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7497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docx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

统一德国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关系

高德平

2012-1-710:

55:

16  来源:

《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4期

  对统一的德国来说,1990年10月3日这一天,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也就是从这一夭起,一年多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德国的对外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而其对东欧及独联体各国(前苏联)的关系发展更引人注目。

本文试对统,一德国的东方政策及其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关系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一初步探讨。

一、统一德国的东方政策——前东方政策的擅变

  统一德国对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政策既保持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前东方政策的主要内

  含,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

奉行和平与责任政策,在继续立足于西方、尤其与美国结成友好联盟的基础上,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建立良好的和特殊的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与它们的全面合作,并不断使之具有新的质量。

  所谓以前的东方政策,实际上就是在冷战的背景条件下提出的对苏联、东欧的缓和政策。

其内容大致就是:

在坚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属于西方联盟体系和以足够的防御能力保证西方安全的同时,努力缓和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它们的对话与合作。

  冷战时期的结束与德国的重新统一,都对东方政策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东方政策的延续与更新,正是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关系和统一德国的现实的国际地位。

两德的统一,使一个拥有8000万人口和完全主权的国家在中欧重新崛起。

在欧洲,甚至在整个世界,统一德国不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巨人(2.5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坚挺的德国马克和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债权国、在国外资产居世界榜首),而且已明显地摆脱了昔日的“政治侏儒”地位。

国际地位的提高,在统一德国看来,自然必须履行其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责任”。

而世界形势的变化,东西方冷战和集团对抗的结束,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剧变和苏联的迅速解体,使统一德国来自东方的直接威胁基本消除,整个世界总的来说已由敌对、不信任转向缓和、协商和合作。

“民族国家不是终点”,尤其在国际竞争相当激烈的时代,单靠一个民族国家已不能把握未来,一个民族不可能单独解决一些极为重要的任务,需要各国在安全、生态、经济和政策以及交通运输、科学研究等方而进行密切合作与加强交流。

纂于上述的主要认识,统一德国确立了符合其实际的对东欧及独联休各国的政策。

  具体说来,制定这一对外政策这出于以下考虑:

  1.境补“权力真空”。

“雅尔塔体制”、华约组织和经互会的瓦解,使东欧出现了“权力真空”。

而接着苏联的迅速解体,又使整个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

尽管美国在军事、经济等方面仍拥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其国内经济等方面出现麻烦、越来越埋头克服国内困难,它已没有足够的精力来根据美国的形象重新塑造世界,对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也就无暇顾及或顾此失彼。

美国总统布什就曾希望统一德国成为“领导伙伴”,而美国参议员卢加尔则明确要求统一德国必须在欧洲承担“某种领导角色”。

同样,法国和英国也因内部困难而无暇它顾。

种种原因,使统一德国儿乎在一夜之间成为承担东欧及独联体各国主宰力量的角色。

当然,统一德国也认为,它应该当领导,美国今后将去照料中美洲,东欧的事将由它来对付。

德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想通过其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良好关系来发挥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作用”。

联邦总理科尔认为,这种桥梁作用显然将给统一德国带来经济上的具体好处。

所以,统一德国无论如何要去填补这一权力真空。

按原联邦外长根舍的说法,统一德国“需要避免出现一个真空”,历来处于欧共体庇护之下的德国理所当然应成为维持欧洲稳定的力量。

这就是统一德国制定对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实现欧洲一体化,最终建立“欧洲合众国”。

科尔1990年10月4日在联邦议院会议上发表的政府声明中强调:

“德国是我们的祖国,统一欧洲是我们的未来。

”很显然,欧洲的统一对统一德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因为:

统一德国在目前的欧洲可称得上是一个强国,但在世界上还只能算是强国之一,就经济实力仍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其国民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1/4,为日本的一半:

