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8117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docx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2006年11月11日)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

对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异常关注,中小学校要求迫切,科研主管部门力不从心。

比如我们省抓了好几个五年计划的教育科研,课题立了数千项,经费将投入几千万,还对“九五”课题成果,教研教改成果进行了评奖。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省级规划课题管理的规范化,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应用性、管用的课题增多,逐步自觉不自觉的把成果推广列人课题研究的范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作用在不断加大。

但由于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加上时间、经验和精力等原因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复杂性,没有在一个省有组织、有计划、全面系统的总结推广,对全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影响和整体推动的力度不大。

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科研与成果转化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的分离现象,不仅影响了教育科研经费和资源效益发挥,而且直接影响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对此问题明确指出:

我们的教育科研,不能只看写了多少论文,出了多少书,评了多少奖,上了多少职称,更要看它对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研究《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认识深、研究起步早的一些省市,已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

八十年代末,上海市第二教育学院袁采院长认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教育科研效益的直接体现,也是教育科研知识的普及过程,推广应用实际上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中通过再实践去完善原有成果的科学性、普适性和成熟度。

因此,必须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潘国青老师除总结了一般常用的如成果报告会、现场观摩会、成果展示会、经验交流研讨会、办班培训指导等多种科研成果推广形式外,还成功地总结了“课题研究式推广”、“成果课程化推广”和“主体扩展竞赛式推广”等方式和途径。

由于上海市重视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所以带动了全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均衡发展,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任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既潜心于校本研究,又注重成果推广。

他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一书再版20次,许多专著译成29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他任职的巴甫雷什中学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三、研究意义

(一)课题成果的推广有利于解决省级教育科研与事业需要脱节的问题。

过去,不少课题一经结题,成果随即束之高阁,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研究成果与转化、应用严重脱节,使教育科研工作意义与效能大打折扣。

“十五”期间,各地都出现了一批基础教育的优质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的传播、推广,必将实现研以致用、广泛应用,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课题成果的推广有利于改善省级教育科研的管理。

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唐纳利等人认为管理就是为了“收到个人单位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德鲁克在其《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强调管理的“有效性”。

同样,在教育科研中,有效才有为,有为才有位。

课题成果的推广使教育科研有效率、效果、效益、效能,从而把一个省的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跃上新台阶。

(三)课题成果的推广有利于提高省级教育科研的水平。

成果推广是教育科研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推广并非行政命令驱使的整体行为,而靠学术型、交往式、选择性、自动化的科研活动;不是照搬、克隆,而是吸收、再造。

因此,需要研讨式学习、创造性应用,从而大面积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大幅度增强教育科研能力。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研究理论主要依据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论述,本课题主要应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目的性原理。

同时,应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主体论、互动论、协同论;应用教育管理学中的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应用教育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投入产出理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的理论。

综合应用这些理论,使课题成果的推广体现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和省级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五、课题界定

本课题研究所指“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是指教育科学湖南省“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的优质成果。

重点是基础教育规划课题优质成果。

“推广”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并在推广中深化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推广。

在多途径、多形式推广的基础上,具体采取以“五步双元”的操作模式推广(即:

第一步,双面兼顾,精选课题成果。

根据湖南省基础教育发展的长远需要和教育改革的近期需要,由课题组精心选题,交学科同行专家精心论证,并报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备案,确定推广的成果。

第二步,双向选择,制订推广方案。

确定可推广的课题后,由课题主持人拟出推广方案,协商(或招标)确定推广实验学校,并制订推广实施方案。

第三步,双轨并行,培训参与人员。

在推广课题的过程中,进行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操作培训,因时、因地、因人、因题制宜地组织理论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

第四步,双方互助,实施推广方案。

成果单位帮助推广单位认识课题的价值,掌握行动的要领,进行创新的辅导;推广单位协助课题单位收集反馈信息,验证课题结论,拓展课题成果。

第五步,双手齐抓,监测反思、总结评价。

一手抓推广过程,一手抓推广结果,总结是非得失,评价推广的“四效”)

