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7639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2015年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重庆市)

第3章细胞

知识点一、显微镜的使用和调节

1、认识并掌握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P34

2、显微镜的使用及调节注意事项(对光、调放大倍数、调焦)。

复习例题:

1、显微镜摆放的位置:

距试验台边缘5cm,略偏左;

2、显微镜成的是倒像:

如何移动玻片,使物像从视野边缘回到视野正中?

如果某物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它移到视野中央来,就将该标本向左上方移(在某方就向某方移);如果某物形状为“上”那么将该物体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后就是我们观察到的图形(直接旋转180度)。

3、如何判定视野中的污点处于标本、目镜和物镜上;

4、如何计算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都是为了放大观察倍数,放大总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在高倍镜下观察的范围小,视野较暗;低倍镜下观察的范围广,视野较明亮。

5、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正确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知识点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寄生在活细胞内。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

③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2、观察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并作比较。

P42

植物细胞特有结构:

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叶绿体——能够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液泡——含有细胞液,储存营养物质。

4、能制作临时装片(P36-37,P39)

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擦片→滴水→放标本→盖片→染色(一般用碘液)

复习例题:

1、植物叶和果实等部位弄破后,可以使人衣物沾上有颜色和味道的汁液,这些汁液来源于细胞中的液泡,因为液泡中的细胞液中溶有各种物质,使得细胞液有不同的颜色和味道。

2、线粒体和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知识点一、光合作用P69-80

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①原料:

二氧化碳+水

②产物: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③条件:

④场所: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①光合作用: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②公式:

二氧化碳+水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③实质:

物质转化:

无机物        有机物

 能量转化:

光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意义:

①制造的淀粉和有机物,是植物、动物和人类食物来源,也是工业生产有机物的来源;②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从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也是工业能量来源;③制造的氧气,是生物呼吸的氧气来源,也是燃料中氧气来源,维持大气中气体成分的稳定

复习例题:

1、解开柳树生长之谜的科学家是海尔蒙特,从而推翻“植物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这种观点。

2、严重干旱时,庄稼会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表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

3、叶片的表皮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上下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外壁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表皮上有由成对的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

4、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步骤是:

①暗处理②选叶遮光③光照④叶片脱色⑤清水冲洗⑥滴加碘液详细图解见教材P72;

5、上题将天竺葵放到暗处“饥饿”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其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知识点二、呼吸作用P84

一、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①原料:

有机物+氧气

②产物:

二氧化碳+水

③条件:

一切活细胞

④场所:

线粒体

二、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①呼吸作用:

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自身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公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③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平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能量散失。

总之,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复习例题:

1、植物体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任何生活的部位。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4、光合作用是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可以暂停。

呼吸作用无论什么时候都在进行,不能停下。

5、给农作物松土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使农作物长势更好;将水果、蔬菜存放在冰箱中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知识点三、运输作用P94

1、将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茎内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说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下运输的。

2、枝条中部被剥去一圈树皮后,切口上方会形成枝瘤。

证明了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树皮内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3、木质部中的导管将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茎和叶,韧皮部中的筛管将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知识点一、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P59图11-1

呼吸、排汗、排尿

知识点二、肾的结构、功能及尿的形成P60-65

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肾脏的结构由外到内分成皮质、髓质和肾盂。

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P62图11-5

肾单位包括:

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肾小体。

3、尿液的形成:

滤过和重吸收P64图11-6

滤过:

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

重吸收: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排尿的意义:

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皮肤的结构:

表皮角质层(死亡衰老的表皮细胞)有保护的作用。

生发层:

能分裂产生新细胞。

真皮     主要有结缔组织构成,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知识点一、神经元和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P71-78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并传导冲动。

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反射弧,完整的反射弧都由五个部分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主要掌握教材P71神经元模式图12-2和P72反射弧模式图12-3。

复习例题:

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4、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5、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知识点二、激素调节P91-94

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

垂体:

生长激素,与生长有关(幼年不足:

侏儒症;幼年过多:

巨人症;成年过多:

肢端肥大症);

性腺:

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男性睾丸,女性卵巢);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与新陈代谢有关(幼年不足:

呆小症;成年不足:

甲状腺功能低下;成年过多:

地方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胰岛:

胰岛素,维持血糖平衡(不足:

糖尿病)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知识点一、哺乳动物长骨的结构P9-11

知识点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运动形成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动物的运动方式:

①水生动物主要是游泳;(鱼类是依靠躯干和尾部肌肉的摆动,鳍起协调作用)

②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行走、奔跑、爬行、跳跃。

③空中动物运动方式是飞行,包括滑翔和鼓翼飞行。

(能飞行动物有昆虫、鸟类和蝙蝠)

动物运动的形成: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于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导致骨骼肌的收缩,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的运动。

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骨连接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复习例题:

1、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骨的长长和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骨的长粗及骨折的修复与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有关。

3、长骨骨干中央的空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幼年时,骨髓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的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在一定条件下,黄骨髓也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4、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5、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这种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

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弹性变小,容易骨折。

6、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7、人体有206块骨;

8、躯体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其中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点一、人的生殖和发育P66-76

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材中P65图19-2和P66图19-4作为本节重点知识需要掌握;

2、新生命的孕育及出生后的发育。

复习例题:

1、男性主要性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性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受精作用的场所在输卵管,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3、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一般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

4胚胎发育的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养料和氧气。

5、人出生后开始直到成年,有两个时期生长发育非常迅速,一个是婴儿期,一个是青春发育期。

6、青春发育期的特点:

身高和体重突增。

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

性发育和性成熟,第二性征出现;男性有遗精,女性出现月经等生理现象。

7、常用的避孕方法有:

安全期避孕、药物避孕、工具避孕、外科手术避孕等。

教材P77-78思考与练习

知识点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及其他生物的生殖

1、掌握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P78-85

2、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P87-92

复习例题:

1、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称为变态。

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代表生物蝗虫、蜻蜓;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做完全变态,代表生物家蚕、蝴蝶。

2、两栖类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卵生。

蛙的幼体叫蝌蚪,在从蝌蚪发育为成蛙的过程中,呼吸器官由腮变为肺,运动器官由尾变为腿。

3、鸟类的胚胎是在体外发育的,在孵化过程中,在亲鸟体温的影响下,胚胎逐渐发育为雏鸟,用喙啄破卵壳而出。

P85图19-18

4、有性生殖是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5、无性生殖的类型有营养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等方式;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知识点一、遗传和变异现象P95-100

1、子代与亲代存在着相似性,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但是子代和亲代的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2、性状与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材思考与练习P101

知识点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P101-104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染色体:

是指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包括DNA和蛋白质。

人类有23对染色体。

每对染色体中,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DNA:

染色体上起遗传作用的长链状的分子。

基因:

DNA上起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的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表达的。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教材思考与练习P105第1、2、3、4选择题

知识点三、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P101-105

1、用基因传递的原理解释生物性状的遗传;

2、基因型决定性状表现。

基因型:

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

(注意:

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表现型: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教材P105思考与练习,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在P103。

知识点四、性别和性别决定P105-107

1、解释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2、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以及男女染色体的组成。

性染色体:

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

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

男性:

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

22对常染色体+XX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

22+X或22+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22+X。

女性只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

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1/2)。

教材P110第1、2、3题

知识点五、遗传与环境P108-110

基因组成、性状表现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性状的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基因不容易发生改变,但性状表现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环境能够引起生物变异。

只有这种变异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时候,产生的变异才是可以遗传的,否则,产生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知识点六、遗传病和人类健康P111-113

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导致患者家系中常出现一定的发病比例。

2、禁止近亲结婚就是防止血亲近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获得相同的致病基因,导致遗传病的产生。

复习例题:

1、性状的遗传实质:

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只有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如人的精子有23条染色体,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为23对。

3、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进行传递。

4、科学研究表明:

生男生女由_男_方决定。

5、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状之分

6、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aa;表现为显性的有两种,即AA、Aa

7、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隐性性状不表现,但d仍然会遗传下去

8、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的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9、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10、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如太空椒);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不改变,仅由外界环境直接作用引起的变异(如光照的差异引起同种作物叶片颜色差异)

 

12、亲代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13、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而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14、一对直发夫妇生了一个卷发的孩子,则直发由显性基因控制,卷发由隐性基因控制,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卷发的可能性是1/4;

15、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叫做常染体

16、人体细胞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1对,常染色体22对;

17、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组成的,女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由X染色体组成的;

18、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9、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0、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21、羊的毛色白色是显性(用B表示),黑色是隐性(用b表示)。

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是白羊。

请问公羊的基因组成是BB,母羊的基因组成是bb。

2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3、人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XY为男性,XX为女性。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对,可写成:

44+XY或44+XX,则精子中的染色体可以写成22+X或22+Y。

24、观赏植物藏报春,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组合为AA和Aa的为红花,基因组合为aa的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中,基因组合为AA、Aa的也为白花,这个事实说明了:

⑴ 生物表现出的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⑵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基因组合相同,表现性状不同。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知识点一、生物的进化P6-19

1、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

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越少;化石也越简单。

2、、生物是进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3、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地质年代,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代再划分为若干纪。

从地球形成到约5.5亿年前的地质年代又称为前寒武纪时期,最早的原生动物出现在大约6亿年前;古生代寒武纪出现大量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植物类群,其中三叶虫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因此寒武纪也称为“三叶虫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恐龙)非常繁盛;新生代开始,哺乳动物和鸟类成为占优势的陆地脊椎动物,被子植物成为占优势的陆地植物。

4、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说明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教材P17

教材思考与练习P19—P20

知识点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P20-26

1、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中,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人类进化历程可分为: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等阶段。

2、智人分布到非洲、欧洲、亚洲和澳洲等不同地区,与特定的气候相适应,肤色和鼻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

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

其中中日韩人中属于蒙古利亚人。

教材思考与练习P26—P27

复习例题:

1、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的快,有的跑的慢,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而这种特性一般是可以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__适者生存__,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__定向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方向_。

(3)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

2、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4、生命起源的历程:

无机物、有机物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体系、生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5、达尔文认为,现代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概述P65-71

1、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

主要是植物(猪笼草除外)、硫细菌

       消费者:

主要是动物(蚯蚓和粪金龟子除外)、病毒、寄生细菌。

            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自养和寄生细菌除外)、蚯蚓(腐生动物)。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

(提供物质和能量)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71-77

1、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2、物质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水循环。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沿食物链流动,从上一级传递给下一级只有10-20%的能量。

越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量越少,储存的能量也越少,形成能量金字塔。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叫外来干扰,国外的生物侵入我国,对我国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的叫外来入侵。

4、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教材P67、71、78思考与练习

第25章生物技术

知识点:

1、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P109-118

2、转基因技术;P120-125

3、克隆技术;P125-127

乳酸菌:

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出乳酸,使液体牛奶变为固态酸奶;泡菜。

酒药中含有的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其中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酿米酒:

米饭—曲霉、毛霉→葡萄糖—酵母菌→酒精

制面酱:

面粉—米曲霉→麦芽糖、葡萄糖

沼气发酵:

无氧条件下,产甲烷细菌。

工业化发酵产品:

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

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其技术已经应用在生物制药、农业、环保等领域。

克隆技术的发展对于动物的无性繁殖有重大科学价值,特别是在繁殖优良禽畜,拯救濒危动物以及医疗上的器官移植。

为什么要禁止克隆人,克隆技术造成克隆个体在遗传基因上和原来的生物体一模一样,对于人类现有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