论军事实力,按规定只有37万军队,且不得拥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尽管数年之后,统一德国经济实力有可能超过日本并接近美国,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各国进行综合国力竞赛中、在军事因素重要性明显下降而经济因素重要意义日益上升的情况下,统一德国可以不通过军事实力而以经济为手段,获得经济和政治利益,但“德国人走向统一之路使欧洲和其他地方的许多人提出了间题,甚至使不少人不舒服,以至担心”。

这就要求“将来也不会出现德国的特殊道路和采取民族主义的单独行动”。

统一德国只能借助于欧洲的集体力量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其国际威望。

因此,它把促进并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列为其今后政策的主要目标。

统一的欧洲自然包括东欧和苏联后继国家。

根舍早在1990年9月20日就曾表示:

“我们始终意识到苏联是欧洲的一部分,没有苏联不可能出现统一的欧洲。

”他后来又多次重申:

欧洲的新结构从原则上讲是不能在没有东方各国参加或者甚至在反对它们的情况下实现的。

为实现欧洲统一这一“伟大目标”,统一德国要求其东方政策“必须把握方向和展示明确的形象”。

  3.确保东方国家继续进行和平变革。

德国实现重新统一,是与东方国家局势的剧变分不开的。

科尔在政府声明中明确指出:

“中欧、东欧和南欧的深刻变革大大促进了我们通向德国统一的道路”,尤其米·戈尔巴乔夫为消除德国的分裂“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特殊”和“良好”的伙伴关系,如果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感恩,那么,在其深层次意义上就是体现德国“对中欧、东欧和苏联改革政策取得胜利的责任”。

这就是说,统一德国制定的东方政策也必须有助于促进该地区的和平变革,以便最终将它们纳入西方体制。

对于这一点,科尔在今年2月对报界谈论德国的对内对外政策问题时就说得很清楚了。

科尔说:

在前东方集团的国家里有可能出现民主、法治、人权、自由以及建立市场经济等都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我们现在不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可是大好的机会也就错过了。

  4.占领市场,获取原料资源。

“冷战”后的时代,各国对外政策的一个新特点就是更加注重经济与贸易。

德国人十分清楚,东欧及独联体各国是一个广阔的、“充满没有想到过的潜力的市场”,因为仅前苏联就拥有近3亿人口和富饶的自然资源。

德国与前苏联和东欧许多国家毗邻、交通便利,在宗教、民族、文化诸方面有上千年的历史联系,在经济上也有千丝万缕的传统关系。

与西方其他国家相比,德国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搞好关系并使它们向西方全面开放夕德国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其技术设备和资金都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出路。

加上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签于目前的困难,“在财政支持、贸易机会和政治指导方面越来越普遍依赖西方,尤其依赖德国”,以及“都有过去难以想象的进行合作的意愿”,这种情况又使德国能从与它们的友好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其他好处。

  5.安全问题。

虽说“冷战”已成为过去,统一德国来自东方的直接威胁已基本消除,但毕竟尚未完全消除,特别是苏联的解体对统一德国来说又包含着现实的威胁,即:

前苏联储存的大量战术核武器和生化武器(2.7万枚核弹头)以及装备精良的400万军队将如何处置?

苏联后继国家能否通过并实施欧洲常规武器条约?

前苏联驻扎在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30多万军队能否按原协议在1994年底之前全部撤出统一德国?

这些问题也可以说是统一德国面临的潜在威胁。

  统一德国还面临着另一个潜在的威胁,即东欧及独联体各国能否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这些“正在兴起的民主国家”因不能及早地解决其本身业已出现的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遭受失败,它们就有可能被“极权主义政府”、混乱、内战甚至相互间的战争或冲突所取代。

科尔承认说,“在新的民主结构巩固之前当然是一直存在着这种危险的”。

假如这种情况将发生,那么首先会对统一德国的安全产生影响。

目前,在原南斯拉夫和前苏联境内发生的军事冲突已使统一德国深为不安,而大量的移民和“难民”的涌入(仅1991年就达25万人之多,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而南斯拉夫作为“难民”来源国则居首位)又使首当其冲的德国备感压力(统一德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两个共和国独立主要出于“难民”的压力以及“避免发生混乱和暴力事件”)。