六、研究目标

探究省级教育规划课题优质成果推广的对策,构建并实施成果推广的“五步双元”操作模式;增强参研人员的成果推广能力、自主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克服“四无”思想,形成“四有”体系,达到“四效”指标。

推出一批全市领先、全省示范、全国知名的学校。

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

带动全省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七、研究内容:

1、推广规划课题的优质课题研究。

包括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和优质课题的内涵,优质成果的评选条件,评优而未推广的归因分析,推广优质成果的对策研究等。

2、推广课题成果的理论价值研究。

包括具备培养人的教育学价值、心理场的心理学价值、交往圈的社会学价值、有效性的管理学价值。

3、推广课题成果的实践功能研究。

包括促进教育科研的功能、深化教育改革的功能、提高教育质量的功能、扩大社会服务的功能。

4、推广课题成果的基本原则研究。

包括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5、推广课题成果的重大建设研究。

包括推广过程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

6、推广课题成果的能力要素研究。

包括参与人员的成果推广能力、自主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等。

7、推广课题成果的运行机制研究。

包括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反馈机制和调控机制等。

8、推广课题成果的的操作模式研究。

包括双面兼顾式精选课题成果,双向选择式制定推广方案,双轨并行式培训参与人员,双方互动式实施推广方案,双手齐抓式监测及反思。

9、推广课题成果的常用方法研究。

包括纵向推广、横向推广、定向推广、多向推广成果的方法。

10、课题成果推广工作的评价研究。

包括评价的主体、内容、程序、方法、指标体系及其完善。

八、研究思路

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自主创新精神为动力,以教育科研能力建设为中心,在多途径、多形式推广的基础上,具体采取以“五步双元”的操作模式推广,拟增强参研人员三种能力(成果推广能力、自主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克服“四无”思想(科研无必要、课题无实惠、单位无条件、个人无能力),形成有四有”体系(有推广意向、有实施条件、有运行机制、有创新能力),达到“四效”指标(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有效能)。

既促进成果单位、推广单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又带动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的转化,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拟把成果单位视为辐射点,把它与推广单位之间视为辐射线,把一次次推广活动视为辐射波,把实验学校视为辐射面,联点成线,波及全面。

在全省开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课题成果推广的新局面,探索一条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新思路。

九、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四种方法:

一是调查法。

了解省级“十五”规划优质课题的应用范围和“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进展情况对课题成果推广的需求作现状调查、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二是文献法。

阅读教育科研管理(特别是课题成果推广)方面的专著和论文,上网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三是个案研究法。

选择几个课题成果推广的案例者跟踪研究;四是行动研究法。

在成果推广中研究,在研究中推广成果。

十、实施步骤及主要活动安排

(一)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10月)。

课题组收集分析国内的文献,调查了解省级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的现状,查询有关数据,研究成果推广的理论基础,整理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研究实施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4月)。

(1)课题开题前,在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分工,确定各子课题研究人员和任务。

(2)课题开题后,完成推广课题筛选工作,确定推广实验学校。

并分期分批批完成实验推广学校业务培训。

同时着手《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案例选编》编写。

逐步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提出湖南省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的对策建议。

筹建《湖南基础教育省级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网页》。

着手专著《教育科研辐射术——基础教育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的撰写。

3、总结阶段(2007年5月----2009年12月)。

作好实验学校的总结评价工作。

完成专著出版和课题研究报告,收集完善有关课题佐证资料,做好课题结题鉴定的准备工作,2009年底或2010年上半年结题。

(二)主要活动安排

1、总课题组安排四、五次活动,包括课题开题、结题鉴定、专著撰写要求辅导、推广主要成果选定及途径方法研讨会、培训等。

建议分别由课题组和长沙、株洲、郴州市课题成员单位各承担一次。

2、各推广组原则上安排三次活动。

(1)成果单位陈序推广方案及培训。

帮助推广单位认识课题的价值,掌握行动的要领,进行创新的辅导。

(2)不定期推广过程现场指导。

课题推广单位收集反馈信息,验证课题结论,拓展课题成果。

(3)总结推广工作。

监测反思,总结得失,评价“四效”。

十一、课题组织领导及成员分工

(一)课题组织领导:

1、课题组聘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张学军为领导小组组长,省教科院党委书记田刚、教科院副院长黄宜锋为副组长。

聘请湖南科技大学院长李三福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黄中益教授为课题组顾问。

加强对本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

2、组建成果推广小组,人员由成果单位和成果推广单位组成,具体组织实施成果推广。

(二)课题组核心成员:

李倡平(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常务副主任、所长、副研究员)

易志勇(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

龙迪辉(长沙市教科院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丁文平(株洲市教科院副院长、特级教师)

廖小平(郴州市教科院副院长、中学高级教师)

桂建生(《当代教育论坛》杂志副总编、研究员)

罗慧(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科长、中学高级教师)

王建军(株洲醴陵市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

姜平(长沙市教科院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易海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科长)

(备注:

目前排名暂定,结题时按贡献大小排序)

(二)成员工作分工(建议)

易志勇负责课题的总设计、实施组织、总结;

李倡平负责对课题协调、指导;

桂建生负责本课题成果质量提升和宣传;

罗慧、易海华负责课题推广日常工作;

龙迪辉、丁文平、廖小平、王建军、姜平负责一个市、县或某个学科的成果推广指导。

(三)成员研究内容分工(建议)

1、推广规划课题的优质课题研究。

包括内涵,评选条件,归因分析、对策等。

(易志勇负责)

2、推广课题成果的理论价值研究。

包括教育学价值、心理学价值、社会学价值、管理学价值。

(易海华负责)

3、推广课题成果的实践功能研究。

包括促进教育科研、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扩大社会服务的功能。

(姜平负责)

4、推广课题成果的基本原则研究。

包括领导与群众、学习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廖小平负责)

5、推广课题成果的重大建设研究。

包括推广过程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

(龙迪辉负责)

6、推广课题成果的能力要素研究。

包括参与人员的成果推广能力、自主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等。

(罗慧负责)

7、推广课题成果的运行机制研究。

包括导向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反馈机制、调控机制等。

(桂建生负责)

8、推广课题成果的的操作模式研究。

包括双面兼顾式精选课题成果,双向选择式制定推广方案,双轨并行式培训参与人员,双方互动式实施推广方案,双手齐抓式监测及反思。

(王建军负责)

9、推广课题成果的常用方法研究。

包括纵向推广、横向推广、定向推广、多向推广成果的方法。

(桂建生负责)

10、课题成果推广工作的评价研究。

包括评价的主体、内容、程序、方法、指标体系及其完善。

(丁文平负责)

(四)成员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工(建议)

1、系列论文(论文大体方向、标题暂定)

(1)应加强对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研究(易志勇)。

(2)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价值问题的思考(易海华)。

(3)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激励、合作、调控机制问题的探讨(桂建生)。

(4)教育科研优秀课题成果实践功能初探(姜平)。

(5)基础教育优秀课题成果推广若干原则问题的思考(廖小平)。

(6)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评价研究初探(丁文平)。

(7)教育科研参与人员成果推广能力培养方略(罗慧)

(8)省级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推广操作模式实践(王建军)

(9)加强基础教育优秀课题成果推广过程的重要建设(龙迪辉)

(注:

公开发表的论文一定要注明归属,课题组成员的同类省级规划课题可以共享。

2、资料汇编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选编》方案(易志勇、于康林)。

(注:

成立优秀成果选编编辑委员会,按学科分编辑小组编辑)

3、《湖南省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网设计方案》(易志勇)

(注:

具体由湖南大众传媒学院—融智科技开发公司制作)

(五)最终成果分工

1、研究报告: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易志勇)

2、专著:

《教育科研辐射术——基础教育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专著章节分工:

前言:

(易志勇)

第一章:

推广规划课题的优质课题(易志勇)

第二章:

推广课题成果的理论价值(易海华)

第三章:

推广课题成果的实践功能(姜平)

第四章:

推广课题成果的基本原则(廖小平)

第五章:

推广课题成果的重大建设(龙迪辉)

第六章:

推广课题成果的能力要素(罗慧)

第七章:

推广课题成果的运行机制研究(桂建生)

第八章:

推广课题成果的的操作模式(王建军)

第九章:

推广课题成果的常用方法研究。

(桂建生)

第十章:

课题成果推广工作的评价(丁文平)

后记:

本书撰写过程及其执笔人(易志勇)

附录:

课题研究报告与相关文件(易志勇)

(全书除后记和附录外,共38节,每节篇幅下限5千字,在章内调剂)

(六)课题组研究形成的文件

湖南省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系列文件(李倡平、易志勇、罗慧、易海华)。

十二、经费筹措及管理

1、省规划办安排和教科院配套的经费共计5万元,主要用于:

(1)资料收集打印、图书购置2500元;

(2)计算机使用(主要是网页制作)10000元;

(3)开题专家咨询费6000元;

(4)成果鉴定费6000元;

(5)专著出版论文版面费15000元;

(6)论文版面费3000元;

(7)上缴主管部门5%管理费2500元;

(8)还税10%5000元。

2、各成果推广双方协商论证活动、推广研讨会、参与人员培训等有关活动的经费开支采取“以会养会”的办法。

经费管理严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暂行办法》管理。

十三、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是主要参加者组成结构合理,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一方面,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来自成果单位(成果主持人)和推广单位(中小学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有省、市、县教育科研管理机构的领导和研究人员,有大学教授、中小学特级教师研究力量雄厚,且有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科研管理经验。

另一方面,本课题由省级规划课题管理单位牵头。

研究内容与本职工作的任务、要求完全一致,特别是课题组顾问、核心成员如湖南科技大学院长李三福教授主持了“十一五”重点课题《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研究》、长沙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龙迪辉主持了《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研究》、郴州市教科院副院长廖小平主持了《促进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区域性转化和推广的研究》,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工作可以互动,研究资源可以共用,研究成果可以共享,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障。

二是课题组成员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成员中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主持人和参与者。

他们在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了多篇论文,协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有出版专著的相关经验。

三是本课题得到省教科院、省规划办和有关专家的支持,能有效地协调、指导研究活动。

十四、课题的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本课题既有认识价值,又有实践价值。

认识价值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科研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克服“四无”思想;同时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人员对课题成果推广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符合“四有”规格的推广体系。

实践价值主要是达到教育科研的“四效”指标,既促进成果单位、推广单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又带动全省基础教育课题成果的转化,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还为基础教育省级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总结新经验,提供新案例。

(二)创新本课题创新有三处:

其一,提出了新概念即教育科研能力建设,既符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又贴近我省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实际。

其二,构建新模式即推广课题成果的“五步双元”模式,作为课题成果推广中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

全程步步紧跟,体现质量互变规律;每步双元合一,彰显对立统一观点,因此坚持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教育科研中的指导地位。

三是开辟了新领域即教育科研管理对课题成果推广进行系统研究的领域,最终研究成果之一的专著《教育科研辐射术——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将填补我国教育科研专著的空白。

十五、主要参考文献

1.曾天山.关于教育科研价值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2004(12).

2.仲广群.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方式的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04(11).

3.吴国丽.共享型教研文化基础上的教师个性化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上海).2005(6).

4.张华、杨晓艳.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教).2005(9).

5.潘国青.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方法、途径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上海).1999(8)

6.易志勇等.省级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北京)2003(9).

7.黄宜锋.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试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长沙).2003(10).

8.陈境孔.中小学教育研究指导[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张丰.基础教育科研的发展与管理[M].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

10.张世平.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3.

