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7399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docx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体会龚自珍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2.熟读诗词,理解句意,从中领会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古诗词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个人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

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

他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师:

同学们可知道说的是哪位诗人?

生:

龚自珍

(二)走进作者:

师: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关于龚自珍的小故事么?

或者你认识的龚自珍是什么样的?

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找到的资料吧。

生:

龚自珍是清代人。

生:

龚自珍是诗人、文人、思想家。

生:

龚自珍是改良运动的先驱者。

师:

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龚自珍,对他如此了解。

那请看一看我眼中的龚自珍吧!

(幻灯片)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

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三)、诗词赏析

1、教师范读,划分断句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感悟作者爱国情吧!

师: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范读,将停顿的地方在书上用“/”标注,划分断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自由诵读。

学生模仿范读有感情地大声诵读。

要求:

读书过程中试着读出小节停顿,注意节奏和重音,读不准确的句子多读两遍。

3、朗读。

男女生、师生配合,通过不同形式朗读。

朗读过程中纠正字音,教师随机点拔。

(教学理念:

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等。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同时也提高学生驾驭汉字的能力。

4、诗句赏析,理解句意。

(四)《出塞曲》

1.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2.诗词赏析

(1)师范读,生自由朗读,分组读,齐读。

(2)诗句赏析,理解句意。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爱国诗词,同学们能从诗词中感受到的两位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

 

小小君子格言警句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能熟读四句爱国格言警句。

2.能理解四句爱国格言警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格言警句激发爱国热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爱国的格言警句?

2.学生讨论发言。

(二)格言警句学习

1.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四句爱国格言警句,我们分组比赛,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

2.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并由小组内自行选出小组长,然后给自己的队取队名,队名要和爱国相关。

3.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句格言。

(1)这句格言的作者是茅以升。

大家都知道哪些关于茅以升的资料呢?

每答对一点就给小组加一分。

(2)学生回答,师相机补充。

(3)请同学自己来说说你对“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

”的理解,表达正确即可得一分。

(4)师小结:

茅以升曾对人们说,“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

”,展示了茅以升的精忠报国的精神。

在国家需要可造之材时,奉献自己的能力把国家建设的更美好。

4.按照上述方法学习后面的三句格言。

(1)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

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杨靖宇曾说过:

“国即不国,家何能存。

(2)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

同年秋 ,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

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虽然没有实际投入到战争中,但是他用语言和文字加入到抗战中,他曾说道:

“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烬,我也是爱国的。

(3)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救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46年5月,钱伟长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46至1957年,研究圆薄板大挠度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润滑理论、压延加工、连续梁、扭转问题、建筑史、扁壳跳跃和方板大挠度。

他曾说到:

“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5.小组自由读,然后分组比赛读。

(三)小结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满了忠和义,充满着家国情怀。

很多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之所以万古流芳、行为世范,多因精忠报国、罹难不顾。

同学们,我们也应该向这些伟大的爱国英雄们学习,所以,我们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从小事做起,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奉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一份绵薄之力。

 

小学生健康心理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心理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与人交往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

知道健康心理对自己成长的好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能对不利于健康心理形成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

今天我们先来听个故事。

(播放孟母诫子的故事)(3分钟)

  2、活动明理

  

(1)教师:

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也很可惜孟母把织好一半的布料剪掉,所以我们的学习也应该和孟子一样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放弃。

  下面我们大家共同来说说健康心理都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分别议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性格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如学生回答不全,教师及时加以补充。

  

(2)教师:

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动物,请你们对照黑板上的内容,看一看哪个动物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看好了以后,就请你将这个动物的图片贴在这个性格牲下面。

(学生边说边贴图片)

  (3)说一说

  自己所喜欢的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人如果也具备这样的性格好不好?

  (4)演一演

  A、请五名同学表演早晨清扫教室的情景;

  B、再请六到七名同学表演课间活动情景;

  C、最后请两名同学表演自习课上的活动情景。

  (5)说一说

  按照课文中的要求分别对表演的情景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对不健康心理进行帮助。

(帮助措施要具体可行。

  (6)动动手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写出自己的心理特征。

  (7)猜猜看

  教师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好后,抽出几张,分别读出其中的内容,请同学们猜测纸条上写的是谁?