此外,德国许多政治家都认为,加强同东欧及独联体各国之间包括安全在内的密切合作是避免今后发生冲突的最好办法。

  还有,为使德国永不变成未来可能的核战争的主要战场而继续推进东、西方裁减军备、医治以前战争的创伤和消除东方国家对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而现又重新崛起的强大德国的疑虑、为早日消化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而创造一个和平与安宁的周边环境等等,也都是统一德国制定东方政策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关系的发展现状

  正是基于这一现实的东方政策,为了自身利益和实现欧洲统一,德国从统一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积极推进其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

当然,对于德国来说,这种关系的设置与安排都依其利益关系而分轻重缓急,或前置或后顾,是多层次多格局的。

大致分析一下,德国在对外交往中将前苏联、东欧国家分为三大块,或者说分为三个层次,施以不同的政策,区别对待。

第一个层次是大力发展对苏关系(与苏联建立“特殊伙伴关系”),这是统一德国东方政策的重点。

德国领导人认为,“德苏关系的全面发展在全欧责任中起关键作用”,“德苏睦邻、伙伴和合作关系已成为全欧稳定的因素”。

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德国已对其对苏政策作了适当的调整。

从目前看,德国对独联体各国关系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俄罗斯、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个共和国。

第二个层次是积极发展同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良好”关系,使它们成为一个阻止东方可能出现不稳定而向西扩散的缓冲地带,而且它们的成功也有可能为东欧其他国家树立“榜样”。

在与这三个国家的关系中,德、波关系尤为重要,德国将德、波关系看作是“欧洲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德国人欧洲使命的体现”。

第三个层次是“尽力”发展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囚为这些国家也同属欧洲,德国一方面要履行其“责任”,另一方面能力一时还“有限”。

一年多来,统一德国在积极发展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关系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加强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政治接触,特别是同领导人之间的繁频会晤,以密切双边关系。

例如,1990年11月8日,联邦总理科尔在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会晤当时的波兰总理马佐维耶茨基,双方就签署德波边界条约和加强双边关系等间题进行了磋商,11月9日,统一德国邀请戈尔巴乔夫作为德国统一后的第一位外国元首首次正式访问统一德国,使德苏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年之后即苏联解体后不久,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访德,德国总理科尔和外长根舍等政、经界要人分别同叶及其随行人员进行了会晤,双边就德、俄双边关系间题,在政治、经济、科技、人道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和为签订合作条约创造必要的条件问题,以及就双方感兴趣的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今后对有关问题进行磋商的联合声明和其他文件,这些文件大大改变了两国之间合作的质量,使两国合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1990年11月,联邦外长根舍应邀访问捷克和斯洛伐克(1991年4月再次访捷),罗马尼亚总理罗曼与捷克和斯洛伐克总理恰尔法先后访问统一德国,进一步促进了德与罗、捷的友好关系,1992年2月,科尔正式访间捷克和斯洛伐克,签署了两国睦邻、伙伴和合作条约,确立了“新的相互关系”。

  此外,统一德国还利用国际会议、欧共体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机会,与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领导人和官方代表进行广泛接触,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2.签署或着手准备签署双边条约,以条约形式确定其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睦邻、伙伴和合作关系,特别是以此来消除人们对强大德国的疑虑、增强人们对德国的“信任”。

自两德统一以来,德国已同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分别签署了内容广泛的国家关系条约即《睦邻、伙伴和合作条约》,与波兰还签订了确认奥得一尼斯河边界为德、波现有边界的条约,与保加利亚签署了双边关系条约,苏联解体后,又同俄罗斯等独立国家就双边关系条约间题进行了具体的磋商,目前,同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的双边关系条约也在谈判之中。