附件:

课题最终成果学术专著《教育科研辐射术》写作要求

《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2006年11月11日

附件: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最终成果学术专著《教育科研辐射术》的写作要求

什么是学术?

蔡元培先生说:

“学术一词,可分为两个名词,一是‘学’,二是‘术’。

‘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二者并进始可。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原任主席、高等教育专家波耶夫认为:

“大学的学术包括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

”根据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观点,学术专著的写作有以下三条基本要求:

一要加强内容的学术性。

学术专著不但可以反映已经做好和准备开展的工作,而且可以突破时空局限,拓展学术视野,古今名人名言和中外先进典型都可以为书所用。

绪论和各章力求达到学位论文的四条要求:

“一学”,指应用学科知识,主要是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知识。

科学由学科组成,科学研究的份量与学科知识的含量是两个变量,两者正相关。

“二位”,指准确定位(教育科学的学术论文)、质量到位(“质”指理论水平,“量”指预定字数);“三论”,指论点有时代性,论据有先进性,论证有逻辑性;“四文”,指文风端正(无套话、废话、假话、大话)、文脉清晰(层次之间是总分关系或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而不是包孕关系)、文笔流畅(不用方言俗语,不用废弃的陈言旧语,不用冷僻的行业术语,不用少数民族的谚话,不用附加成份太多的长句)、文法严谨(语法、修辞、逻辑和标点符号无错误)。

二要注重形式的规范性。

各节序号为“一、二、三、四”,节内层次的序号为“

(一)、

(二)、(三)、(四)”,层次内的自然段用“首先、其次、再次、此外”衔接,或者用“其一、其二、其三、其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衔接,只在统计表中用阿拉伯数字,以免眉目不清。

每页排版25行(页码在外),每行28字。

各章标题用二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各节标题用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各层次若有小标题,用四号楷体加粗。

正文用四号仿宋,文中首次出现的外国学者姓名要在中文后的括号内打印成英文。

引文序号为靠左下标的小圆圈内打印阿拉伯数字,并在该页的页码(阿拉伯数字,居中)上面标明出处,用横线与正文隔开。

要严格控制每处引文的字数,两处引文之间力求相隔1000字。

引文出处用五号楷体,表述的格式为:

(一)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社所在市名:

出版社名,出版年度·引用的起止页码。

(二)期刊论文:

序号·作者·论文标题[J]·期刊名称(编辑部所在地市名)·年度(期号)。

(三)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称(编辑部所在市名·年·月·日(版次)。

(四)论文集中的文章: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A]·论文集的主编·论文集书名[C]·出版社所在市名:

出版社名,出版年度·引用的起止页码。

基本概念的内涵界定以辞书为据,在正文中说明,如“《辞海》(夏征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诠释……”。

引用古方名句也在正文中标明出处,如“以道德经济为己任”(《宋史·王安石传论》)。

三要坚持修改的反复性。

把写作过程作为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学”、“研”、“写”三结合,先学后研,以学导研,借学促研。

没有学习足够的参考文献,不要构思和执笔。

构思要有每节各层次的分论点和论据,防止前后重复或结构失衡。

认识不能一次完成,书稿必须反复修改。

论点要新颖、集中、精炼,论据除本省本地单位先进事迹外,其他都应是国内、国外知名度高的先进典型,数据不能是概数。

论据扣紧论点,论点扣紧课题名称,才符合要求。

执笔人认为所写章节可以代表自己的水平,则在书稿后署名(全部书稿写完以后,汇总纳入书的“后记”),输出样稿,存入软盘,在软盘凹处贴白纸,用正楷写明章次和执笔人,将样稿和软盘交课题主持人。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教育科研辐射术》章节标题(讨论稿)

总论

对“辐射”的释义;辐射教育科研优质成果的目的(见开题报告内容);这种辐射是当代的学术、领导的艺术、管理的技术。

前言教育科研要辐射优质成果分三段:

1、什么是教育科学?

2、什么是科学研究?

3、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