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1295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docx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

Thejobresponsibilityistodoagoodjobinsafetyknowledgetrainingandpublicityandspotinspectionmanagementreminders.

(岗位职责)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井下一般工种岗位标准(通用版)

导语:

岗位职责是做好安全知识培训宣传和点检管理提醒工作,参与有关施工安全组织设计和各种施工机械的安装、使用验收,看守和指导电器线路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一)基本要求

  1、每个上岗干部和职工,都应按时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不参加班前会者不准上岗。

  2、值班区队干部、跟班区队干部、当班班组长要认真组织好班前会。

  

(二)班前会内容

  1、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指令和规定。

  2、通报上一班的安全生产作业情况和作业现场情况。

  3、安排本班的安全重点事项、生产作业计划和班前准备工作具体事项。

  4、安排工作中的动态安全联保互保工作。

  5、安排携带本班所需的配件和工具。

  6、排查本班上岗职工的身体和情绪状况,身体不适、精神不振者不准下井,酒后不准下井。

  7、检查职工持证上岗情况,无证不得上岗。

  (三)班前准备

  1、更衣

  

(1)按标准佩戴齐全劳动保护用品。

  

(2)地面工种:

长发挽入帽中,不得穿拖鞋或高跟鞋上岗(在微机房、通信机房工作除外)。

  2、携带

  

(1)随身携带好作业工具,保证行动安全方便。

  

(2)井下工:

领取矿灯和自救器时,要检查是否齐全完好,性能是否可靠,有问题及时更换。

  (3)刀、斧等尖锐工具两端应套防护套,以防碰伤他人。

  (4)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人员,要携带完好、准确的便携式瓦斯检测仪上岗。

  (5)需办理有关工作票和入井证的,应提前办好,并注意随身携带。

  (6)所有岗位人员必须携带安全工作资格证,无证不准上岗。

  (7)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认真检查、佩戴合格的保险带和安全帽。

  (四)入井(乘人车)

  

(1)入井人员下井时必须接受检身,不符合入井规定的不准下井。

  

(2)入井人员必须遵守乘人车制度,服从把钩人员指挥。

  (3)不准在井口捷径穿越,必须走规定的行人通道。

  (4)乘车人员必须保持坐的姿势,握紧扶手,严禁乘车打闹。

  (5)乘车人员的身体和携带的物件严格按乘车制度执行。

  (五)在水平大巷中行走,要严格执行矿井大巷行走管理制度。

  

(1)在横跨大巷、交岔点、弯道时必须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

  

(2)严禁在大巷架空线下从两矿车间穿过。

  (六)在采区巷道行走

  

(1)严格执行巷道行走规定,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2)严禁在刮板输送机上行走。

横跨时,必须由人行过桥通过。

  (3)通过弯道、交岔点、风门等处时,应“一停、二看、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4)在采区巷道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随时注意巷道顶板及底板情况。

  (5)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一道风门后,必须随手关闭,严禁同时打开两道及以上风门。

  (七)在采掘工作面行走

  

(1)在采掘工作面行走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支护情况,在大倾角地段,手要抓稳、扶牢。

  

(2)在采掘工作面行走要走工作面的人行道,严禁在支护不全或顶、帮有问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3)人员行走要与工作面支护、回料、打眼、装药等作业地点保持5米以上安全距离。

  (4)不准随意跨越刮板输送机等运输设备,如需跨越,应走行人过桥或联系停机后再通过。

  (5)煤壁区必须先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6)不准在工作面互相打闹、嬉戏,严禁在井下睡觉,严禁进入空顶区域作业、休息。

  (7)采掘工作面停风,要立即停止作业,并在班组长的指挥下及时、有序地撤离工作面。

  (八)携带物品行走

  

(1)大巷内携带、运送长物料应靠人行道行走。

  

(2)携带物件、器具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碰伤人或触碰电线等。

  (3)多人扛抬设备或物料在主运巷道行走时,要事先与运输调度人员联系,取得同意后,停车再抬运,扛抬行走要协调配合,相互照应,安全抬运。

  (4)携带爆破器材行走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间距,中途不准逗留。

  (九)其他井下行走要求

  

(1)所有下井职工,都应熟悉行走路线,特别是避灾路线,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巷道标志等。

  

(2)井下人员行走应有序,不得随意挪移、触摸沿途设备,爱护各种设施。

  (3)已设置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巷道,严禁擅自进入。

  (4)通过负压较大的风门时,应先打开卸压窗卸压,再打开风门,人员都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并同时关上卸压窗。

  (5)行进中接近放炮警戒区域时,必须听从警戒人员的指挥。

  (6)沿途如发现巷道支护有问题或设备、电缆有明火,以及有不明烟雾和透水预兆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并采取力所能及的相应措施处理,同时做好自我保护。

  (7)无论乘车或行走时,非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准无端发出各种紧急信号。

  (8)井下职工班中及班后乘车、行走、乘罐等,都必须严格执行本《通用标准》的有关要求。

  (十)自救互救

  1、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朝下(有水沟的地方要卧倒在水沟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裸露部位)。

  

(2)爆炸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

  (3)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并辨别方向。

  (4)沿避灾路线,逆着风流方向走,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

  2、井下火灾事故

  救火

  

(1)迅速切断电源。

  

(2)用灭火器或其他有效办法进行灭火。

  (3)向调度室汇报。

  撤退

  

(1)立即戴好自救器。

  