  3.加强与扩大经济合作关系。

两德统一之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苏联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东欧其他国家第二大贸易国;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西方国家中也是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德国统一之后,特别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的体制转轨,德国除了继续保持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日益增多的贸易往来之外,还加强与扩大了与它们在其他方面的合作,最为突出的是:

在这些地区大量投资、建立合资企业。

据报道,德国80%的企业和公司都在或将要开展与加强在东欧、中亚国家的活动,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已由居原来德国投资的最后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整个西欧,而在东欧证券市场上,德国公司最为活跃。

据美国《商业日报》报道,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对1989年1月到1991年10月间的东欧证券市场作了全面调查,外国公司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东欧证券市场,从而增强了对东欧企业管理的渗透。

在1991年头10个月中,外国公司参与东欧证券交易共100笔,其中德国占了25笔,领先于西方各国。

  当然,由于东欧和中亚各国的政治局势和体制转轨情况不同,德国在这些国家中的投资和建立合资企业的速度、数量与规模也不一样。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德国企业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企业之间的资本和技术合作。

目前,在捷克和斯洛伐克投资最多的是德国公司。

到1991年底,德国在捷的投资已达3亿多美元,占外因在捷总投资的80%左右;在捷现有的3000家合资企业中,德国参与投资的企业占1/3。

在这方面最积极的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西门子公司和奔驰汽车制造公司。

1990年底,大众汽车公司击败美、法等国众多竞争对手,与捷最大的斯科达汽车制造厂建立合资企业,目前它所拥有般份为31肠,到1955年将增重70%,到本世纪末投资将达95亿美元左右;1991年3月,大众汽车公司又同布拉迪斯拉发汽车制造厂结成合作伙伴,其资所占股份为80%。

1992年初,西门子公司已同比尔森斯科达动力设备制造厂、斯科达运输设备制造厂和特斯拉通讯设备厂签订合作和合资协议。

奔驰汽车制造公司也于3月间同阿维亚中型汽车制造厂和利亚斯载重汽车制造厂三方代表签订了关于建立合资企业的意向性协定,3月25日,政府批准了这个项目。

该项目德方投资3.5亿美元,占总投资的31%。

  到1991年10月,德国企业在匈牙利的投资也超过3亿美元,德匈之间建立了1600多个合资企业。

近两年来,德国对罗马尼亚的投资近3000万美元,居所有外国投资的第3位;与罗合办企业或公司达1000多家,居第4位。

1990年,德国与波兰合资的企业就有360家,这一年多来,又有许多德国企业或公司在波兴建合资企业,例如德国著名的阿迪达斯公司最近也在波兰投资建厂。

尽管阿尔巴尼亚政局目前仍未稳定,但德国已与阿签订了一些关于开办合资企业的合同和协议。

  在政局已初步稳定的独联休各国中,德国经济界已在积极筹建经济代办处或建立合资企业。

例如在俄罗斯,已有近250家有德国参加的合资企业在注册登记。

此外,德国外长,经济部长和实业界人士也曾前往中亚考察投资建厂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德国正在向东欧及独联体各国提供“振兴东部(德国)”的经验。

主要做法是:

  ①由联邦政府和其他组织的专家为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和体制框架提供咨询服务;

  ②在职工培训或转行方面提供咨询;

  ③为增强企业的出口能力,提供改革企业结构或改造企业的方案,举办关于经济合作和接近世界市场的咨询活动;

  ④提供关于建立一个有经营能力的中等企业阶层的咨询等。

  4.握供经济援助,以稳定局势。

为稳定东欧及独联体国家的局势,尤其是支持那里的现政权渡过暂时的难关,德国已把大力援助东欧及独联体国家列入其整个外交政策的重点。

在经济援助方面,德国一是慷慨解囊,充当援助的“火车头”,二是推动西方和欧共体提供援助。

到今年2月,德国已向东欧国家提供了1050亿马克的经济援助,向独联体各国提供的财政援助为750亿马克(德国还得向独联体支付130亿马克,用以补偿因撤军所需的费用,其中包括军人转业费和家庭安置费),总数己占西方全部援助的一半强(1990—1991年美国仅提供近2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为了帮助前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等国渡过难关,德国还多次发起大规模的捐赠食品和药物运动,先后仅向前苏联空运物品就达604次,仅1990年德国各级政府、大小公司、教会组织、出版商和私人提供的食品和药物就达8亿多马克,其中动用柏林和军队的储备食品和粮食价值达6亿马克。

