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7040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docx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联考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9月联考试题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历史试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仿照中央官制设官分职,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

这说明诸侯国:

A.与中央保持一致                     B.有相当的独立性

C.成为独立的国家                     D.力量强不尊王命

2.   西周灭亡之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

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A.周天子墓葬                        B.诸侯国君墓葬C.商王墓葬                        D.平民墓葬

3.   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

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

A.废除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C.建立皇帝制度                     D.开创统一格局

4.学者黄仁宇认为:

“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组织。

”这种“斑马式”的组织是指:

A.分封与宗法相结合B.郡国并行制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郡县两级制

5.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

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等行为。

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6.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表明元朝:

A君主专制得以加强.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7.  清雍正元年(1723)开“孝廉方正科”选拔人才。

由各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之士(秀才群体中),各赐六品章服(举人待遇),以备召用。

至乾隆五年(1740),明确规定:

举荐后赴吏部验看考试,授以知县等官。

材料表明当时:

A.全面恢复古代察举制度B.传统科举制度遇到挑战

C.科举取士制度得到补充D.维护八旗子弟仕途需要

8.古代中国,君主要想统治一切,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来实现。

同时,君主也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这就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的力量。

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

关于我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B.实行独立的垂直管理体制

C.上位权力和下位权力相互制约D.是官僚间权力斗争的产物

9.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

“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

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㒺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

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B.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10.“一般古希腊城邦的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他们也并不组成为某个行政首脑统一领导之下的‘政府’,乃至也不形成对有关首脑的依属关系。

”这是由于古希腊:

A.建立了完整的权力监督机制B.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力

C.行政官员内部矛盾冲突频繁D.实行了行政机关权力平衡制

 11.如图是古代雅典市民的一个对话场景。

通过他们的对话内容可以推断出皮特拉将:

A.当选执政官                        

B.被流放国外

C.被判处死刑                        

D.失去人身自由

 

12.  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曾说道:

“看过《七将攻忒拜》的人,个个都想当兵打仗。

”“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公民通过观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B.戏剧源于民主政治的需要

C.文学作品鼓励希腊公民踊跃参军D.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

13.下图中的“?

”应填:

A.贵族、平民                       B.公民、自由民C.平民、贵族                    D.罗马人、自由民

14.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这个“宣言”: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15.  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

“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

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德、英、法、美                     B.英、美、德、法

C.法、美、德、英                     D.英、美、法、德

16.  据金色财经20xx年5月3日报道: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

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

由此可见,英国: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17.  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

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英王“统而不治”

1787年美国邦联宪法的制定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政府首脑需要对议会负责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标志着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A.甲        B.乙         C.丙         D.丁

18.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当政时,一方面推出反社会主义政党法,另一方面也加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工作。

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福利国家初现雏形B.两党政治逐渐成形

C.工人运动日益高涨D.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19.鸦片战争后,两广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尤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吏治败坏D.民性懦弱

20.   史学家许倬云认为:

“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

”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B.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

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21.   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

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B.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D.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2.   下面是1900年西方报刊上刊登的一幅名为“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漫画。

根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成为“木偶”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

D.“弱者”被肢解瓜分完毕

23.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

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

“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

”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B.袁世凯上台实现了政局稳定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24.   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

”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

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

材料说明: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25.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时期报刊上登载的一幅《善吞》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日本装束的魔术师正将铁路吞入口中,火车上写着“青岛胶济路”。

此漫画:

 

A.美化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批判当时的中国政府正在出卖铁路主权

C.表达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前景的担忧

D.说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26.中国共产党发起者之一的李达曾说:

“‘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

”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C.和以往的政党没有任何区别D.没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27.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

28.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29.  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

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0.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

1,这一比例在20xx年春修改为1:

1。

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本卷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

其中31、32、33三道题是必做题。

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

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4、35两道题为选做题。

请考生先在答题纸上将所选试题题号上面的方框用2B铅笔填涂好,再将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1.(16分)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管理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创立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

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

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

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

(6分)

材料二“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的原因是什么?

(2分)

材料三1947年5月1日,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和参议会领导成员。

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

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正式成立。

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将王爷庙改为××市,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

这标志着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

——XX下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区建立的重大影响。

(8分)

32.(12分)法律是政治生活中亘古永存的议题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

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

(1)材料一所叙述的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

(4分)

材料二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

“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8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有的学者把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归纳成以下公式:

中国抗战胜利=国共合作+苏联出兵+美国原子弹

请根据材料并运用中国抗日战争的有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对公式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以下为选做题:

34.【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

19xx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作用。

(6分)

35.【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

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

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

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

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

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1)据材料概括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

(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上推行的与材料观点吻合的举措及具体内容。

(7分)

20xx---20xx学年度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1—5BBDBA6—10DCBBB11—15BDBAB

16—20CDCCB21—25CBAAC26—30AAABB

31.

(1)特点:

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先试点后推广。

(6分)

(2)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起松散的邦联制政体,无法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2分)

(3)影响:

有利于内蒙古地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民族团结。

为建国后推行制度提供了借鉴。

(8分)

32.

(1)陪审制度;律师制度;(4分)

(2)同:

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重视法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答出两点可得4分)

异: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

(4分)

33.观点一:

此公式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分)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促成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国共两党及中国军民共赴国难。

成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

苏联出兵和美国利用原子弹打击日本,都促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因而是国内外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8分)

观点二:

此公式夸大了美苏等外部因素。

(4分)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场,国共合作领导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美苏等对日作战虽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进程的加速,但其仅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部事件,作为中国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确切地说应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推动。

(8分)

观点三:

此公式应该加上海外华侨、国际友人的帮助。

(4分)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也有苏联、美国的帮助。

但是海外华侨,国际友人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贡献。

(8分)

34

(1)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分)

(2)激发了人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促进了国家民主法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6分)

35.

(1)观点:

农村不应过早取消商品货币(共产主义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商业是沟通工业和农业的渠道;

国营企业要实行商业化准则;

健全货币财政体系为社会主义服务;

要尊重市场规律(答足4点即得8分)

(2)推行新经济政策。

(1分)具体内容:

农业方面推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6分)

20xx---20xx学年度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1—5BBDBA6—10DCBBB11—15BDBAB

16—20CDCCB21—25CBAAC26—30AAABB

31.

(1)特点:

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先试点后推广。

(6分)

(2)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起松散的邦联制政体,无法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2分)

(3)影响:

有利于内蒙古地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民族团结。

为建国后推行制度提供了借鉴。

(8分)

32.

(1)陪审制度;律师制度;(4分)

(2)同:

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重视法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答出两点可得4分)

异: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

(4分)

33.观点一:

此公式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分)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促成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国共两党及中国军民共赴国难。

成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

苏联出兵和美国利用原子弹打击日本,都促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因而是国内外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8分)

观点二:

此公式夸大了美苏等外部因素。

(4分)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场,国共合作领导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美苏等对日作战虽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进程的加速,但其仅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部事件,作为中国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确切地说应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推动。

(8分)

观点三:

此公式应该加上海外华侨、国际友人的帮助。

(4分)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也有苏联、美国的帮助。

但是海外华侨,国际友人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贡献。

(8分)

34

(1)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分)

(2)激发了人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促进了国家民主法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6分)

35.

(1)观点:

农村不应过早取消商品货币(共产主义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商业是沟通工业和农业的渠道;

国营企业要实行商业化准则;

健全货币财政体系为社会主义服务;

要尊重市场规律(答足4点即得8分)

(2)推行新经济政策。

(1分)具体内容:

农业方面推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