并对猜中的同学加以奖励。

  教师:

能迅速猜出的同学,说明你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一个细心的人。

同时,被猜中的同学,说明你们的性格特征十分明显,具有健康的心理,大家都会喜欢。

  三、总结全课

  教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可能更加喜欢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善待他人、守时惜时的人了。

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其实并不难,只要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培养锻炼自己,日积月累,你就具备了健康的心理,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

  在实践中,你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锻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可爱。

如果你有了更好的方法也可以介绍给同学们,让大家与你分享快乐,共同培养良好性格。

 

小学生礼貌待人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学生能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

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

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

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

“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

“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

“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

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

“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大家都很称赞他。

那老师再给大家讲个黄香的故事吧!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

“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

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

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

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4.提问:

孔融和黄香是怎样礼貌待人的?

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想他们学习?

5.小结:

他们与别人接触时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尊老爱幼,像他们这样就是礼貌待人。

他们尊重人、理解人,是礼貌待人的楷模。

6.提问:

孔融和黄香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会有什么感受?

7.小结:

别人会感到亲切、愉快,温暖,人们会尊重、信任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和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愿意按照他的要求办事。

礼貌待人体现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

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8.提问:

今天,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

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以礼待人有什么重要作用?

不讲礼貌会有什么后果?

9.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到的事情谈认识。

10.小结:

在与他人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对待自己有礼貌。

同样,我们也应对别人有礼貌。

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是与人友好交往的条件。

社会越发展,对我们每个人礼仪方面的要求越高。

尊重他人,以礼相待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做好工作、办好事情、生活愉快的前提。

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他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

”可见,礼貌待人确实很重要。

(二)、深入明理、导行

1.联系实际,深入明理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礼貌待人方面是怎样做的?

有什么体会?

通过刚才的学习,自己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夸夸本班在对人有礼貌方面做的好的同学。

(3)请同学们谈谈自己遇到的不礼貌待人的人的事例,以及当时自己的感受。

(4)小结: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

有礼貌的话可以给人带去无限的温暖,粗鲁无理的话伤害他人的情感和自尊,使人听后感觉像严冬一样的寒冷。

有句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电脑演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因此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注意态度要诚恳和气,语言要文明得体。

(三)、总结

1.请学生谈学习本课的体会。

2.师: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个礼貌待人的好学生,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做到文明用语、遵守秩序、谦虚谦让、尊老爱幼、待人热情,让我们用礼貌花装扮我们的社会,那时,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

 

小学生上下学安全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注意上下学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安全常识,培养学生交通安全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把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让我们想一想,在上下学途中,存在哪些安全方面的隐患?

面对这些,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老师适时点评。

(二)学习交通法规

1.辨认交通标志

师:

同学们,要保证安全,其实这里的学问可多了,在我们的道路上面,是不是有很多的交通标志啊,你认识哪一些呢?

出示交通标志。

师总结:

我们的交通标志还有很多很多,要想了解更多的交通标志,课后我们回家可以上网查一查或者咨询老师和家长。

2.怎样过红绿灯。

(提问图标,红、黄、绿灯)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当你走在马路交叉路口时,会看到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光交替闪烁;红绿灯又叫交通指挥信号灯,安装在马路的交叉路口,指挥车辆有序行驶;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3、怎样过人行横道线(也叫斑马线)

斑马线可以保障行人安全横过马路,同学们从小要养成过马路走斑马线的好习惯,不乱跑,不斜穿;那么怎样过斑马线呢?

同学们都知道,斑马线的两端有红绿两种颜色,安装在斑马线的两头,当绿灯亮时,马路上的机动车就会停下来,行人就可以安全过马路了,切记在过马路时要观察车辆不能急追猛跑。

(三)师生互动上下学中的危险因素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并排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5)在上下学途中玩火耍水,很可能发生意外,给他人或自己的生命带来危险。

(6)在放学途中,嬉戏打闹,急追猛跑。

(四)上下学安全注意事项

1、同学们在马路上遇到危险情况怎么办?