此外,德国还带头减免东欧国家所欠的债务或推迟偿还期。

  在德国的积极努力下,西方特别是欧共体也在向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等。

除了已原则商定推迟偿还债务外,欧共体1990年已向东欧国家提供350亿美元的援助,1990年底向苏联提供24亿美元的援助(由于苏联解体,尚有15.5亿美元被冻结);199]年又向前苏联提供4亿欧洲货币单位的技术援助、价值2.6亿美元的紧急食品援助和价值近3.2亿美元的其他捐赠物品,今年,将向罗马尼亚提供总额为3.75亿欧洲货币单位(约合4.83亿美元)的贷款,向前苏联提供5亿欧洲货币单位的技术援助等。

到目前为止,德国仍在积极呼吁、劝说西方甚至远东国家向东欧及独联体国家提供财政援助。

例如,今年2月,科尔在对报界谈论德国对内对外政策时就说道:

德国已向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现在其他国家也必须作出它们的贡献,包括欧洲,也包括远东的国家”。

他认为,东欧及独联体各国的新发展同样也能给日本带来好处。

科尔今年是七国集团的主席,他表示今年7月份七国集团慕尼黑首脑会议将集中讨论对前苏联的援助问题和债务问题。

出乎预料的是,在德国的推进下,4月1日西方七国集团已决定向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提供240亿美元援助的一揽子计划。

  德国除了积极支持东欧及独联体国家加入欧共体和欧洲委员会(包括支持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建议建立包括东欧及独联体各国在内的全欧安全结构和全欧经济区、在国际会议和欧共体会议以及在各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充当苏联利益的辩护士”与充当东欧及独联体国家的“代言人”外,甚至要求西方也采取与德国相类似的共同东方政策。

所有这些做法,除了考虑自身的利益外,无疑也是加强和密切其与东欧及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具体行动。

在德国的积极活动下,今年1月底在布拉格举行的欧安会外长会议已批准接受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10个共和国加入欧安会,波、匈、捷已成为欧共体联系成员国,保加利亚已成为欧洲委员会成员国,欧共体正准备与保、波罗的海3个共和国签署联系国协定、与阿尔巴尼亚签署经济合作协议。

此外,以欧共体为主体组建的“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已在巴黎宣告成立,其主要职能就是促进对前苏联和东欧投资。

三、问题与前景

  诚然,统一德国目前在密切其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关系方面已迈出卓有成就的一大步,在加强与它们的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但是,在进一步发展与改善其与东欧及独联体国家关系的过程中,统一德国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也就是说,德国与独联体各国和东欧的大多数国家之间还存在一些悬而未决或尚未彻底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突出的是:

  1.有关被迫逃回或遗返德国、被驱逐出境和被强行迁居异地的德惫志人对其原来家园的权利问题。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已失去一部分领土,即按照“波茨坦协定”,德国东普鲁士北部的柯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划归苏联,奥得一尼斯河以东的地区由波兰管辖,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中捷克斯洛伐克割让给德国的苏台德地区重新归还捷克斯洛伐克。

当时居住在这三个地区的1500多万德意志人被赶出了家园,其中有的被迫逃回德国,有的被“送回”德国,有的被驱逐出境,有的被强行迁居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地方。

当时居住在东欧其他国家(例如匈牙利)的德意志人因德国战败,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这批人始终要求恢复其对原来家园的权利,其中包括要求承认遣返、驱逐、强行迁移和没收财产等做法是违法的、无效的,要求重返家园和赔偿财产损失或完全归还其原有的财产。

