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7152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

《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docx

春节综合实践报告格式

珍惜粮食,争做“光盘小达人”的调查报告

浙江嘉兴市嘉善县大云中心学校沈诗逸缪敏霞何旭涛叶鹏程赵申聪

一、调查背景

有些同学在吃午饭时抱怨饭菜不合味口,没吃几口便一倒了之,没有珍惜粮食的意识。

这一现象被同学们看到后心里很不安,同学们亲身在农业未来馆体验种菜的辛劳,明白这些粮食来之不易,这种现象不仅浪费粮食,而且长此下去对同学们的身体有害。

如何才能使同学们的午餐吃得健康又营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呢?

联想到现在流行的“光盘行动”,同学们决定成立大云中心学校“光盘行动”小组,展开了针对学校午餐浪费现象的争做“光盘小达人”的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二、调查课题的目标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后,找到学生浪费现象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学生能够珍惜粮食,争做“光盘”小达人,将中华名族节俭的美德,深入同学心中。

三、活动调查过程

(一)调查问卷

我们向四年级同学们发放问卷,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

结果统计如下:

(1)你对“光盘行动”的了解有多少?

知道的17.14%

听说过26.29%

完全不知道56.57%

可见:

学生对于当下流行的一些活动及倡议不是很了解。

(2)您平时吃饭大概剩菜多少?

可见:

从不剩菜的学生还是只有少数,浪费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还有待改善。

(3)您认为,什么因素导致您浪费食物?

饭菜太多33.33%

食物不好吃43.64%

食物不卫生10.90%

其他12.13%

可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食物口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浪费的现象。

(4)您身边的食物浪费现象多吗?

可见:

四年级学生身边的浪费现象还是比较多见的。

(5)倒掉的食物主要是什么?

可见:

学生中对食物还是有偏爱性的,而且口味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某些

8%

不爱吃的里面,学生认为辣的是占主要的原因。

(6)每次倒饭之后是什么心情?

可见:

有些学生对于浪费,还是有点愧疚的,但是又很无奈,但却也有部分同学竟然说“倒了就倒了呗”根本没有一点节约粮食的意识。

64%

(二)对问卷的分析

(1)学生对现在流行的“光盘行动”这一流行词不是很了解,对身边的一些浪费现象没有很关注。

(2)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午餐偶尔剩一些,但也有不少同学剩一半左右,而能每次吃完的几乎没有学生能做到没有实际改变的行为。

(3

)在学生心目中食物不好吃、饭菜太多是学生浪费粮食的主要原因。

在浪费

的粮食中,其中占的比例最大的是肉。

部分学生对辣的也很难接受。

(4)大多数学生在浪费粮食后,心里有点愧疚,但是真的吃不完。

,却还有一小部分,没有一点节约意识,认为倒了就倒了,是理所当然。

(三)采访研究

(1)采访学校食堂负责人李老师

时间:

9月28日地点:

李老师办公室对象:

学校食堂负责人李老师问题1:

您觉得什么时候学生剩下的饭菜会比较少呢?

答:

学生喜欢的油炸的、香肠、番茄汤这些菜时,剩下的饭菜比较少。

问题2:

学校准备全校的饭菜,工作量很大,一般所有的工人需要工作多久,会来的及吗?

答:

一般我早上6:

:

00就到学校检查当天运进来的菜,工人们工作量是很大的,每天都赶着中午的饭菜,下午要对食堂的餐具进行消毒,卫生进行打扫。

(我们参观了食堂工作人员为学生准备伙食的地方)

问题3:

学校安排的菜会进行定期的换吗?

