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docx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1、组织教师、学生、古美街道社区居民过端午节,庆祝中国传统
节日,了解端午节有关知识,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2、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促进三为一体的共建。
二、活动主题“一街粽情”xx社区平阳小学端午节----“快乐家庭日”系列活动
三、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上午8:
30-11:
00
四、活动地点xxx小学
五、活动内容
(一)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端午节小调查问卷”
(二)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x月7日“一街粽情”主题活动。
1、粽子擂台赛
2、慈善义卖
3、民间技艺展示
4、弄堂游戏
5、亲子游戏
6、团队展示:
(1)猜谜廊
(2)穿珠表演及招募
(3)编结展示、丝网花
(4)旗袍沙龙展示
(5)智障人士表演
(6)献血志愿者招募、流动采血车
7、亲子特色推荐
8、其他项目:
放映厅,乒乓室,广播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
(二)
一、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纪念秋瑾。
借端午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3、端午节也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二、活动时间6月xx日至6月xx日
三、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3)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4)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2、我向长辈学一技主题活动
(1)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2)和家长共同动手制做香囊,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3、体验端午情怀
(1)同学们将制作好的香囊送给家人,表达对家人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他们平日为同学们的辛劳。
(2)同学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友情。
(3)能够背诵有关端午的诗词名句,或介绍屈原的故事。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认真组织,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作好记录。
2、各班也可自行设计活动内容。
做好资料收集。
五、背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
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
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
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祖国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辟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
今天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热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
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遵守公德,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
(三)
一、相关资料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
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
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
四、五种说法,诸如:
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
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
2、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
3、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
“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
全体队员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队员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具体安排:
第一步:
活动准备阶段各中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晨会课、班队课,通过有效的形式组织队员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活动等相关知识,同时认真部署好本中队开展现场知识竞赛准备工作。
第二步:
三到六年级开展各年级段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每个中队由2名队员参加比赛)时间安排:
5月xx日下午第三节课奖项设置:
中年级: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高年级:
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二)活动二:
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各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搜集有关诗篇,先在本中队进行诗歌朗诵会,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学校的赛诗会。
比赛时间:
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课比赛地点:
四楼多媒体教室奖项设置:
低年级:
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中年级: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高年级: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三)活动三:
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在临近端午节期间,各辅导员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篇日记,在班队课上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活动四长命缕
四、目标
1、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学习搓线的技巧。
3、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4、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
(四)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通过“走近端午节,感受节气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和节气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团结合作,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队员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端午节,你好”学科拓展、主题教育、感官体验等活动。
1、学科拓展将端午节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把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体系,推动民族文化,使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
形式:
品德与社会、语文、历史等课程的拓展活动。
(1)品德与社会课程拓展:
《端午节与粽子》
(2)语文拓展:
《屈原的故事》
(3)历史探究:
端午节的由来
2、主题教育形式:
运用三课三阵地对学生进行气节教育。
三课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三阵地指黑板报、班级橱窗、教室人文环境布置。
(1)讲述古代名人气节故事比赛。
(2)各中队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3)围绕端午节,以此为主题布置教室和班级橱窗。
(4)以中队为单位,每个中队上一堂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主题教育课。
3、感官体验形式:
通过影视、网络等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的教育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彰显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1)利用影视观看各种赛龙舟的影片录像。
(2)利用网络查找端午节的由来、别称和习俗。
(3)寻找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并进行吟诵大赛。
4、综合活动形式:
小品、征文、文艺汇演等活动。
(1)组织学生搜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出一期黑板报。
(2)写一篇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3)有关端午节的小品比赛。
(二)开展“独特的端午节,我能行”系列活动。
民族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能仅仅停留在节日来历、传统风俗等“静态”的课堂传授,而是要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适时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形式:
“粽子系列”和“龙舟系列”活动。
1、让孩子在“学奶奶包粽子、画粽子、品尝粽子”的过程中体验“端午”这一传统节日的特色,体验民俗文化独特的魅力,同时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提高队员们的表现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
(1)
“我学奶奶包粽子”。
(2)我们一起来品尝粽子。
(3)我们来画粽子。
2、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当今,赛龙舟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有关龙舟的传统。
(1)组织学生观看各国赛龙舟的录像
(2)我来说龙舟
(3)我能画龙舟
(三)开展“端午节主题探究”活动。
该活动主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方法探究。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
为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具体做法:
我们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带着问题走进书店、走进电脑房、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有针对性地广泛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端午节主题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探究心理,增强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
(五)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本校彩豆文化特色,通过“彩豆情怀,端午显爱”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对象:
1—5年级学生要求:
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通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
1—2年级学生要求:
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
3—4年级学生要求:
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
5年级学生要求:
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对象:
3—5年级学生要求:
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3—4年级为手抄报,5年级为电脑小报。
(四)写一写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布置设计。
对象:
3—5年级学生要求:
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
4年级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为“512”灾区的的小伙伴写封信,说说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小伙伴分享端午的快乐。
5年级学生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比赛。
(五)学一学对象:
1—5年级学生要求:
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六)比一比对象:
3—5年级学生要求:
以“六一我作主、端午我进步”为主题,进行故事演讲比赛。
故事内容可以是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