有意建构的事情。
在莫斯卡看来,精英结构有两种:
一是独裁—贵族型,权威向下流动,精英自我更新;二是自由-民主型,统治者由精英授权进行统治,精英与非精英之间的个体成员存在循环。
二、权力“多元论”模式
“多元论”概念是指权力不是由极少数人或一个小群体控制,而是指权力被嵌入多种多样的群体和个人的结合体中,而且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权力中心。
多元论的代表人物是戴尔。
多元权力结构运转的原因在于资源分配与实际利用的不平等性。
戴尔考察纽黑文社区的历史,提出了不同的权力结构模式:
球状结构;集中式结构;多个权力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