答:

学校的菜在网页上都有反映,学校的菜考虑到营养,还有学生的喜爱度,会进行换的。

(李老师还拿出了菜单给我们看)

(2)采访四年级班主任

采访对象:

四年级四个班班主任

采访记录:

1.学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喜欢的多吃一点,不喜欢的一倒了之。

2.在有一个班中,班主任要求学生两个菜一定要吃掉一个菜,三个菜就要吃完两个菜,饭要吃完的硬性规定下,学生也能够很好的遵守。

3.学生如果吃了很多零食的情况下,午餐浪费现象明显严重。

(四)手抄报比赛

目的:

为了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明白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弘扬中华历来传承下来的美德。

作品主题:

“珍惜粮食”

设计要求:

纸张a4纸或a3纸,富有创意

参赛优秀作品:

(五)劳作体验

通过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农业未来馆,让部分没有节约意识的同学进行劳作,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明白粮食蔬菜的来之不易,从而达到教育学生节约粮食的目的,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教育工作。

(六)宣传语征集(活动延伸)

目的:

通过设计宣传语,学生更加了解节约的可贵,这也是争做“光盘小达

人”的其中一项,本次活动在四年级中进行,宣传语的选拔,意在与可以进行全校宣传,将本次活动延伸至整个学校。

友情提示:

能够简洁明了,容易记忆,富有创新。

四、调查成果

通过这次小课题调查活动,在学生中掀起了一场“珍惜粮食争做‘光盘小达人’”的活动,节约意识在学生心中巩固,学生在手抄报制作,农业未来馆体验,广告语征集中明白了节俭的可贵之处,更加了解每一个人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只要以身作则,就能够把浪费现象降到最低,希望终有一天,能和浪费说再见。

在调查活动中,我们还评出了“光盘小达人”

五、研究感想

这几个星期以来,我们快乐的收获着,虽然遇到过各种困难,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坚持下,也将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看到同学们的一个个“光盘”,我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这次活动,我们觉得自己的力量也能影响身边的同学。

六、学生的收获

同学们更加注重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粮食。

沈诗逸在写活动感想时写道:

“通过这次活动,我成长了很多,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也知道怎么和组员交流,作为组长的我,不仅仅是发号施令,更应该想他们所想,所有事情都做在他们前面,自己做好榜样”。

缪敏霞也在活动感想中说道:

“这次活动让我获益良多,我以为活动只需要去做做就好了,所以在一开始,并没有特别的放在心上,但在活动中,我却发现自己的疏忽拖累了整组的进度,明白了团队的含义”。

何旭涛也说道:

“我以前也是对吃不完的食物熟视无睹,但现在,只要看到没吃完的,总觉得犯了错一般难受,从心中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报告实践名称:

走进家乡春节,感受民风民俗实践单位:

雪峰中学八年级全体学生

实践时间:

2014年1月25日——2014年2月14日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家乡的研究,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关键字

家乡春节民风民俗

三.实践内容

1:

了解春节的习俗

2:

了解春节的由来

3:

了解春节的吃文化

4:

春节的礼仪文化

5:

春节的交际文化

6:

春节正在发生的变化

7:

过春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具体内容如下:

1、春节习俗大致有:

[祭灶][扫尘][吃灶糖][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洗浴][过赶年][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祭财神][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谷日][顺星][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偷菜节][巴乌节][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等。

2、春节的由来:

“年”起初是一种怪兽的名字,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后来人们制造了火药,把“年”给赶跑了,所以现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放鞭炮来驱邪避凶。

人们为了几年把年赶跑,人们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就把那一天定为节日,后来就成了中国的“年”

3、春节吃文化: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

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

江南风俗,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北方人家过年的年饭,是用金银米(黄白米)做的,饭上用枣、栗、龙眼、香枝点缀,插上松柏枝。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

饺子中有的饱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饱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饱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

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

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

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

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

4、春节的礼仪文化:

根据传统,晚辈要向长辈拜年,以表达对过去一年养育的感谢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祝福。

春节期间,孩子们会跟着爸爸妈妈去探亲访友做客人,也会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招呼客人做小主人。

使用春节的祝辞:

当见到年纪比较大的人时,应该祝福对方“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当见到做生意的客人时,应该祝福对方“新年好,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当见到工薪阶层的客人时,应该祝福对方“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餐桌上的礼仪;春节在饭桌上聚会肯定不少,应该讲究餐桌文化,好吃的东西不能自己一个人吃,要留给别人吃;取菜时,尽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要“飞龙过海”;看准哪块就夹它,不要翻来覆去地挑,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夹带汤汁的肉菜时,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对还没吃完的人说:

“请大家慢用”。

北京民谣: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

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

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

5、春节交际文化:

外出做客时,应让孩子先轻轻敲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

千万不可以随便翻抄主人的东西;主人递给东西时,要双手接。

有客人来自己家里时,要礼貌待客。

给客人敬茶,不能倒满,只需倒半杯茶,因为茶凉了可续茶;敬茶时只端茶杯的下半部,双手递给客人。

亲戚朋友送红包时,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应该双手接过,说声“谢谢”。

“尊位”是在生活礼仪中表达尊敬的重要环节。

在不同的活动中,“尊位”各有不同。

中国传统的做法是“以左为尊”,将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侧,以示尊敬。

我国古人认为“左吉右凶”,《礼记》中说:

“左为阳,阳,吉也,右为阴,阴,

丧所尚也”。

在我国汉代,尊位是根据方向确定,其中“东向”座位最尊(即坐西朝东),其次是“南向”座,然后是“北向座”,最后是“西向”座。

国际通行的做法是“以右为尊”,将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侧,以示敬意。

“以右为贵”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代君主为防暗杀而不许近臣带刀,但君主本人腰间佩剑。

由于佩剑的手柄都向右,因此,君主为了安全,总将自己最信任的人安排在自已的右手边。

这样就产生了“以右为贵”的习惯。

6、春节正在发生的变化: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过年”不再感觉狂喜,因为现在基本上天天都“过年”,天天都有好东西吃、好衣服穿?

?

30年的沧桑变化,使春节成为衡量生活水平变化的显著标志,也见证了中国30年走过的风风雨雨,更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的强大和生活的富足。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开始为“过年”而忙碌着,大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年货”,小孩子们更是掰着手指算计着还有几天“过年”。

那时候,“过年”可是改善生活水平的惟一标志,只有在这时才可以吃顿饺子、吃顿肉、吃几斤冻柿子和冻梨,大人们更是将积攒下来的钱给孩子们买套新衣服,可谓“奢侈”了一回。

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所以家家户户对“过年”有着特殊的期待,他们将一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都用在“过年”购置年货上,但那时的年货市场产品非常单一,根本没有新鲜的鱼肉蛋和蔬菜,服装的品类也只是几种。

到了1989年时,一些彩色电视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春节联欢晚会共同“守岁”。

自此,“春节”的氛围变得越来越浓,除夕夜的餐桌上不再是曾经的老三样——鱼、肉、蛋,而完全被虾、蟹等海鲜占据着,家家户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然后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不知从何时开始,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守岁”的一种习惯,也成为老百姓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家在节目的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年”的味道,“年”的温馨。

伴随新年钟声的响起,家里的拜年电话此起彼伏,而这也成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

这时候,节日市场异常活跃,新鲜蔬菜层出不鲜,一些南方来的水果在春节期间也可以买到。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年”不再充满渴望,平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根本不用等到过年再去买。

想要奔向新世纪的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过“春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在无意之中让“年”的味道缺少了一点纯朴的味道?

?

进入21世纪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节日市场中的“年货”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蔬菜都可以在市场中买到,甚至在年关将近时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尤其各大酒店“年夜饭”的预定呈现火爆的场面。

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随之加大,而很多家庭选择在春节的短暂假期中去外地旅游度假,成为一种新的“过年”方式,也是现在都市人过年的新追求。

曾经有人说,现在的春节是“年”味越来越淡,因为往昔的那种传统没有了,但新兴的“过年”方式却让其具有独特的韵味。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也在不断地腾飞,这

一点可以从“春节”的不断变化中感受到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富庶?

?