(2)位于进风侧时要迎着风流方向撤离;位于回风侧时,顺风撤退。

  井下水灾事故

  

(1)位于透水点上方:

沿上山方向撤离。

  

(2)位于透水点下方:

拽住管路等物体通过积水区,迅速撤离。

  (3)撤离通路被水隔断。

  ①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点躲避。

  ②利用人员定位系统发出呼救信号:

间断地敲打铁器或煤壁等。

  (4)采空区透水。

必须迅速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尽快撤离。

  4、隔离式自救器操作

  

(1)扯封口带:

搬开压片,将自救器压在左胸前,用右手指扣住开启环,用力把封口带拉开扔掉。

  

(2)分盒:

两手紧握自救器两端,用力在左大腿上把外壳磕开,将自救器拿到腹前,把上下外壳完全掰开。

  (3)脱外壳:

用一只手握住下部外壳,另一只手把上部外壳用力扯掉。

  (4)套背带:

扔掉上部外壳后,将呼吸导管的一侧贴身,把背带套在脖子上调整好。

  (5)咬口具:

拔出口具塞后,将口具送入口内,用牙咬紧口具的咬口,把口具片含在齿外唇内,紧闭嘴唇。

  (6)上鼻夹:

把鼻夹的弹簧轻轻拉开,用鼻夹夹住鼻子,用嘴呼吸。

  (7)绑腰带:

将腰带绑在腰上,防止自救器左右摆动。

  (8)绑口水降温盒带:

将设在口水降温盒两边的绑带,顺着面部绕过两耳系于头后。

  (9)当甩掉上部外壳后,立即用嘴从口具端将气囊吹鼓,然后戴上自救器缓慢步行,待药品放氧后,再快速行走。

  (10)在行走过程中,呼吸时有干热感觉,属自救器正常现象,此时不可将口具取下,必须一直佩戴到安全地点方可取下。

  (11)佩戴使用中,口腔产生的唾液,可以自然流入口水盒中。

  (12)行走中,如遇冒落危险地区,可快步通过,当快速行走一段路后,会感到呼吸阻力大,此时可放慢脚步缓解一下。

  (十一)创伤急救

  1、止血

  

(1)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用止血带结扎出血点上方(近心端)。

  

(2)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替代止血带。

  (3)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

  2、骨折

  

(1)肢体骨折。

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部位移动。

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

严禁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2)腰椎骨折。

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四肢一同进行固定。

  (3)颈椎损伤。

用沙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保证颈部固定不动。

严禁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

  3、颅脑损伤

  将伤员置于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避免引起颅内感染。

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4、不明损伤

  

(1)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

  

(2)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

  5、搬运伤员

  

(1)腰椎、骨盆、胸外伤:

将担架放在伤员的一侧,动作一致将伤员托起,平放在担架上或硬木板上。

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创口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骨折伤员先固定,再移到担架上,昏迷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头后仰并偏向一侧再搬运。

胸外伤员呼吸困难时要取半坐位。

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头部、肩背部及腰部、臂部、下肢的下方。

严禁扭动伤者腰部。

  

(2)颈椎骨折伤员:

由一人专门固定头部,严格防止左右扭动,其他人分别托住肩、腰、背、臀部及两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两件衣服(或其他替代物)卷成枕状物,塞在伤员头颈部两侧。

  (3)行走:

担架运送时,伤员头部在后,便于后面护送人员观察。

行走时要保持平稳。

  6、触电急救

  脱离电源

  

(1)迅速切断电源。

严禁触及带电金属体和触电者身躯的裸露部分。

  

(2)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低压触电也可使用干燥的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

距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线的断点周围10米内不能盲目进入,必须在断电后或确认无电时才能施救。

  心肺复苏

  

(1)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立即将触电者仰面平放在地上。

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2)口对口呼吸:

将一只手置于触电者颈部将其颈部托住,另一只手掌置于触电者额部加压使其头后仰,使呼吸道畅通,同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触电者鼻翼,深吸一口气,与触电者口对口紧合,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吹1~1.5秒),如触电者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两次吹气后测颈动脉仍无搏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3)胸前拳击:

右手握拳,拳心向上,从距胸壁上方20~30厘米高处,快速猛击胸骨中、下1/3交界处1~2次,立即触诊颈动脉。

如无颈动脉搏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4)胸外按压:

触电者仰卧硬板,如无此条件也可使触电者直接仰卧于地上,抢救者立或跪于触电者一侧,将一手掌置于触电者胸骨下1/3处,使掌宽与胸骨长轴平行,另一手掌叠加其上,双臂伸直,上身前倾,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骨。

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不宜过猛,每次按压以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宜,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复原位。

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手指稍抬不接触胸壁。

按压时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要同时进行,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双人抢救时,每次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两次吹气应在5~6秒内完成。

  通知专业医务人员

  在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迅速采用各种方式通知专业医务人员到场。

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不得随意放弃抢救。

  7、消防急救

  1)电器着火

  迅速切断电源,尽快向调度室汇报。

将干粉灭火器上下翻倒数次,一手握住喷嘴,另一手向上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灭火。

切断电源前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灭火。

  2)非电器着火

  尽快向调度室汇报。

将泡沫灭火器颠倒,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扑救。

  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电气、碱金属以及醇、酮、酯类易燃液体火灾。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CANFILLINTHECOMPANYNAMEORADDRESSINTHISPOSI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