随着德国的重新统一,德国与有关国家关系的进一步正常化,解决上述问题已变得越来越迫切,因为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德国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发展。

尽管统一德国目前已与有关的囚家就上述问题达成原则性协议或已将这些问题归入双边条约,但这些问题肴来并未得到最终的解决。

例如,在德国的苏台德德国人同乡令和一些党派组织在德捷签署两国睦邻、伙伴和合作条约之后举行的一系列抗议活动就是证明。

不仅仅是德国人,有关国家的人民对它们的政府与统一德国政府出于各自需要和自身政治经济利益而在解决上述问题时达成的妥协也表示不满。

最典型的例子也许就是捷克和斯洛伐克公众已在因内掀起反对德捷两国签署的睦邻、伙伴和合作条约运动。

  在前苏联,还存在一个恢复日耳曼血统的少数民族自治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为报复希特勒德国对苏联的入侵,下令解散了由日耳曼民族组成的“伏尔加共和川”。

苏联解体后,解决这个间题主要落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身上。

这个问题对德俄关系未来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也正因如此,在德俄两国外长在波恩举行的首次会谈中,这个问题被列为双边讨论的重点之一。

然而,德川与俄罗斯一开始就在建立和恢复日耳曼血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具体时间和地点问题上发生了争吵,加上叶利钦总统出言不慎或与有关法律和协议相矛盾的讲话已引起在前苏联的德意志人的强烈反应。

在前苏联的德意志人今年年初已派出代表在莫斯科包围俄罗斯议会正在开会的“白宫”,以示抗议。

德国政府显然对俄罗斯的最近表态即分阶段、有地区限制地建立和恢复德意志人自治,也不太满意。

  2.医治以前战争的创伤问题。

德国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两次战争不仪给世界和欧洲造成了大灾难,而且也同样给德国及其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不幸。

且不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使欧洲大片土地变成了废墟,夺走了5500万人的生命,其中受害最大的应该说除了德国之外就是苏联、波兰、东欧其他一些国家。

侵略和被侵略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尽管德国承认其历史上这黑暗的一页,苏联(现独联体各国)和东欧国家也抱着。

向前看”的态度,但战争给德国人民与有关国家的人民之间造成的重大创伤并非一下子就能完全治愈。

特别是在强大的德国重新崛起时,东欧及独联体国家不免又忧心忡忡。

随着统一德国的资本大规模流入东欧及独联体各国,无疑也引起人们对以前战争的可怕回忆。

现在就有人认为,德国人将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用钱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获得的东西。

看来,东欧、独联体各国的人民对德国仍存戒心,这种民族仇恨仍根深蒂固。

  3.援助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德国对东欧、独联体国家提供的经济技术援助为西方国家中之最,东欧、独联体国家也欢迎德国人前来投资和开办合资企业等。

但由于它们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它们需要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大量财政援助,而德国自身面临着一个消化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艰难间题,它给予东方的支持已到了“极限”,如果一旦不再或减少对它们的财政(包括物质)援助,东方人将作何想?

再说,德国对东方国家特别是独联体国家提供援助的前提是信任。

科尔今年2月在谈论德国对世界援助问题时就表示:

“我们必须向前苏联共和国的那些负责人表明,信任是援助的前提。

这意味着……核武器、常规武器和化学武器都将彻底受到控制,而且不得以任何可能不受控制的方式继续生产。

”科尔甚至还将援助问题“同它们是否真正裁减军备联系起来”,其中包括严格遵守裁军条约等。

那么,娜联体国家今后能不能在这些方面赢得统一德国的信任呢?

当今年2月俄罗斯要求德囚增加前苏联军队撤离德国所需的费用时,德国已感到恼火。

德国经济部长表示:

不要以为德国慷慨,就要求得更多。

  4.支持国家独立以及解决民族冲突和领土冲突问题。

在苏联解体之前,德国积极主张并支持波罗的海3个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