7、过春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人口的增加,烟花爆竹制造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层出不穷。

据有关报告说明燃放烟花爆竹是照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燃放的烟花爆竹越多雾霾的天数就越多。

所以,请全体国民停止燃放烟花爆竹,还地球一片碧海蓝天,还自己一个美好的清新家园。

四.自我总结

通过对春节的了解,我虽不知我收获了什么,但也受益匪浅。

五.实践总结

春节气息逐渐淡化,须加快其申遗步伐,加强国人对其传承重视的意识。

学生姓名:

陈思延

时间:

2014.2.14篇三: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春节的调查研究

附件2: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

经管学院姓名:

刘同学专业班级:

学号:

金融11班201221**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春节的调查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所以,在寒假期间开展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春节的调查,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关于春节的介绍

1.1春节的起源

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

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1.2春节的习俗

扫尘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1.3春节食俗

蒸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包饺子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2关于大学生对春节的认识了解调查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寒假期间,对在校大学生,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春节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86份,有效问卷86份,问卷回收率为78.2%,问卷所反映出的问题具体如下:

2.1中国传统春节跟西方圣诞节相比,您更喜欢哪一个?

a春节b圣诞节

由图表可知,94%的同学更喜欢春节,这说明在文化开放交融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2您了解春节的习俗吗?

a非常了解b了解部分c不太了解

由图表可知,86%的同学对于春节的习俗只是了解部分,并不十分清楚春节的具体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越来越少,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2.3您知道春节的来历吗?

a非常清楚b不太清楚c不知道

由图表可知,仅有34%的同学非常了解春节的来历,而11%的同学不知道春节的来历,这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太少,

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2.4您年三十的晚上你都干什么?

(单选)

a看春晚,吃年夜饭b上网通宵(玩游戏、聊天)

c出去玩(放鞭炮、烟花)等d其他

由图表可知,71%的同学在年三十晚上还是会进行守岁、吃年夜饭的活动,10%的同学喜欢出门放鞭炮、烟花等,这说明,对于春节中一些常规性的活动,同学们还是比较能传承的。

但是,在当今社会,这些习俗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所以还需要多一些关注。

2.5您给亲朋好友拜年的主要方式?

(多选)

d去家里问候e不拜年

由图表可知,42%的同学选择打电话拜年,18%的同学选择通过网络拜年,15%的同学选择电话拜年,仅有24%的同学选择去家里问候拜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日益便捷,手机短信,网络聊天。

这些技术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会面越来越少。

与以前挨家挨户拜年相比,现在的拜年大部分只是走一种形式而已,缺少了年文化的味道,这值得我们去反思。

篇四:

假期综合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假期综合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综合实践报告可以打印也可以手写,手写直接写在本手册所附的报告纸上,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有关具体格式要求参照打印的格式要求;打印的具体格式要求如下:

1.打印统一用a4纸打印,上边距为2.5cm,下边距为2.5cm,左边距为2.5cm,右边距为2.5cm。

2.目录

报告应有目录,正文的每页上应有“页码”。

“目录”二字用三号黑体,下空二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采用五号宋体。

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点线连接。

3.综合实践报告的题目

三号黑体居中

4.综合实践报告的正文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选择多倍行距中的1.5倍行距,正文中的一级标题:

黑体四号,独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二级标题:

黑体小四号,独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三级标题:

宋体小四号,独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标题前后各空一行。

5.其他要求

全文内的各部分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缩进、行距等)要一致,不能使用“半括号”、“

(一)、”或“(一、)”等不规范用法。

时间表示要规范,可以使用“2008年5月1日”的表示法,不能使用“08年5月1日”或“2008.5.1”的表示法。

有关测量、统计数据的数字书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如“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3力作用于1点”。

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或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

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篇五: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一到寒假,就意味着春节即将临近。

那么,我们对每年都过的春节又有多少了解那呢?

借着寒假这个机会,我就“人们对春节了解多少?

”这个问题展开了调查。

每到春节我们都会放烟花、爆竹来庆祝它。

但除了这些,我对春节好像也没有多大的了解。

因此,在展开调查前,我先深入的了解了一下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一般来说,人们只知道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但却不知道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时,我们首先迎来的是小年,在这一天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

就是“祭灶王”。

灶王也叫“灶君”,汉族民间称“灶王爷”。

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休弃续娶李海棠。

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

张单家境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