如果意外遇到交通事故时,千万不要惊慌,要大声呼救或及时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向附近的交通民警报警。

2、事故发生后,在尽力保护好现场的同时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交通事故。

3、遇到有肇事逃逸的车辆,要记下车牌号码,车型和车身颜色并及时告诉交警。

4.同学间在上下学期间结伴而行,遇到危险要相互帮助,及时求救。

5.在上下学中不玩火耍水,注意安全。

6.在上下学途中,有秩序的回家,不嬉戏打闹,急追猛跑。

(五)小结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安全,为了他人的安全,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上下学安全,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小学生饮食卫生好习惯(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和有损健康饮食习惯。

2、培养学生不挑食,多喝白开水的饮食习惯。

3、让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培养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出示幻灯片,老师:

小超市里、地摊上的琳琅满目的食品,大都是垃圾食品,同学们,我们经常光顾吗?

学生:

我们经常光顾,我觉的那个味道不错。

师: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胖墩儿,是怎么变成的?

学生:

吃出来的,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暴饮暴食;肯德基等油炸食品,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

老师:

那么我们吃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究竟应该吃些什么呢?

学生:

蔬菜、水果,豆类,奶------

(二)、日常生活中,有损健康的饮食习惯。

1、先出示一日三餐不良饮食习惯:

早餐----空腹,或者吃得少。

午餐----随意吃些,凑合吃

晚餐-----弥补一天“欠账”,丰盛。

2、挑食的后果。

牙龈出血,或者头发枯黄等情况,影响人的正常发育。

3、出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金字塔

让学生说出,塔尖吃的最少的的食用油、盐;其次,是奶类、奶制品、坚果,中间是肉蛋;下边,可以多吃的是水果蔬菜谷类薯类,最下边的是水,要多饮用白开水。

4、出示幻灯片,爷爷血压高了,原因是盐多。

“咸香淡没味”。

像我们四川地区的南方人,食盐比较多,这是极端错误的。

北方人心脑血管高发区,罪魁祸首是食盐过多,其次才是肉、油等高脂食品。

看一看,你是不是有以下饮食的坏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偏食

(2).边看电视边吃饭,吃完饭马上玩电脑

(3).爱吃甜品或糖

(4).爱吃零食

(5).爱吃颜色鲜艳的食品

(6).光顾街边小摊,爱吃烧烤

(7).不喝牛奶,喜欢喝雪碧等碳酸饮料

5、同学们看书一起讨论:

“有利健康的饮食习惯”。

(1).按时吃饭(5).清淡饮食(9).多喝白开水

(2).饭前喝汤(6).卫生饮食

(3).不吃零食(7).饮食均衡

(4).不暴饮暴食(8).细嚼慢咽

“有损健康的饮食习惯”:

快食零食暴食烫食咸食

6、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不规律饮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

7、课堂检测:

1)、早上时间太紧张,可以不吃早餐。

”对吗?

为什么?

2)、小明拿着饭碗睁大眼睛,正在看“叮当”,这时大雄被肥仔捉住打,圆头圆脑的叮当正跑过去救大雄。

小明顾不上吃饭喊:

叮当跑快点。

吃饭时看电视,对吗?

3)、晚上吃大鱼、大肉等高蛋白食品会诱发什么疾病?

8、学生齐读:

饮食卫生要做到: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

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

暴饮暴食最不好。

从小养成好习惯,身体健康又强壮。

9、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

(三)总结

教师总结:

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各不一样,所以在吃饭时先要考虑吃饱肚子,注意荤素搭配,但最重要的是不偏食,不挑食。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小学生自我服务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养成收拾房屋、洗涮餐具等的家务劳动。

2.养成主动关心公共事务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起体验;

1、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周末作业,就是让每位同学周末在家主动要求收拾自己的房屋、洗涮餐具;

2、学生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

其实自己收拾自己的房屋有助于能更快找到自己的东西。

生:

自己能更珍惜劳动。

(二)个人卫生自己做

1、说说自己在家的个人卫生有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需要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帮忙?

(学生交流后发言)

2、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同学了,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大家来说一说,哪些个人卫生需要我们自己去做?

(1)洗澡;

(2)洗头;

(3)剪指甲;

(4)洗衣服鞋袜;

……

3.遇到不会做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问家长、老师、同学、从书本和网络上学习……)

4、小结: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去独立做个人卫生。

(三)主动关心公共事务

1.师:

同学们知道哪些是班级公共事务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师总结:

班级公共事务有:

打扫卫生的安排、班干部的选举、体育课军体拳的学习、寝室住宿的安排......

(五)小结

同学们,真正做能干的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看你们的实际行动。

在生活中,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去为自己服务,只有我们变得独立坚强,才能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也能让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